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现代报刊最早诞生于欧洲的原因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欧洲在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与文字,奠定了规模化传播新闻的语言文字基础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文艺复兴以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从而为规模化的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二、 现代报刊从欧洲发展到全球的过程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的过程,表现为三个发展的环节: 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就传播内容和简陋的程度而言,印刷新闻纸应看作是中世纪的新闻传播类型,但是,由于恰好赶上不久后世界新航路的发现和开通,原本属于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与未来的现代报刊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到此时,新闻传播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哈贝马斯:直到17世纪末,社会才具备让大众知晓信息的条件。)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德国中世纪的印刷新闻纸是最初的源头,16世纪三个欧洲商业民族在全球的贸易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过渡,最后才发生以英国为主的将现代新闻传播业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文化传播过程。 三、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一)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办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这 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 官员的批评,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的政治新闻,只要不涉 及本国政治,一般不允许报道。(二)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 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三)“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 历史上,有的西方国家的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的时间较长,到 20 世纪 80 年代,几乎所 有西方国家已经完全进入了商业报刊时期。四、古滕堡印刷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西方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三座里程碑。古滕堡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人,他在十五世纪中叶重新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正好遇上世界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以及开拓世界市场对信息传播的需求急速升温。他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规模化进行传播,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五、罗马每日纪闻与威尼斯手抄小报罗马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恺撒被选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为限制元老院对他的约束,他发布的第一道命令是:“嗣后元老院工作的报告,务须每日写出公布之。”于是便产生了置于公共场所的每日纪闻,这是一块涂了石膏的白木板,内容除了元老院的会议记录外,还有政府政令、远征军战绩、司法消息、税收情况,以及一些社会新闻。有专职人员抄录编辑。这种官方的每日手抄新闻,持续到公元330年罗马首都东迁时止。其创设目的是把上层会议的内容公之于众,争取舆论支持,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传播已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作用:沟通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维护帝国的统治 威尼斯手抄小报中世纪末期,意大利处于地中海贸易的中心,再次成为欧洲商业发展的交通枢纽。这种商业交往的繁荣,使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书籍和建筑随之兴盛起来,构成新的传播体系。到处都可以看到勤奋抄写的人,从教皇到普通教士。15、16世纪,威尼斯手抄小报萌芽,兴起。1536年,威尼斯重新出现职业手抄报人,专事编写和传递新闻。1566年,威尼斯开始出现定期发行的有系统的手抄新闻,张贴在公共场所,交一文钱即可上前阅读。这种手抄新闻被称为威尼斯公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现在报纸的鼻祖。16世纪,教皇发布谕旨,禁止手抄新闻的传播。 六、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代表性高级报纸、大众化报纸及其简史。