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使命观_第1页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使命观_第2页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使命观_第3页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使命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使命观文章作者:刘薇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7-11-26 10:21:16 20世纪末21世纪初,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在短短几年内得到迅猛发展,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此也带来了严峻的师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高职教师作为专职的、直接面向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培养现代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帮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高职教师除应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外,其职业特殊性还表现在:不仅要“学高”、“德高”、还要“技高”。 一、培养现代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社会的现代化需要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要求教育首先必须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一是教育的规模、数量、普及率要提高,二是办学条件、教育技术方法要改进,三是教育思想、价值观念要转变。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思想往往是制约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由于传统的影响,观念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难度更大、需要时间更长。比如,我国的专科教育早已形成,但专科教育一直尾随本科教育,缺乏应有的特色,办成了本科的压缩型,以致社会声望、就业率始终低于本科,直到20世纪末高等专科教育纳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才完成其重新定位,但高专教育对高职教育的认同还有待时日,至今任在不断地调适之中。 社会对教育的期望最终要反映在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高新科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就依赖于数量庞大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更加明晰,培养在各行各业生产一线(基层岗位)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二、育人为本,塑造精神 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但往往在“特色”、和“专门”的强音中淡化了“育人”的根本宗旨。不论何种教育,首先应该是对人性和人格的培养,使其成为一个遵守社会规范、承担社会义务的现代人,而不仅仅是只会做工的人。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门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等多方面的关系,要防止片面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将高等职业教育简单化、工具化的倾向,要立足于把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为此,教师要积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教育信念和职业理想,在各种教育行为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热爱职业教育的工作精神,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共同生存、自我意识与价值定位、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以及创造性和主体性等品质,使之成为有独立个性、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的人,成为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坚力量。 三、帮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 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同龄人的升学竞争中往往扮演的是“失败者”的角色,但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对他们进行成功教育,而且让他们感受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成长的“快车道”。毕竟,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才刚刚达到15%,绝大部分的同龄人无缘迈进大学校门。所以,让学生安心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帮助学生成功的第一步,培养学生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行行成才的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取得成功的自信,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当然,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恒心。一般意义来讲,能力是职业成功的核心,因此“能力本位”应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被强化。但是,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讲,没有良好的人格和人性基础,能力发展终究是有限的、片面的、也是缺乏社会意义的。现代高等教育是一个实现人生价值和促进职业发展的平台,绝不是一个狭隘的职业通道,更不能暗示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就此定性了,高等职业教育是在提升人性的基础上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即以职业为载体实现个体的多方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还应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终身学习和师德修养,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指导者和学习的榜样。整天只是为了一点分数,为了一点升学率,以为通过这样的训练,终于把孩子送到了大学,就尽了自己的职责。其实,如果你没有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他们被送到了大学,毕业后也基本上等于失业。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小教师在教育这些孩子的时候的贡献在哪里呢?所以,做一个教师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联系学生生命与思想知识的桥梁与纽带。教师职业离不开思想与知识,思想与知识的载体就是人的生命。如果一个教师能够终身以学习为乐,以书本为伍,能够将自己投入到思考、研究与发现的乐趣中去,能够将学生当成自己的研究对象与学习对象,那么,当教师一定可以充满了乐趣。