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doc_第1页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doc_第2页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doc_第3页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doc_第4页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要点规划单位:市规划委房山规划分局编制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第1条 规划背景2005年北京市政府审批通过了房山新城规划,2006年房山区政府制定房山新城中心区(良乡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良乡地区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地名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同时,地名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对于公共生活具有引导性、标识性、纪念性等重要作用。在北京市,地名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房山新城良乡组团的地名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满足公众对于新建地区地名使用的要求,体现良乡的历史文化特色,特编制本规划。房山区是北京市规划委确定的地名规划编制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第2条 指导思想1、体现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立足于完善区域的地名标识系统,改善区域的发展环境,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2、体现城市规划的要求。突出区域的城市职能,符合自然地理特征,与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相协调。3、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体现区域的文化特色。4、体现区域居民的意愿。尊重居民的风俗习惯,体现美好的生活愿望,方便居民记忆和使用。第3条 规划原则1、构建地名体系。体现城市地名的规范化、层次化、系列化,建立与区域职能及道路系统相协调、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的地名体系。2、延续并修正现有地名。总结现有地名特征,延续区域地名特色,建成区地名以补缺、匡正为主,保持地名的稳定性,确需修改的地名应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3、优先利用历史地名。命名时区域重要历史地名优先利用。将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地名加以传承,并融入地名体系的框架;将一般性的历史地名有选择分层次地加以利用;以原名原地利用为基础,必要时加以变通。4、突出地名的识别性。以好找易记、简短易读、名实相符、雅俗共赏为原则,方便广大群众使用和流传。第4条 规划依据1、地名管理条例2、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3、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5、国家强制标准地名标牌.城乡(GB 17733.11999)6、房山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7、北京市房山新城中心区(良乡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第5条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房山新城良乡组团的规划范围,即北至南水北调绿化隔离带,西至京石高速公路,东至小清河,南至六环路。总面积4393.04公顷。