媒体与教学.doc_第1页
媒体与教学.doc_第2页
媒体与教学.doc_第3页
媒体与教学.doc_第4页
媒体与教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媒体与教学本章学习目标了解视觉媒体的特性及其特点,掌握视觉媒体在教学中的基本应用方式;了解视听觉媒体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听觉媒体在的教学中的基本应用方式;了解视听觉媒体的优点和局限性;掌握视听觉媒体在的教学中的基本应用方式;了解多媒体的组成、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综合媒体的教育应用,掌握使用它们进行教学的基本方式;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与目标,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因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信息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是不可估量的。人们每天要看报纸、电视以获取国内外新闻;学生通过书本、网络汲取知识;现代技术手段正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上国际互联网等更为先进的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所有这一切无不说明信息与人们的高度亲和。信息对于人类是何等重要,在本章所要讨论的正是信息获取与传递过程中所依存的媒体。虽然“AECT”94定义没有直接将媒体作为研究对象,而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媒体的重要性。事实上,媒体一方面是学习材料的载体,另一方面构成学习过程的支撑环境。在本章中,我们首先介绍媒体的一般特性及教学媒体的类型,接着介绍常用教学媒体的结构、功能及其教学应用。第一节 视觉媒体与教学应用在教育媒体分类中,我们将视觉媒体分为非投影型视觉媒体和投影型视觉媒体两大类,视觉媒体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是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早期,人类接受的信息大约有70%的来自于视觉,视觉媒体在传递信息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非投影型视觉媒体中的印刷材料。一、视觉媒体的特性图3-l现实与抽象对学习量的关系逼真程度中低高高低学习量 信息传播的本质就是使受信者的大脑中产生有效且有意义的信号,这种大脑中的有意义的信号是人的感官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可视媒体是形象的,可与其表征的事或物相似或相像。当然,这种表征可能还与受信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地域、年龄差别有关。视觉媒体越形象化、图片化,就越贴近于它所代表的事物,从而也就愈能克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视觉教学媒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过分地逼真可能引起传播和学习过程的干扰。杜威通过对视觉媒体的研究指出:视觉媒体的现实主义程度与学习量成抛物线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的问题。图3-l表明了现实程度与学习量的关系。例如,一幅图片内既包含了与图片所需传递信息有关的部分内容,同时也肯定会有与图片传递信息无关的内容,而将这“有用”、“无用”的信息分开的能力是与受信者的本身差异有关(知识经验、年龄等)的。图片中过于现实逼真的无关部分,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干扰,对学习增加了难度。二、非投影型视觉媒体 非投影型视觉媒体不需要用投影器材而直接观看,由于使用方便灵活被广泛采用在教学中。在高科技媒体应用日益发展的今天,被一些人忽略或低估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实际上在我国经济尚不发达,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在教学传播中的作用更为重要。非投影型视觉最常见的有粉笔、黑板、印刷物、图示材料、模型、实物教具等。1.粉笔、粉笔黑板粉笔、黑板是学校教育中最为普及、简单的传统媒体。传播者可通过黑板上的文字或图示传递信息。特别是训练有素的教师对黑板的板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样不仅可起到信息传递的功能,还能让学习者通过板书将传递的信息归纳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粉笔黑板由于在教学中文字、图示信息传递简单、方便、快捷、稳定,而且教师对于信息的组织和展示比较自主、灵活,并能随时调整,另外黑板与粉笔价格便宜、经济实惠,教师与学生都比较熟悉这种教学方法。而且“粉笔+黑板”教学传授知识的方式,不仅仅具有教学成本低,而且教师可以绘声绘色的讲演,并结合黑板上的内容做出各种形体动作;还有教师的口说手写的形式,都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粉笔+黑板”的这种教学方式,在上课时复杂的板书会花费课内大量的时间,影响教学效率,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同时黑板版面有限,传递信息的数量和形式都受到限制,另外粉笔灰不利于师生的健康和教室的清洁、卫生。现在已有白板取代黑板,利用专用的记号笔可以防止擦黑板时的粉笔灰影响教师学生的健康。这种白板通常用铁制物质做成,配以磁性体可以方便地用来展示图表、挂图等。将电子技术引入白板,就是现在很时髦的电子白板,经书写后可将白板上的板书打印出来,供课后分析、复习之用,免除了学生记笔记跟不上讲课进度的烦恼。