可以使自己的生命与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所以,有思想的教师并不一定就是饱经风霜的,相反,有思想的教师,因为充满了思维的乐趣与发现的乐趣,还有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因此,他们充实的精神世界,会使得他们看上去要比实质年龄小那么五岁。如果一个教师长期以学生为敌,以知识为敌,以思想为敌,把教师的工作变成警察一样的工作,那么长期身心交瘁就在所难免。那么,这样的教师看上去会比他实质的年龄大那么五岁,甚至十岁。一个人如果常常满脸旧社会,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那是容易变老的。反之与思想为乐的人,常常容易忘记世俗功利世界所带来的烦恼。作为教师,与思想为乐,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心永远是年轻的。每当有人把我的实际年龄猜小那么五岁的时候,我就特别高兴。因为,林肯曾经说过,一个人年过四十,就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四十岁之后,心相是相通的。用思想充实自己头脑,让自己的心灵充实而安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也说明互联网时代需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包括教师的职业内涵。一个教师仅有一些客观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学会有见识。有知识不如有见识。知识可以百度一下获得,但是见识却必须自己学会独立思考。真知识是要从做中学的。那些没有自己切身体验的所谓知识,其实大多只是伪知识。人类的知识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提出了许多挑战。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记忆力与背诵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人类唯有生命体验是不可以用机器代替的。比如,如果让美国的学生来学习中国的唐诗“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因此,我们工作的成效,常常并不取决于我们付出了多少,而是取决于我们做对了多少。做正确的事情远远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工作是有正面的价值还是负面的效应。刚才这位老师说不教还好的问题,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假如我们处于错误的教育道路上。确实教还不如不教。比如,我小学时,那时正值“文革”,上课就只是背诵毛主席语录,上课就讲那些大而空的东西。在那种情况下,经常生病,经常请病假,也不负责任的老师就是好老师。那时我最喜欢的老师也就是这样的老师。三天两日请病假,虽然我学不到东西,但是,至少他不会压迫我,不会教坏我。(大笑)。那时我身心是自由的,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看一点小人书,与孩子一起玩点游戏,身心也能够得到一些发展。人生命中本身就蕴藏了发展的基因。只要不被摧残总有一天会发展的。因此,卢梭的那句话值得我们反复深思。谢谢。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越教越厌倦。相反,如果当老师的人能够锐意求进,必然“越教越要学,越学越越有味”。 那么如何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结合自身实际,做了如下见解。 1.知识的不断积累并更新 “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一直被教师们所崇仰。然而,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拥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变革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保持更新要紧跟时代要求的步伐,教师要将一桶水变为源源不断地河流,取之不尽才能用之不竭!所以,知识地不断积累并更新变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抓紧一切可以抓紧的时间,把握一切可以把握的机会,去学习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1、要有学习思想所谓有“学习思想”,就是说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海无涯,教无止境。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为此,平时要学会向教育名著学习、向报刊杂志学习、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书本学习,特别要注重向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所以,一个教师不能没有思想。但是,怎样才能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首先,要有学习思想。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思想”的过程。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海无涯,教无止境。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通过学习,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时空,提升理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思考能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说过:“劳动给生命之灯添油,而思想把灯点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认真工作,又要在工作中讲求科学性、方向性,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不懈努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学习,对现代教育思想、教改趋势、教育理论、有清醒的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善于发现问题,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懂得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的宗旨.爱心是基础,发展是宗旨,育人是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发展。 郭道胜 老师在书中提到,教师要具备教育智慧,就要努力做到:“业务知识扎实、系统、渊博;专业技能与能力熟练、全面、高超;实践经验丰富、科学、创新。”的确,教师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身智慧、才能、力量的表现,是一种崇高、富有激情的活动,对自己的职业发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努力发扬创造精神,提高自己的教育才能和教育艺术人生,从学生方面看,也可促进其素质提高,使学生既有人格魅力、又有社会竞争力、既可持续发展、又能不断创新的“智慧之生”。郑海燕博士总结:各位老师,我们把许老师请来,给大家开了这个讲座。我在他的讲座面前,我的语言是很贫乏的。我想,我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一下呢。我想,我找不出一些语言概括出许老师的讲座的思想与风格。我一路听下来,很感佩,我看老师们也很振奋。今天上午分成两个时段,讲得很精彩,大家听得也很认真。今天尤其值得一说的是今天最后一位提问的老师,好像是余老师吧。今天大家好像已经被激活了,都在勇跃提问。我们的大脑中原来的一些观念已经与许老师所提的许多新观念在发生冲突了。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许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