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桩基检测试验桩检测报告_第1页
某项目桩基检测试验桩检测报告_第2页
某项目桩基检测试验桩检测报告_第3页
某项目桩基检测试验桩检测报告_第4页
某项目桩基检测试验桩检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基 桩桩 质质 量量 检检 测测 报报 告告 工程名称: 某项目(试验桩) 现场试验: 张三 李四 报告编制: 李四 审 核: 审核人 审 定: 审定人 报告编号: 2017-XXX 工程地点: 地球村 XXXX 年 XX 月 XX 日 目目 录录 某项目(试验桩)检测结果书某项目(试验桩)检测结果书.2 一、总一、总 概概 况况.3 (一)(一) 、工程相关信息、工程相关信息 .3 (二)(二)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3 (三)(三)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4 二、低应变检测二、低应变检测 .5 (一)(一)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原理、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原理.5 (二)(二) 、低应变检测结果评价、低应变检测结果评价 .5 (三)(三) 、低应变检测结果、低应变检测结果 .6 (四)(四) 、低应变检测波形图、低应变检测波形图 .8 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9 (一)(一) 、检测试验桩的相关参数、检测试验桩的相关参数 .9 (二)(二) 、试验原理、方法及使用仪器、试验原理、方法及使用仪器.9 (三)(三)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10 (四)(四) 、静载检测结论、静载检测结论 .11 某项目(试验桩)检测结果书某项目(试验桩)检测结果书 委托单位建设方 工程名称某项目(试验桩) 工程地点地球村 检测内容旋挖成孔灌注桩:低应变、静载 检测数量低应变 3 根、静载 3 根 检测日期XXXX 年 XX 月 XX 日- XXXX 年 XX 月 XX 日 使用仪器XX 检测依据XXXXX 检检 测测 结结 论论 1、本工程 3 根试验桩中,类桩 3 根,占试验桩总数的 100%,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3 根检测试验桩(13#试验桩)单桩竖向抗压极 限承载力均为 9000kN。3 根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为 9000kN,特 征值为 4500kN。 一、总一、总 概概 况况 (一)(一) 、工程相关信息、工程相关信息 工程名称某项目(试验桩)工程地点XXX 建设单位XXXX质监站XX 设计单位XXX 勘察单位XXX 监理单位XXX 层数/ 结 构 形 式 / 桩基施 工单位 XXX桩 径800mm 形 式旋挖成孔灌注桩桩 长13.216.2 m 桩 基 持力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总桩数3 根 单 位 名 称 XXX委托方建设单位 方 法钻芯低应变静载抗拔声测 检 测 类 别 动测、静载 检 测 数 量/3 根3 根/ 采 用 仪 器 XXX (二)(二)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场地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 杂填土:褐黄,松散,人工新近回填而成,主要以粘性土、风化岩块组 成,含少量碎石、块石;表面含少量植物根茎; 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 光泽;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节理裂隙极发育,上部岩芯样呈土状;吸 水膨胀,手捏易碎;下部岩芯样局部风化成砂土样,含少量石英颗粒;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裂隙极发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样 呈块状、碎块状,遇水易软化;泥质胶结;中厚层结构;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样呈柱状、短柱状, 柱长 10-50cm 不等;泥质胶结,粉粒结构;锤击易碎,吸水易软化;沿节理面 可见少量铁锰质氧化渲染; -1 中风化砂砾岩:棕红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样呈短柱状,柱长 5- 10cm 不等,砂砾结构,岩芯夹杂石英较多。仅 02 区西南处揭露。 (三)(三)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二、低应变检测二、低应变检测 (一)(一)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原理、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原理 本次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锤击低应变法。该方法依据一维波动理论, 其波动方程为: (1) 2222 0 /(/)0utCux 式中是弹性波纵波传播速度,也是标志桩身砼强度的参量,它是由材料 0 C 常数和所决定的常值:PE (2) 0 /CE P 方程(1)为双曲线型偏微分方程,有两条相异的特征线,即通过自变量平面 任一点有两条相异的实特征线,方程通解为:( ,)x f (3)()()uf xctg xct 式中,为任意函数, “”号对应于上行波, “”对应于下行波。fg 当桩头受到冲击力后,由此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波在传播过 程中遇到桩身中存在的断裂、裂缝、扩颈、缩颈、夹泥、离析等缺陷时,会产 生反射与透射。我们从实测中获得波形图,根据波形、波速、频谱的变化,通 过特定的分析软件,可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等。 (二)(二) 、低应变检测结果评价、低应变检测结果评价 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判定表 类别时域信号特征幅频信号特征 2L/c 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 桩底反射波 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 相邻频差 f c/2L 2L/c 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 波,有桩底反射波 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 相邻频差 fc/2L,轻微缺陷产 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 频差 f c/2L 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类和类之间 2L/c 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 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 射波;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 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 桩底反射波 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 邻频差 f c/2L,无桩底谐振峰;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 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 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 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 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 (三)(三) 、低应变检测结果、低应变检测结果 1、本工程 3 根试验桩中,类桩 3 根,占试验桩总数的 100%,满足设计 要求。 