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费用分配与成本归集,.(.),第一节材料成本分配与成本归集,意义:1、在损益表的销售成本或产品成本表中确定本期耗用材料的成本2、在资产负债表上确定存货的成本任务:1、确定进料成本2、确定用料成本3、确定存料成本,.(.),一、材料成本的归集,(一)、进料成本的确定1、进料成本的构成买价:采购价格(扣除折扣)附带成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合理损耗及有关税金等2、进料成本的确定,.(.),(二)、发料成本的确定1、材料日常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发料成本的确定2、材料日常收发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时发料成本的确定三、材料收发的控制四、做好退料和材料盘点工作,.(.),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一)、材料费用分配对象的确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二)、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1)定额耗用量比例法(2)定额成本比例法(3)重量比例法(4)产量比例法(5)标准产量比例法,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产品重量比例法,产品体积比例法,如果材料有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则材料费用可采用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重点,注意区分: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当各种产品共同消耗某一种原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某企业8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耗用原材料8000千克,每千克5.4元,本月产量为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6千克,乙产品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例如,.(.),材料费用分配率,=,80005.43000+2000,=8.64,=20008.64=17280(元),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6=3000,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05=2000,1,2,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30008.64=2592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当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原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实际成本各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成本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采用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标准产量比例法:根据各种产品的某一指标,选用一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规定系数为1,其他产品均按确定的指标与标准产品的该项指标相比,求出其他各产品的系数,然后计算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并进行分配:某产品标准产量(总系数)=某产品系数*该产品投产量材料费用分配率=共同耗用的材料的费用/各种产品标准产量(总系数)之和,各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标准产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举例: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1340元,有关材料如下:,1、确定甲为标准产品,系数为乙产品的系数为3/2=1.5丙产品的系数为5/2=2.52、确定标准产量:甲为140乙:160*1.5=240,丙:100*2.5=2503、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11340/(140+240+250)=184、分配费用:甲:140*18=2520,乙:240*18=4320丙:250*18=4500,.(.),三、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在编表时,对出现的废料价值应在有关产品成本中扣除,如果产品之间废料不易分清,可按耗用原材料的比例分摊,.(.),习题,1、黄河工厂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2004年7月13日,根据领料原始凭证归集,基本生产车间A产品直接耗用材料62710元,B产品直接耗用材料47840元,A、B两种产品还共同耗用材料105600元。A产品定额耗用量为18000千克,B产品定额耗用量为12000千克。辅助生产车间中,供电车间耗用材料7220元,供气车间耗用材料5640元,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材料6280元,销售部门耗用材料205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材料246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2、珠江工厂包装物按计划成本计价。2004年6月30日,根据领料原始凭证归集,基本生产车间包装P产品,领用木箱600只,每只7.5元;包装Q产品,领用木箱500只,每只单价5元。营业部门领用随货出售不单独计价的编制袋200只,每只2元;并领用随货出售单独计价包装产品用大木箱150只,每只成本单价20元。包装物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归集和分配包装物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第二节人工成本分配与归集,一、人工成本核算的意义直接影响到损益的计算及劳动者生产经营积极性的调动二、人工成本核算的任务1、改进和完善工资核算的基础工作,建立完备的产量、凭证和工时记录,为工资计算、费用分配、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决策,2、按照发生地点,合理的及时归集工资费用3、采用适当方法,分配人工成本,正确计算产品成本4、正确计提和分配职工福利费,保证职工福利事业的需要三、职工分类四、工资总额的构成,工资总额与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是指各单位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国家统一规定了工资总额的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奖金,在进行工资费用核算时,工资总额组成与非工资总额组成的界限,注意划清,.(.),凡属于以上六项内容的,属于工资性支出,会计上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而对于支付给职工,但不属于工资性的支出,则不列入工资费内容中,即不能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如,支付给职工的劳动保护费,职工市内交通补助,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职工洗理费,应付福利费,.(.),1、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的标准和工作之间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劳动报酬2、计件工资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计算和支付的劳动报酬3、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4、津贴和补贴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5、加班加点工资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和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支付的工资(2)附加工资和保留工资,.(.),五、工资结算的核算,(一)、工资的核算1、应付计时工资的计算月薪制:应付计时标准工资=全勤月标准工资-缺勤工资缺勤工资=缺勤天数*日工资率,日工资率:(1)按每月平均工作日20.92天(2)按每月固定日历数30天计算(3)按每月实际制度日数计算2、应付标准计件工资的计算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数量)*计件单价料废数量是指因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废品数量。因其责任非属生产工人,故应照付工资。与之对应的是工废数量,它是指由于工人主观原因造成的废品数量。工废数量不应支付工资,而应在查明原因后向责任者索赔。,六、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分配程序,工资费用应按发生的车间、部门和用途进行归集与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基本生产成本”,“直接工资”成本项目,生产工人,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工资”成本项目,.(.),生产车间、部门的管理人员及辅助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制造费用”科目,.(.),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用,目的是增加应付福利的来源,提取的福利费,管理费用,注意,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在计时工资制下,基本生产车间,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只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直接计入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为间接计入费用,分配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应按各产品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工时的比例,同上,在计件工资制下,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合格品数量,计件单价,由于计件工资与产品产量直接关系,所以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可直接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可见,.