2.印刷材料印刷材料在教学中使用得非常普遍,它包括各种书籍(如课本、辅导手册、习题集、参考书等)、报刊、杂志、挂图等,是教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媒体。印刷材料在戴尔(Dale)“经验之塔”中处在抽象经验的层次。这种媒体范围广,使用时不受时空以及设备条件的限制,是传播媒体中最易获取的视觉媒体。受信者通过选择不同的印刷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印刷材料较之黑板的更普遍,它以文字、符号和简单图片材料来系统地记录和呈现教学信息,可以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而传递教学信息。由于印刷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方便、灵活,价格便宜、资源丰富,便于获取;并且教学信息稳定、持久、可靠,所以使用范围广泛,在各学科、各种形式的教学中都适用。现在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印刷品中还可配以静止的图片、图形,甚至是清晰度极高的彩色插图,用以辅助文字符号的不足。印刷材料具有文字信息系统性的信息传递能力,而且具有不受时空以及设备条件限制的优点。但是印刷材料仍是以文字符号来传递信息,表现的信息形式单调,而且大多提供的信息以抽象经验为主;所以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它处在戴尔“经验之塔”的抽象经验层次,所以它还受到学习者个人因素的局限。3.图示材料图示材料是指一些非摄影的、含有文字和符号的视觉提示,通常的是用文字、符号图形、线条等把所要表达的信息要点或它们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教学中常用的图示材料包括各种简略图、图表、广告和漫画等。 简略图一般不含有内容的细节,是采用线条的组合来表示人、地、物和概念,通常还用来表示布局、相互关系以及解释过程。简略图由于省略了细节,因此,比照片更容易突出教学要点。 常用的图表有如:用来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的结构图;用来表示物体、事件等的类属关系的分类图;用来表示时间等信息,以便进行对照和比较的表格图;用来分析、解释、和比较各种数据的关系的统计图;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位置和地理现象的地图;用来表示一种顺序或流程,或表明不同的活动、成分或者程序,是怎样合并到一个整体的流程图等等。 图示材料它将抽象的思想以更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戴尔的“经验之塔”中处在较为具体的观察经验层次。运用各种图示材料,可以简明扼要地表现教学思想、事物结构、相互关系、变化趋势、层级结构等概念或特征。4.模型与实物教具模型是实物的一种替代,用以表达具体实物的三维特征。它既可比实物大,也可比实物小或者相同;甚至可以拆开以展示内部构造,这点是实物难以做到的。有些专门设计的套件模型还可让学生自己拆开并安装以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技能,通过这种过程来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模型可以提供实物所不能提供的学习体验。实物教具简言之就是实物本身,它处在戴尔“经验之塔”的直接经验层次。实物对学习者新知识的获取可说是最基本、最理想的媒介,特别是为那些纯粹的抽象概念提供了具体的形象表达。由于其直观、具体、真实、形象,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同时学生可以动手操作,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三、投影型视觉媒体投影型视觉媒体是采用光学原理在光线较暗的场合下将视觉材料展示在亮度较高的屏幕上,这种视觉媒体需要靠投影器材实现信息的传递。(一)幻灯机幻灯机是将光学胶片上的影像通过光路系统放大投射到银幕上的一种光装置。它是最早应用于教学活动的电教媒体,并且是使用最为普遍的光学投影类媒体。幻灯媒体可用于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其主要是在认知目标的教学中提供对客观事物的视觉认识与鉴别。有时也用于动作技能和情感领域的教学中,但作用不如活动图像。光学部分是幻灯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用足够强的光线透射幻灯片,在银幕上呈现出放大了的清晰的影像。主要由光源、聚光镜、反光镜、隔热玻璃和放映镜头等组成,如图3-2所示。 光源:现代幻灯机能白昼放映,因此要求幻灯机的光源必须满足亮度高、发光效率高、温升低、寿命长的要求。目前常用的灯泡是溴钨灯。溴钨灯的规格常见的有24V/150W,24V/250W,30V/400W等多种。在更换灯泡时,要换用相同规格的灯泡。反光镜:作用是将光源向后发射的光线反射向幻灯片,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增强银幕的亮度。聚光镜:它的作用是使光源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束,且均匀地照射在幻灯片上。聚光镜一般由两片平凸透镜构成,平面朝外,凸面朝里,中间留有一定缝隙,插入隔热玻璃。隔热玻璃:隔热玻璃的作用是隔离自光源传来的热量,防止幻灯片受高温烘烤而变形。放映镜头:其作用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放映镜头本质上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为了提高成像质量,一般由多层透镜组成,并用镜头筒固定。在镜头上标有焦距值,在近距离放映较大影像时,应选用焦距较小的放映镜头。图3-2 幻灯机光学构造反光镜光源隔热玻璃聚光镜幻灯片放映镜头银幕幻灯片(载有信息)就置于用凸透镜组成的聚光镜前被光线照亮而透射。这种幻灯片是用负片正片拷贝的方法或直接采用反转片冲洗的方法制成的。