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艺术与欣赏论文近些年来,随着大众审美品位及艺术需求的提高,开拓风景区和造园之事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应该是属于一种国家兴旺的现象。既然说是“开拓”,“造”,当然免不了人的愿望,而愿望则是社会意志、时代精神的传达,文化艺术的外在表现。 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手法“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等艺术化的处理手段进行再创造,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本于自然而有高于自然。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郁木繁花,明晦的变化,空间的开合,无不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描摹对象。这种艺术再现的特点在构建园林山水和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全国各地现存的许多优秀的叠山作品,一般不过八九米,无论摹拟真山的全貌或截取真山的一角,都能够以小尺度而创造峰、峦、岭、壕、洞、谷、悬崖、峭壁等形象的写照。从它们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可以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炼。这种真山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充分展现了高与自然的艺术手法。水体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既有静止状态的美,有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因而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山与水的关系密切,山环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也反映的阴阳相生的辨证哲理。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有的还故意做出一湾港、水口以显示源流脉脉、疏水若为无尽。稍大一些的水面,则必堆筑岛、堤、架设桥梁等。园林植物配置尽管姹紫嫣红、争奇斗妍但都以树木为主调,因为翳然林木最能让人想到大自然丰富繁茂的景观。栽植树木不讲究成行成列,但亦非随意参差。往往以三株五株、虬枝古干而予人以蓊郁之感,运用少量树木的艺术概括而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此外,观赏树木和花卉还按其形、色、香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寓意。2 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乃是中国园林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园林中为了适应主人居住,游憩生活的多方面的需要,里面的建筑物比较多,类型也复杂。凡举殿,堂,厅馆,轩,榭,亭,台等,不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能与山水花木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使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为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提供了优越条件。木框架结构的单体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园林里面的建筑物充分利用这种灵活性和随意性创造了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获得与自然环境的山、水、植物密切结合的多样性。中国景园建筑,不仅它的形象之丰富在世界范围内算得上首屈一指,而且还把传统建筑的化整为零、由单体组合为建筑群体的可变性发挥到了极致。它一反宫廷、坛庙、衙署、邸宅的严整、对称、整齐的格局,完全自由随宜、因山就水、高低错落,以这种千变万化的面上的铺陈更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同时,还利用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通透、流动的可能性,把建筑物的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正如园冶所谓:“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熳”。此外为了把建筑协调,融合于自然环境而创建出许多别致的建筑形象和细节处理,例如,临水“舫”或“船厅”即模仿的舟船的形式以突出园林的水乡风貌。江南地区水网密布,舟楫往来成为城乡最常见的景观,故园林中这种建筑形象也运用最多。3 园林中的意境创作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艺术手法出之。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画有画境,音乐 有音乐境,而造园之高明者,运用文学绘画音乐诸意境于园林中,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古典园林的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首先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并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也就是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是“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景与境是这种园林造景艺术中不同的两个空间范畴。景是实物空间,由建筑、山石、水体、树木所构筑而成,是有形、有尺度、有比例的,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而境是景所带来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无限的,无比例、无尺度的,由景物而产生的想象空间。景是物质的,而境是精神的。苏州古典园林,往往是通过模仿和想象而感悟到有限的空间里达到咫尺山林的感觉。如网师园水面较小,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它的实际情况,水面聚而不分,仅在东南和西北角伸出水湾小涧,黄石池岸叠石处理成洞穴状,却能造成源头深远,使你感到此处水面与外界宽广的河流山涧相连,无形中扩大了水面的界线,给人于余韵未尽的印象。园林意境的感知,产生于园林景物对游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眼、鼻、耳3个感官上。作用于眼睛的主要为景物的外形、空间比例尺度、色彩、明暗,这些方面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部分。如“咫尺山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等效果。作用于鼻的,则主要体现在园林内植物的芳香,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说的是梅花的香味。拙政园的远香堂周围水面遍植荷花,荷花开时远远的就能闻到香味。这和作用于眼睛的信息,共同形成园林景物的总体气氛。而作用于耳的信息,则反映在园林内不同的景观上,如拙政园的“听雨轩”,轩外种植芭蕉,它宽大的叶片在雨滴的敲击下发出清脆的声音。“松风亭”利用风入松间,发出沙沙松涛声,感受宁静。这些由景物的外形而产生对景物的意境的感悟,便是园林意境的感知。 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年一建市政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员专业知识测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示范文本:商务咨询外包协议
- 2025学校临时校园后勤服务保障人员用工协议
- 2025年电子合同履行法律风险与防范
- 血液透析院内感染考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年建设建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语积累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升初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模拟考试题库含答案2025
- 创伤性硬膜下出血查房
- 2025年廉政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拔罐适应症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法律法规课件
- Q-SY 02045-2024 柔性压裂管汇使用技术规范
- 华为干部晋升管理制度
- T/CACEM 31.5-2023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第5部分:服务区服务要求
- 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湖南教育出版社
- 外贸矿产代理协议书
- 品质协议书范本
- 医院污水处理站服务外包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