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病例分享.ppt_第1页
肺动脉高压病例分享.ppt_第2页
肺动脉高压病例分享.ppt_第3页
肺动脉高压病例分享.ppt_第4页
肺动脉高压病例分享.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一个病人两次治疗反思与体会,怀化市示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病史介绍(第一阶段),女性,27岁2010年1月第一次入院时下肢出现浮肿半月意识障碍伴抽搐40小时实验室检查:24hpr948mg/24h;脑脊液(-)抗Sm(+)、ANA(+)1:1000抗ds-DNA抗体(+)、补体C30.23g/L诊断为“SLENPSLELN”,开始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此后病情稳定,未随访。,病史介绍(第一阶段),2017年1月开始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明显,伴胸痛、咳嗽,以干咳为主,伴脱发;无口腔溃疡、无关节疼痛、无发热等当地医院查CT示肺动脉高压2017年2月7日第二次入住我科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6.5,P110次/分,R26次/分,BP12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P2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腹部(-);双下肢轻度浮肿;专科情况:颜面部散在圆片状皮肤红斑,指端红斑,四肢关节(-)。,入院检查,三大常规:尿沉渣:尿潜血3、尿蛋白3,24h尿蛋白定量2042mg/24h,血常规、大便常规基本正常;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肌酶基本正常炎性指标:ESR101mm/h,C反应蛋白59.11mg/L免疫方面:IgG25.80g/L,补体C30.78g/L,ENA抗体谱:抗U1RNP抗体()、抗SS-A(Ro)抗体()、抗Ro52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1:1000阳性(斑点型);,入院检查,HRCT:胸膜增厚;心脏增大,肺动脉增粗约36mm心包积液,最厚约17mm。未见明显肺间质病变心脏彩超示:肺动脉高压(重度),估测PSAP72mmHg心包腔积液(少量)6分钟步行:300m,入院检查,病例特点,青年女性,慢性病程多系统受累:皮肤粘膜(颜面部红斑)浆膜炎(心包、胸膜炎)肾脏(肾炎综合征)神经系统(癫痫)免疫学异常:ANA(+)抗dsDNA(+)抗Sm阳性补体下降,4条临床标准,4条免疫学标准,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2009SLICC修改的ACR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病例特点,1月以来出现胸闷、气促查体:P2亢进CT:肺动脉增粗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入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未分型肺动脉高压(重度),活动情况-SLEDAI,SLEDAI:20分蛋白尿-4分血尿-4分皮疹-2分心包炎-2分胸膜炎(胸膜肥厚)-2分脱发-2分抗ds-DNA抗体(+)-2分补体下降-2分,重度活动,治疗,SLE方面:甲强龙0.5g/天冲击三天强的松50mgQd免疫抑制剂:CTX0.8g/月(4.8g)羟氯喹0.2gbid肺动脉高压方面:抗凝:低分子肝素双密达莫西地那非:25mgTid,后续治疗与随访比较,病史介绍(第二阶段),2017年4月以后未在来我院复查,5、6月期间电话随访,自诉“无不适”,当地医院复查彩超正常2017年5月意外妊娠后自行停药,7月于我院产科终止妊娠。2017年10月开始出现再次出现活动后气促,步行约200m需休息方可缓解,伴声音嘶哑,无关节疼痛、无发热、口腔溃疡、脱发等,至当地医院就行予以间断利尿、激素加量至“泼尼松20mg/d”、抗凝等综合治疗无明显缓解;2017年12月10日再次入院。,查体,T36.8,P68次/分,R20次/分,BP108/60mmHg。双肺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剑突下、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P2亢进;腹部(-);下肢中度浮肿;专科查体:皮疹、口腔、关节(-);,辅助检查,三大常规:尿沉渣:尿潜血1、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41mg/24h,血常规、大便常规基本正常;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肌酶基本正常;炎性指标:ESR11mm/h,C反应蛋白24.50mg/L免疫方面:补体C30.62g/L,ENA抗体谱:抗核抗体1:100阳性(斑点型),余均阴性;免疫球蛋白正常。,辅助检查,HRCT:肺动脉增粗约33mm肺淤血未见明显肺间质病变心脏彩超示:肺动脉高压(重度),估测PSAP95mmHg心包腔积液(少量)6分钟步行:150m,入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未分型肺动脉高压复发(重度),活动情况-SLEDAI,SLEDAI:4分心包炎-2分补体下降-2分,无活动,治疗,SLE方面:强的松50mgQd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0.8g每月一次羟氯喹0.1gBid肺动脉高压方面:吸氧抗凝:双嘧达莫50mgtid利尿:呋塞米20mgqd;螺内酯40mgqd:,后续治疗与随访比较,反思,1.同一患者,肺动脉高压复发与初诊的治疗效果为何完全不一样?2.患者期间未随诊至其复发加重,与其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有关,慢病管理任务艰巨!3.最后一次好转是否与免疫吸附有关?,患者的两次治疗情况比较,CTD-PAH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阐明可以明确的是炎症及免疫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CTD-PAH患者丛样病变及肺血管壁中发现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大量聚集ANA、RF、IgG、补体等的沉积促炎细胞因子PDGF、趋化因子CCL5、CXC3L1等高表达,免疫吸附可能有效,SLE-PAH患者对于糖皮质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