负一正拷贝法是用一般的135胶卷(负片)拍摄所需要的信息,经冲洗后得到与现实景物的明暗、色调相反的负像底片。再通过电影正片曝光、冲洗就可获得与负片明暗、色调又相反的幻灯片。这样幻灯片经二次相反就完全与现实景物一致,可以用来放映。此种方法适宜于大量制作拷贝。反转冲洗法是用一种反转感光片直接拍摄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冲洗就可获得幻灯片,这种方法简单,但它一次拍摄只能得到一张幻灯片,不适宜大量拷贝。当然,无论哪种方法,只要所使用的感光片是彩色的,则制作出的幻灯视觉媒体采用拍摄冲洗的方法,容易制作。对同一个需要表现的物体可采用不同角度的拍摄借以展现其三维的景象,可弥补实物、实景的不足;特别是现代彩色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影像更逼真。自动幻灯机还可控制节奏,适宜于个别学习或集体学习。其缺点是,为了使投影清晰需要有较强的光线投射,对光源功率有一定的要求,通常为24V/100W、24V/150W、24V/250W甚至30V/400W等。当正常工作时,机箱内温度可高达200C1000。尽管装置了散热风扇,在聚光区域的幻灯片仍受较高温度的炙烤,使感光胶片制成的幻灯片受热变形,无法顺利通过片门而受卡,所以幻灯片每格观看的时间不宜太长,影响了学习者长时间观看思考的学习要求;另外对观看环境有一定要求,不能太亮,否则影响画面清晰度。(二)投影器投影器也称投影仪,投影器是在幻灯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光学工作原理与幻灯机相似。在教学活动中是应用最普遍的投影型视觉型媒体,适用于各类各级各学科的教学,主要用于课堂展示教学。1.投影器的基本构造投影器由光学部分和机身两部分构成,如图3-3所示。(1)投影器的光学部分由反光碗、光源、新月镜、螺纹透镜、放映镜头、反射镜等组成。新月镜:是投影器的第一聚光镜,新月镜的包容角大,将整个光源包住,提高光效,并可起到隔热作用,使螺纹透镜的温度不至于过高。由于使用了新月镜,使螺纹透镜的焦距缩短,降低了投影器的高度,从而使体积、重量减小,方便操作。螺纹透镜:也称菲涅尔透镜,是投影器的第二聚光镜,一般由透明的聚丙烯塑料制成,具有厚度薄、重量轻、孔径大、透光好、制作容易等特点。反射镜:主要作用是改变光线方向,调整图像的高低。(2)投影器的机身部分机身是固定支架,将各部分支撑起来。主要包括机箱、镜头升降杆、变压器、电风扇等。2.投影器的种类投影器分为透射式投影器、实物反射投影器、液晶投影器等。(1)透射式投影器是常见的投影器之一,被透射的物体是透明的。该投影器具有亮度强、显色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使用。图3-3 投影器基本构造反光镜放映镜头调焦钮玻璃台面螺纹透镜新月镜光源反光碗银幕(a)透射式反光体(b)反射式反光镜反射体玻璃盘供片轴遮光材料透镜组灯泡升降脚(2)实物反射投影器实物投影与普通投影的区别在于其信息载体为不透明的材料,即实物,所以其投影原理也有区别。实物投影是让光从被投影的材料上反射,而并不像投影那样是透射,不需再次制作投影媒体,节省费用及时间;还可对小型的立体实物进行三视(俯视、仰视、平视)观察。由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光镜照射到实物材料上,实物材料反射出的光经平面反射镜改变光路方向通过透镜组投射在银幕上成像。由于这种实物投影器光源多采用镝灯,镝灯色温较高,发光效率高,但需有触发电源约1分钟的预热时间才能正常使用,功率较大(约1000w),产生大量的热,不宜长时间照射在实物上,对使用环境要求光线较暗。实物反射投影器主要用来投影不透明的实物、图片、印刷品、照片、小实验等。投影器的光源直接照射在实物上,实物表面将光线反射,通过放映镜头在银幕上成像。使用简单、影像真是、失真小。(3)多媒体投影器多媒体投影器也称多媒体投影机(仪),可以于录像机、摄像机、影碟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等多种视音频信号输入/输出设备相连,可将信号放大投影到银幕上,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图像真实、色彩逼真、投影效果好,成为多媒体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场所必备的设备。同时,多媒体投影器独立为一般显示设备的标准外设种类。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E-Learning、计算机辅助设计、视频会议等向教育、办公、娱乐及各行各业的推进,多媒体投影机和人们的接触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部门、单位也希望用多媒体投影机来宣传自己的形象、产品、宗旨等,提高竞争力,增加社会的影响力。多媒体投影机主要通过CRT投影技术、LCD投影技术、DLP投影技术三种显示技术实现,由此可分为CRT投影机、LCD投影机、DLP投影机。CRT和LCD投影机采用透射式投射方式,DLP采用反射式投射方式。多媒体投影机技术指标:真实分辨率:是指LCD液晶板的分辨率。在LCD液晶板上通过网格来划分液晶体,一个液晶体为一个象素。 那么,输出分辨率为800600 时,就是说在LCD液晶板的横向上划分了800个象素,竖向上划分了 600个象素。物理分辨率越高,则可接收分辨率的范围越大,则投影机的适应范围越广。通常用物理分辨率来评价液晶投影机的价值。多媒体投影仪的使用图3-4 多媒体投影仪连接示意图多媒体投影机VCD/DVD/摄像机/录像机等VGAVIDEO多媒体投影仪可以与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VCD、DVD、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电视等连接,在会议厅、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Net meeting等场所使用,连接如图3-4所示。多媒体投影机使用注意事项:多媒体投影机使用时必须放水平,使用时不能碰撞、不能搬动。不用时应当关闭电源开关;多媒体投影机停止使用时,先关直流电源开关,风扇不转时,再关闭交流电源开关;使用过程中,不得断电或直接关闭交流电源开关;搬动时,轻搬轻放。