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一统的汉朝学案_第1页
12大一统的汉朝学案_第2页
12大一统的汉朝学案_第3页
12大一统的汉朝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学案) 主备人: 审批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措施、意义)。 2、知道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下列内容,并在书中勾画、标记) 一、文景之治1.休养生息政策:原因:_2. 文景之治的措施:_3. 结果:_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原因:_、_2、措施:政治上,_思想上,_、_3、结果:实现了_开始进入_三、东汉的统治 1、西汉灭亡于_年。2、东汉建立于_年,定都_,建立者_。3、光武中兴是_在位时的局面。4、东汉衰落与瓦解自_开始。【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京师之钱巨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2)你能说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吗?(3)结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谈谈你的感受。2、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施并进。”(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其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又是谁提出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采取了哪些措施?(4)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个方面完成了大一统?【课堂小结】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思想方面) 三、东汉的统治【达标检测】1、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2、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经济困难 D.居安思危3、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4、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 ) A.中央实行盐铁专卖 B.平定“七国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发行五铢钱5、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措施( )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6、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 A.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7、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在( )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8、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西汉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出现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9、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出现于( ) A.孔子创办私学时 B.秦朝统一后 C.汉朝刚刚建立时 D.汉武帝统治时期10、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11、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汉武帝:“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A主张推行分封制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 D削弱诸侯王的实力12、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A汉高祖在位时 B文帝、景帝在位时C汉武帝在位时 D汉元帝在位时13、汉唐时期,出现了许多盛世景象。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作业) 主备人: 审批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这段话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 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该材料表明汉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2、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这一主张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2)这一主张是什么意思?(3)该朝代的统治者是谁?接受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实行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