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修改稿※※.doc_第1页
应急预案修改稿※※.doc_第2页
应急预案修改稿※※.doc_第3页
应急预案修改稿※※.doc_第4页
应急预案修改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号:ZJZX/YJ-2012-01应急预案版本:浙增新/安2012版浙江增新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发布日期:二O一二年五月二十日浙江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版本号: ZJZX/YJ-2012-01编 制:综合办公室审 核:张清标批 准:庞文明 (公 章)浙江增化学有限公司2012年05月20日制批 准 页 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公司应急管理水平,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防止事故扩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现已经专家评审,于 年 月 日开始在公司范围内实施,请公司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批准人: 日 期: 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综合管理科编3目 录1 总则.81.1 编制目的.81.2 编制依据.81.3 适用范围.91.4应急预案体系.101.5 应急工作原则.10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10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10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22、2、1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122、2、2物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142、2、4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192、2、5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192、2、6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212、2、7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242、2、8其他危险和危害因素析.252、3危险和有害因素引起的事故类别和职业病.262、3、1危害因素引起的事故类别.262、3、2造成职业病的因素.302、3、3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总结.322、4重大危险源辨识.332、4、1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辨识.342、4、2贮存场所的重大危险源辨识.332、4、3黄磷、磷化氢在生产场所和贮存场所的重大危险源辨识.342、5化学生产事故的特征.353 组织机构及职责.373.1 应急组织体系.37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93、3专业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384 预防与预警.414.1 危险源监控 .424.2 预警行动.44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55 应急响应.465.1 响应分级.465.2 响应程序.475.3 应急结束.47 6 信息发布. .487 后期处置. 487.1事故污染物处置.48 7.2事故处理.497.3事故后果影响消除.49 7.4生产秩序恢复.49 7.5善后赔偿 .507.6抢险过程.50 7.7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508 保障措施.50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50 8.2 应急队伍保障.50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50 8.4 经费保障.528.5 其他保障.529 培训与演练.529.1 培训.52 9.2 演练.53 10 奖惩.54 10.1奖励.5410.2责任追究.5411 附则.55 11.1 术语和定义.5511.2 应急预案备案.5511.3 维护和更新.5511.4 制定与解释.5611.5 应急预案实施.56 附件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6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56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6三、组织机构及职责.57四、预防与预警.57五、信息报告程序.57 六、应急处置.57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9 附件二: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9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度分析.59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0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60 四、预防与预警.60 五、信息报告程序.61 六、应急处置.61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2 附件三: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2 一、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2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6三、组织机构及职责.66 四、预防与预警.67五、信息报告程序.67六、应急处置.68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9 附件四: 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9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9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70三、应急机构及职责.70四、预防与预警.70 五、信息报告程序.71六、应急处置.71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1 附件五: 防台专项应急预案.71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72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72三、组织机构及职责.72四、预防与预警.72五、信息报告程序.72六、应急处置.72七、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75附件六:现场处置方案.75一、事故特征.75二、应急组织与职责.75 三、应急处置.761、THPS车间应急情况处置.762、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771)黄磷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772)磷化氢现场处置方案 .773)盐酸、硫酸泄漏现场处置方案.784)氢氧化钠泄漏现场处置方案.785)甲醛泄漏现场处置方案.796)四羟甲基硫酸磷现场处置方案.807)中毒(窒息)应急现场处置方案.808)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19)化学灼伤现场处置方案.8310)食物中毒现场处置方案.8411)突发供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512)罐区现场处置方案.8713)锅炉房现场处置方案.89四、注意事项.90附录一:义务消防队员职责及名单.92附录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络电话表.94附录三:外部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95附录四: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厂区平面图.96附录五: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应急疏散路线标示.97附录六: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分布图.98附录七: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图.99附录八: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周边关系图.100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根据重大事故应对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有效的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强化事故管理的责任,明确事故应急处理中各级人员的职责,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浙江中革实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通过预案实施使应急管理工作协调统一、紧急有序,从而达到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或消除人员伤亡和各种经济损失的目的。