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子繁殖草莓新茎分株繁殖匍匐茎分株繁殖组培繁殖,草莓的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春天播种用。春天播种时,先将种子放在盘在用水浸泡1天,等种子吸胀后,把水倒掉,将种用镊子夹在装好潮湿营养的托盘中上面撒一薄层约0.2厘米,厚的细砂进行培养。7左右却可出苗。出苗后精心管理。小苗长出34片真叶时,带地定植繁殖田中,新茎分株繁殖,新茎分株繁殖又叫分墩繁殖,就是利用母株上产生的新茎分枝进行繁殖。草莓在生长旺盛期除了抽生大量的匍匐茎外均能发出数个新茎分枝,这些新茎分枝在基部能产生新根,与母株分离后可形成独立的植株。方法是在生产园的果实采收后,加强对植株的管理,到7月中至8月上旬新茎分枝长出56片复叶,并有较多的不定根时,即可移栽。移栽时,先将母株成墩挖出,剪掉地下衰老变黑的根茎,并与母株分离,使每株新茎分株苗带有一定数量的白色新根,分离后立即定植于生产园。,分株繁殖是适于一年一栽制的草莓园,即果实采收后全部挖掉,第二年再种植新苗。用这种方法繁殖可以省去育苗的过程,省工省力。但同匍匐茎苗繁殖比较,繁殖系数低,苗的质量不如匍匐茎苗,产量较低,开且容易带病。目前生产上除了急需用苗时,一般不采用此法。,匍匐茎分株繁殖,在6月份选取刚扎根的匍匐茎苗剥去外面的叶子,用肥皂水洗干净,再用自来水冲洗一小时。在无菌条件下用70的酒精漂洗10分钟后,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78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待用。在解剖镜下取生长点0.5毫米长。接种到加有不同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组成的MS培养基上培养MS培养基含有6-苄氨基嘌呤(BA)0.25毫克升,吲哚丁酸(IBA)0.51.0毫克升,GA3(赤霉素)0.1毫克升,每个培养瓶可接种57个茎尖。接种后放在温度为26,光强2000勒克斯,每天光照16小时,在这种条件下茎尖进行生长,不定芽繁殖和生根。经过12个月,试管苗长34厘米高时移至盛有营养土的小花盆或营养钵内。放置温室内,温度为2025。用塑料布覆盖7天,隔天浇一次水,当苗长到34片叶时,外界气温允许时带土移到生产田。,为了扩大繁殖,在无菌条件下,在MS培养基上附加琼脂0.6,蔗糖为3,把已分化好的新芽转入新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繁殖。使新芽不断增殖,加速生长。34个星期后可获得30、40个腋芽形成的芽丛,芽丛中有的抽生新茎,并有正常叶片。把具有正常叶片的从瓶中取出放在继代培养基中,但继代培养基要撤去BA,增加生根培养激素,促进生根,可以得到成批完整小植株。这些试管苗在种植土壤里以前,先培养在无菌培养土中进行水培驯化后,再用一般土壤进行盆栽。放在温室内培养,温度2025为宜,保持湿度,待外界气温适合时再移到田间繁殖。注意防止病毒再感染。蚜虫可传播病毒,所以要防蚜虫。加强肥水管理并喷两次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促进匍匐茎抽生。新抽生匍匐茎为原种苗,再经多次多量繁殖即成批量生产用苗。采用无病毒苗进行草莓生产。,组培繁殖,采用无毒材料培养的秧苗无病毒,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可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繁殖快,对新品种的推广有利,解决了新品种材料少、在生产中推广速度慢的问题。快速繁殖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可工厂化育苗,根据生产需要为生产提供种苗。现把组培草莓种苗的方法和技术简要介绍给广大草莓种植者。,1.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由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有机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组成。首先配制基本培养基,包括微量元素、有机物质、蔗糖(3%)、琼脂(0.6%)等。为调节被培养物的生长和分化,还需加入细胞分裂素和其他生长素,如6-苄氨基嘌呤(BA)0.25毫克升、吲哚丁酸(IBA)0.51.0毫克升、GA3(赤霉素)0.1毫克升等,组成MS培养基。配好后装入三角瓶或试管,经高压消毒后备用。2.