第6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8年2020年近 期:2008年2010年远 期:2011年2020年第7条 历史地名保护良乡自秦代始为县城,因“人、物俱良”而得名,县治位于今大石河畔(古称圣水)的窦店镇西部。今良乡地区自西汉至魏,为广阳县所在地,县治位于今长阳镇西部(广阳城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广阳县自北齐时不再设置。自五代时今良乡地区筑城池,称盐沟(今刺猬河)城,自辽代起良乡县治迁入此地,历经金、元、明、清及民国。良乡县城具有京畿辅城、交通咽喉的历史地位,并伴丰富的物产、发达的商贸和优良的教育文化传统,可谓商茂物丰、教育优良。新中国成立时的良乡老城系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创筑,体现了中国县城的一般规制。房山地区历史悠久,人物俱良。文物古迹甚多。自古重视教化。房山地区元代就设立了古代最高学府文靖书院,后有云峰书院、卓秀书院。有“冀北夫子”霍原等一代名师。有文庙、文昌阁、关帝阁、魁星阁、钟秀高等小学等文化设施。房山物产丰富。古代曾经是盐码头,煤业一度兴盛,盛产“汉白玉”等大理石,良乡板栗、核桃、稻米、大枣、京白梨等声名远扬。有龙乡、盐沟、煤城、石乡、板栗之乡的美誉。1、良乡历史地名特征历史地名本身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珍贵的历史地名具有独有的地域特征。(1)反映城池特征的地名良乡老城有四个城门,东曰迎曦,西曰宝成,南曰就日,北曰拱辰。对应城门的十字大街,称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城中心称大角。城门外称南关、大南关、西北关、东关、北关等。关于广阳县城记录较少,但有南广阳城、北广阳城以示纪念。这些地名均反映了以交通方位和自然天象命名的特点。(2) 反映京畿辅城的地名金道陵及瑶光台,“道陵瑶光”曾入燕京八景。清明代军屯元武屯,清乾隆帝亲自到城外劳师的郊劳台,清代皇家行宫所在地黄辛庄、旗庄黄管屯等。(3) 纪念历史人物的地名望诸君墓为战国名将乐毅之墓,因此命名乐毅路。相传罗府街为隋末名将罗艺的府邸花园所在地,燎石岗也与北宋名将杨继业和孟良、焦赞的传说有关。(4) 反映区域特征的地名良乡老城内外地名反映了城市设施的特点和区域特色,如署前街、饮马井、达礼胡同、楸树街、白房子、梨村、梅花庄、松树街、鱼儿沟等。2、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历史地名的保护分为原名保护、变通利用、选择性保护三种方式。原名保护是指应该永久地以原有名称保护的地名,应该用于该地方道路、居住区或公园、绿地、桥梁、车站等公共设施命名。变通利用是指可以在历史地名的含义上可以派生取意的地名。选择性保护是指可以择优、择位保留一部分的历史地名。(见附件一、表1)第8条 现状地名特征现状地名既能反映城市的历史记忆,也能反映不同时期对未来发展的愿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市设施的建设,命名了一些新的道路名。九十年代以后,以“古城逢春、百花争艳”为主题,对一些老地名进行了更名,形成了历史地名与新地名交相辉映的地名体系框架。新中国成立后的良乡地名有三个主题:一是发展了历史地名的天象主题,如以长虹、辰光、阳光、月华等命名主干道;二是以花卉树木为主题,如百花、白杨、银杏、翠柳、梅花、松林等命名主次干道,以及荷花、玉竹、国槐等命名支路;三是以职能命名,如以政通、体育场、保健、建设等命名次干道和支路。公路一般是采取以起止点各取一个字组词的方式命名。(现状保留地名见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综合图方案一,黑色字体为现状地名)第9条 规划体系框架良乡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人物俱良”是“良乡”地名的缘由。本次地名规划继承“良乡人物俱良”这一主旨,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功能为主线,形成“长阳家园、商茂政通、学园卓秀、物华天宝”的分区主题,并结合历史地名和城市功能创意形成完整统一的地名体系。四个片区要优先、分层次保护和利用好历史地名资源,新建片区重点考虑城市职能或产业特色。道路通名原则:老城内道路、街巷以大街、胡同、巷命名,老城外南北方向、东北西南方向道路通名为大街、街;东西方向为路。