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承插型盘扣式钢管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后图_第1页
双排承插型盘扣式钢管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后图_第2页
双排承插型盘扣式钢管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后图_第3页
双排承插型盘扣式钢管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后图_第4页
双排承插型盘扣式钢管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后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承插式盘扣式钢管支架特殊施工计划沈阳李东教寿嘉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3月29日一、设立依据序列号名字数字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2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工程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JGJ73-20035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BJ/T01-26-20036建设项目质量评价标准DBJ/T01-69-20032.使用的材料2.1钢管:483.0毫米钢管2.2长度:立柱:1200毫米、1800毫米、3000毫米,扣节点间距600毫米;水平杆:900毫米、1200毫米、1800毫米;斜杆:2160毫米;剪刀撑:扣件钢管剪刀撑483.0mm钢管长6000 mm2.3钢管支架的立杆和水平杆应按国家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加工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提供出厂合格证、产品标志和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和型号;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商标;产品等级;制造日期;检查员的印章;维护和检查记录。钢管支架的制造应满足外观、尺寸、焊接等要求。2.3.1外观要求:钢管表面应无裂纹、凹痕和锈蚀;加工前,初始弯曲不得大于1/1000(L为钢管长度),两端面应光滑无坡口和毛刺。钢管壁厚的允许偏差为0.1毫米每个杆端的扁平部分不允许有裂纹,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因加工工艺导致材料性能下降。2.3.2制造质量要求:焊条焊接应在专用工艺设备上进行,所有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8110气体保护焊用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焊丝的要求。有效焊接高度不得小于3.5毫米连接板与立杆焊接固定时,连接板中心与立杆轴向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0.3毫米;以单面连接板的外缘为测量点,板面与立杆纵轴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3毫米2.3.3插入立杆的可调底座螺杆的长度不得小于150毫米三、双排外脚手的整体设计3.1搭设高度小于24m,立杆垂直距离1.81.8米,立杆水平距离0.9米,步距1.8米3.2首层脚手架立杆应与不同长度的立杆错开。交错电杆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00mm。电杆底部应配有可调底座。3.3双排脚手架的对角线或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沿架体外侧纵向每隔5跨设一根竖向斜杆(图3.3-1),或每隔5跨设一根扣件钢管支撑(图3.3-2),端跨横向每隔一层设一根竖向斜杆。3.4承插式盘扣钢管支架应由塔架单元展开组合而成,立杆之间的垂直斜杆应与转角成直角。当用作外部支架时。单跨立杆之间不得设置斜杆。3.5设置双排脚手架走道时,应在走道上部架设支撑梁。梁的横截面尺寸应根据跨度和承受的载荷确定。走道两侧的脚手架应配备斜杆。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车辆入口处必须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3.5双排脚手架的每一水平杆层,当无挂扣的钢脚手板加强水平层的刚度时,每隔5跨设置一根水平斜杆(图3.5)。3.6连接墙部件的设置4.1高度小于或等于8m的满堂脚手架:立杆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m,立杆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2m,步距不超过1.5m。支撑架体周围外立面内侧第一跨的每层应设置垂直斜杆。在整个架体的底部和顶部设置竖向斜杆,在架体内部区域从下向上每隔5跨设置竖向斜杆(图4.1-1)或设置扣件钢管支撑(图4.1-2)。当足尺支架的架体高度不超过4级时,不得设置顶层水平斜杆;当架体高度超过4级时,应设置顶部水平斜撑或扣件钢管水平撑。4.2当设置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架时,立杆纵向距离为1.2m,立杆横向距离为1.2m,应充分设置垂直斜杆,水平杆的步距不应大于1.5m.水平层斜杆或扣件钢管剪刀撑沿高度每隔4 6个标准台阶设置一次(图4.2)。当周围有建筑物时。与周围结构形成可靠的结是合适的。4.3当支架作为独立的无横向拉结的塔形支架架设时,应在架体每侧每一步距离处设置竖向斜杆。当有防扭转要求时,应在顶层每隔3 4步增加水平斜撑或钢管水平撑(图4.3)4.4支架应与周围已建结构可靠连接。5、脚手架要求:5.1脚手架搭设在土质基础上时,立杆底部应采用可调底座和垫板,垫板长度不小于2跨。垫板应平坦且无翘曲。不得使用开裂的垫板。5.2当局部基础高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和可调底座的0.5m节点位置差进行调整(图5.2)。5.3全屋脚手架的安装和拆除:5.3.1电杆应通过电杆连接套连接。相邻立杆的连接套管接头位置应在同一水平高度内错开,错开高度不小于75 mm,当模板支撑高度大于8m时,错开高度不小于500mm。5.3.2水平杆卡扣接头和连接板的螺栓应锤击至规定插入深度的刻度线。5.3.3每一步立模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的步距、垂直杆的纵横距、垂直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模板支架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毫米5.3.4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模板支撑时,应保证上下支撑立柱在同一轴线上。