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治疗静脉的评估与合理选择乐山_第1页
输液治疗静脉的评估与合理选择乐山_第2页
输液治疗静脉的评估与合理选择乐山_第3页
输液治疗静脉的评估与合理选择乐山_第4页
输液治疗静脉的评估与合理选择乐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液治疗中的,静脉评估与合理选择,四川省肿瘤医院,秦 英,2014/9/12,1,主要内容,?,临床输液治疗的安全问题,?,主动静脉治疗与被动静脉治疗的概念,?,静脉通路的选择步骤:评估,选择,2,静脉输液的发展历史,1940 -,1970 -,1940,1960,1990,1960,1980,以前,? 超过 200 种的静,? 1975 年 PICC,? 二次世界大战,? 是一项医疗,? 多种输液装置,、越南朝鲜战,出现,脉输注液体,供选择,行为,争,? 1962 年留置针问 ? 隧道式导管、,? 电子输液泵的,? 护士只能协,? 应用大量含电,输液港,应用,世、 1967 年锁,解质的液体,助准备用物,骨下穿刺,? 骨内输液方式,? 多种、联合、,? 出现密闭式输,的出现,复杂的治疗,? 1964 出现,? 用于病情最,液系统,Teflon 材料的导,? 输液泵的应用,危急的病人,? 1999 年中国,? 1957 年的首,管,INS 成立,? 血液成分输入,? 金属针头,个头皮针,? 过滤器和电子输,? 部分医院成立,? 脂肪乳剂,? 只能外周血管,液装置的应用,IV-Team,给药,? 1972 年美国,? 由注册护士执行,INS 成立,? 护理责任范围,? 营养治疗,扩展,? 实践标准的方,3,针政策,科学进步,医学发展,?,工具多样化,?,技术多元化,?,交流国际化,?,发展专业化,?,理念安全化,?,管理信息化,4,?,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满足不同治疗需求,?,中等长度导管,减轻患者痛苦,?,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5,盲插,赛丁格技术,PICC 置管,超声引导下 PICC 穿刺,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提高置管成功率 减少置管并发症,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3-11-14 发布,2014-05-01 实施,7,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专科发展,500 年曲折的历史 20 世纪完整体系,8,临床输液治疗的安全问题,9,10,外周静脉输营养液外渗引起组织坏死,11,12,执行者,思考者?,?,怎样建立一条安全的静脉通路?,?,患者少受针扎的痛苦?,?,减少并发症?,13,理念更新:,被动静脉治疗,主动静脉治疗,14,被动静脉治疗,传统静脉治疗,?,护士只根据医嘱执行静脉输液治疗,?,血管通路没有个体化的评估与选择,?,所有患者均使用外周通路器材,?,外周血管反复穿刺,?,外周静脉不能耐受药物特性引发严重并发症,15,主动静脉治疗,决策模式,?,概念:是根据治疗的相关因素、置,入的材料类型和患者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及器材,是一种主动,的工作模式,16,主动静脉治疗,建立的基础,?,护士全面掌握静脉治疗器材、治疗药物及,患者多因素状况等信息,并通过评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血管通路器材,对患者使,用的通路器材做好全方位护理,同时动态,监测通路器材的使用,17,18,19,个体化的决策,评估,选择,执行,患者是整体: 静脉输液通路的选择临床上根据,病人个体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静脉通路。,20,反思?,?,当患者住院后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你是否会常规做一个,静脉的评估工作,并为患者,向医生提出专业建议?,21,静脉的评估与选择,?,选择哪一条具体的静脉通路,应当是多因素分析的结果,22,评估要点,治疗方案,穿刺部位,维护可及性,执行穿刺者,评估,穿刺工具的选择,病人情况,23,评估静脉输液治疗,主要因素,?,治疗周期持续时间,?,治疗方案的药物性质,?,是否有多通路的要求,?,输液流速的要求,?,是否需要采集血液,?,病人自己的选择偏好以及是否有能力正确使用及维护,?,患者的血管条件,24,评估静脉输液治疗,其他因素,?,穿刺时并发症风险,?,穿刺后并发症风险,?,潜在的治疗方案改变可能,?,病人目前和未来可能的活动能力,?,成本:器械 / 植入成本 / 维护成本,?,既往治疗史,?,目前治疗情况,25,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溢,在药物配置和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26,治疗方案评估,药物性质,1,2,3,药物的刺,输注液体的,药物的 PH 值,激性,渗透压,27,对外周静脉刺激性大的药物,建议选择中心静脉,发泡剂,? 表阿霉素,? 长春瑞滨,? 柔红霉素,? 阿霉素,? 长春花碱,? 米托蒽醌,? 长春新碱,? 氮芥,? 长春地辛,? 丝裂霉素,28,刺激剂,? 多西紫衫醇,? 奥沙利铂,? 米托蒽醌,? 卡莫司汀,? 顺铂,? 环磷酰胺,? 柔红霉素脂质体,? 塞替哌,? 阿霉素脂质体,? 吉西他滨,? 