采取茎苗:在6月份选取刚扎根的匍匐茎苗,对茎苗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是,剥去茎苗外面的叶片,用肥皂水洗干净,再用自来水冲洗一小时。在无菌条件下,用70%的酒精漂洗10分钟后,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78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使接种材料无细菌和真菌。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条件下剥取茎尖生长点0.5毫米,接种到上述已配好的培养基上,每个培养瓶可接种57个茎尖。接种后,在26的恒温、光强2000勒克斯、每天光照6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3.初代培养:对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的匍匐茎尖进行培养,使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出芽和无根小植株。在培养基上加入有利分化的激素,成为分化培养基。茎尖经30天以上的培养,一个茎尖能分化出数个无根小植株。4.继代培养:把已分化好的新芽转入到新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繁殖,使新芽不断增殖,加速生长。34个星期后,可获得3040个腋芽形成的芽丛,芽丛中有的抽生新茎,并有正常叶片。经过多次继代培养,使增殖的数量达到一定要求,再把无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上培养,促进生根。5.生根培养:生根培养时要撤去BA,即去掉了细胞分裂素类的激素,增加生根培养激素,如吲哚丁酸(IBA)等。生长在这种培养基上的无根植株不再增殖,在每株无根苗基部生出许多不定根,可得到成批完全小植株。6.移植:在把试管苗种植到土壤里以前,可先将其培养在无菌土壤中,或在盛有由蛀石、草炭、锯末等基质组成的培养土的小塑料盆中进行培养。培养时,应将试管苗放在温室中,温度保持在2025为宜。为了保持湿度,以利于试管苗成活,移植后的14天内要用薄膜遮阴,待外界气温适合时,再移植到田间培植。要注意防治蚜虫等虫害,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可喷两次50毫克千克赤霉素,促进抽生匍匐茎。新抽生的匍匐茎苗为原种苗,经多次、多量繁殖,即可获得成批生产用苗。,繁殖时间,(三)秧苗定植:定植时期:8月上中旬10月上旬。定植方法:平畦:行距3035cm,株距2030cm高畦:每畦栽2行,行距2030cm,株距2035cm选择在阴天或下午四五点以后进行定植,避免阳光曝晒。秧苗应选择具有35片叶,新根10条以上,顶芽饱满、无病壮苗进行栽植。栽植深度将秧苗根颈部与地面平齐,弓背向外,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让根系充分伸展开。栽后用力压实土壤,栽完后立即浇定根水,并连浇34天透水,浇后及时检查,对淤心苗,露根苗按要求重新栽好;定植后要给予遮阴。,在移栽时应注意,一是定向移栽:既弓背朝外,有利以后花序抽出。二是双行三角形(品字形)栽植,有利通风透光扎根。三是把握深度,做到下不露根,上不埋苗心,有利分蘖。四是带土移栽,有利成活。五是晴天下午栽,阴天全天栽。六是加强水肥管理,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浇水时可按800倍液加甲基托布津。七是及时查苗补苗。,草莓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有:(1)土肥水管秧苗栽植成活后,应适当晾苗。在整个生长期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使土壤保持疏松,尤其在匍匐茎抽生时期,松土有利于匍匐茎苗的扎根和生长。在雨季前应注意小水勤灌,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保证秧苗的正常生长。在植株开始旺盛生长期,可追施少量氮肥,每公顷225千克。在大量抽生匍匐茎时再追施1次复合肥,每公顷375千克,或追施尿素150千克/公顷,以保匍匐茎苗的旺盛生长。但到8月上旬以后,要控制氮肥的使用,可喷布05的磷酸二氢钾,以保证壮苗,为后期花芽分化做准备。,(2)摘除老叶草莓栽植成活长出新叶后,应及时摘除老叶,由于老叶光合作用变弱,影响通风透光,不利于秧苗生长。