道路等级命名原则:公路在规划区内视为主干道,两侧单位密集的路段,可独立命名。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命名应层次清晰。主干道、次干道应独立命名,支路可独立命名,也可从属主干道、次干道命名。老城区街、胡同下均可设巷。第10条 长阳片区命名方案长阳片区是以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生态居住区,现已建成多处现代化居住小区。历史上是汉广阳城所在地,历史悠久。长阳片区以“良乡长阳家园”为主题,体现历史悠久、生态宜居的区域特色,保留和利用重要历史地名,体现生态居住区的职能。(规划路名表见附件一、表2)主干道:长于路过境路段命名为长于北大街。次干道:东北西南方向次干道命名为长阳大街。北部东西向次干道穿越篱笆房村,命名为篱笆园路。京良公路过境部分,因连接良乡与大兴,命名为兴良西/东路。公园北侧的东西向次干道命名为公园北路。主要支路:长阳大街两侧支路命名为长阳西/东街。调整地名:圣水东路调整为昊天西路。第11条 商贸中心片区命名方案商贸中心片区是房山区的行政、商贸和文化中心,也是良乡老城所在地,格局保留较好。历史上商贸、教育发达,文物古迹较多。现状地名采用历史地名、天象、花卉树木和职能命名原则。商贸中心片区以“良乡商贸政通”为主题,体现商贸繁盛、政通民丰的区域特色。大部分道路已经命名,对几条次干道进行补充性命名。(规划路名表见附件一、表3)主干道:苏庄大街。次干道:星光路,从月华大街。民丰路,与政通路呼应。常庄路利用地名原点。刺猬河两岸道路命名为刺猬河西/东街。调整地名:因良乡地区规划范围调整,将昊天南大街、百花南大街、揽秀南街南延到交驰路。将阎村南街调整为太平庄南路;罗府街西延到西潞南大街。第12条 高教园片区命名方案高教园片区是东部新的城市中心,是良乡大学城所在地,具有教育研发、文化传媒、娱乐休闲等功能。高教园片区命名以“良乡学园卓秀”为主题,体现高教发达、风光秀美的区域特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留重要地名原点,并结合高教园区职能和新城市中心职能命名。(规划路名表见附件一、表4)主干道:长于路以长虹东路为界,分段命名为长于大街、长于南大街。次干道:南北向次干道大学城范围分别命名为:学园北街/南大街、卓秀北/南街。东部新区命名为:阜盛街。小清河边路命名为清苑南/北街。东西向次干道命名为:文昌西/东路、汇商西/东路。主要支路:南北向支路学院北街西侧为书院街。阜盛街两侧为阜盛西/东街。东西向支路以地名原点命名为水碾屯路、于管营路,以及明理西/东路。调整地名:依据规划范围调整,将主干道阳光南大街南延到交驰路,辰光东路、良乡东路、长虹东路、白杨东路东延到清苑北/南街。第13条 物流园片区命名方案物流园片区是首都西南物流基地,交通便利,以物流、工业和商务为主要职能。已命名道路采用了植物、天象和职能系列。物流园片区以“良乡物华天宝”为主题,体现物产丰富、物流通畅的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地名原点和文物古迹,同时体现物流中心职能。(规划路名表见附件一、表5)次干道:利用文物古迹和地名原点,命名为黑古台街、元武屯路、富庄西/东路、肖庄路。六环辅路命名交驰,古意交通发达。主要支路:以物华西/东路、天宝西/东路命名东西向支路。以良乡古代特产和北方植物命名红枫街、栗香路。调整地名:将良官大街和昊天南大街的起至点南延到交驰路。第14条 河流、公园、桥梁命名方案河流保留原有地名:哑叭河、刺猬河、小清河。第二方案是将哑叭河改为雅河。北部公园命名为广阳公园,纪念汉广阳城。东部大学城公园建议命名为卓秀公园,纪念卓秀书院。规划范围内的河流哑叭河、小清河、刺猬河上的桥梁依据穿河道路名称、地名原点、附近文物名称命名。(命名方案见附件一、表6、7、8。)规划编制过程的说明及相关建议本次规划编制历时一年半,先后制定了六版方案。主要编制过程如下:1、开展了现状地名调查,调查道路街巷(旧城胡同):339条;文物资源:12项;村庄及地名原点:45个;河流:4条;传说故迹:8项。撰写了房山区良乡城现状地名调查专题报告2、开展了历史地名研究工作,撰写了房山区良乡城历史地名研究专题报告3、形成规划初步方案后,先后征求区政协、人大,区民政、交通、公安、市政、文物、大学城管委会等相关单位意见,先后五次修改规划方案。4、多次咨询专家意见,并召开了专家论证会,方案通过专家论证。5、向街道乡镇发放了200份公众问卷。6、经房山区新城管委会和房山区区政府办公会审议,议定进一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根据公众意见再作修改后可公布实施。