(三)投影片数字化制作技术 l 投影片数字化制作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来设计、加工、处理投影画面,再通过各类打印设备打印制作投影片的一种方法。l 用数字化方法制作投影片有许多优点:l 所制投影片图文规范美观,艺术性强。l 图文得来比较方便,因为既可利用各种各样软件直接生成图文,又可通过多种方式将图文输入计算机。l 制作效率高,所制投影片质量高。l 便于广大教师直接参与设计制作。用数字化方法制作投影片,一般要经过数字化图文生成、图像 的加工处理以及投影片打印等三个过程。1数字化图文的生成 通常有扫描生成、拍摄生成以及利用计算机图文软件直接生成等多种途径。(1)扫描生成数字化图文在制作投影片时,可将各种以纸为承载体的图像、文件、照片,借助于扫描仪扫描进计算机,运用计算机图像软件的加工修饰能力对影像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表达教学内容的图文并茂的投影片。在一般学校中供制作投影片用的扫描仪不必要求有过快的扫描速度,但必须选用彩色扫描仪。彩色扫描仪分为一次扫描和三次扫描两类。三次扫描方式是分别对红、绿、蓝三色各扫描一次,再由软件合成为彩色图像,由于三次扫描所需时间比较长,扫描的 图像细节重合也有一定误差,故制作投影片以用一次性扫描仪为好。(2)利用数码相机拍摄生成数字化图文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实物实景,可直接得到供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图像。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的区别在于不用胶卷拍摄,而是用称为电荷耦合器件(CCD)的传感器件进行光电转换,再将电信号转变为数码信号记录储存于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存储介质上,或直接挂接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3)数字摄录一体机拍摄生成数字化图像数字摄录一体机上有一照片拍摄(photo Shot)模块,启用它能够“冻结”、“凝固”一幅画面。充分利用该功能,就可获得 用数字化方法制作投影片的效果。(4)利用计算机直接生成数字化图文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各种图形生成软件、文字处理软件不断推出和换代,为设计生成教学所需要的图形、文字以及图形与文字结合的画面,创造了更便捷的条件。2图像的加工处理 拍摄或扫描进计算机的数码图像,可以在相应图像软件的配合下经加工处理。(1)亮度、反差调整:可对整个图像或局部图像的亮度、反差进行任意调整,从而表现出不同影像效果以及传统技法加光、遮挡的效果。(2)颜色调整:可调整颜色等级,除去不需要的颜色,直观地对颜色的偏色、他和度进行调整、校正,轻而易举地使正像、负像互转。(3)消除灰雾、斑点: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可方便地消去画面上的瑕疵,并可对图像锐度进行调整。(4)改变质地效果。(5)变形:使图像产生各种变形,从而得到具有非同寻常、别具一格的创新艺术图像(6)产生各种绘画风格:可将图像处理得到风格各异的绘画效果。(7)模拟各种特技拍摄效果。(8)模拟传统暗房技法加工效果。(9)图像组合。3打印投影片经计算机处理好的画面可以通过各类打印设备打印到透明片上。(l)针式打印机打印投影片此法只局限于打印黑白投影片或单色投影片。打印所用透明材料以玻璃纸为好,打印时应将玻璃纸在两层纸之间,然后再在玻璃纸与它上面的纸之间夹放一层复写纸,这样叠在一起就可以放在针式打印机上打印出玻璃纸投影片(2)激光印字机印制投影片此法可方便地将计算机所设计的图文直接制得黑白投影片,而且所制投影片反差大 、细节表现好。操作也极为方便,只要将涤纶片像普通纸一样送入激光印字机就可印制出投影片。(3)喷墨打印机印制投影片此法有着激光打印机质量高、针式打印机价格低的双重特点在制作投影片方面用它可以低价格制得高质量的彩色投影片。喷墨打印机分为连续式喷墨打印机和按需式喷墨打印机两类,学校投影片制作应选用按需式喷墨打印机。其中,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具有打印速度快、质量高、分辨率高、噪声低、易实现彩色输出、打印图像精美、可在普通纸上打印、打印墨水无毒无嗅等特点,制作教学投影片以选用该式打印机为好。(4)热升华打印机打印投影片热升华打印机是以感热作为记录手段。涂布了升华染料层的转移胶片和涂布了特殊受像 层的受像纸,通过感热头和压纸卷轴的一定压力的挤压,感热头对转移胶片加热,其中的升华染料转移到受像层上被固定下来形成影像。通过正确地控制热量、打印头提供的染料可以产生数千种颜色,所得图像非常精致,颜色过渡平滑自然,可以打印要求高画质的彩色投影片。(四)视频展示台视频展示台是对实物投影仪的重大改进,它为在课上投射各种媒体材料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视频展示台是一种新型的电教设备,它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幻灯机、投影仪,应用范围也比传统的幻灯机和投影仪要大的多。视频展示台和数字投影机组合起来,既可以投影实物、图片、文字,也可以投影正片和负片,并且可以同时和各种视频设备组合,使用灵活。如图3-5所示。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印刷材料透明投影片实物与模型幻灯片底片/照片投影银幕图3-5 视频展示台配套使用示意图视频展示台采用摄像头,将图像拍摄下来,通过线路将视频信号传送给多媒体投影机、普通电视、背投电视、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当和计算机连接时,可通过视频图像采集卡或USB接口,利用相关程序软件,可将视频展示台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各种处理,这样视频展示台可以作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使用。