因此随着新叶的不断出现,对衰老干枯的叶片应及时摘除。这项工作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要不断进行。(3)摘除花蕾作为繁殖的母株随着生长会出现花序和花蕾。花蕾的,(4)引茎为了充分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匍匐茎苗的产量,在匍匐茎大量产生时,应进行人工引茎。人工引茎的方法是,待匍匐茎伸出后,将其在畦面上均匀摆开,以防交叉或重叠在一起,造成稀密不均,影响土地利用率。因在匍匐茎大量发生时,先把茎蔓伸直、摆均,然后在发生幼苗处挖一小坑,再用土把幼苗基部压在小坑内,以促幼苗根系扎入土壤,形成健壮的匍匐茎苗。这样的匍匐茎苗还可以抽生第二、第三代匍匐茎,产生第二、第三代匍匐茎苗。计划秋栽的苗,压茎到8月下旬左右为止,以后形成的匍匐茎苗,生长期短,苗细弱,花芽分化不良。因此后期出现的匍匐茎应加以控制,以免消耗养分。如果计划春栽的苗或作为繁殖的母株苗,可压到9月中下旬。(5)喷布赤霉素赤霉素可促进匍匐茎和幼苗的发生,提高匍匐茎的产量。因此在旺盛生长期可喷501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12次。8月中下旬以后停止使用赤霉素,否则影响花芽的分化。,外界环境对草莓根系的影响因素1、温度:当气温达到5摄氏度根系开始生长,15-20设施度时是根系生长的旺盛期,到28摄氏度以上时新根生长逐渐变缓。温度过高、过低都对根系的生长和根的吸收功能的发挥不利。2、土壤湿度:草莓根系喜水怕涝。根系长期处于干旱缺水的情况下,会造成新根过早木质化,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营养的吸收。草莓在淹水2-3天的情况下不会影响根系的生长。但长期缺氧会造成草莓缺氧烂根甚至草莓植株死亡。3、土壤环境:草莓根系在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中生长最佳。土壤过于粘重,或Ph8.5,土壤全盐超过0.8%都会造成根系损伤。,(6)防治病虫害在草莓生长季节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和红蜘蛛,可在发生初期喷布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灰霉病也是为害草莓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除了早期及时清除枯叶,减少病源外,在蕾期前可喷50的多菌灵500倍液,并可兼治其他病害。,建园整地1、新建草莓园选地的前茬要避免茄子、番茄、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最好在草莓种植前一个月彻底清除地里的杂草,全园翻耕暴晒,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2、基肥每亩施腐熟的猪粪1500千克或腐熟的鸡粪1000千克,磷肥4050千克,复合肥20千克。基肥施不均易引起肥害,造成死苗或定植苗恢复生长慢。宜采用夹层施肥法:园地深耕、耙平、耙细后,按所定的垄宽、沟宽度撒石灰放线,在垄底范围撒1-2厘米侯的腐熟有机肥,在垄沟范围不撒放肥料,然后垒土起垄。这样可使苗的根部不直接接触肥料。3、深耕2030厘米,起垄,垄高25-30厘米,垄面宽40-50厘米,垄底宽60-70cm,垄沟宽30-40厘米。整地时施呋喃丹或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植株管理1、疏芽、摘叶、剪匍匐茎秧苗栽植成活开始生长后,一般要保留12个粗壮的侧芽,抹去弱芽。由于顶花序开花早,侧花序开花晚,留侧芽可以补偿顶花芽“不时出蕾”或花期低温冷害、霜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过弱的侧芽由于抽生花序细弱,花朵数少,果实小而少应及早疏去以节省营养。当植株上的叶柄茎部开始变色,叶片呈水平状并且变黄,应及时去除。露地草莓匍匐茎在果实采收期发生较多,应及时剪去,以减少植株的养分消耗,显著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去老叶、摘弱芽、剪匍匐茎,在草莓的生长季节是需经常多次进行的工作,可将其结合在一起进行。,2、防寒(1)覆盖防寒物北方地区草莓生长进入深秋便逐渐进入休眠,尽管草莓根系能耐-8和短时间内-10的低温,但因冬季寒冷多风,干旱少雨,草莓一般不能露地安全越冬,常常造成植株根、茎、叶受冻,直接造成大幅度减产。因此,北方地区当气温将到0时,必须进行覆盖防寒。防寒开始时间一般在11月份,常用的防寒物有地膜、秸杆。