针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调整拱辰街道办事处名称。调查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民强烈反映,老城内“良乡”地名运用不突出,“良乡在哪里?”的问题被公众质疑,要求将拱辰大街改为良乡大街。考虑到拱辰大街地名已被部分群众接受,更改将给群众和两侧单位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良乡组团职能,建议将京石高速(圣水北大街)与拱辰北大街相交的立交桥命名为“良乡桥”;同时将“拱辰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良乡街道办事处”。二是推荐方案一为规划方案。规划编制过程中地名命名方案进行了五次调整。经多次论证和反复征求意见,部分地名提出了两套方案。两个方案差别较大的是商贸中心区,第二方案建议恢复老城内十字大街,并以城门名命名城门外大街,涉及调整主次干道路名7条。对居民及两侧单位影响较大,行政成本较高。我们推荐方案一。附件一:规划路名表附件二:规划方案二要点附件三:规划编制的参考资料列表附件一:表1:历史地名保护名录表地名属性形成年代位置现存状况保护方式良乡县城名秦/辽窦店西/今良乡新城组团和道路名原名保护昊天古塔名辽商贸中心片区古塔和道路名原名保护广阳、南/北广阳县城名汉长阳片区地下埋藏区、村庄原名保护长阳村庄名明长阳片区镇区名原名保护拱辰城门名明商贸中心片区道路名原名保护迎曦城门名明商贸中心片区未利用原名保护就日城门名明商贸中心片区未利用原名保护宝成城门名明商贸中心片区未利用原名保护大角老城中心明商贸中心片区汽车站名原名保护北关、南关、老城关厢明商贸中心片区道路名原名保护大(小)南关、西北关、东关老城关厢及村庄明商贸中心片区道路名和村庄名原名保护署前街道路街巷名明商贸中心片区道路名原名保护真武庙街道路街巷名明商贸中心片区道路名原名保护罗府街道路街巷名辽商贸中心片区道路名原名保护达礼胡同道路街巷名清商贸中心片区道路名原名保护饮马井道路街巷名明商贸中心片区道路名原名保护固节(驿)驿站名清商贸中心片区未利用原名保护郊劳(台)文物名清物流基地变通利用原名保护元武(屯)村庄名明物流基地未利用原名保护乐毅(望诸君)墓墓地名战国物流基地道路名原名保护黑古台村庄名明物流基地村庄名原名保护黄管屯村庄名清长阳片区村庄名变通利用黄辛庄村庄名明商贸中心片区村庄名变通利用鱼儿洼村庄名明商贸中心片区村庄名变通利用梅花庄村庄名明商贸中心片区村庄名变通利用后店村庄名清商贸中心片区村庄名变通利用纸房村庄名明商贸中心片区村庄名变通利用文靖书院书院名元良乡城外未利用变通利用云峰书院书院名明良乡城外未利用变通利用卓秀书院书院名清商贸中心片区未利用变通利用东杨庄村庄名明商贸中心片区村庄名选择性保护富庄村庄名明物流基地村庄名选择性保护篱笆房村庄名明长阳片区村庄名选择性保护梨村村庄名明物流基地村庄名选择性保护鲁村村庄名明物流基地村庄名选择性保护水碾屯村庄名明高教园片区村庄名选择性保护于管营村庄名清高教园片区村庄名选择性保护表2 长阳片区规划路名表编号规划名称方向起止点命名依据北主1长于北大街南北圣水北大街广阳东路从公路起止点北次1长阳大街东北西南圣水北大街公园北路从长阳一村、二村地名原点北次2篱笆园路东西长阳西街长于北大街从地名原点篱笆房村,明以前成村,建篱笆为院墙北次3兴良西路东西圣水北大街广阳北大街从过境公路名北次4兴良东路东西广阳北大街长于北大街 同上北次5公园北路东西长阳西街长于北大街从公园北支1长阳西街东北西南圣水北大街公园北路从长阳大街北支2长阳东街东北西南圣水北大街近兴良东路同上表3 商贸中心片区规划路名表编号规划名称方案一方向起止点命名依据南主1苏庄大街南北月华大街长虹西路从地名原点,明代成村,因姓得名得名西次1民丰街西北东南政通西路月华大街取政通民丰之意,与政通西街呼应西次2星光路东南西北圣水大街长虹西路从天象系列,与月华大街呼应西次3常庄路西北东南良官大街阳光南大街从地名原点,明代成村,因姓得名西次4刺猬河东街沿河东岸圣水大街交驰路从刺猬河西支1刺猬河西街沿河西岸圣水大街交驰路从刺猬河表4 高教园片区规划路名表编号规划名称方案一方向起止点命名原则 