(.),选择题单选,1、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采购”账户借方登记购入材料的()A.实际采购成本B.计划采购成本C.材料成本差异D.暂估价款2、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采购的原材料验收入库后,“原材料”反映的是()A.实际采购成本B.计划采购成本C.材料成本差异D.暂估价款3、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领用原材料时,“原材料”贷方反映的是()A.实际采购成本B.计划采购成本C.材料成本差异D.暂估价款,.(.),单选,4、用于固定资产够建工程的工资应计入的账户是()A.辅助生产成本B.在建工程C.制造费用D.营业外支出5、2005年5月,在按30日计算工资率的情况下,某企业采用月薪制和日薪制计算的应付工资,两者计算结果()A.相同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D.无可比关系6、“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反映的内容是()A.结存材料的成本节约B.采购材料的成本节约C.结存材料的成本超支D.采购成本的成本超支,单选,7、医务、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应借记的账户是()A.应付福利费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生产成本多选1、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包括()A.领料单B.产量记录C.工资结算汇总表D.考勤记录2、对于多种产品共同消耗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选用的分配标准有A.定额消耗量B.生产产品数量C.产品体积D.产品重量,计算题一,1、目的:练习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发出的计算2、资料:某企业4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2500元,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差异450元,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67500元,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异5850元,本月生产领用材料275000元3、要求: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数额。,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450-58505400材料成本差异率5400/(32500+267500)100-5400/300000-1.8发出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27500(1.8)4950,计算题二,1、目的: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2、资料:领用A材料1200千克,单价3元,A材料费用合计3600元,共生产甲产品100件,乙产品6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为8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为7.5千克。3、要求:计算甲产品和乙产品各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数额,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88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607.5450千克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3/(800+450)2.88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002.88230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502.881296元,.(.),计算题三,1、目的:练习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的分配2、资料:8月某企业工资总额为115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为8400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45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0000小时),辅助生产车间工资为6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2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5000元。3、要求:分配本月工资并提取本月份的职工福利费,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列出计算过程),工资费用费配率84000/(45000+30000)1.12甲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人工资450001.12504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人工资300001.12336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04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336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6000制造费用8000管理费用12000营业费用5000贷:应付工资115000,提取应付福利费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7056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4704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840制造费用1120管理费用1680营业费用700贷:应付福利费16100,第三节间接费用分配与归集,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1、固定资产原值2、固定资产净残值3、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三、计提折旧的起止时间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1、年限平均法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五.折旧费的归集和分配,分配程序,折旧费用不单独设成本项目,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归集,有关费用,而是,计入,见教材P81,(2)应计折旧额的计算,本月应提折旧额,=,上月已提折旧额,+,上月增加折旧额,-,上月减少折旧额,月初固定资产原值,或,=,规定的折旧率,即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算折旧,从下月起计算折旧;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算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算折旧。,六、其他费用的核算,季末支付时冲减预提费用,利息费用是财务费用项目,1.利息的核算,它一般按季结算支付每月预提利息费用时: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季内各月应付的利息,应分月进行预提,2.税金的核算,税金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需要预先计算应交金额,然后交纳,应通过“应交税金”帐户核算。,用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直接交纳.如果印花税票是一次购买,分月使用,而且金额较大,也可作为待摊费用处理.,1、基本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应列入()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生产成本D.营业费用2、计提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贷记“累计折旧”,应借记的账户是()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营业费用D.财务费用,.(.),计算,1、目的:练习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2、资料:某工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用管理工具,才用五五摊销法摊销。某月份从仓库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1920元;报废在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是880元,回收残料52元,已验收入库。该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3、要求:编制领用管理用具及摊销、摊销报废与注销报废管理用具、月末调整本月所领管理用具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1、AC2、C,1、摊销所领用管理用具价值的一半960(192050)借:管理费用960贷:低值易耗品9602、摊销报废管理用具价值的一半440(88050)借:原材料52管理费用388贷:低值易耗品4403、月末调整所领用管理用具的成本差异38.4元(19202)借:管理费用38.4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38.4,第四节制造费用归集分配,一、制造费用的涵义及内容制造费用:所有不能归属到所制产品或其他有收益的生产活动的各项费用特点:当产品存货化后,透过销售活动再费用化列入损益表中制造费用包括了生产单位的所有不属于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及其他直接支出的制造成本,二、制造费用核算的意义和任务制造费用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成本的可靠性以及企业管理决策的制订任务:1、按生产单位进行制造费用的归集、控制与考核2、合理分配制造费用,保证产品制造成本计算的合理性,.