英国:高级报纸泰晤士报:1785年元旦沃尔特创办,当时报名环球世鉴日报;1788年3月正式使用“The Times”报名;19世纪,泰晤士报作为唯一的世界级大报,统领世界新闻潮流。1803年到19世纪中叶是泰晤士报的黄金时代,1850年,销量猛增至5万份, 超过伦敦所有早报之和;1855年以后的泰晤士报受廉价报纸冲击,销量减少,但仍是权威大报。发行量78万份。【19081922年,北岩报团所有。19221966年,阿斯特家族所有。19661981年,罗伊汤姆森报团所有,1979年因报社工人罢工而停刊11个月。1981年至今,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所有。】每日电讯报:1855年,由斯莱创办,现存最早的便士报,由莱维收购,锐意改革,劳森接办,获得很大成功。发行量90100万份。卫报:1821年创刊,原名为曼彻斯特卫报;斯科特1872年接手主持该报后,成为一家高级报纸;1959年进入伦敦。发行量40万份,属于卫报媒介集团公司。金融时报:1888年创刊,英国最大的金融日报,世界第二大。大众化报纸:太阳报1912年创办,原名每日先驱报;1964年改名为太阳报;1969年,澳大利亚报业主默多克买下,改为面向下层公众的报纸,发行量为400万份,是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日镜报1903年哈姆斯创办,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第二年改为半便士画报,获得巨大成功。1952年,北岩的外甥塞西尔金买下。现属于三一镜报集团。世界新闻报1843年创办;1969年,澳大利亚报业主默多克买下,发行量500万份,是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中间报纸:每日邮报1791年,笛福创立,并在其上连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现属于罗瑟米尔报团。每日快报1900年,皮尔逊创办,1930年,发行量超过每日邮报,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现属于出版商理查德戴斯蒙德。2) 法国:高级报纸:费加罗报原为一家小报,1854年所有人维尔梅森将其改名为费加罗报周报,1866年变成日报。德军入侵后,停刊两年;是仅存的历史悠久的法国主要报纸。现属索克报业集团。世界报1944年,由30多位记者创办,是法国唯一独立自主编辑发行的主要报纸。大众化报纸:法兰西晚报抗德的法国防卫报接收巴黎晚报,改名为法兰西晚报;战后在一段时间内发行量为法国第一,是法国最大的大众报纸。原为阿歇特出版集团所有,1976年主要股份转手于埃尔桑报团。巴黎人报1944年创办,原名解放了的巴黎人;1986年更名为巴黎人报,在法国除巴黎外的其他地方叫今日报。总发行量40万份。3) 德国:高级报纸:世界报1964年6月由美军占领当局在汉堡创办,现为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的核心报纸。大众化报纸:图片报1952年7月24日在汉堡由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创办。4) 美国:高级报纸:纽约时报1851年,亨利雷蒙德与人合作创办纽约每日时报;1857年,改名纽约时报;属于支持林肯的报纸;1896年,奥克斯接管纽约时报。主张:用简明的方式、慎重的语言提供新闻,不偏不倚地提供新闻;1904年起,范安达担任总编,办报天才,使纽约时报成为面向上层读者的严肃报纸的先驱。发行量100多万份。华盛顿邮报美国首都主要报纸。1933年第四任老板迈耶接手,1964年,其女婿格雷厄姆任发行人,1954年兼并竞争对手时代先驱报;1963年,格雷厄姆妻子凯瑟琳接手,现发行量71万份。华尔街日报1889年,道与琼斯所建立的道琼斯公司创办;1902年,该公司由巴伦获得所有权。1940年该报发展为以金融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报纸;2002年,变为彩色报纸,头版内容由特稿改为突发性独家报道;2007年该公司出售给默多克。世界最大党的金融日报。洛杉矶时报创办第二年转手于奥蒂斯,1884年建立“时报镜报公司”,该报为其主要报纸之一。1917年由其女婿哈利钱德勒接手。1922年首创报纸经营广播电台。2000年,芝加哥“论坛公司”并购该集团,现发行量近百万份。芝加哥论坛报:是美国重要报纸之一,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出版,创办于1847年,一直是论坛报公司的旗报。大众化报纸:纽约每日新闻1919年创办于纽约,原名纽约每日新闻画报。1924年,发行量为75万份,第二年突破100万份,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1982年9月15日由甘尼特公司创办,现为美国最大发行量的报纸。5) 俄罗斯:高级报纸:真理报:1912年俄国出现新的革命高潮,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创办真理报,由列宁领导工作。1914年,真理报报社被捣毁,被迫停刊。1917年,真理报重新出版,并被确立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纸。消息报:1917年11月9日成为苏维埃政权的机关报;1918年3月,迁往莫斯科。共青团真理报:俄罗斯发行量最大的日报。由波塔宁控制。大众化报纸:莫斯科青年团员报:1919年创办,现为莫斯科发行量最大党的报纸。劳动报:由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有。6) 日本:高级报纸:朝日新闻1879年木村藤、村山龙平创办于大阪,1888年金融东京,1919年实行股份制,发行量合计1212万余份。大众化报纸:读卖新闻1874年创刊于东京,1950年实行股份制,1952年进入大阪,早刊1000余份,晚刊400万份。1986年后,在纽约发行卫星版。每日新闻1872年东京日日新闻于1911年兼并1888年创办的大阪每日新闻,1943年改用现名。7) 印度:高级报纸:印度时报:原为周二刊孟买时报,1850年改为日报,1861年与其他两家报纸合并,改名印度时报,由贝内特科莱曼公司经营。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1918年创办,是英文报纸。1923年该报创办首都德里版后出名。成为印度最大财阀之一比尔拉家族所有。