在覆盖防寒物前,需浇透一次“防冻水”。通常地膜与秸杆配合使用,一般先覆地膜,后盖秸秆。防寒物的厚度因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而不同,由北向南逐渐变薄。黑龙江地区的防寒物厚度一般为15厘米左右,辽宁地区为510厘米,山东、河北、河南北部为35厘米。南方地区冬季雨量较少,温度相对较高,一般不需防寒物草莓即可正常生长。,(2)防寒物去除及防晚霜当春季开始化冻后分两次撤除覆盖物,第一次在平均气温高于0时,撤除上层覆盖物,以便阳光照射,提高地温,从而有利于下层覆盖物的迅速解冻。当下层覆盖物彻底解冻后,在植株萌芽前,第二次撤去防寒物,并将田间的枯枝烂叶、杂草物清除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草莓萌芽生长后植株对低温较敏感,在-1植株受害轻;-3时则受害重。幼叶受冻后,叶尖、叶缘先变黄后变黑。正在开放的花朵如果受冻,则雌蕊变黑,不能发育成果实,如果受冻轻,则部分雌蕊受冻变色,形成畸型果。通常受晚霜为害的是花序开花最早的第一级花序,而第一级花序,果个最大,成熟最早。因此晚霜对草莓的产量、品质、效益造成影响较大。防止晚霜为害的有效措施是:选平坦、开阔的平地建园,不在低畦地,风口处建园;稍晚撤去防寒物,使草莓物候期延迟,使花期避开晚霜危害;根据天气预报在气温降到0时采用喷灌、点火、熏烟等办法来防止霜冻为害。,花果管理1、疏花疏果一株草莓通常可抽生13个花序,少数也有4个以上花序的品种和植株。每个花序上一般有1040朵花。在现蕾期及早疏去高级次小花蕾或植株下部抽生的细弱花序,可节省植株营养,增大果个,提高果实整齐度,促进果实成熟。在疏蕾时,一般大果型品种以留第一和第二级花序为主,适当少留一些第三级花序;小果型品种留第一、第二和第三级花序的花蕾,摘去第四、第五级花序的花蕾,在青色幼果时期,及时疏去畸形果、病虫果,以提高商品果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垫果草莓坐果后,随着果实的生长,果穗下垂,浆果与地面接触,施肥浇水均易污染果面,这不仅极易感染病害,引起腐烂,同时还影响着色,因此,对采用地膜覆盖的草莓园,应在开花后23周,用麦秸或稻草垫于浆果下面。垫果有利于提高浆果商品价值,对防止灰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生产上也有在花序抽生的一侧拉上线绳,将花柄蓬于线绳上,这样花果悬空,利于果实着色、果面干净和减少病害的发生。,3、增大果个增大果个的技术措施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秧苗质量,使其花芽分化良好。秧苗符合优质壮苗的标准,已分化好12个花芽。第二,加强肥水管理。定植时平衡施足基肥,特别施足有机肥,从开花期开始到果实成熟期,每隔1215天,追肥1次。平常注意排水、灌水和保墒,使土壤水分长期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第三,及时地做好去老叶、剪匍匐茎、除弱芽、疏花疏果等工作。4、提高果实着色度和糖度第一,平衡施肥,追肥时注意施有机肥及磷钾肥,因为有机质含量高(3%5%)会使果实着色好、糖度高。另外,其他微量元素肥料如硼、铁、锌的施入也必不可少,以免出现缺素症。第二,增加果实光照,铺白色地膜或银色地膜,不仅可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水分,还可提高果实着色度与洁净度。用绳、线、尼龙草及木棍、竹竿成行将草莓植株叶柄、叶片遮挡,让短梗果序上的果实充分暴露在行间或垄边的阳光下,不让叶片挡住果实的光照,也是提高果实糖度和着色度的有效方法。第三,适度缺水,在果实着色期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0%,土壤排水与适当干燥也可提高果实的着色度和糖度。如果果实成熟期温度过高,会使果实较快成熟,但果实酸度却未来得及下降,导致酸度增加。另外,施用过多钾肥也会使酸度增加。,土壤管理2、覆盖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地膜覆盖,所以又称地膜覆盖栽培。草莓植株覆盖地膜,可使病虫害发生量减少,增加产量10%30%,并可提早710天成熟,同时可使植株安全越冬。生产上常用无色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透明地膜地温较高,可促进果实提早成熟,一般比黑色地膜早熟7天左右,并可增加草莓产量、改善浆果品质,但透明地膜不能防止杂草。