(.),当生产多种产品时,制造费用为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三、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当车间或分厂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制造费用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直接费用比例法;累计分配率法(见教材126-132);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数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年度计划分配率,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某月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可见,采用此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多少制造费用,每月各种产品中的制造费用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因此,在此方法下,“制造费用”可能有年末余额,即为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额。,如果实际发生额计划分配额,用蓝字补加,否则用红字冲减。,一般应于年末计入12月的产品成本。,.(.),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163200元,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000件,乙产品18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1800件,乙1500件;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000元。,练习,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该月实际产量:甲1200件,乙1000件;实际制造费用为9100元。,12月份实际产量:甲900件,乙80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6200元。,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4)计算并结转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对计划制造费用与实际制造费用差额进行调整。,(1)年度计划分配率,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0004=960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0006=108000(小时),年度计划分配率,=,163200,96000+108000,=0.8,.(.),(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8004=576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5006=72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760+7200=12960(元),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760乙产品720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2960,实际产量,.(.),(3)11月份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2004=384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0006=48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840+4800=8640(元),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制造费用”科目,=-150+9100-8640=310(元)(借方余额),150,9100,8640,310,“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840乙产品380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8640,.(.),(4)12月份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9004=288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8006=384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2880+3840=6720(元),结转12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880乙产品384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6720,制造费用年末余额,=310+6200-6720=-210元(贷方余额),分配率=,210,9004+8006,=0.025,甲产品调减制造费用=36000.025=90(元)乙产品调减制造费用=48000.025=1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90乙120贷:制造费用210,310,6200,6720,210,计算分析,1、目的。练习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计划分配率法)2、资料。某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11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520件,乙产品450件;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为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4小时。6月份实际产量为:甲产品480件,乙产品30件;本月实际发生费用为980元。3、要求。(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法,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6月份)(2)假定6月初“制造费用”账户为贷方余额60元,计算6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3)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分析,1、年度几乎分配率11000/(520*5+450*4)2.5元/小时2、本月实际产量定额工时:甲产品:480*5240小时乙产品:30*4120小时3、各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甲产品:240*2.5600元乙产品:120*2.5300元4、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300贷:制造费用9005、制造费用账户余额60+98090020本期实际发生借:制造费用980贷:相关科目980,第五节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分配,一、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意义1、正确计算辅助生产各成本计算对象所发生的成本;2、按一定的程序和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正确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用于各受益对象;3、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发生实施有效控制,促进辅助生产产品、劳务、作业成本的降低,以最终降低基本生产产品的成本和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1、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可概括为以下两种程序,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1),(2),一般情况下,采用第一种核算程序。只有在车间规模小、费用少,又不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下,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产品性生产,劳务性生产,(1)分配程序,如提供自制材料、工具、备件等产品。其帐务处理同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一样。,如供水、供电、运输、机修等。其发生的费用,应于月末时,按受益的原则,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2)劳务性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计划成本分配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按预先规定的各种劳务的计划成本在各受益单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确定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第二,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费用,该辅助生产待分配费用,辅助生产实际成本,=,+,第三,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合计,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为了简化核算,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一般不在各受益对象之间作追加分配,而是将其全部转入“制造费用”的借方.超支差异用蓝字计入,节约差异用红字计入.,代数分配法,是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该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结果最准确,作业,1、目的:系统练习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2、资料: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6000元,提供劳务量为3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000小时,为行政部门修理500小时。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为10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10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4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9200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400吨公里。