5-FU,? VP-16,29,药物的 PH 值,?,血液的 PH 为 7.35-7.45,?,超过 PH 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出现化学性静脉炎,?,药物 PH9.0 为强碱,30,常见药物 PH,药物,PH,阿昔洛韦,10.5-11.6,10.5-11,蔗糖铁,苯妥英钠,12,丙戊酸钠,7.5-9,多巴胺,3.3,环丙沙星,3.3-4.6,3.8-5.8,左氧氟沙星,31,药物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约为 313mOsm/L,?,低渗透液: 240 mosm/L,0.45% 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 240-340 mosm/L,0.9% 氯化钠、 5%GNS 溶液,?,高渗溶液: 340mosm/L,10%GS 、 20 甘露醇、 TPN,溶液,32,药物渗透压,低渗,等渗,高渗,33,危险度分级,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性越大,?,高度危险: 600mOsm/L,?,中度危险: 400-600mOsm/L,?,低度危险: 600mOsm/L 时可在 24 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34,常见药物的渗透压,药物,渗透压,氯化钾,800,TPN,1400,甘露醇,1098,5% 碳酸氢钠,1190,50% 葡萄糖,2526,右旋糖酐,2000,35,血管活性药物对血管刺激,?,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管舒缩状态,血管收缩药物,血管扩张药物,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可刺激小静脉引起静脉,炎,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尼膜同、保达新,凯时,36,病人情况的评估,?,适应症,?,全身因素,?,禁忌症,?,局部因素,?,慎用症,?,社会因素,?,疾病史,?,过敏史,?,实验室指标,37,血管通路分类,1 、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针,2 、中等长度导管:适合 1 4 周的持续输液,导 管尖端在腋窝水平或肩下,3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4 、中心静脉导管: CVC,5 、动脉导管,6 、植入式输液港:( VPA ),7 、隧道式导管:血液透析,38,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量,?,手掌部静脉,10ml/min,?,前臂下部头静脉及贵要静脉 20-40ml/min,?,头静脉,6mm,40-90ml/min,?,贵要静脉,8mm,90-150ml/min,?,腋静脉,16mm,150-350ml/min,?,锁骨下静脉 19mm,350-800ml/min,?,无名静脉,19mm,800-1500ml/min,?,上腔静脉,20-30mm 2000-2500ml/min,39,血管通路的选择,短期、长期,4 小时,7-30 天,600mosm/L,46,输液港,?,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 ( 输液港: VPA ),通过皮下植入的港体连接导管而建立的,中心静脉通道,主要是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组成。是一种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的静脉系统。,47,48,输液港优势,?,并发症发生率低: 埋置体内,受皮肤保护,? 维护简单:工作量小、换药频次少,? 使用时间长( 8-10 年),? 不影响外观:无导管外露,? 不影响日常生活:可洗澡、游泳,? 增加活动自由度、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优于外周静脉导管,缺点:植入、注射技术要求高,首次投入成,本高( 3000 元 ),胸壁留有切口疤痕 , 输液,港需要手术取出,49,输液港与 PICC 、 CVC 比较,PICC 、 CVC,输液港,感染率 、并发症率,较高 ,达 20%,低,留置时间,7 天 1 年,8-10 年,导管外露,有,在体外,无,埋置体内,个人形象,影响,不影响,自由活动,限制,不受限制,导管维护工作量,大,每周 1-2 次,小,操作简单,间隙,期每月 1 次,导管维护费用,较高,低,舒适度,低,高,50,PICC 的解剖径路,51,52,上肢静脉分布的特点,贵要静脉,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无名静脉 上腔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 肱静脉,右心房,53,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 PICC),?,PICC :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PICC 的优势:,?,降低颈部和胸部插管的严重并发症:如血胸、气胸,?,硅胶材质柔软与组织的相容性好,对血管内膜损伤小,?,留置长达 1 年,减少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保留外周静脉,作为远期治疗的血管通路,?,感染发生率 3% ,特别有助于高危和免疫抑制人群,?,可以由护士操作,?,适合医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慢性病长期输液者,54,条款 5.3,PICC 置管操作应由经过 PICC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 5 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条款 6.2.5 PICC 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条款 6.8.3 PICC 留置时间不宜超过 1 年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55,6.3.2.2 PICC 穿刺注意以下事项:,a. 