东主1长于大街南北广阳东路长虹东路从公路名东主2长于南大街南北长虹东路交驰路从长于大街东次1学园北街南北吴店沟长虹东路从高教园大学汇集之意东次2学园南街南北长虹东路交驰路同上东次3卓秀北街南北广阳东路长虹东路取良乡古代书院“卓秀书院”之名东次4卓秀南街南北长虹东路揽秀南街同上东次5阜盛大街南北广阳东路“斜街”从东部新的城市中心职能,取发达繁盛之意东次6清苑北街南北长于北大街长虹东路从小清河绿地东次7清苑南街南北长虹东路交驰路同上东次8文昌东路东西阳光北大街长于大街从教育文化职能,取良乡老城文昌阁之名东次9文昌西路东西长于大街清苑北街同上东次10汇商西路东西阳光南大街-长于南大街从工商大学位置,取汇聚商贸之意东次11汇商东路东西长于南大街-清苑南街同上东次12富庄东路东西阳光南大街清苑南大街从物流园片区地名原点东支1书院街南北辰光东路汇商西路从高教园区职能东支2辛瓜地街南北辰光东路明理西路北从地名原点,清代成村,因辛、果两姓演化得名东支3阜盛西街南北辰光东路-白杨东路从阜盛大街东支4阜盛东街南北辰光东路-白杨东路同上东支5水碾屯路东西阳光北大街清苑北街从地名原点,明以前成村,小清河边设水碾东支6明理西路东-西阳光南大街-长于南大街从理工大学位置,取探求真理之意东支7明理东路东-西长于南大街-清苑南街同上东支8于管营西路东西阳光南大街长于南大街从地名原点,清代成村,多鱼塘东支9于管营东路东西长于南大街清苑南街同上南支10物华东路东西阳光南大街清苑南街从物流基地职能,取物华天宝之意南支11天宝东路东西阳光南大街清苑南街同上 表5 物流区规划路名表编号规划名称方案一方向起止点命名原则 南次1黑古台街南北百花南大街交驰路从地名原点,民间传说黑狗救主。南次2元武屯路东西圣水西大街昊天南大街从地名原点,明代军屯,有文物娘娘庙南次3肖庄路东西圣水西大街交驰路从地名原点,明代成村,因姓得名南次4富庄西路东西百花南大街阳光南大街从地名原点,明代成村,因姓得名南次5交驰路东西肖庄路富庄东路取古良乡“进奏飞骑之交驰”,寓交通发达之意南支1红枫街南北元武路交驰路从花卉树木系列南支2郊劳台街东北-西南元武路交驰路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郊劳台”南支3白房子街南北乐毅路交驰路从地名原点,清代成村,房舍粉刷白灰得名南支4鲁村街南北白杨东路交驰路从地名原点,明代前成村,因姓得名南支5关帝阁街南北白杨东路交驰路从文物“关帝阁”,纪念关公南支6香清街南北卓秀南街交驰路从原行宫匾额“香清绣野”南支7绣野街南北汇商西路交驰路从原行宫匾额“香清绣野”南支8梨村街南北白杨东路交驰路从地名原点,明代前成村,遍种梨树等果树南支9栗香路东西圣水南大街昊天南大街从古代良乡特产南支12物华西路东西百花南大街阳光南大街从物流基地职能,取物华天宝之意南支10天宝西路东西百花南大街东支路阳光南大街从物流基地职能,取物华天宝之意表6 良乡哑叭河上桥梁地名表现地名规划地名位置命名依据哑叭河桥哑叭河和昊天北大街交叉处依据河流名称广阳桥哑叭河和广阳北大街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广阳东一桥哑叭河和雅安南街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广阳东二桥哑叭河和雅宁南街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长于北桥哑叭河和长于路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表7 良乡刺猬河上桥梁地名表现地名规划地名位置命名依据太平庄桥刺猬河与圣水大街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太平庄左/右桥太平庄左/右桥刺猬河与月华大街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苏庄桥刺猬河与良乡西路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国槐桥刺猬河与长虹西路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郊劳桥刺猬河与凯旋大街交叉处依据文物名称南关桥刺猬河与昊天南大街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纸房桥刺猬河与百花南大街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望诸君桥刺猬河与良官大街交叉处依据文物名称揽秀桥刺猬河与揽秀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白杨桥刺猬河与白杨东路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鲁村桥刺猬河与恒利东路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刺猬河桥刺猬河与恒利东路交叉处依据河流名称表8 