3、要求:采用直线分配法、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精确到0.01),直接分配法,修理车间费用分配率6000/(2000+500)2.4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修理费用20002.4480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修理费用5002.41200元运输车间费用分配率10000/(9200+400)1.04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92001.049568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运输费用100009568432元,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14368管理费用163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6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10000,交互分配法,修理车间费用交互分配率6000/(2000+500+500)2运输部门应分配修理费用50021000元运输车间费用交互分配率10000/100001修理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4001400元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1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1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400,.(.),修理车间对外分配率(6000+400-1000)/(2000+500)2.16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用20002.16432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修理费用5002.1610810元运输车间费用对外分配率(10000+1000400)/(9200+400)1.1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用92001.11012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用1060010120480元,.(.),借:制造费用14440管理费用15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54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10600,.(.),顺序分配法,修理车间费用交互分配率6000/(2000+500+500)2运输部门接受服务为50051000元运输车间费用交互分配率10000/100001修理车间接受服务为4001400元首先是分配修理车间费用修理车间分配率6000/30002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1000制造费用4000管理费用1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6000,.(.),顺序分配法,其次分配运输部门费用运输部门费用分配率(1000+1000)/(9200+400)1.15借:制造费用10580管理费用42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11000,.(.),代数分配法,假设每小时修理成本为X,每吨公里的运输成本为Y,列联立方式为下:6000+400Y3000X10000+500X10000YX=2.147651Y1.10738255运输部门应分配修理费用5002.1476511073.83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修理费用20002.1476514295.3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修理费用5002.1476511073.83元修理部门应分配费用4001.1073825510187.92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92001.1073825510187.92元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运输费用4001.10738255442.95元,.(.),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1073.83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42.95制造费用14483.22管理费用1516.78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6442.95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11073.82,.(.),.(.),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生产损失类别:1、生产损耗2、生产废料3、废品损失4、停工损失,.(.),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款,一、生产损失的核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废品损失,停工损失,+,-,是指在技术上不可修复或所需的修复费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废品,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一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二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废品的生产成本,-,废品残值,-,应收赔款,显然:产品“三包”损失;产品保管不善的损坏变质损失等不属于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就是将废品与合格品发生的全部实际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是通过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进行的。,练习,某企业某月投产丁产品18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30件;该产品成本明细帐所记合格品与废品的全部费用为:直接材料4500元,直接工资2224元,制造费用5560元。废品回收残料110元。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生产工时为:合格品2360小时,废品420小时。,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的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如下:,2003年5月丁产品,25,0.8,2,750,336,840,1926,640,336,840,1816,借:废品损失丁1926贷: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750直接工资336制造费用840,借:原材料110贷:废品损失丁110借:基本生产成本丁1816贷:废品损失丁1816,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列出丁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如下:,丁产品15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合计,总成本,单位成本,4500-75025,2224-33612.59,5560-84031.47,181612.11,1217481.16,2.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的方法,废品的生产成本则按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P145),.(.),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停工损失的涵义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由于计划减产,或因停电、待料、机器设备故障而停工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二、停工损失的核算1、计划内停工损失2、计划外停工损失(见教材149-150),.(.),计算分析一,1、目的。练习废品损失的核算2、资料。某车间甲产品本月投产500件,完工验收入库发现废品10件,合格产品生产工时9800小时,废品工时200小时,甲产品成本明细帐所记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原材料20000元,燃料及动力为80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为10000元,制造费用为2000元。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废品残料入库时作价50元。废品净损失有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3、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会计分录并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及净损失。,.(.),分析,废品成本:应负担的材料费用(20000/500)10400元应负担的燃料及动力费8000/(9800+200)200160元应负担的工资费用10000/(9800+200)200200元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00/(9800+200)20040元废品净损失400+160+200+40-50750元会计分录:1、结转废品损失借:废品损失甲产品800贷:生产成本甲产品8002、扣除废料残值借:原材料5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503、将其净损失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生产成本甲产品废品损失75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750,计算分析二,1、目的。练习停工损失的核算2、资料。某工业企业某车间计划外停工若干天,停工期间发生的费用如下:领用原材料30000元,应付的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按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用2800元,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9662元。经查明,停工损失应由责任单位赔偿40000元,其余由该车间两种产品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负担。其生产工时各为:甲产品3232小时,乙产品1486小时。3、要求。