视频展示台的关键部件是CCD(Charge Coupled Deceive,电荷藕合器件),一般视频展示台的CCD分辨率为450线左右,由于一些视频展示台采用3CCD技术,水平扫描线可达到700线,镜头的变焦倍数为3-16倍,当然,视频展示台的功能不同,有的具有信号切换的作用,有的摄像头可以旋转360等等。在教学中 有的教师对资料、素材的运用随心所欲,不注意对教学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虽然利用了视频展台这种电教工具,却忽视了教学的质量和目的。其次,有的教师在传统的黑板上可以挥写自如,而在视频展示台面前却束手无策,甚至不知如何板书。其实,从常规的投影机发展到视频展示台,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直接板书,并在投影屏幕上实时再现出来,这就是视频展示台的板书功能;还有,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学软件虽然画面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但却缺乏相应的教学性;有的由于采用现成的图片或文稿,却缺乏主题;有的教师在设计软件时,长宽比例不当,难以整体展现;还有的软件表面凸凹不平,画面平淡,其投影效果不理想。所以这就要求上多媒体课的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把搜集到的教学信息、资料、素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加工处理,有的放矢,这样的教学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视频展示台是通过摄像头翻拍的方法来实现图片、文稿、实物展示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在演示文稿时,总喜欢把整页文稿全部都显示出来,这样,就容易造成因字体小而看不清楚,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局部演示或重点放大。再如,演示较大页面的文稿或图片时,不能全部展示在屏幕上,这样,应该转动摄像头,调整好焦距,再展示其他部分,而不要移动文稿或图片,除非只展示某一局部。再比如,在演示实物时,应尽可能避免物体的运动,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摄像头因补光不足会出现忽明忽暗的现象;另外,由于光照弱,所需光圈大,画面容易模糊不清。一般来说,当拍摄物体过明或过暗时,会产生画面模糊现象或亮度偏色;焦距没调整好,同样会使画面忽明忽暗,或者对比度过大,或者色彩失真等,这些是因视频展示自身的缺陷造成的结果。 (五)视觉媒体辅助设备1.胶卷照相机(1)照相机的基本构造照相机由镜头、取景器、快门、光圈、输片机构、计数机构以及机身组成。机身将照相机各组成部分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并形成一个暗箱。需要说明的是,照相机从早期的“银版照相机”到今天高度电子化、自动化、电脑化的照相机,其基本原理都没有多大区别。(2)照相机的类型照相机一般可按其使用技术特征如:画幅大小、取景方式、快门形式、测光方式等来分类,也可按照相机的外形和结构来分类。具体分类情况如下:按照相机使用的胶片和画幅尺寸来分:照相机可分为135照相机、120照相机、110照相机、126照相机、中幅照相机和大幅照相机等。135照相机使用宽度为35mm胶卷,其所拍摄的标准画幅为24mm36mm,一般每个胶卷可拍照36张或24张。按照相机的外型和结构来分:分为平视取景照相机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此外还有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折叠式照相机、转机、座机等等。按照相机的快门形式来分:分为镜头快门照相机(又称中心快门照相机)、焦平面快门照相机、程序快门照相机等。按照相机具有的功能和技术特性来分:分为自动调焦照相机,电测光手控曝光照相机,电测光自动曝光照相机等。此外还有快门优先式、光圈优先式、程序控制式、双优先式、电动卷片(自动卷片、倒片)照相机,自动对焦(AF)照相机,日期后背照相机,内装闪光灯照相机等。有时也可按照相机的用途来分,如一步成像照相机,立体照相机;有时也可按镜头的特性分为变焦或双焦点照相机。实际上一架现代照相机往往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因此应以综合性的方式来说明。(3)胶卷的类型按尺寸分类:我们常见的有120,135,64.5等。我们经常用的是135胶卷,这种胶卷宽35mm,长160170厘米,片边两旁具有规则的片孔,一般可拍摄36mm24mm的底片36张,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按感光速度分类:有ISO100、ISO200、ISO400等等。数值越大则曝光速度越快。感光度也用GB(中国)、ASA(美国)、DIN(德国)表示,目前市场上很少见。按感色性分:有黑白片,彩色片,射线片等等。其中黑白片按其感色范围分可分为全色片、分色片、色盲片等,全色片是对所有色光都感光(现在我们用的黑白片都是这种类型)。分色片指可感受蓝紫色光和黄、绿色光,但对红色光不可感受。色盲片指对蓝紫色光敏感,而对绿、红色光很不敏感,色盲片一般用于文件与黑白底片拷贝等。(4)照相机的附件照相机的附件如图3-6所示。电子闪光灯:电子闪光灯也称闪光灯、万次闪光灯,是摄影辅助照明的灯具。闪光灯的种类、款式繁多,购买、使用时得根据需要选择。三脚架:是用来稳定照相机的部件。如果拍摄采用慢门进行长时间的曝光、或多次曝光,三脚架是不可缺少的设备。滤光镜:滤光镜又称滤色镜,通常是一块有颜色的玻璃或两块玻璃中间夹有某种颜色的薄膜。拍摄时,将滤光镜置于照相机镜头的前面,吸收一部分光线,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滤光镜有黑白摄影滤光镜和彩色摄影滤光镜之分。黑白摄影滤光镜常见的有:黄滤光镜、橙滤光镜、黄绿滤光镜、红滤光镜、绿滤光镜、减光镜、UV镜。