2、低应变检测数据见下表。 动测施工桩长桩径砼强度波速桩底反射时间完整性 序号桩号(m)(mm)等级(m/s)(ms)类别 1 1#试验桩15.7800C3539108.02 2 2#试验桩16.2800C3539208.26 3 3#试验桩13.2800C3539056.77 以下空白 低应变基桩检测数据汇总表 附:打印出每根受检桩传感器采集到的经过数据处理的波形图 现场检测:周水林 何文 数据分析:何文 (四)(四) 、低应变检测波形图、低应变检测波形图 低应变桩基完整性检测附图 工地:试验桩序号:1#试验桩桩径:800mm强度等级:C35波速:3910m/s日期:2016-5-13 115.3mv 0.004.699.3814.0718.77L(m) 15.7m 工地:试验桩序号:2#试验桩桩径:800mm强度等级:C35波速:3920m/s日期:2016-5-13 78.9mv 0.004.709.4114.1118.82L(m) 16.2m 工地:试验桩序号:3#试验桩桩径:800mm强度等级:C35波速:3905m/s日期:2016-5-13 159.7mv 0.004.699.3714.0618.74L(m) 13.2m 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 (一)(一) 、检测试验桩的相关参数、检测试验桩的相关参数 本次静载检测试验桩参数见下表,试验桩在场地位置见桩基平面布置图。 (二)(二) 、试验原理、方法及使用仪器、试验原理、方法及使用仪器 为了比较真实的模拟建筑物实际受荷情况,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分级 对检测试验桩进行加载,加载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用混凝土预制块堆成平 台。由超高压油泵站带动 34 台 5000kN/3000kN 千斤顶加载,荷载量和桩顶沉 降量由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通过 RS-JYB 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测量和 控制(试验装置参见下图) 。 序号桩号 桩径 (mm) 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kN) 施工工艺测试日期 1 1#试验 桩 8004500机械成孔2016.05.15 2 2#试验 桩 8004500机械成孔2016.05.16 3 3#试验 桩 8004500机械成孔2016.05.17 静 载 仪油 泵 预 制 块 副 梁 主梁 千斤顶 基准桩 基桩 位移传感器 静载试验装置示意图 支脚 压 力 传 感 器 1、试验方法如下: 1) 、加载分级:每级加载量为检测试验桩设计极限承载力的 1/10,第一级 按两倍分级荷载加荷。 2) 、沉降观测:每级加载按第 5、15、30、45、60min 各测一次沉降量,以 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3) 、沉降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 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 30min 开始,按 1.5h 连续三次 每 30min 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 4) 、终止加载条件:当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终止加压:a、在某级荷 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沉降量 5 倍;b、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 量为前一级沉降量 2 倍,且经 24 小时尚未稳定;c、试桩沉降已超过规范允许 沉降量;d、试验最大加载量已达到建设、设计单位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2、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1) 、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曲线,取其发生明 Qs 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 、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 s-lgt 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 的前一级荷载值。 3) 、对于缓变型曲 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 40mm 对应的荷 Qs s 载值。 4) 、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 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3、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取其平 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2) 、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 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 3)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一半取值。 (三)(三)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3 根检测试验桩的荷载、沉降量汇总表见附表,并依据所测数据和沉降量 汇总表绘制、曲线附后:Qslgst 1、1#试验桩:随检测荷载的加大,检测桩在每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较均 匀增大,荷载加至 9000kN 时,桩顶沉降稳定时累计沉降量为 21.40mm, 曲线呈缓变型,曲线尾部未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直线段,卸载后桩最Qslgst 大回弹量为 2.83mm,回弹率为 13.2%,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可以确定 该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 9000kN。 