大众化报纸:觉醒日报:1942年创刊,印地文,全印度阅读率最高的报纸。七、英国新闻自由斗争的历史进程。英国政论家弥尔顿演说词论出版自由。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矛盾,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应有“知”的权力。强调革命者绝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王朝钳制出版的政策。首次明确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权力。知识税制度的废除。知识税包括印花税、广告税、纸张税,以及后来增加的报纸副刊税等。这种制度通过经济手段对新闻业控制,是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沉重负担,实行半年间有一半报刊无法承受赋税而被迫停刊。之后经过抗争,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各种对报刊征收的税率开始逐步减少。1861年最后一项知识税,纸张税被废除。所有这些限制新闻出版的法律被废除即意味着英国新闻出版自由的最终确立。禁止报道和评论国内政治新闻的惯例被废除。1771年后,国会对报刊报道和评论政治新闻采取了默认的态度。1803年,国会允许记者旁听,1831年增设记者席,1868年通过法案,承认记者报道和评论国会新闻不属于诽谤罪。1907年,国会自设新闻处,专门负责国会新闻发布的事宜。使用煽动诽谤罪压制新闻媒介的传统削弱。1792年通过了妥协性的诽谤法案,明确给予陪审团以判决权,并使诽谤罪开始有法可依。这是英国新闻法史上的一次有限的进步举措。八、美国新闻自由斗争的历史进程。曾格事件。确立了谎言才构成诽谤的原则。抵制印花税法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通过,美国的新闻出版自由在法律上得到确立。情报自由法和政府公开法案的通过,公民的知情权得到一定保证。九、法国1881年新闻自由法法国新闻自由法在1881年7月29日通过。该法取代了过去的杂乱无章的新闻出版法案,宣布了较为彻底的新闻出版自由,并且实际取缔了政府当局对报业进行监督、施加压力的一切手段,赋予报业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利。至此,法国的新闻出版自由最终确立。十、法国1944年930法令及其对当代新闻业的影响。1944年法令:法国新闻界的重新洗牌对投敌报刊一律严肃处理,停刊。许多著名报纸因此停刊,人道报、费加罗报。时报被没收财产。政党主办的报刊,除共产党主办的外,都呈现衰退趋势。法国形成所谓四大报纸法兰西晚报、费加罗报、解放了的巴黎人报、震旦报。反法西斯通讯社(法国独立社、法非社、自由社和新闻资料社)合并为法国新闻社。、民营广播电台取消,成立法国电视广播局,直属政府新闻部。对当代新闻业的影响提供了整顿战后新闻体系的范例对战后的新闻业进行资金扶持,促进其快速发展。十一、.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新闻体系的特征利用国家机器强制推行新闻传播业法西斯一体化。通过政治手段和暴力手段封闭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报刊,通过法律手段规定只允许忠于法西斯主义的报刊存在。分别将沃尔夫通讯社和斯蒂芬电讯社改组为国家通讯社,民营广播电台全部被收归国有,将整个新闻传播业置于纳粹党和法西斯党统治之下。通过书报检查制度和强制收听官方广播来加强法西斯主义的宣传。十二、.日本二战时期军国主义新闻体系的特征及其战后改造特征:建立严厉的出版物检查制度,禁止可能不利于军部直接统治的新闻报道和言论。发起“国体明征运动”,使得宣扬天皇神权的“国权论”取代自由民主思想。通过“国家总动员运动”全面实行精神统治。建立内阁情报部(情报局)对新闻传播业实行直接控制。利用广播控制民众思想、煽动战争。建立由军部控制的社团法人同盟通讯社,其他通讯社以加盟的形式归到该社名下。至此建立了从思想到体制的全面的军国主义新闻体系。战后改造:同盟国占领军最高统帅司令部发布了一大批旨在废除战时法西斯政府所有关于大众传播法律法规的文件,使得日本政府对于大众传播的统治完全解体。盟总直接参与起草的新宪法通过,赋予了日本公民表达自由权。解散法西斯组建的同盟社,建立民间通讯社“共同通讯社”和“实时通讯社”。改组日本广播协会,确立NHK脱离政府政党独立运作的公营性质,确立广播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报社自发开展民主运动,新闻界法西斯主义分子遭到批判和解职。确立“编辑权”。朝鲜战争爆发后,清查法西斯分子转变为“清共”运动,共产党报刊被关闭,各传媒陆续开除共产党员和亲共分子,部分之前清除的传媒界法西斯分子甚至被赦免并重返传媒,使得后来日本新闻界长期在总体上对侵略战争暧昧、回避,种下恶劣的种子。十三、苏联斯大林时期新闻体系的特征建立从中央到基层的报刊体系,所有报刊和广播电台,均由各级党委直接领导,斯大林本人也经常直接干预报刊工作。斯大林新闻业体制的特点:(1)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的方式管理报刊,将所有媒介置于党中央宣传部的全面管理之下(2)通过国家新闻保密局以保密的名义实行新闻检查。(3)所有新闻媒介的主要作用均是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以事实的政治意义作为选择报道下否的首要标准。内容相当严肃、庄重,情趣高尚。同时,禁止外国报刊在苏联境内发行,花费大量资金建立干扰平台,禁止公众收听外国电台的广播。十四、苏联1986-1991年的新闻改革时任苏联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开性”为方针的新闻改革,使得苏联媒介自主权增加、信息量增大、报道面拓宽、批评性报道大大增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开始全面参与批评性、问题性报道,一改过去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不报、迟报或者低调处理的做法。苏联媒体的公开性大大增强。1990年新闻法的颁布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开放了私营报纸,禁止垄断,给予了新闻工作者更多的权力。