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患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不宜进行置管,b. 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c. 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56,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PICC 置管方法,?,传统的 PICC 置入,?,改良的赛丁格技术在非超下的应用,?,改良的赛丁格技术在超下的应用,57,一、传统的 PICC 置入,58,二、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管,59,三、超下 PICC 置管,贵要静脉血管图像,60,B 超下的 PICC 穿刺,61,62,送入导丝,送入血管扩张器及穿刺鞘组件,边旋转插管器边用力持续向前推进,使插管器完全进入血管,63,推进插管器时与血管走向保持一致,送入导管,64,颈外静脉穿刺,?,穿刺特点:静脉表浅,穿刺易掌握,成功率较,高,无严重并发症。,?,注意点:颈部放射治疗、手术治疗、颈部有占,位的患者不宜选用,颈外静脉受血管,解剖分型的影响,导管不易达到上腔,静脉,避免反复穿刺或强行送导丝。,颈外静脉穿刺 : 属于 PICC ,护士能进行该项技,术,置管后必须 X 线照片方可使用,65,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66,中心静脉插管( CVC), CVC 置管: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 CVC )置,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穿刺技术,方法:“导管针直接穿刺法”,“导丝导入法”的插管技术, CVC 材质:为聚氨酯类,材质较硬容易损伤血,管内膜,时间太长易折断,只能短,67,期内留置,中心静脉插管( CVC),?,CVC 置管途径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68,中心静脉路径,1.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无名静脉 上腔静脉 - 右心房,2. 锁骨下静脉 ,3. 颈外静脉 ,4. 股静脉 下腔静脉 ,69,中心静脉的解剖示意图,上腔静脉,颈内静脉,70,中心静脉的解剖示意图,71,锁骨下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在危急情况下容易穿刺成功,的大静脉,特别适用于肺叶切,除术后患者 ,穿刺路径有锁骨,上路、锁骨下路(广泛应用)。,?,缺点: B 超受骨骼、肺等的影响,不能辨别血管,,只能盲穿,易引起血、气胸,风险性较高,,有上腔静脉综合征、肺气肿、锁骨下有占,位、有出血倾向患者不宜选用,72,颈内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置管:一般选用右侧静脉穿刺,因,右侧无胸导管,右颈内静脉至,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几乎为一,直线,且右侧胸膜顶部较左侧,底。,颈内静脉穿刺: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B 超下穿刺置管:精准度高,有效的避免了对动,脉、胸膜等重要器官的损伤,73,带 B 超涂层的穿刺针,穿刺颈内静脉血管,74,股静脉穿刺,?,送管顺利,一般较易成功。,?,缺点:导管在血管内行程长,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且处于会阴部易污染,,易发生局部水肿、渗液,一般很少,采用,布加综合征时禁用,长期卧,床病人慎用,?,某些特殊病种如上腔静脉综合征时采用,75,股静脉穿刺点, 股三角的解剖结构,股动脉,股静脉,髂腰肌,股鞘,髂筋膜,耻骨肌,股神经,股环,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阔筋膜,股管,镰 缘,大隐静脉,76,PICC 与 CVC 的比较,项目,PICC,CVC,颈内、外 锁骨下、股,穿刺部位,肘部静脉,静脉,感染率(每千个留置日),3%,26 30 ,操作者,经过培训医生、护士,医生,穿刺难易,可见血管、成功率高,盲穿、成功率低,易出现血气胸误伤动脉,穿刺并发症,少,无危险,等,留置时间,一年,1 2 周,选择血管要求,肘部静脉良好,无特殊,上臂外展 90 0 ,余无特,穿刺时体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