2、2#试验桩:随检测荷载的加大,检测桩在每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较均 匀增大,荷载加至 9000kN 时,桩顶沉降稳定时累计沉降量为 12.38mm, 曲线呈缓变型,曲线尾部未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直线段,卸载后桩最Qslgst 大回弹量为 2.82mm,回弹率为 22.8%,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可以确定 该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 9000kN。 3、3#试验桩:随检测荷载的加大,检测桩在每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较均 匀增大,荷载加至 9000kN 时,桩顶沉降稳定时累计沉降量为 10.27mm, 曲线呈缓变型,曲线尾部未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直线段,卸载后桩最Qslgst 大回弹量为 4.01mm,回弹率为 39.0%,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可以确定 该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 9000kN。 (四)(四) 、静载检测结论、静载检测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1#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 9000kN。 2、2#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 9000kN。 3、3#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 9000kN。 4、3 根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为 9000kN,特征值为 4500kN。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汇总表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某项目(试验桩)试验桩号:1#试验桩 测试日期:2016-05-15桩长:15.67m桩径:800mm 历 时 (min)沉 降 (mm) 序 号 荷 载 (kN) 本 级累 计本 级累 计 00000.000.00 118001201204.294.29 227001202400.594.88 336001203601.045.92 445001204801.457.37 554001206001.378.74 663001207202.3311.07 772001208403.1014.17 881001209603.1417.31 9900012010804.0921.40 107200601140-0.2621.14 115400601200-0.3220.82 123600601260-0.9419.88 131800601320-0.7719.11 1401801500-0.5418.57 最大沉降量:21.40 mm最大回弹量:2.83 mm回弹率:13.2% 现场试验:李四 张三 资料整理:李四 工程名称:某项目(试验桩) 试验桩号:1#试验桩 测试日期:2016-05-15桩长:15.67m桩径:800mm 荷载(kN)0180027003600450054006300720081009000 本级沉降(mm)0.004.290.591.041.451.372.333.103.144.09 累计沉降(mm)0.004.294.885.927.378.7411.0714.1717.3121.40 018003600540072009000 Q (kN) 0.00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25.00 s (mm) Q-s 曲曲 51530 45 60 90240 t (min) 0.00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25.00 s (mm) s-lgt 曲曲 1800 kN 2700 kN 3600 kN 4500 kN 5400 kN 6300 kN 7200 kN 8100 kN 9000 kN 18009000 Q (kN) 0.00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25.00 s (mm) s-lgQ 曲曲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汇总表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某项目(试验桩)试验桩号:2#试验桩 测试日期:2016-05-16桩长:16.18m桩径:800mm 历 时 (min)沉 降 (mm) 序 号 荷 载 (kN) 本 级累 计本 级累 计 00000.000.00 118001201200.600.60 227001202400.901.50 336001203601.202.70 445001204801.093.79 554001206001.345.13 663001207201.526.65 772001208401.878.52 881001209601.8410.36 9900012010802.0212.38 107200601140-0.0612.32 115400601200-0.3911.93 123600601260-0.4411.49 131800601320-0.8210.67 1401801500-1.119.56 最大沉降量:12.38 mm最大回弹量:2.82 mm回弹率:22.8% 现场试验:李四 张三 资料整理:李四 工程名称:某项目(试验桩) 试验桩号:2#试验桩 测试日期:2016-05-16桩长:16.18m桩径:800mm 荷载(kN)0180027003600450054006300720081009000 本级沉降(mm)0.000.600.901.201.091.341.521.871.842.02 累计沉降(mm)0.000.601.502.703.795.136.658.5210.3612.38 018003600540072009000 Q (kN) 0.00 1.40 2.80 4.20 5.60 7.00 8.40 9.80 11.20 12.60 14.00 s (mm) Q-s 曲曲 51530 45 60 90240 t (min) 0.00 1.40 2.80 4.20 5.60 7.00 8.40 9.80 11.20 12.60 14.00 s (mm) s-lgt 曲曲 1800 kN 2700 kN 3600 kN 4500 kN 5400 kN 6300 kN 7200 kN 8100 kN 9000 kN 18009000 Q (kN) 0.00 1.40 2.80 4.20 5.60 7.00 8.40 9.80 11.20 12.60 14.00 s (mm) s-lgQ 曲曲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汇总表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某项目(试验桩)试验桩号:3#试验桩 测试日期:2016-05-17桩长:13.2m桩径:800mm 历 时 (min)沉 降 (mm) 序 号 荷 载 (kN) 本 级累 计本 级累 计 00000.000.00 118001201200.410.41 227001202400.500.91 336001203600.791.70 445001204801.002.70 554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