但是由于由原来的强控制到全面开放步伐太快,缺乏相应的法制管理,造成了社会思想混乱,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十五、埃及阿拉伯社会主义新闻体系的特征、萨达特与穆巴拉克时期的发展对全国的新闻业进行改组,实行埃及新闻业的国有化。发布法令宣布出版报刊必须经过唯一的政治组织民族联盟。私营出版社所有权被移交给民族联盟。中东通讯社收归国有。利用国家控制的电视台进行社会动员。埃及的新闻体制的发明和当时埃及与以色列的长期战争有关,国家需要充分发挥媒介动员民众的功能,因而埃及的新闻体制被称为“动员型”,媒介所有权形式被称为“政治代理人所有”。继任总统萨达特在不改变基本体制的情况下给予媒体越来越宽松的工作环境。建立广播电视联盟,将全国的广播电视台置于严格的国家控制之下。广播电视不得反对阿拉伯社会或忤逆国家、亵渎宗教等。取消旧新闻法与新闻检查制度,允许就恢复党派、纳赛尔主义与报刊自由进行讨论。萨达特通过成立最高新闻会议对报刊实行监督管理并推动其发展。通过立法允许党派存在和出版党派报纸。1980年,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解散,其所享有的报刊51%所有权由政治协商会议接受。同年新宪法规定新闻机构是独立于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的“第四权力机构”。由政治协商会议任命各新闻机构的主要领导人员。对于宽松的新闻政策带来的批评与揭露性报道的增多,萨达特采用较为温和的警告和处罚进行压制。1981年萨达特遇刺身亡后,新总统穆巴拉克继续执行萨达特的宽松新闻政策,将各报刊49%的所有权变为职工股份。由党派报刊时期过度到商业性报刊时期,商业性大报刊成为印刷媒介的主体。至此埃及动员型新闻业体制进入成熟期,其特点是政府不直接干预媒介的具体业务,主要通过对通讯社和广播电视台的直接控制,以及对媒介领导人的调整,使得大众媒介在整体上不会越出当权者内定的限度。十六、印度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制约因素。(1)数千年里几十个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较大王朝在印度实行统治,造成印度的语言文字和宗教繁多,不同人群之间的沟通十分困难,这是印度产生现代新闻也最为直接的障碍。(2)语言的地方性流通占主导地位,缺乏全国性的通行语言,造成沟通和各种文字间翻译困难(3)阅读报刊一向被看做是上层社会的事情,报刊读者长期以来占人口总数比例小,总体上没有明显的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之分。十七、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世界报、朝日新闻等各国高级报纸的历史发展与特点。(1) 泰晤士报1)初期由沃尔特于1785年元旦创办,(当时报名每日环球记录报)很快成为伦敦一流报纸17851908年,沃尔特(Walter)家族四代掌管19世纪,泰晤士报作为唯一的世界级大报,统领世界新闻潮流。2)泰晤士报的黄金时代1803年到19世纪中叶两位出色的主编 巴恩斯德莱恩1850年,销量猛增至5万份, 超过伦敦所有早报之和。战地记者拉塞尔3)泰晤士报的巨大影响1855年以后的泰晤士报受廉价报纸冲击,销量减少。仍是权威大报。泰晤士报19世纪50年代报道克里木战争的记者威廉霍华德拉塞尔(William Howard Russell 18211907)获得同南丁格尔一样的巨大荣誉。他回国后,首相与他共进早餐,母校授予其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由于报道出色,成为英国第一个被封为骑士的记者。 1)19081922年,北岩报团所有。2)19221966年,阿斯特家族所有。3)19661981年,罗伊汤姆森报团所有,1979年因报社工人罢工而停刊11个月。4)1981年至今,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所有。特点:高级报纸,延续由来已久的严肃传统,主要面向社会上层和知识界,追求独立性、权威性、高格调,被视为代表民族国家的报纸,2004年11月起,从对开大报变成了四开小报。(2)纽约时报1)纽约时报在“黄色新闻”潮中开创了美国高级报纸的新传统。2)1896年奥克斯获得经营权,摒弃刊登黄色新闻的做法,坚持严肃的办报方针,树立庄重、严肃的报纸形象。1896年10月5日起,每天报纸的左上角均刊登一句话“本报所有新闻都是值得刊登的”。3)纽约时报独家的国际新闻较多,内容充实可靠,受到各方面的信任。同时报纸多次拒绝政府和政党的赞助,树立了独立、公正的好形象。4)任用富有经验的新闻人才范安达担任总编辑。在范安达的组织下,成功地连续报道了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新闻,为该报赢得了良好的声誉。(3)世界报世界报创立于1860年 ,1883年被普利策买下。他经常发表支持穷人的言论,反对富有阶级和贪污腐败,以赢得读者的信任,同时发起组织一系列具体细小的有利于一般大众的社会运动,制造社会热点,并对参与的读者实施奖励,他还要求记者深入社会下层,写作接近读者心灵的煽情报道,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并大量使用新闻图片。第二年他创办世界报的星期日版星期日世界报,该报的彩色漫画专栏“木泥屋巷”的主人公一个光头,无齿,穿着黄色睡衣的小男孩。(4)朝日新闻 1879年创办于大阪,创办人是木藤村。村山龙平。19世纪末开始,与大阪的每日新闻形成激烈的竞争局面,1904年,两报的发行量均达到20万份。1919年,改为股份公司制。1930年,与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一起,在东京第一次形成三报鼎立竞争的局面。特点:持有狂热的国家主义观念(评论1918年“白虹贯日”笔端,后发表社论低头认错) 报业产业化畸形发展报刊职能顺着当权者提倡、允许的方向发展十八、英国第二代、第三代大众化报纸。1)第二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开始致力于将英国传统风格、美国大众报纸的风格与现实英国大众的兴趣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一批新的大众化报刊。