彩色摄影滤光镜:色温转换滤光镜、色温平衡滤光镜、偏光镜、天光镜等。特殊效果镜:为了使拍摄出现一些特殊效果,而使用的镜片。如在没有雾的环境下拍摄出雾的效果,可采用雾镜;为了拍出灯光光芒四射效果可采用光芒镜;为了拍摄多个影像可采用多影镜等等。测光表:测光表也称曝光表,是测量光线亮度的光电仪表,它能准确的测量出光线的强弱,指出曝光时光圈和快门的组合,使胶卷得到准确的曝光。常见的测光表有附在照相机上的(内装式),位于镜头的后面。离开照相机的(独立式)单独的测光表。快门线:采用慢门拍摄时,由于长时间曝光,照相机不能晃动,否则出现虚影,此时需要快门线来辅助按动快门。图3-6 照相机附件(a)三脚架(b)快门线(c)闪光灯(d)快门(e)滤光镜(5)画面布局与构成要素画面布局是指对选择到取景框中的各要素进行取舍安排。按照构成画面中的要素的位置不同,将各要素分为主体、客体、前景、背景、空白。主体:是画面上表达的主要内容,是画面的趣味中心。在画面中即时内容中心、又是结构中心。为此在拍摄中要将主体尽量突出,吸引观众的视线。客体:也称陪体,在画面中起陪衬、渲染、强化、突出主体之功效,并陪同主体构成特定的故事情节。在有些画面中陪体不可缺少。前景:位于主体之前,靠镜头最近的景物称为前景。前景成像大、色调深,大都处于画面的四周边缘。前景一般由花草、树木等充当,也可以是人或物。背景:位于主体之后,起渲染、陪衬、烘托主体之功效。背景一般要做到简洁、与环境相适应。空白:凡在画面上只有单一色调,没有影像的地方都称为空白。如天空、水面、照片的统一背景(红色、绿色等)都称为空白。一般的人们将主体和陪体等景物之间的空隙称为空白。空白往往创造画面的意境。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就是由空白创造的意境。写意照片和写实照片用的空白也不同。在安排画面中各要素时要注意做到画面的均衡、和谐、统一。突出主题与主体,表明作者的想法和照片的意境。(6)拍摄常见的景别常见的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拍摄点距被摄物远,画面包含景物范围大。远景主要以表现大自然为对象。如大自然的气势、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状况。远景能抒发拍摄者的情感、渲染气氛,所谓“远取其势”。全景:全景以表现拍摄对象的全貌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为目的。全景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中景:是能清楚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若拍摄人物,是人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从手指到头部的画面为中景。人物中景画面善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质间的感情交流和之间相对位置关系。近景:是表现对象更主要部分、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细腻的质感。若拍摄人物,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那部分。近景对表现人物脸部神情、手的动作等比较好,所谓“近取其神”就是这个意思。近景对于物体的形态、质感、纹理、质地等地表现较好。特写:是表现人或物的区部的照片,目的是反映或突出某种质感、特征,从细微处描述某事物的特征。特写常常深化内容、强化本质、表现特征,给观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7)拍摄方向拍摄方向常见的是正面、侧面、斜侧面、背面方向。正面拍摄是镜头光轴正对被采访的人物的正面。在拍摄单个人物时,由于个人面部表情、容貌等的限制,采用较少,但拍摄多人时经常使用。如拍摄各种会议现场、红白喜事节目等常常利用正面镜头拍摄,给观众整体感和全局感。侧面采访是照相机镜头光轴与被采访人物形成90夹角。这种方法立体感、动感强烈。画面会产生明显的动势,会将被摄人物的脸部表情、手的动作、身体形状、轮廓等完整的表现出来。适宜于拍摄跑步、跳跃、跨越、投掷、行走等运动状态。在构图时,人们习惯上给动感的前方留有较多的空间距离。斜侧面拍摄,是常用的一种拍摄方法。能够让正面和侧面两个特征同时表现。立体感方向性好,有利于构图,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对于拍摄面部有缺陷的人物,斜侧方法可以避免出现。背面拍摄,从被摄物的背面进行拍摄。这种拍摄很少被采用。这个拍摄角度是一个特殊的角度,给人一种特殊的表现力,给受者更多的联想。(8)拍摄高度拍摄高度常见的有平拍、仰拍、俯拍。平拍就是使摄像机镜头光轴保持水平进行拍摄。是常用的拍摄方法。平拍较合乎人们日常观察的视线习惯,使受众具有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仰拍是摄像机镜头光轴由低处向高处拍摄形成的画面。仰拍容易形成上小下大的梯形失真,尤其是拍摄对象高大、拍摄距离小、镜头焦距短时更明显。仰拍表现的对象常常是为了突出主体,使主体显得高大、庄严、宏伟。在描写正面人物时经常使用,带有褒义。俯拍与仰拍相反。俯拍表现盛大规模、数量、气势等场面较好。但不宜表现人物神情。(9)拍摄用光光线有硬、软差别,强、弱的变化,有正、侧、逆的不同,高、低、平的区别。不同光线的照射效果是不同的,但千百万化的光线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当拍摄者掌握了光线的具体规律之后,拍摄用光才会得心应手。通常所说的用光是指利用自然光线渲染拍摄者的思想情感,表现被摄物的造型效果,传递拍摄者的意图。光线给人们一种真实感和美感,它可以营造环境气氛、表现气候特征、显示物体质感,还能够形成画面调子、使物体具有三维空间感等。现在摄像机性能指标的提高,大多数新闻采访者主要是利用自然光线(主要是阳光)来照明。也有个别环境利用人造光源来照明。为此,要使拍摄的画面达到某种意境,表达拍摄者的意图,要了解自然光线的一些特点。阳光光线的色温变化及利用:由于太阳一天在天空中位置的不断变化,所以光线的色温也是不断变化的。色温的变化,人的眼睛是感觉不到的。但是摄像机镜头能够“体察”到。