5.3.5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管理人员应组织已架设支架的验收,并应确认混凝土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后浇筑。5.3.6拆除作业应遵循先建后拆、先建后拆的原则,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两层同时拆除。严禁投掷。5.3.7拆除分段分离面时,应确定边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并保证分段后架体的稳定性。5.4双排脚手架安装和拆除5.4.1脚手架立柱应定位准确。应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安装。一次安装的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接墙片以上两级。5.4.2随脚手架的标高,在指定位置设置平墙部分。不得任意拆除。5.4.3操作层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脚手架板应完全铺设。外侧应设置脚板和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可在每层操作面立杆的0.5 m和1.0 m处板扣节点布置5.4.10拆除前,应将脚手架上的设备、多余材料和杂物清理干净。5.4.11脚手架拆除应按照先装后拆、先装后拆的原则进行。严禁同时操作。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果由于操作条件的限制,高差超过两级,应增加附加的墙体连接件进行加固。6.安全管理和维护6.1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6.2支架安装工人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和防滑鞋。6.3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操作层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6.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在安全区域观察模板支架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观察人员应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在紧急情况下,应迅速疏散施工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加固。6.5使用模板支架和脚手架时,不得擅自拆除架体的结构构件。如需拆除,必须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在实施前确定防治措施。6.6严禁在模板支撑和脚手架基础开挖深度的影响范围内进行开挖作业。6.7拆除支撑构件应安全转移到地面,严禁抛掷。6.8在高大模板区域,应设置安全警戒线。不允许交叉操作。6.9在脚手架或模板支架上进行电焊、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监护。6.10模板支架和脚手架应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现场临时电力线路架设和脚手架接地的防雷措施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4.计算书7.1盘口支架立柱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盘扣支架立杆采用Q345483.0钢管。根据我国现行规范,立杆稳定承载力的设计值按以下公式计算:Nd=Af立杆横截面积A=424mm2,材料强度设计值f=300兆帕。其他参数如下:垂直杆截面的惯性矩I=107830 mm4立杆的计算长度为l0=1980毫米;垂直杆截面的回转半径I=(I/A)1/2=(107830/424)1/2=15.9毫米;长细比=l0/i=1980/15.9=124.5Q345钢立杆轴心受压稳定系数=0.328按表因此nd=af=0.328 x424 x300=41721.6n=41.72 kn(3)检查盘扣支架立杆的稳定性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立杆的稳定性验算应按以下公式计算:当风荷载未组合时:=N/A f组合风荷载:=N/Mw/Wf公式中,N为盘扣支架工作载荷的标准值,取40KN;A竖杆横截面积,424mm2;K支架高度调整系数,1.13;L0立杆高度计算,取L0=1980mm;I垂直杆截面的惯性矩,i=107830 mm4I垂直杆截面回转半径I=(I/a)1/2=(107830/424)1/2=15.9毫米;长细比,=10/1=1980/15.9=124.5;-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查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 231-2010附录D-2表Q345钢管立杆稳定系数=0.328;MW-计算垂直杆截面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0 . 91 . 4wk lah 2/10=0 . 91 . 40 . 07 kn/m 21.8m 1.8m 1.8m/10=0.051 kn . m;Wk风荷载标准值按规定计算为Wk=zsW0,其中基本风压W0=0.5 kN/m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查表值为1,风载体形状系数s=1.0,=1.2 * 0.64 m2/5.58 m2=0.14。WK=10.140.5=0.07千牛顿/平方米La电杆垂直距离,1.8m;H支撑水平杆的最大垂直步距(m),tak计算单元的内部支撑是整体连接的形式,没有单个塔架。高度小于8米;纵横比为8m/4.8m=1.67;支架顶部为全铺木质跳板,与周围的立柱结构稳固连接,各单元由支架共同支撑。基于上述有利条件,支架的整体抗倾覆稳定性无需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检查。7.3水平杆和斜杆的应力计算考虑风荷载和混凝土浇筑及泵送引起的不可预测的水平荷载,计算了支架水平杆和斜杆的应力。该计算模型以单根立杆为对象,其承载反力为水平杆或斜杆的轴向载荷。负载如下:风荷载,Wk=0.07 kN/m2;转换为0.07千牛顿/米20.048米=0.0034千牛顿/米的均匀载荷不可预测的水平荷载为垂直荷载的2%,FH=0.02(26kN/m 30.35m 1.8m 0.9m)0.02(3kN/m 21.8m 1.8m)=0.48 kN在计算中,荷载分项系数为0.91.4结果如下。立杆的水平荷载图(风荷载太小,未准确显示)垂直杆受到水平承载反作用力(即水平杆的轴向力)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顶部水平杆上的轴向力最大,为1.1kN水平杆采用Q345483钢管。根据我国现行规范,水平杆稳定承载力的设计值按以下公式计算:Nd=Af水平杆的横截面积为A=424mm2,材料强度设计值为f=300兆帕。其他参数如下:水平杆截面的惯性矩I=107830 mm4水平杆L0的计算长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