其中哈姆斯沃思(AHarmsworth)于1896年5月4日创办的每日邮报、1900年由皮尔逊(CPerson)创办的每日快报以及1903年同样由哈姆斯沃思创办的每日镜报成为当杰出的代表。其目的是为社会大众生活服务。每日邮报提供全面而丰富的新闻,标题生动但不煽情,读者对象广泛,不仅包括下层大众,也涵盖中产阶级,创刊号新创39.72万份的当时世界纪录。每日快报将美国风格英国化,更加吸引年轻一代的读者。每日镜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在创办的第二年改为半便士画报之后获得巨大成功,在1951年,发行量达到500万份,位居当时世界第一位。2)第三代:在20世纪之后,为了满足新一代的读者群,富于视觉冲击和内容更加煽情的大众化报纸取得了成功。其中,于1843年创办的世界新闻报集中报道一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和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成为当时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另外,1912年创办的每日先驱报(1964年改名为太阳报),在1969年由鲁伯特默多克买下之后(他同年也买下了世界新闻报),成为面向下层公众的报纸,较多的报道下层民众的生活,社会新闻偏多,同时也有一些色情内容,此时的太阳报发行量达到400万份,成为当时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这一时期的大众报纸打破了英国报纸的传统。十九、美国1830-50年代纽约四大美分报。 1)1833年9月3日,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是首家成功的美分报,内容片中地方新闻和社会新闻,注重趣味性。2)1835年5月6日,贝奈特创办纽约先驱报,除了地方新闻和社会新闻外还有较多的经济、金融和社交新闻。3)1841年4月10日,霍拉斯格里利创办纽约论坛报,重视采访,文章较有文学味,不详尽报道犯罪新闻,雎鸠不道德的广告,对社会下层表示同情。4)1851年9月18日,雷蒙德和他的两位伙伴创办纽约每日时报,风格模仿泰晤士报,版面较为庄重,主张客观报道,国际新闻有其丰富。二十、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色新闻潮”。 1)“黄色新闻”是报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竞争的产物。起源于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新闻报的竞争。2)背景世界报星期日版有个著名的连环漫画,主人公是个穿着黄衣服的孩子。由于漫画多以社会新闻为主题,趣味盎然,固黄孩子在纽约家喻户晓。后赫斯特的新闻报将漫画作者挖走,主持“黄色孩子”专栏。而普利策也另请画家继续世界报的“黄孩子”专栏。两报均刊登“黄孩子”的大幅广告,使“黄孩子”风行一时,称为两报的象征。加上两报充满刺激性新闻,人们将这种新闻和“黄孩子”漫画联系起来称之为“黄色新闻”。3)“黄色新闻”的特点a)以耸人听闻、刺激性、趣味性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模式b)使用大号字煽情标题,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c)滥用照片,以致偷窃和伪造照片。d)种种欺骗手法,如捏造访问记和新闻报道、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e)星期日增刊,增加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f)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为民请命。4)不良后果a)制造一系列挑起美国人反西情绪的事件而引发美西战争。b)公开表达的总统麦金莱的不满,新闻报扬言应当使用暗杀手段除掉坏人和废除不良政府,最终导致总统遇刺身亡。5)退潮“黄色新闻”闹得过火而引起人们的反感,继任总统西罗斯福亦谴责“黄色新闻”。二十一、英国广播电视早期的公营体制与当代的公营、民营并行的体制。1922年11月14日,马可尼公司联合另外五家电器制造商,集资组建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播出节目,是英国面向公众广播的开端。 几年后,英国国会鉴于广播对社会的影响重大,决定采用公共企业的形式经营广播事业,是指既不为私人占有,又不为政府占有。从1927年元旦起,由英王发布“特许状”,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改组为公共机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授予他在全国经营无线电广播的特权。公司最高领导机构是理事会,由政府提名、国王任命。重大传播政策、财政、人事问题,由理事会和理事会任命的总经理共同讨论解决。 1991年初,独立广播局被撤销,分别建立独立电视委员会和广播管理局。这是两个带有行政立法和纯粹行政管理的机构,负责颁发电视台和无线广播的许可证、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和监督其执行。1992年,英国第一家全国性民营广播电台开播。真正形成公营、民营两大广播系统。由英国BBC开始的这种体制造就了一种介乎于国营与民营之间的媒介体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既不属于国家所有,也不属于个人所有,而属于社会所有。其经费来源主要靠收听、收视费和公司的其他经营收入,另外还有政府或议会的少量拨款以及社会上筹集的资金。各国政府或一会对其有一定监督权,但不得干涉其具体工作。其工作由社会人士、部分政府或议会委派的人士、新闻工作者代表组成的董事会负责。 影响: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先后开放民营电视、广播之后,欧洲大陆各国在70-80年代也陆续开放广电,于是形成现在公营与民营并行的局面。此前,1927年英国对广电实行单一公营体制以后,欧洲除第四个地区以外的主要国家大多追随其后,也采取了这单一的公营体制,但管理形式各有特点。欧洲广电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较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实行的也是这种体制。