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关行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编制。其主要依据如下: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8)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10)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11)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1.2.2 技术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3)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122669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6)浙江省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浙经贸安全2002871号)(7)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7)(8)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8-1987)(9)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2.3 其 他现状评价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于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从事生产相关活动发生的以下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1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和大面积泄漏等突发性安全事故;2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在非正常工况或处理装置非正常运转条件下造成突发性安全生产事故;3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火灾、泄漏等造成安全生产事故;4由于自然条件(台风、暴雨、洪水、地震等)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应急主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设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理、保障措施、培训演练等几部分组成。针对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制订,能够覆盖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各类型。1.5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事故。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公司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浙江增新化学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平镇工业区,主要产品为次磷酸钠、四羟甲基硫酸磷、四羟甲基氯化磷、PS聚合体、PC聚合体。产品出口率为100%。本公司现有职工80多名,其中技术人员15名,公司占地面积28亩,固定资产1000万元。 已拥有年产4000吨次磷酸钠,1500吨四羟甲基硫酸磷、四羟甲基氯化磷、PS聚合体、PC聚合体的生产能力。本公司依托科研单位,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检验项目齐全,并经常得到国内著名专家的指导。产品质量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2001年度首次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进步深化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并在2004年通过ISO9001、OHSAS18001“二合一”管理体系认证,为企业的进步发展打下了坚。公司建有义务消防队,有手抬消防泵一台,义务消防队队员10人,空气呼吸器2台,气体检测仪一台,滤毒罐10只,水池50立方,厂区各处共配置有室外消防栓8只,各类大小灭火器30多只,应急分队10人。距平桥医院1公里,距平桥消防队1公里,距天台县人民医院15公里,距天台消防队15公里。公司消防疏散分布情况见附录五:安全消防重点部位及逃生示意平面布置图表2-1 公司现有产品及生产规模序号产品名称年产量(t/年)1次磷酸钠20002四羟甲基硫酸磷1200表22 主要原料的年消耗量和库存量序号名称危规号年消耗量(t/a)库存量(t)备注1生石灰100030当地采购2黄磷42001120080从贵州采购3液碱8200130050台州4二氧化碳500.5浙江海天气体有限公司536甲醛83012120020上海采购6盐酸8101330020当地采购7硫酸8100718010上海采购8双氧水82503305用于调节废水的pH值表2-3 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及放置位置设备清单名称数量(只、台套)放置位置1500升搪玻璃反应锅60PS车间3000布尔马金反应锅4反应车间不锈钢反应锅12吨2浓缩车间不锈钢塔4PS车间前面不锈钢燃烧炉1PS车间前面搪瓷真空罐3PS车间不锈钢过滤器3PS车间塑料真空泵6PS车间、浓缩车间0.8mm平方压滤机4压滤车间、污水处理站塑料反应塔60PS车间氟塑料泵3千瓦80PS车间、浓缩车间、塑料储罐20立方10PS车间、浓缩车间、塑料管60mm、45mm各生产车间不锈钢管各生产车间锅炉蒸汽管各生产车间管架各生产车间500kg变压器1配电房烘干机1浓缩车间、离心机2浓缩车间、叉车1机修车间供水系统1供水站磷化氢气柜1PS车间前面公司总平面分布图见附录四: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2.2.1.1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爆炸、火灾、中毒。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从其产生的种类及形式来看,主要有火灾、爆炸、电气事故等。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主要有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6类,即: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与本预案有关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是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能量、有害物质的存在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源,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越大。能量、有害物质的失控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条件,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管理缺陷、环境因素四个方面。通过对该企业有关资料的分析,结合现场的调研情况,确定该企业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其可能产生的方式和途径。