覆膜时间北方地区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南方地区一般在草莓现蕾后至开花前进行为宜,如在广西南宁以11月中下旬进行最为适合,不宜过早或过迟,覆盖过早,易引起土温过高,不利于根系和植株生长,甚至会出现“烧苗”现象,也不利于早期的土壤管理和施肥。覆盖过迟,不利于土壤保温,会影响根系和植株生长,更不利于土壤保湿、杂草防除、果实防病和洁净果实的生产。覆透明膜前需使用除草剂氟乐灵和杀菌剂1次,并需提前灌水。覆膜时,将全部植株覆盖在地膜下,北方地区待翌春新叶长出时再破膜,破膜不能过早和过迟,过早不利草莓生长,同时易受晚霜为害;过迟,容易导致膜内高温灼伤植株花朵。南方地区覆膜后立即破膜提苗。,1、耕作9月至10月草莓秧苗成活后,可及时松土1次。此次松土可稍深,一般为1015厘米。结合松土,铲除杂草,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使根系生长。在覆盖地膜前需结合除草再浅耕松土1次。春季解冻后待土层化透,表土稍干时需第三次中耕松土,深度以不伤根为度,可保墒、除草、提高地温。以后每隔1015天浅耕1次,以使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3、人工与化学除草人工除草一般结合松土进行,化学除草在草莓园使用一定要谨慎,许多除草剂都会对草莓产生危害。一般使用精禾草克、盖草能、氟乐灵、丁草胺等除草剂,通过实验对草莓植株不产生药害,在正常浓度范围内有抑制杂草的效果,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土壤内使用时效果有一定差异,其中氟乐灵可有效防治草莓田多种杂草为害,效果好,一般每亩地用药0.10.2千克加水后喷洒田间随后中耕松土,以防其药效光解,将其与细土混合撒于田间再中耕效果也好。,施肥技术草莓施肥应根据整个生育期吸收氮钾较多,吸收磷较少、并且比较稳定,发育后期吸收钾量超过氮的吸收量等特点科学施肥。露地草莓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时间短,因此,肥料以910月份以基肥施用为主,追肥的次数不宜过多,每次的量也不能过大。除基肥施用外,一般在定植后、现蕾期、果实盛产期、旺产期追四次速效肥,具体方法如下:1、基肥在草莓定植前,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千克,并在农家肥中加入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氮磷钾的比例以3:3:2为宜,混合后撒施,然后翻耕整平,再定植秧苗,并注意灌水。2、追肥(1)在定植成活后1个多月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或尿素10千克,施用时,可先将化肥溶解在水中,然后结合灌水施用,也可在二行草莓植株中间开一条浅沟,深1015厘米,将肥料均匀施入再浇水。(2)在现蕾前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千克,覆盖地膜的可用打孔器打孔施入,也可将肥料用水溶解后利用管状器具灌入。(3)因开花结果期需养分较多,需在始产期、盛产期各追施肥料1次,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千克,二次肥料施入间隔时间约1015天。(4)除上述追肥外,在生长季节,特别是现蕾后可每隔1015天喷施0.3%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34次。,水分管理1、灌溉与排水草莓需水量很大,每株草莓在生长发育期需水量约为15升左右,每亩一万株草莓,生长发育期需水则达150吨。因此,草莓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要经常灌溉,使土壤一直保持湿润状态。一般来说,应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常用的灌溉方法有沟灌、管灌和滴灌。根据水源、地形、经济条件综合考虑后选择灌溉方法,总的要求是节水,使水分渗透到根系分布最多的土层内。滴灌效果最好,可以保持土壤疏松,水分供应均衡,草莓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好。每次灌溉时需将4050厘米的土层灌透,以满足草莓对水分的要求。草莓虽然需水量很大,但草莓又不耐涝,过多积水使土壤孔隙减少,根系呼吸及水分、养分吸收受阻,地上部植株的生长发育也不良,积水时期过长则发生死苗现象,雨季要注意排水。