二十二、美国三大电视网(NBC、CBS、ABC)与FOX、CNN等的简要历史。NBC:1926年,萨诺夫在纽约创建全国广播公司(NBC,由通用电气、美国无线、西屋电气三家公司联合出资),第二年建成红色、蓝色两个广播网。1939年4月30日,NBC用电视转播世界博览会场面,并由此开始每日定时的电视节目播出。1943年,根据反托拉斯法案,最高法院裁决强迫NBC出售蓝色广播网,于是糖果业主诺布尔以800万美元购得该网。1954年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96年和微软合资建立有线电视MSNBC,2003年用户量6100万户,2005年网上用户2380万,居美国第二位。2004年5月,同法国维旺迪环球集团娱乐公司合并组成NBC环球公司。CBS:1927年9月,纽约16家电台建立联播网。第二年9月,在该网财政危机之时佩利接管,改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38年,CBS和ABC控制了全国广播电台的一半以上。1939年播出电视节目,1965年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从70年代,电视新闻节目超过全国广播公司。2000年,被维阿柯姆公司兼并。ABC:1943糖果业主诺布尔以800万美元购得NBC蓝色广播网,于1945年4月建立美国广播公司(ABC)。1949年播出电视节目,1966年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85年,被首府传播公司购买。现属于迪士尼公司。FOX:成立于1987年(ppt上1986年),90年代中期,开始与三大老牌电视网势均力敌,2002年,fox电视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战胜原三大广播公司而居首位。CNN:1980年创办,6月,特纳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亚特兰大开播,是世界上最大党的有线电视新闻公司。1995年以后属于时代华纳集团公司。CNN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的英文缩写,由特纳广播公司(TBS)董事长特德特纳于1980年6月创办,通过卫星向有线电视网和卫星电视用户提供全天候的新闻节目,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二十三、BBC、NHK、澳大利亚SBS、南非MIH等广播电视公司。1)bbc1922年,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1926年以后改为公共企业,逐渐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广播网。1936年,BBC建立第一家电视台;二战期间,电视停止播出,广播归英国情报署;战后,电视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195570年代,面对竞争的英国广播公司(BBC)a对广播节目进行改编调整。b增设电视二台。c播出彩色电视节目。BBC与民营商业广电机构的竞争a.BBC拥有全国性广播频道五个,地方性的频道57个;民营广播拥有全国性频道三个,地方性的171个;b.BBC拥有全国性电视一、二、六频道;民营电视拥有三、四、五频道(模拟电视信号)。2) NHK: 1924年11月,在日本邮政省的监督下成立“中央放送局”,并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建立了广播电台。1926年政府令三家广播电台解散,在此基础上成立社团法人日本广播协会NHK的前身。战后重新改组。1953年开播电视以前该机构一直经营广播业,现在主要力量已经转向电视。NHK是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系统,包括三套广播网和两套电视网,还有一个国际广播电台。NHK的节目内容比较严肃、正统,新闻报道方面力求准确、公正,注重时效性,娱乐题材尽力避免庸俗化,在世界电视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澳大利亚SBS、1978年元旦设立的“特别广播机构”(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1979年开始广播节目,1980年10月开播电视节目),开创了澳大利亚广播电视的特色。广播电台每天用60种语言或方言向国内广播;电视每天在不同时间向国内播出英、法、德、俄、中、意、希腊等语言节目,主要为国内的少数民族服务。SBS是个独立的公营机构,用以体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政府实行的“多种文化”政策。澳大利亚广播的这一特色已经闻名世界,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新闻传播学者的肯定。这个特殊的公营机构有广播、电视节目各一套。为保障这个机构的经费,除了政府拨款外,1991年起允许有限制地播出广告(每小时限5分钟)。为鼓励国产节目制作,政府对进口节目有一定限制。南非MIH二十四、墨西哥、巴西的广播电视集团:墨西哥电视公司与巴西环球集团。(1).电视的集中开始于1955年,这年墨西哥电视二台、四台、五台联合组建为墨西哥电视网(Telesystema)。这个公司实际控制者是1946-1952年在位的总统米格尔阿莱曼(M.Aleman)所控制的财团。阿莱曼是促进墨西哥民营电视台的主要人物,因而它的财团也就成为控制墨西哥电视业的最大财团。1968年,墨西哥的蒙特雷财团创办独立电视台,这与阿莱曼财团的墨西哥电视网发生利益冲突。1973年1月,在政府的调解下,双方合并为“墨西哥电视公司”(Televisa,SA).。墨西哥有俩个最大的媒介集团,一个是以电视业为主,兼顾其他新闻媒介和体育、娱乐产业的阿莱曼集团,一个是以报业为主,兼顾其他新闻媒介的阿拉尔贡集团。阿莱曼集团控制的主要媒介公司,便是近年来开始闻名于世界的墨西哥电视公司(有的文章音译为“特莱维萨公司”)。