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之我见_第1页
如何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之我见_第2页
如何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之我见_第3页
如何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之我见_第4页
如何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之我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如何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之我见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带领自己的团队,履行好职责,顺利达成团队的目标。通俗的讲就是“管理”。现代管理学对“管理”的论述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培训中也都接受了很多这样的理念。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如何作好管理工作有很多系统、精辟的论述,对我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谈谈自己从传统文化典籍中得到几点管理学启示。启示一勤勉。忠于职守。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意思就是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子路请求再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先之”是爱民。如范仲淹的名句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凡事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做到不令而行。使自己成为大家的表率。“劳之”是勤政。兢兢业业,吃苦耐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是“劳之”的形象。治理国家大事是这样,做一个单位乃至一个部门的领导也是这样。只有做到了“先之劳之”,才能成为一个好领导、2/7好干部。可子路却还觉得这两点不够,还想听老师再多教他一点。所以孔子又说“无倦。”不要倦怠。也就是颜渊篇里子张问政时孔子所回答的“居之无倦”。做什么职务就要安安心心,兢兢业业地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废。“无倦”启示二理性。善于抓工作、带队伍。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在抓工作、带队伍方面一定要理性,紧扣自己的本职,抓住重点。LOCALHOST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中说“凡人主必审分,然後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苛疾无自至。”其意为凡是君主,一定要明察君臣的职分,然后国家的安定才可以实现,奸诈邪僻的渠道才可以堵塞,浊气恶疫才无法出现。作为领导干部抓工作主要在于明确职责,在于辨正“名分”。“名分”辨正了,领导就不受忧愁劳苦了。不受忧愁劳苦,就有精力去搞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另外领导干部要做到过程监控,多询问,关注工作的进展情况,却不要专断地下指示。虽然知道怎样做,却不亲自去做。和谐万物,却不自夸。事情做成了,却不居功。这才是领导落实3/7工作的关键。切忌事必躬亲。掌控大局不“越位”。在吕不韦的“皇帝速成大法”吕览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勿躬”的观点,以为皇帝最大的失职,就是亲自涉入具体政务。在吕览审分中有一段话“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主亦有地,臣主同地,则臣有所匿其邪矣,主无所避其累矣。凡为善难,任善易。奚以知之人与骥俱走,则人不胜骥矣;居於车上而任骥,则骥不胜人矣。”这段话,讲出两个观点。其一,“人主”也就是现代管理学中所谓的主管,要善用团队完成工作,不能象嫌马儿跑得慢的马车夫,跳下车来与马儿同跑。“人不胜骥”,理所当然。其二,在团队合作中,做事要责任明确如果上下级之间的权限、同级间的分工太含糊,大家容易吃大锅饭,“公作则迟”;反之,权力下放,职责分明,大家无法推诿属于自己的责任,于是“分地则速”。由此可见,这里是主张分权的。分权的要义在于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同级之间,典冠官典冠、典衣官典衣;上下级之间,各有权限,这权限的原则,其实已经被韩昭侯的重臣申不害一语道破“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4/7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主管要能治其要、操其柄。一个组织的主管在“分权”和“勿躬”的前提下,一定要加强对全局工作发展态势的掌控,因为“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对各项工作一定要明确标准,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树立正确的导向。“凡官者,以治为任,以乱为罪。今乱而无责,则乱愈长矣”。凡是任用官吏,把治理得好看成能胜任,把治理得混乱看成有罪。现在治理得混乱却不加责备,那么混乱就更加厉害了。一个组织的主管要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奖勤罚懒,在组织中弘养积极向上的正气,培养大家争先创优、作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示三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综合素质。我们传统文化中对加强个人修养的论述很多,比较系统地讲述自身管理的有大学中的“修成治平”。这是一个由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平八个管理层次所组成的整体系统。在“修成治平”八层次管理系统中,每一个层次,都有其要求达到的目标。孔夫子大弟子认为格物的目标是物格;致知是目标是知至;5/7诚意的目标是意诚;正心的目标是心正;修身的目标是身修;齐家的目标是家齐;治国的目标是国治;平天下的目标是天下平。曾子还进一步阐明了八个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以上曾子的论述中,可得如下结论通过八个层次的管理,要求达到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八个不同的水平的目标,它们组成了一个目标体系。各目标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每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前因,而后一个目标则是前一个目标的后果。八个目标一个比一个高,形状犹如楼梯,这是一个从管理自己开始的、由近至远的管理系统,是一个从低到高的管理系统。它提醒后人只有从自身作起,一级一级地攀登,才可能步入管理的最高境界“天下平”。启示四清廉。常怀敬畏之心。左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拒绝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石匠人看了,匠人说这是宝贝,所以我才敢把它送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倘若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失去了各自的宝贝,还不如你自己留6/7着吧。”子罕的清廉,令我们赞许。作为当今的公务员,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没有理由不清廉。除了清廉之外,作为基层领导干部也要常怀敬畏之心。“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规,安不出大格”。说的是人无敬畏之心,便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了。人如此,社会莫不如此。古人说“畏天,畏地,畏已”。畏天就是顺应天道自然;畏地则是心怀感恩,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和环境中的万物;畏已就是敬畏自己,珍惜生命。孔子也有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具体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领导干部“有所作为”;“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领导干部应“有所不为”。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敬畏人民群众、敬畏手中权力、敬畏规章制度、敬畏个人良知,不断提高自己品行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