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_第1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_第2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_第3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秀的文档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1)“皮革牛奶”事件概述2005年,山东等地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事件引起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关注,并得到了大力纠正。当时,山东工商部门查封了至少28000个使用水解蛋白的乳制品,以及200多个从事此类生产的小工厂。2009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司接到举报,称浙江金华陈语安乳业有限公司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了“水解皮革蛋白粉”,从而达到了提高产品蛋白质含量的目的。3月5日,金华市质监局、兰溪市质监局与浙江省质监局合作,对陈语安乳品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发现60公斤未标记的白色粉末,经鉴定为水解皮革蛋白粉。3月18日,浙江省质监局对浙江陈语安乳业的8批产品进行了抽检,其中3批成品和2批半成品含有皮革水解蛋白成分。现有证据显示,早在2008年10月20日,监管部门就在当天检测出陈语安乳品公司生产的含乳饮料中含有皮革水解物。陈语安乳品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无视国家法律规定,忽视人民生命安全,滥用非食品添加剂,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2010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与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非法制售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皮革蛋白粉等皮革废料作为食品原料,加大打击力度。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篇名为内地“皮革奶粉” 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报道被许多网民热烈讨论。该报告一经发布,就被一个接一个地转载,因此很快出现在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头版。根据该报告,非法企业试图通过将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和其他物质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然后将其与奶粉混合来提高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二。“皮革牛奶”事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因此,乳制品企业生产和供应满足人们需求的优质乳制品已经成为其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皮革牛奶事件首先重创了当地奶农和乳制品行业。浙江陈语安乳业公司爆发的皮革牛奶事件不仅把金华乳业的发展推向了寒冬,也在全国乳业引起了轩然大波。金华作为中国南方著名的乳品基地之一,被誉为“南方奶牛之乡”。皮革牛奶事件的爆发给金华本地奶业乃至国内奶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无论是上游养殖环节、收购环节还是中下游生产环节都受到影响。奶农是乳品产业链的第一部分。对奶农来说,最深刻的经验是“牛奶便宜,对农民有害”。对于金华的奶农来说,他们经历了2007年三鹿奶粉事件后最困难的时期,鲜奶的购买价格降至每斤1.25元。然而,皮革牛奶事件的爆发导致鲜奶价格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它只能卖到每公斤1.1元。鲜奶的销售严重损害了奶农的利益。内地消费者对奶粉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他们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明显不足。央视国产奶粉的“危”与“机”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选择国产奶粉。由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缺乏信心,大多数超市和专卖店进口奶粉的销量明显好于国产奶粉。显然,这也是国内奶粉行业的一个危机时代。由于皮革牛奶事件第二次引起了人们对奶粉行业的恐慌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健康和安全的大问题。因此,如何有效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是每一个生产者和监管者必须认真面对的严峻问题。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提高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实力,消费者才能重新获得对国内乳制品的信任。(2)2015年9月1日,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获3.3吨疑似青枣,经检测含有糖精钠(网友称之为“糖精枣”)。据调查,自2015年8月20日以来,犯罪嫌疑人邓翔已将青枣从其他地方运出。他先用热水浸泡,然后将煮好的青枣倒入水池中,加入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等添加剂浸泡,制成“糖精枣”,然后运到南宁、北海、海口等地销售,共30多吨。根据国家标准,青枣中严禁使用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等添加剂。根据刑法规定,邓翔等人生产、销售“糖精枣”的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此次安全事件是继三鹿三聚氰胺奶粉和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后的又一典型食品安全事件。这三个案例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当前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首先,利润第一的概念。通过非法添加添加剂加工和销售廉价的青枣,给市场带来了数十吨糖精枣,赚取了肮脏的收入,只注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第二,食品质量监管存在漏洞几十吨的问题日期,近一个月的市场投入,食品监管部门没有回应这一点,表明食品监管部门的产品进入市场监管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不断加强,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也日益显现,由此引发了食品安全问题。我个人认为原因如下第一,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只对食品质量做出了一些一般性规定,在法律监督和处罚方面存在很大的法律盲点。食品安全法没有系统地规范食品的来源和流通,因此存在许多漏洞。第二,社会主义食品监管体系不合理。食品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权限不明。卫生部、农业部、环境保护总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工商总局等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职权不明确。