墨西哥电视公司是西班牙语世界最大的传媒公司,也是世界上制作西班牙语节目最多的公司,该公司拥有四个无线电视台(二、四、五、九台)和298座地方电视台、一个有限电视网和一个卫星数字网、17家广播电台、几十家报刊(主要 是杂志)、三家唱片公司,以及大型体育场、斗牛场、广告公司、广播艺校、足球队等产业,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该公司从1988年起,滚动播出有限电视新闻频道ECO,被称为西班牙语世界的CNN。该公司一年制作5万小时的节目,使用40种语言,销售到世界上百个国家。近年来,墨西哥电视公司的节目出口量大于美国CBS、ABC和NBC 出口接目量的总和。墨西哥电视公司墨西哥电视首次较大规模的实验播出,是1946年转播阿莱曼总统的就职实况,当时颇为轰动。1950年,阿斯卡拉卡首先在墨西哥城创办了电视4台。接着消息报的所有人罗幕洛奥法里尔(Romulo OFarril)于1951年创办了电视二台;发明家冈萨雷斯卡马利纳(Gonazalez Camarenal)于1952年创办电视五台。到1959年,全国的电视已有20座。 墨西哥原有的公营电视台,即电视7台和13台(这是主要的公营台),由于经营不善,不得不在1993年拍卖给了墨西哥主要经营廉价零售连锁店的阿兹特卡公司(Azteca).于是,该公司成为墨西哥电视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1997年,它的媒介产业占有墨西哥电视广告收入的33%,阿兹特卡公司加盟媒介产业,打破了墨西哥电视公司的绝对垄断。1995年,墨西哥电视公司占有全国观众市场的81%,到1998年已经降到70%。(2)巴西的广播电视集团 和巴西环球集团1950年9月,巴西首家电视台-图皮电视台(Tupi)在圣保罗开播。巴西的电视台多数为民营。到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环球电视台、图皮电视台、标题电视台(Menchete)、骑士电视台(Bandeirantes)四大民营电视网。竞争中,图皮电视台于1980年倒闭。20世纪80年代,形成国营教育电视网,即巴西电视台(SBT).在诸多传播媒介的竞争中,环球集团公司20世纪70年代以后组逐渐成为巴西最大的媒介集团。它最早起家于伊里内乌马里尼奥1925年创办的环球报以及由马氏家族(Mariniho)1945年创办的环球广播电台。1965年马氏家族再建环球电视台后,逐渐形成一个强大的综合性媒介集团。巴西最大的电视台(也是电视网)是环球台,该台在全国拥有50多个发射台和数百个转播台,每天24小时向全国广播,覆盖率接近100%。该台历史上政治观点随风倒。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长期迎合政变军人政府,在军人独裁统治的最后阶段,又一反“政治附庸”的形象,号召直选总统,结束军人专制,充当了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公开化”运动的开路先锋,影响了巴西的政治进程。二十五、哈瓦斯社、路透社、沃尔夫社和“联环同盟”,美联社、安莎社、俄通-塔斯社,以及其他各国代表性通讯社。哈瓦斯社、路透社、沃尔夫社和“联环同盟”,美联社、安莎社、俄通塔斯社,以及其他各国代表性通讯社。法国:哈瓦斯社P.53:1835年,由哈瓦斯创办。随着电报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哈瓦斯通讯社的业务不断扩大。1845年开始在欧洲主要城市建立分社。1970年与路透社和沃尔夫社划分报道范围,主要负责报道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埃及(与路透社分享)及中南美各国。20世纪20年代后,财政恶化。1938年起,法国外交部开始全部承担该社新闻业务巨额亏损,实际上该社国有化了。二战爆发后,被德军接管;1940年,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消失。法新社:建立与组织构成1944年,根据政府命令,组成“法国新闻社”,是官方通讯社。1957年,改组为“独立的公共企业”,但与政府关系密切,仍具有半官方的性质。三个收入来源:政府订费、传媒、私营企业业务现状六种文字发稿:法、英、西、德、阿、葡文。九个国内分社,169个国外分社,四个总分社。亚太总分社在香港。当前的经营方针发展和多样化英国:路透社P.43:英国惟一的世界级大通讯社。1851年,路透社在伦敦成立,积极开拓市场。初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1858年开始为报纸供稿,详细、准确、迅速地报道新闻。187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通讯社,与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通讯社缔结“三社四边协定” ,瓜分了在全球的报道范围。路透社的改组1916年,路透社由独资改组股份有限公司;1925年,报联社成为主要股东;1941年改组,成为英国报业的合作通讯事业。路透社1941年起,为报联社体制,成为世界级的综合通讯社,但,保持着最初提供金融信息的优势。 2005年,总部搬迁到一幢较大的建筑,也就是位于金丝雀码头的现址,路透大楼前的空地也被重新命名为路透广场。路透社的现状:用多种文字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稿,订户4万多家;路透社的业务内容主要是提供时事新闻和经济新闻。路透社每天发稿约70万字。除一般新闻外,经济新闻和体育消息占很大比重。每天24小时,通过电脑控制以电视、电传和稿件形式,向世界名地的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金融情报。路透经济新闻 (reuters economic services)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在它的总收入中,85%-90%来自所出售的经济新闻,10%15%来自其他收入。路透社名义上是私人企业主所有,实际上受政府控制,是英国的官方喉舌。路透社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国外,它的国际新闻紧密配合英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它对体育新闻也很重视。该社的经济新闻主要是商情报告,为英国和西方大企业服务。2007年,路透社被加拿大汤姆森集团控股。 2007年5月10日,有着157年历史的财经媒体元老路透集团被加拿大汤姆森集团以87亿英镑并购 (约合172亿美元),根据双方商定的并购方案,路透集团股东所持有的每股路透股票可获得3.525英镑(约合7美元)现金和0.16股汤姆森股票。