摄像机标准拍摄色温设计是3200K ,而对于其它色温光线,需要使用不同滤色片,以显示画面的真实色彩。目前家用级和专业级摄像机大多使用的是自动调节色温装置,没有色温滤色片转换装置。这对于大多数摄像师而言,没有必要记住一天中色温的变化,但要表现早霞或晚霞,天气的阴晴等必须记住色温值的变化。这样可以利用色温对画面色彩的影响,来描述气候、时间的变化,形成一种氛围,表示特定环境。色温变化如表3-1 所示。表3-1 阳光色温变化表阳光色温天光色温日出(日落)1850K雨雪天空7000-7500K日出后(日落前)302380K薄云蔽日的天空6400-6900K日出后(日落前)603500K中午的蓝天10000-20000K日出后(日落前)904000K中午北方晴朗的蓝天19000-25000K日出后(日落前)1204400-4600K厚云遮日的天空7500-8400K中午直射光5300-5500K夏天上午10h,下午3h5000K新闻灯 (人造光源)3200K 掌握了以上时间段阳光色温的特点,对于拍摄某一时间、环境、地域的独特色调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色彩正确了,画面的真实性才会增加,才有说服力,也才能吸引观众。阳光光线的角度变化及利用:阳光可以分为直射光与散射光两类。直射光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拍摄物体上,直射光根据照射角度不同又分为顺光、逆光、侧光等。散射光是指阳光通过其它物体的遮挡,或经过其它物体漫反射后照射到拍摄物体上。阳光光线与拍摄角度方向的夹角不同,分为顺光、逆光、侧光、顶光。顺光适宜表现明朗洁净的画面,但影像层次少,立体感不强,光与影的变化不明显。侧光能使被摄物留下显著的阴影,立体感强。通常所说侧光指前(顺)侧光,与照相机夹角在15-75之间,是拍摄人物常用光线。正侧光将被摄物划分为明暗对等的两部分,拍摄人物照一般不采用。逆光(轮廓光)和逆侧光拍摄人物时应注意光与影的合成。正面描写一般不宜采用逆光拍摄单个人物。但有时为了表现盛大的场景,勾画层层叠叠的人和物的轮廓、或表现特定个体环境时也采用。逆侧光在光比(直射光与散射光)不太强的现场中,也可使用,在这种逆光下拍摄出的对象有一道较明亮的轮廓,且主体表面亮度也能很好的表达。但在记实性照片中各种逆光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散射光光线较为柔和,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对被摄景物不会产生明暗差别,色彩、立体感、轮廓等都不如直射光,拍摄的画面易形成平淡、阴沉、灰暗的气氛,缺乏深度。为此散射光下不宜拍摄远景或盛大场面。但散射光如果利用得好,能细腻地表现出被摄物体的细节层次和光洁物体表面的质感。任何光线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好的”和“不好的”用光。自然光利用的好,那么拍摄内容容易表现,达到拍摄目的,给观众以美的享受。2.数码照相机数码照相机就是使用一种叫做“CCD”的电子元件,能进行拍摄,把影像转换成电荷信号经编码后保存到照相机的存储器中。可以把拍摄到的画面随时随地地在液晶屏幕内进行观看,也可以立即删去不需要的图像。还可以方便地传送到电脑。胶片要经过拍摄,显像,冲洗,再经过扫描才能输入电脑,而数码相机就有可以直接输入电脑的。随着近年来镜头,CCD等部件品质的提高,也可以用和胶片照相机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胶片照相机更好的效果。(1)数码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的区别无论是数码照相机还是普通相机,都是拍摄静止图像(照片)的设备。虽然两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基本的原理却是相同的。在拍摄照片的时候,都是把相机镜头对准被摄物体,然后决定拍摄的范围,调准焦距,通过快门速度及光圈来调节曝光亮,最后按快门进行拍摄。每一部相机都是由镜头、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幕)及光圈等构成的。而数码照相机与普通相机最大的差别是,普通相机使用胶卷记录影像,而数码照相机则使用磁性介质储存图像,如Memory Stick记忆棒。 普通相机装入胶卷之后便可进行拍摄。拍摄后要把胶卷拿到冲洗店冲洗打印,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来处理,当然拍摄的效果就要等到照片冲晒出来才可看到。数码照相机使用Memory Stick记忆棒来记录图像。拍摄完成后,可即时在液晶屏幕观看照片,或连接到电脑上进行打印或修改影像。(2)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区别与优势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较。数码相机在成像质量上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图像记录和显示方面,数码相机具有一定的优势。数码相机的优点在于:即拍即见。由于数码相机采用了LCD作为取景器和显示器,它可以将立即拍摄下的影像显示,若感觉不理想,可以立即删除影像,重新拍摄,直至满意为止。影像品质一直不变。利用底片或照片记录影像,时间久了,都会退色,无法保持原有的图像质量。但数码影像可存储在计算机或者其它磁介质媒体中,无论复制多少次,其图像品质一直不变。可直接在计算机中进行编辑、使用。数码图像可以在计算机内直接进行编辑、修改,并可直接编辑在文件、网页、数据库中,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发送。(3)进行数字创意应用数码相片的二次加工是数码摄影的真正乐趣所在。一定要用想办法用所拍摄的照片来做点什么。这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平淡无味。数字摄影技术与胶卷摄影技术不同,利用数字摄影技术可以改变图像并提供利用图像的新方法。使用胶卷摄影最多的场合是将照片放在相框里,或是相册里或是做成投影片。数字摄影作品可以进行变形、拼合、加阴影、加光、拼贴以及其他操作。当用数码相机拍照时,就要充分考虑达到想要创造的效果。