(1)计算该车间停工净损失;(2)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应负担停工净损失;(3)编制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的会计分录,分析,(1)该车间停工净损失30000+20000+2800+296624000042462元(2)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停工净损失为:停工损失分配率42462/(3232+1486)9甲产品应负担的停工损失9323229088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停工损失9148613374元会计分录:借:停工损失82462贷:原材料30000应付工资20000应付福利费2800制造费用29662,分析,应由过失单位赔款的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40000贷:停工损失40000应由甲乙产品成本负担的停工损失,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9088生产成本乙产品13374贷:停工损失42462,.(.),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按其包括的范围不同,它们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在产品与产成品的含义,狭义完工产品,即产成品,第七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广义完工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完工入库的工具、材料,狭义在产品,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不包括车间或生产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正在加工中的半成品,.(.),广义在产品,正在车间加工的在产品,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未经验收入库的产品,等待返修的废品,分配,1、产品成本的全部费用,(二)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模式,用公式表示为:,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三)在产品成本的核算,2、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计算完工产品,即用公式表示为:,本月完工产品,=,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价法,常用的分配方法有,某企业生产A产品,5月份发生生产费用:原材料费用7200元,燃料和动力费用2400元,工资和福利费用1800元,制造费用8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2件。,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例如,要求:计算5月份A产品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指月末虽有在产品,但由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其成本,将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12200200=61(元),A产品完工产品的总成本,7200+2400+1800+800=12200(元),A产品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是指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计算且固定不变。它适用于在产品数量较小,或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某种产品,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采用这种方法,某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年初为:直接材料4200元,,直接人工2500元,制造费用3800元,例如,本月费用及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见下表:,项目,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本月完工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合计,420013200132004200,2500950095002500,380010400104003800,10500331003310010500,但采用这种方法时,对每年年终的在产品成本,必须根据年终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计算,以保证产品成本的相对准确性。,3、约当产量法,加工程度(或投料程度),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月末在产品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与其他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因此要分成本项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间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它适用于,由于月末在产品的投料(完工)程度不同,.(.),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结存数量100%,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结存数量,原材料投料程度,由于原材料一次投入,在产品吸收原材料的程度为100%,通常按投料程度计算约当产量。,对于“直接材料”,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实例分析:某企业生产丁产品,月初在产品与本月材料费用的合计为13920元、直接工资为12320元、制造费用为11440元。本月完工400件,月末结存在产品80件,加工程度为50%.,50%,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过程中陆续均衡投入:,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结存数量,=,要求:根据原材料以下的三种投入方式,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3920,400+80,=29,=,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40029=11600元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8029=2320元或=13920-11600=2320元,生产开始时投入材料的80%,加工到60%时再投入其余的20%。,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3920,400+8080%,=30,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40030=12000元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6430=1920元或=13920-12000=1920元,当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均衡投入时:,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3920,400+8050%,=32.61,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40032.61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4032.61,则必须按加工程度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工资分配率,12320,400+8050%,=,28,制造费用分配率,11400,400+8050%,=,=,=,26,对于“加工费用”(工资和其他费用),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费用时,必须要解决一个中心问题,即在产品的投料和加工程度的测定,1.加工程度的测定:,(1)平均计算,可按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前面各道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50%,某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2)各工序分别测定完工率.,设某工厂某月生产A产品,其单件工时定额为4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其中第一、二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6小时和24小时。本月完工产品600件,第一、二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分别为200件、100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中层管理干部技能技巧提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研优卷)附答案详解
- 电竞装备个性化定制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一)含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过关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两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部分岗位任职要求调整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纪录片创作理论与实践》- 教学大纲(48学时)
- 江西美术出版社(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泌尿系结石 课件
- 【正版授权】 IEC 60512-26-100:2008/AMD1:2011 EN-FR Amendment 1 - 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26-100: Measurement setup,test and reference arrangements and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屁屁辅助脚本
- 【顺丰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运作问题与优化建议探析15000字(论文)】
- 中医科室发展规划方案
- 食药环侦知识讲座
- GB/T 19520.21-2023电气和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109部分:嵌入式计算设备的机箱尺寸
- 山东省海洋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