汤姆森对于路透的收购,不会影响路透一贯的报道和市场体系,双方都有成熟的管理层,两家的合并更大的意义在于资本市场的收益。报联社:英国第二大通讯社,1868年创办,总部在伦敦。全称“报纸联合通讯社” 。英国最大的地方报纸联合通讯社。非赢利的合作性组织。专门收集英国本土新闻。交换电讯社:1872年创办,总部在伦敦,私人通讯社。所提供的经济新闻和统计资料很受重视。3)德国:沃尔夫社:1849年,沃尔夫在柏林创办。发展极为顺利,60年代成为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同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一战后,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的关系中断,成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被希特勒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德新社:德国新闻社简称德新社(德语:Deutsche Presse Agentur,缩写DPA)。1949年成立,为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下设报纸、广播和电视新闻200多个部门,属于世界性大通讯社之一。总社在汉堡,图片新闻编辑总部在法兰克福。在波恩设有一个联邦分社,在国内其他50多个城市设有分社或编辑部,在80多个国家派驻记者或聘用撰稿人。德新社通过卫星、电传等通讯手段用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每天发稿,内容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德国日报中的采用率达99。是德国大众传媒的主要消息来源。“联环同盟”:19世纪60年代,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通讯社、路透社分别在各政府的支持下,发展成为国际性通讯社。各通讯社之间竞争激烈。到60年代末,他们已经把世界新闻市场基本瓜分完毕。为了确认既成的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路透、哈瓦斯和沃尔夫三家通讯社在巴黎举行和解会谈,并签署了分割世界新闻市场的垄断性协定“联环同盟”(Ring Combination)协议。1875年,路透社又代表哈瓦斯和沃尔夫社同纽约联合社签定了交换新闻的协定,据此协定,一个四家通讯社对世界新闻市场的瓜分垄断体系最终确立。4)美国:美联社:1900年组建,美国最大的通讯社,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1848年,纽约六家报社联合组建“港口新闻联合社”。1856年,改组为“纽约新闻联合社”。1892年,西部联合新闻社独立为“美国联合通讯社”。美联社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迅速,二战后,扩大到电台、电视台。现在,美国90%的报纸是其订户;海外订户8500家,国内六个总分社、143个分社;国外三个总分社,90多个分社,用六种文字,日发新闻稿300至350条,图片100多张。合众国际社:合众国际社的由来1907年,合众社成立;1909年,国际社成立1958年,两社合并为合众国际社合众国际社的现状多年经营不善,实力减弱2000年,被文鲜明的新闻世界通信集团收购5)意大利:安莎社P.79: 1945年,合作性通讯社“全国报业联合社”成立,简称安莎社。1949年以后成为半官方通讯社。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传播技术方面进展较快。用五种文字发稿,在七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分社.安莎通讯社全称全国报纸联合通讯社,简称安莎社,年由意大利家日报联合组成,实际是半官方通讯社。意大利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的重要新闻与消息,通常都是由它发布的。前身是法西斯统治时期的斯蒂法尼通讯社。 该社总部设在罗马,总社设有编辑部、行政部、人事部、商业部、技术部、电脑中心和摄影图片部七大部,每天小时用意、法、英、西种文字向国内外播发新闻。此外还发行宗教专题新闻稿和其它专题材料。其主要供稿对象是中美和南美地区。 “客观”和“事实素材”丰富是安莎社新闻的主要特色,它很少播发评论性新闻,一般通过取舍内容来表达其观点。新闻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贸和市场信息、旅游、文化体育、科技、社会等方面。近年来安莎社对其新闻作了很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雪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第一次带妹妹400字10篇
- 大型农产品供应链采购合同
- 桃花源记中描写艺术的探究与学习:初三文言文阅读理解教案
- 给灾区小伙伴的一封信一封信作文15篇范文
- 纪检安全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 《荆轲刺秦王改编》满分作文800字(3篇)
- 过年双辽作文600字(10篇)
- 早教环创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航空航天检测技术
- 初级魔方社团课件
- 2025年水手理论考试题库
- 第9课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储油储气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RWA 技术规范》标准草案
- 稳定基金管理办法
- 庭院围墙整治方案(3篇)
- 数据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农村公墓资金管理办法
- 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广西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