2、保水措施由于草莓需水量大,加上我国水资源相对不足,季节性干旱严重,因此,土壤保水也显得特别的重要,目前草莓园常用的保水措施有:松土、覆地膜、铺秸秆(麦杆、碎玉米秸、稻壳、碎花生壳等)等。,草莓设施栽培的基本方式和特点,半促成栽培:草莓植株在秋冬季节自然低温条件下进入休眠之后,通过满足植株低温需求并结合其他方法打破休眠,同时采用保温、增温的方法,使植株提早恢复生长,提早开花结果,使果实在24月成熟上市。果实主要供应春节过后的市场,在品种要求上应以品质优、果型大、耐贮运为主要标准。通常采用小拱棚、中棚、大棚以及日光温室栽培。,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也称草莓特早熟栽培,是在冬季低温季节促进花芽分化,利用设施加强增温保温,人工创造适合草莓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使草莓鲜果能提早到11月中下旬成熟上市,并持续采收到翌年5月。草莓促成栽培是以早熟、优质、高产为目标,在南方地区以大棚栽培为主,北方地区以日光温室为主。,促成栽培,冷藏抑制栽培:为了满足710月草莓鲜果供应,利用草莓植株及花芽耐低温能力强的特点,对已经完成花芽分化的草莓植株在较低温度(-23)下冷藏,促使植株进入强制休眠,根据计划收获的日期解除冷藏,提供其生长发育及开花结果所要求的条件使之开花结果,称冷藏抑制栽培。,草莓设施栽培,定植时期促成栽培定植时期是根据花芽分化程度来确定的,一般以50%植株顶花芽达到分化期为定植适期。因此,定植前必须镜检植株顶花芽分化程度来确定定植时期。从花芽分化到完成分化约8天左右,而顶花芽完成分化后15天左右腋花芽开始分化。定植过早会影响顶化序分化和发育,从而影响促成栽培前期产量;定植过迟虽对顶花芽发育没什么影响,但会影响侧花芽分化,顶花果采收后出现空档,不能持续采果,影响促成栽培的总产量和产值。因此,江浙地区以9月5日-15日定植为宜。,定植时假植苗要具56张展开叶,根颈粗11.3厘米,初生根发达,根粗而白,定植时尽量带大土块移栽,缩短缓苗时间,以减少对顶花芽的影响。采取每畦双行交错,株距1518厘米,亩栽7500株,定植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标准(图22)。定植后要充分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株迅速恢复生长,以利于顶花芽发育。同时还要严防过多施用氮肥,氮肥过多会抑制侧花芽分化而促进匍匐茎抽生。定植时要注意草莓苗的定植方向,生长正常的草莓植株根茎基部均略有肥大弯曲,栽植时将这一弯曲的凸面朝畦外侧,因为凸面是将来抽生花序的部位,这样栽植可确保草莓果结在畦外侧,果实受光充足,色泽好,病害轻,而且管理也方便。,定植后管理土壤管理草莓栽植后主要管理内容是土壤水分。由于室内气温高,土壤水分蒸腾系数大,空气温度大,因此,灌水时间一般在傍晚进行。温室内灌水要一次灌透水,不要勤浇水或洒水,从而调解空气过高的温度。草莓栽植后发现杂草及时铲除即可。,草莓的休眠期控制,草莓生长进入秋季后,由于日照变短和气温下降,草莓逐渐停止生长,进入自然休眠,这是草莓本身固有的、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生理特性。草莓休眠分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自然休眠是草莓在环境条件适合生长的情况下,植株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矮化状态”;而被迫休眠则是外界条件不适合草莓的生长,迫使植株处于“矮化状态”的现象。引起草莓休眠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和短日照。秋末冬初,气温变低,日照变短,草莓植株叶柄变短,叶面积变小,植株披垂,与地面平行,呈现“矮化状态”,此时植株已进入休眠。在保护地栽培方式下,尤其是在半促成栽培方式下,准确掌握保温时期极为重要。半促成栽培是指在品种要求的低温量得以基本满足,在其半苏醒和被迫休眠的情况下,用人工方法强制打破这种休眠状态,即采取保温或加温、补光等措施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一般可以做到果实在13月份成熟采收。草莓从花芽分化至开始采收约需3个月的时间。,草莓设施栽培的生长期管理技术,一、草莓的生物学特性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一般不超过35cm。植株呈丛状生长,在短缩的茎上密集着生叶片,并抽生花序和匍匐茎,下部着生根。(一)根草莓为须根系,由初生根、侧根和根毛组成,初生根上产生侧根,侧根上密生无数条根毛。