跨职能部门、重复执法、执法缺位、监管缺位等现象时有发生。监管责任难以落实,职能部门相互推诿责任,产生纠纷,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第三,诚信问题,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高于个人或企业责任,应树立诚信道德意识。只看到个人利益,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健康。这个问题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我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企业在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其他相关产品时,应出具合法的供应商、制造商许可证和产品资格证书,无此类证书的税务师应出具此类证书。简化认证手续,提高考试的严格性。二、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无产品资格证书者不得进入市场。建立市场级检测体系,在超市、农贸市场等密集区域设立检测点,随时检测相关食品的主要质量参数。专职市场测试人员和p三、净化市场的源头,重点放在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上,如食品、蔬菜、水果、饮用水等。国家设立了“食品安全网点”和“绿色合格产品”等标志,鼓励商家主动要求食品检测,并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这类商品的价格对这类专业种植者、群体和制造商的价格上涨。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此类商品,因此没有执照和不安全的种植者和制造商将会因为没有人关心而消亡。四、增加媒体、网络、电视、报纸的透明度,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及时曝光食品检测结果,表彰优质、合格产品,对他们有利,曝光不合格,让他们下架或受到冷落,使他们整改或停产,全方位、多方面提高透明度,让消费者放心。食品安全高于一切。如果食品安全得不到很好的把握,最终将导致社会层面的连锁反应。只有通过加强执法、透明度和质量检查,消费者才能放心,行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得到促进。(3)三鹿“毒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是2008年震惊世界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自2007年年中以来,三鹿集团收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对三鹿婴儿奶粉质量的零星投诉。2007年9月,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其婴儿自2007年1月以来一直食用三鹿奶粉。到9月,他们的婴儿出现发热和恶心,医院诊断他们的右肾有0.22厘米的结石。哈尔滨市延寿县的一名女消费者也患上了0.2厘米的肾结石。自2008年以来,对三鹿奶粉质量的投诉数量逐渐增加,同时,对婴儿泌尿系统病例的反馈也越来越多。2008年6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第一医院收治了第一名患有“肾结石”的婴儿。据父母介绍,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在收到医院报告的婴儿泌尿系结石后,立即展开调查,并向卫生部报告了该病例。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左右,入院的婴儿数量迅速增加到14个。同年9月11日,甘肃省发现59名儿童泌尿系结石,1人死亡。事件发生之初,媒体并未提及被怀疑存在问题的奶粉品牌,但随着事件的继续发酵,三鹿奶粉被证明是问题的罪魁祸首。自9月11日以来,除甘肃省外,类似病例还发生在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最近在甘肃等地报道了数例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病例,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婴幼儿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有关部门调查,石家庄三鹿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极有可能被三聚氰胺污染。然而,自2007年以来,三鹿集团对问题奶粉投诉时间的回应颇具吸引力。三鹿集团收到质量投诉后,一直采取规避措施,通过个人消费者退货和产品赔偿的方式解决问题。当大规模患病儿童出现时,他们会发布虚假信息来逃避责任。2008年9月,三鹿集团媒体部负责人表示,三鹿集团已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该产品所有学校的质量标准均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然而,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立即否认了这一说法。截至2008年9月11日晚,在多方压力下,三鹿集团不得不承认,在公司内部检查中发现2008年8月6日之前交付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市场上约有700吨问题奶粉。与此同时,三鹿集团发布了产品召回声明。在公告的第二天(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又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声称之前三鹿奶粉导致的婴儿疾病是由非法奶农在原料奶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的;2008年9月15日,三鹿集团就三鹿奶粉事件向公众正式道歉。三鹿集团进入清算和破产阶段,被北京三元证券交易所收购。到目前为止,三鹿奶粉事件已经基本明朗,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泌尿系统疾病,罪魁祸首是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事故原因查明后,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迅速作出了反应。国务院的启东国家安全事故最高反应机制(一级,指一次特别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为全国范围内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婴儿奶粉而患病的儿童提供免费诊断和治疗。发生的费用由国家和省、市财政承担。卫生部和农业部也接到指示,对整个生产和加工业进行全面检查截至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基本结束。对全国2240万人进行免费筛查,共收治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住院的4万多名婴儿,4名婴儿经官方确认死亡。三鹿奶粉给中国奶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暴露了当时奶业的一个潜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对市场上的所有乳制品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婴儿奶粉。检测结果表明,国内主流乳品企业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产品中基本都含有不同程度的三聚氰胺。然后要求相关企业将产品下架并进行全面整改。结果,三鹿奶粉事件正式从一个案件上升到一个全行业的案件。三聚氰胺事件是近十年来性质最恶劣、影响范围最广、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深度最深、对国际形象负面影响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