良乡高速公路上桥梁地名表现地名规划地名位置命名依据良兴桥兴良桥京石高速和京良路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良乡桥京石高速和拱辰北大街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孟家洼桥京石高速和良坨大街依据地名原点太平庄桥京石高速和刺猬河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星光桥京石高速和星光街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阎村桥阎村桥京石高速和长虹西路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元武屯桥京石高速和白杨西路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梨园桥梨园桥六环路和京石高速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凯旋桥六环路和凯旋大街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肖庄桥肖庄桥六环路和京广铁路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良官桥良官桥六环路和良官大街南延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良官东桥良官东桥六环路和揽秀南街南延交叉处依据地名原点刺猬河桥刺猬河桥六环路和刺猬河交叉处依据刺猬河名称长于南桥六环路和长于路交叉处依据道路名称附件二: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要点(方案二)一、长阳片区命名方案长阳片区命名主题不变。长于北大街、良兴东路、良兴西路、公园北路名称不变。东北西南向次干道命名为乐府大街,以纪念汉广阳城遗址,取自汉代乐府诗歌集。东西向次干道从北到南分别为宜园路。二、商贸中心片区命名方案为了解决政协委员和居民反映老城内历史地名的继承不完整、独有性不突出、良乡路与拱辰大街名实不符等问题,建议恢复反映老城格局和城门的地名,强化良乡地名的独有性。拱辰大街拱辰门外仍为拱辰大街,城内部分调整为良乡北大街、良乡南大街;良乡路宝成门外改为宝成大街,城内部分改为良乡西大街、良乡东大街。迎曦门外改为迎曦大街。就日门外长虹路南改为就日大街。三、高教园片区命名方案将房山地区古代学府卓秀书院、文靖书院、钟秀高小名称用于主次干道,将地名原点命名部分支路。大学城南北向道路命名为卓秀南/北街、钟秀南/北街,两侧支路为辛瓜地街及香书院街。东部新城市中心命名为春丽街,取自清代行宫春丽斋。两侧支路为香清/绣野街,取自清代行宫匾额。东西向次干道及支路命名为:文靖西/东路、明理西/东路、明商西/东路。四、物流园片区命名方案次干道体现物流中心职能,用物华、天宝、元武、惠达、惠通命名,减少利用地名原点。采用郊劳台、富庄、黑古台、鲁村、梨村等地名原点命名支路。六环辅路命名良乡六环辅路。五、河流命名方案小清河、刺猬河地名保留,调整哑叭河地名。哑叭河周边为大型新建居住区,因“哑叭”与“哑巴”谐音,与居民意愿不符,建议还原为清朝地名“雅河”。各片区规划路名表附后。表1 长阳片区规划路名表(方案二)编号规划名称方案二方向起止点命名原则北次1乐府街东北西南圣水北大街公园北路因临近汉广阳城地下文物埋藏区,取汉乐府诗歌名北次2宜园路东西长阳西街长于北大街从宜居生态居住区职能北支1乐府西街东北西南圣水北大街公园北路从长阳大街/从乐府街北支2乐府东街东北西南圣水北大街兴良东路从长阳大街/从乐府街表2 商贸中心片区调整路名(方案二)现状路名调整路名等级方向起止点调整原因拱辰南大街良乡北大街次南北北关西路/东路良乡中路恢复历史地名拱辰南大街良乡南大街次南北良乡中路长虹东路同上良乡中路良乡西大街主东西西潞南/北大街到同上良乡中路良乡东大街主东西拱辰南大街昊天大街同上良乡西路宝成大街主东西月华大街西潞北/南大街利用老城城门名称良乡东路迎曦大街主东西昊天大街阳光大街同上昊天南大街就日大街次东北西南长虹东路创展西路同上表3 高教园片区规划路名表(方案二)编号规划名称方案二方向起止点命名原则 东次1钟秀北街南北大宁东干渠长虹东路从良乡高小名,钟灵毓秀之意东次2钟秀南街南北长虹东路创展东路同上东次5春丽街南北广阳东路“斜街”取清代行宫中之春丽斋东次6文靖东路东西阳光北大街长于大街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