一般每株草莓具2035条初生根,多者可达100条以上。草莓根在土壤中分布较浅,多分布在20cm以上的土层内,少数可深达40cm。一般土壤疏松、肥力充足时,须根多,其中白色吸收根多或有较多浅黄色根,根系发达。新根为乳白色,后逐渐变成淡黄色至浅褐色,老化时呈黑褐色。(二)茎草莓的茎分三种:即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1、新茎:当年萌发的短缩茎称为新茎,新茎上着生叶片,叶片的叶腋有腋芽,可萌发抽生新茎分枝或匍匐茎,还可分化成花芽。新茎分枝数目因品种而异,少的为39个,多的可达2030个。2、根状茎:草莓多年生的短缩茎叫根状茎。新茎在第2年,其上的叶逐渐枯死脱落,并逐渐木质化,形成外形似根的茎而得名。随年龄增长,根状茎逐年衰老变褐。越不易产生不定根,地上部的生长也就越差。3、匍匐茎:由新茎叶腋处的芽萌发出来的沿地面匍匐生长的茎叫匍匐茎。是草莓的繁殖器官,生产繁苗就是靠这种茎,繁出的苗叫匍匐茎苗。一般在坐果期开始抽生匍匐茎,结果后期大量发生。匍匐茎抽生能力、发生多少与品种、昼长、温度、低温时数及肥水条件等有关。,(三)叶草莓的叶是由短茎上发出由3片小叶组成的复叶,叶色浓绿,叶片厚、有光泽、叶柄粗则是健壮的表现,温度高则易造成叶柄细长、叶色淡、叶片薄等徒长现象。叶片除具光合作用外,还具有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功能。叶边缘的锯齿能把水聚成水滴排出去,这就是吐水现象(又叫溢泌现象),吐水现象只在早晨才能看到,它是夜晚大量吸水的结果。大棚内也可见吐水现象,当棚内湿度大时吐水现象发生的多。植株叶片有大量吐水现象,说明根系活跃旺盛,生长发育良好。(四)花一级序花的花瓣数常为58片,一般花瓣数多,花大,则果也较大。雄蕊数目不定,通常为3040枚,雌蕊离生,着生于花托上,数目大约200400枚。草莓花序为聚伞花序,一般每株可抽生14个花序,1个花序上常着生1020朵花,最后开的花不结果或结果太小,而成为无效花。对无效花多的品种应注意疏花疏果,可以节省养份,促进前期果实的增大发育,提高商品价值。疏花疏果应尽早进行,疏果不如疏花,花序上后期的第四级序以上的花均属无效花,可以疏除。在平均气温达10以上时就能开花,如果花期遇0以下低温,雌蕊受冻,变为黑色,丧失受精能力,花粉受害,发芽率低。高于35时花粉发育不良。花粉受精以2530最为适宜,一般温度较高,空气较干燥,易传粉受精。所以开花期大棚内温度2528,湿度50%60%(不要超过80%)为宜。开花期大棚内温度绝对不能超过35。,(五)果实草莓可食用部分(果实)柔软多汁的浆果是由花托膨大形成的。其真正的果实是受精后子房膨大形成的瘦果,附着于浆果的表面,习惯上称之为“种子”。果实大小一般360克不等,一般从第一级序到第五级序其果实依次减小。一般第四级序以上的果为无效果,没有商品价值。浆果上分布有种子,种子对浆果的膨大发育起重要作用。同一品种,花托上的种子(瘦果)数越多,其果实越大。,温湿度管理(1)盖棚的适宜时期。促成栽培采用设施保温、延长光照等来满足草莓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对温度和日照的要求,防止其进入休眠,达到继续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的目的。促成栽培顶棚盖膜覆盖的最佳时期是第一侧花芽分化完成后,植株尚未进入休眠之前,即在顶花芽完成分化后2530天,第一侧花芽完成分化时为盖膜最佳时期。在我地,丰香的顶花芽于9月15日前后完成分化,而盖膜最佳期是10月20日前后。,2)大棚的温湿度管理。据观察,我地采用塑料大棚一层保温的,最低温度可提高12,采用两层保温的,最低温度可提高35,而整个冬季基本都在0以上。草莓各器官耐低温性的顺序是叶果花。叶片即使在-5低温下也仅变成紫色。果实的耐低温性是大果中果小果。开花10天内的小果,在-5经1小时、-2经3小时后变成黑色,停止发育。开花后20天的大果在-5经35小时后果实成水渍状,但果心部仍是硬的。因大果内含糖量高,故耐低温性强。花蕾耐低温性较差,经-2以下低温后直观上能看见的是雌蕊柱头变色,雄蕊花药变黑。但开花前中等大小的花蕾,当受低温危害后,直观上看不出变化,但花蕾已受害,花粉发芽率很低,不易结果。高温主要影响花粉发芽。花粉发芽以2527为最好,当温度在40以上时,花粉活力下降。但柱头耐高温能力强于花粉,在45时柱头还能正常授粉,果子继续发育。当气温高于50时,蕾、雄蕊、花、萼片及未展叶都会受到影响而变成褐色。,根据草莓上述生育特点,大棚温度管理要点如下:盖棚初期。为增加积温,促进早开花,白天大棚温度应保持30左右,夜温保持10以上。以后直到开花前,棚温白天保持在25,最高不超过30。顶花序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棚温保持2025,夜温保持5以上。