例如,如果想要创作一幅突出的但是简单的照片,此时对所拍照片的各个方面的注意力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打算创作一幅有趣的照片拼图或是要剪裁主题,那么就应该使取景框中充满所要拍摄的图像,而不管照片本身看起来是如何的糟。如果要创造一幅具有版画意味的艺术图像,这就需要最大化照片以便从中抽取线条图。这可能意味着要利用背景和不同的光照。事实是数码相机与图像处理相结合打开了如此之多有趣的可能性,应该学习如何在要拍摄的照片与最后要达到的结果间创造最佳的协同效果。附图是在家中拍摄的人像和在户外拍摄的风景剪裁合成后的数码效果照片。关于数码相机最终要依靠打印机来完成全过程,目前就照片级打印机而言,能用上热升华的可能极少数,彩喷占绝大多数,就照片打印质量而言应选择照片质量好的打印机,这方面,Epson的Photo系列效果比较好,打印纸首选照片质量光泽纸和照片纸,打印质量与普通喷墨纸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还有1440dpi和720dpi分辨率的打印质量肉眼还是能轻易分辨出来的,如果注重质量的话还是应该选用1440dpi打印,虽然所付的代价就是更长的打印时间和更多的耗墨量。如果要打印出一张完美的照片,可以将喷墨打印的照片进行冷裱,冷裱膜选用中间偏细的型号,最终做出来的作品与同尺寸彩色照片非常相似。3.银幕幻灯、投影、液晶投影仪的图像最后通过放映银幕呈现,银幕的性能直接影响放映效果、图像质量。银幕根据性能与构造有很大关系。(1)银幕的种类常见的银幕有以下几种:白布幕:用普通白布作银幕。优点是价格低廉、取材方便、反射光线柔和、可以水洗,缺点是反射系数低。布基白塑幕:布基白塑幕是在专用织物上喷涂一层白色无光泽的涂料(如白色硫酸钡、白色聚乙烯),并做简单处理后制成的,具有幕面洁白均匀、视角广、视觉不易疲劳、光线柔和、使用寿命长、容易清洗等优点。缺点白塑屏幕对光线的增益小。玻璃微珠幕:玻璃微珠(玻珠屏幕)是在专用织物上喷涂微小玻璃粉末制成的,具有增益较高、光色好、白昼成像清晰等优点,缺点是视角小、容易划伤。(2)银幕尺寸银幕尺寸得长短以其对角线的大小来定义的。 液晶投影机用的银幕宽高比为4:3,普通投影仪用的银幕多为1:1。购买投影机后,下面就要选择一张合适的银幕来搭配,求得最佳的投影效果。选择银幕的步骤为:选择银幕的类型:正投投幕有手拉幕、支架幕、电动幕、商务桌幕、落地便携幕、框架幕 金属平面,弧面幕。背投幕有多种规格的硬质背投幕(分菲涅尔透镜幕和散射幕)和软质背投幕(散射幕)。选择最佳的银幕尺寸 要选择最佳的屏幕尺寸主要取决于使用空间的面积和观众座位的多少及位置的安排。首要的规则是选择适合观众的幕-而不是选择适合投影机的幕,也就是说要把观众的视觉感受放在第一位。主要考察a.银幕高度要让每一排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投影画面的内容;b.银幕到第一排座位的距离应大于2倍银幕的高度;c.银幕底边离地面距离约1.5米。选择适合您所使用的投影设备需求的格式(画面比例)。画面比例的选择可参照表3-2。表3-2 阳光色温变化表影像格式屏幕比例(宽:高)VGA信号4:3投影仪1:1NTSC 制式4:3PAL 制式4:3HDTV(高解像电视)16:9宽银幕1.85(3)屏幕安装教学银幕即可以挂在黑板的正中,也可挂在黑板的一侧,为了教师书写方便,一般挂在黑板的一侧,高度以银幕底边超过学生头顶惟一。使用幻灯机或普通投影仪,银幕一般超前倾斜15左右,以防止梯形失真。(六)、视觉媒的教学运用1.视觉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幻灯、投影、实物投影都能提供鲜明、清晰的视觉画面,而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发展规律和本质特性以及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方法与操作要领,同时投影片能用于书写文字,可以用来代替板书,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在教学使用过程中着重要引导学习者观察投射画面中传递的教学信息,最大限度地理解画面内容并引导学习者思考画面蕴含的内涵,控制好教学的速度和画面呈现的节奏,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2.视觉媒体的方法(1)书写教学法:在透明塑料片或投影器的工作台面的载物玻璃上,用书写笔边写边讲。这是投影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2)图片教学法:教师可利用已设计制作好的幻灯片、投影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或根据教学需要按照一定的层次、顺序展示教学内容。(3)实物投影法:通过实物投影仪将实物、投影教具映示放大到银幕上,扩大演示物的可见度,使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对演示物的构造、性能和现象的变化过程等,产生直观、清晰的认识。(4)作业教学法: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出各种基图式作业投影片,在课堂或课后让学生进行作业练习。教师采用这种方法可在课堂批改作业,使全班同学受益。(5)导引教学法:备课时教师将讲稿写在透明胶片上,上课时在投影讲稿的导引下边讲授边映示,逐步展开教学。教师在备课中要仔细分析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进程。 (6)声画教学法:根据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需求,在电子媒体教学中,辅之以一定的声音素材,做到声画同步,以增强教学效果3.幻灯投影在教学中应用的几个问题(1)把握运用的时机:幻灯投影的应用,时机应恰当,否则会产生喧宾夺主的消极作用,应掌握以下几个运用的时机:学生心理活动需要的时机。在学生渴望了解知识、解决难题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幻灯投影教学,效果最佳。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