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标题汇编系列材料高三物理复习课,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高三第一轮物理复习如何快速掌握知识点,灵活运用物理公式?我希望我能帮助高中生轻松应对复习。光电效应和氢原子光谱知识点一:光电效应现象1.光电效应实验定律(1)任何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光电效应就不会发生。(2)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并且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加。(3)当高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4)当金属暴露于光下时,光电子的发射通常不超过92。光子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在空间中传播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个接一个的,每一个都被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h ,其中h=6.631034js。3.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ek w0或Ek(2)h,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克表示金属的功函数W0表示为电子逃逸后的最大初始动能Ekv2。知识点2: 粒子散射实验和核结构模型1.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2-1)2.实验现象在穿过金箔之后,绝大多数粒子基本上继续沿原始方向运动,但是一些粒子以大角度偏转,一些粒子甚至被撞回。3.原子的核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非常小的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中。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中围绕原子核旋转。知识点3: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1。范围(1)记录(频率)和强度分布,即光谱。(2)光谱分类有些光谱是亮线。这种光谱称为线性光谱。有些光谱是相连的光带。这种光谱称为连续光谱。(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Balmer线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为r () (n=3,4,5,),2n-17r是Rydberg常数,r=1.1010 m,n是量子数。2.玻尔理论(1)虽然电子在原子核周围运动,但它们不辐射能量。(2)跃迁:当一个原子从一个稳态跃迁到另一个稳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两个稳态之间的能量差决定,即hh是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s)(3)它是不连续的,所以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建议:容易出错的提醒n?n-1?(1)由一组氢原子跃迁发射的可能谱线的数量是n=C2=,并且由氢原子跃迁发射的可能谱线的数量最多是(n-1)。(2)从能级图可以看出,由于电子轨道半径的不同,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能量量化。考试地点1:对光电效应的理解1。光电效应的本质是光子照射金属表面。被电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增加了它的动能。当电子的动能增加到足以克服原子核的重力时,它就会飞出金属表面,变成光电子。2.极限频率的本质光子能量与频率有关,而金属中的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所需的能量是确定的。光子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功函数才能产生光电效应。这种能量的最小值等于这种金属的功函数,所以每种金属都有一定的极限频率。3.对光电效应瞬时性的理解当光照射金属时,电子不需要积累能量来吸收光子,吸收的能量立即转化为电子的能量,因此电子吸收光子非常快。4.光电效应方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然后从金属表面逃逸,其中只有光电子飞进来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最大初始动能大。(2)通过光强分析:高入射光强高光子数高光电子产生高光电流。(3)共同概念的辨析2规则摘要:(1)光电子也是电子,光子的本质是光。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从结发射的光电子的初始动能最大。测试场地2:氢原子能级和能级跃迁1.氢原子能级图二。核反应和核能知识点一:自然辐射现象和衰变1.自然辐射现象(1)自然辐射现象。元素自发辐射是由贝克勒尔首先发现的。自然辐射的发现表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出的不可见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有三种,即射线。(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保护。(1)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2)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原子示踪等。(3)保护:防止辐射伤害人体组织。(2)核衰变(1)原子核释放粒子或粒子进入另一个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衰变。(2)分类A-44衰变:AZX Z-2YA衰变:AZX Z 1Y (3)是由与原子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的因素决定的。建议:容易出错的提醒1.当大量原子核衰变时,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单个或几个原子核,没有半衰期。2.当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是守恒的,在核反应过程前后质量发生变化?质量缺陷?释放核能。知识2:核反应和核能1.核反应在核物理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是守恒的,电荷数是守恒的。2.核能核子间力。核力是一种短程力,作用范围为1.51015米,仅作用于相邻核子之间。核能当原子核与原子核结合时释放的能量或当原子核分解成原子核时吸收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结合能,也称为核能。4.质量能量方程,质量缺陷爱因斯坦质量能量方程e=mc2,原子核的质量必须比组成它的原子核的质量总和小m,即2.这是质量缺陷。释放的核能E=MC可以从质量缺陷试验场分析计算:关键突破测试点一:衰变和半衰期2.对半衰期的理解(1)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公式可以归纳为n余数=n本原t/,m余数=m本原()t/在公式中,n和m代表衰变前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数量和质量,n和m代表衰变后尚未衰变的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数量和质量,t代表衰变时间,代表半衰期。(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率由原子核的内部因素决定,与原子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和压力)或化学状态(如简单物质和化合物)无关。测试点2:写核反应方程式试验场3:核能的产生和计算1.获得核能(1)重核裂变:一个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并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同时释放几个中子并释放大量核能。为了在铀235分裂时发生连锁反应,铀质量的体积应该大于其临界体积。(2)轻核聚变:一些轻核结合成更大的核并释放大量核能的反应过程。为了让氘和氚核合成氦核,它们必须达到几百万度或更高的高温。因此,聚变反应也称为热核反应。2.核能的计算方法(1)应用E=E=mc2:首先计算质量缺陷的m,注意:(2)核反应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和烯守恒定律(2)核反应遵循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来计算核能。规则摘要2当根据E=MC计算核能时,如果m以千克表示,并且“c”被代入31082,如果m以“u”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