果实膨大期若温度过高(超过25),成熟快,果子变小。因此,棚温高于25时要注意换气降温。二重保温。当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5以下时,夜间实行双重保温,保持夜间小拱棚内5以上。当小拱棚内夜温出现3以下时,需采取小拱棚外再加草帘保温等措施。3月中旬后温度管理。立春气温渐渐回升,当小拱棚内最低温度高于5时可解除二重覆盖。大棚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0,当超过30时要换气降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4月下旬后温度管理。4月下旬一般气温已回升,在晴天应加大天膜的通风口,至5月下旬拆除裙膜,只留天膜,逐步增加通风,降低温度,以延缓果实的成熟速度,提高品质。草莓花粉一般自开花前一天即能授粉受精,到开花后34天才失去发芽率。花粉发芽率除受温度影响外还受空气湿度影响。空气湿度在40左右时,花药开药率最高,花粉发芽率亦最高。而空气湿度80%以上时,花药开药率低,花粉发芽率亦低。根据这一特点,当草莓开花时,大棚内要尽量保持5060%湿度。这不仅有利于花药开药和花粉发芽,也利于防止病害发生。降低大棚内湿度除覆盖地膜外,特别应重视换气降湿,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白天也要利用中午气温高时掀起两侧裙膜通气降温。在温湿度的管理上还可以采用地膜覆盖。促成栽培覆盖黑地膜后,除了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降低棚内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外,还可以减少杂草滋生,防止土壤对果实污染,减少病虫害,改善果实品质。,据测定,草莓根系生长最适温度是20左右,当土温达到28以上、15以下时,根系生长变弱;当土温降到10以下时,根系基本停止生长。因此,在自然条件下,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草莓根系生长的有利时期。促成栽培的草莓,在覆膜保温后,棚内温度升高,加强了植株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能力,同时土壤中水分也因棚温提高而蒸发量大,为保持土壤水分,在覆盖大棚膜后马上覆盖地膜,也可在盖棚膜前进行。盖地膜作业宜在午后进行,以减少因植株含水量足而折伤叶柄和叶片,影响植株生长。,6、光照管理大棚内光照不足时草莓影响最大的是花粉的发芽率。据试验,当遮光60%连续10天时,花粉发芽率开始下降;连续35天,花粉发芽率只有10%。而遮光率达70%时,连续10天,花粉发芽率急剧下降;连续25天后,花粉基本不发芽。光照不足还会影响叶的光合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曲美他嗪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印刷机用模具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4-2030全球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输容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暑期活动方案模板
- 水泥行业熟料质量检验报告
- 年涡旋压缩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临床疾病概要选择题试题及答案2025版
- 文员月工作总结
- 英语学科工作方案及总结
- 万圣节活动方案模板
- 吸引力法则教学课件
- 养老机构洗涤规范
- 金融企业贷款减免管理办法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
- 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 2025年初中英语教师进城考试试卷含答案(三套)
- 新能源技能测试考试题及答案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新版gcp考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半导体洁净室静电防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