2.2.2物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本预案中有关物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体现在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中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这些物质既包括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也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品。具体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所包括的物质见表24。表24 物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本项目中的具体表现易燃易爆性物质甲醛、磷化氢、黄磷剧毒物质黄磷、磷化氢有毒物质甲醛、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次磷酸、THPS腐蚀性物质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氨水生石灰、纯碱、次磷酸、THPS不燃气体二氧化碳其中硫酸和盐酸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中规定的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由于上表中所列物质具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危险危害特性。为了确保这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生产或储存,使用、生产或储存单位,应熟悉并掌握这些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危害特性。对于购买的原材料,企业应向生产单位或供应商索取相应产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并根据安全技术说明书上提供的有关安全信息资料对管理、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具体物质的危险、危害特性及应急措施等见附录各物质的安全技术信息表。其主要理化特性见表25。表25 主要理化特性表类别物质危险性类别熔点()沸点()爆炸极限闪点()自燃点()水溶性比重(水1)上限(V%)下限(V%)甲醛第8.3类其他腐蚀品-92-19.473.07.050430溶于水0.82二氧化碳第2.2不燃气体-56.5-78.5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溶于水1.56碳酸钠无资料851无资料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溶于水2.53 生石灰第8.2类碱性腐蚀品25802850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溶于水3.35黄磷第4.2类自燃物品44.1280.5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30不溶1.82硫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10.5330.0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混溶1.83盐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114.8108.6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混溶1.20氢氧化钠第8.2类碱性腐蚀品318.41390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混溶2.12磷化氢第2.3类 有毒气体-132.5-87.5无资料无资料无意义100微溶无资料次磷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26.5107.8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混溶1.49磷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42.4260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混溶1.87THPS第8.3类其他腐蚀品无资料109无资料无资料100无资料混溶1.40氨水第8.2类碱性腐蚀品无资料无资料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无意义溶于水O.91注:产品THPS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属于第8.3类其他腐蚀品。根据以上物质的理化特性分析,其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易燃性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关于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划分(见表33),该企业原、辅材料火灾危险性的划分等级见表26。由于使用、储存的物质甲醛是易燃液体,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其蒸发的气体常常在作业场所或储存区弥漫、扩散或在低洼处聚积,在空气中只需较小的点燃能量就会发生燃烧。磷化氢极易燃,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另外黄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低于在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因此,在生产车间和储存区存在潜在的火灾危险性。贮存时应注意密封、干燥、通风、避光。按易燃化学品规定储运。表26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类 别名 称特 征甲A液化烃15时的蒸气压力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B可燃液体甲A类以外,闪点28乙A闪点28至45B闪点45至60丙A闪点60至120B闪点120表27 主要原材料火灾危险性等级原材料甲醛危险性等级乙A2)易爆性易燃液体所挥发的蒸气与空气会形成混合气体,当其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遇火即发生爆炸。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愈宽,爆炸下限浓度越低,该物质爆炸危险性越大。甲醛作为易燃化学品,其爆炸极限浓度为773,极限范围很宽,且爆炸下限浓度较低。当其泄漏或挥发出来的蒸气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时,遇火源、高热即引起火灾和爆炸。因此,生产车间和甲醛液体贮存仓库内存在着爆炸危险性。磷化氢具有强还原性,极易燃,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与氧接触会爆炸,与卤素接触激烈反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氨水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库温不宜超过30,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3)挥发性该企业使用、储存的甲醛具有较大蒸气压,该物质较容易挥发引起燃烧、爆炸,同时蒸气压大的物质,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在密闭的容器内,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盛装该类物品的容器更加容易胀裂。4)易扩散、流淌性甲醛泄漏后易流淌扩散,随着流淌面积扩大,物料蒸发速度加快,物料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点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同时,这些物料的蒸气密度比空气大,泄漏物质挥发的蒸气容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及凹坑等低洼处,并贴地面流向远处,往往在预想不到的地方遇火而引起火灾。国内外都发生过泄漏液体沿排水沟扩散遇明火燃烧爆炸的恶性事故。5)静电积聚性甲醛是高电阻率的电介质,在沿管道流动、灌注、输送、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冲击、摩擦易产生静电,且不易消除,当所带的静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火花。静电的危害主要是静电放电,如果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火花能量达到或大于易燃液体蒸气的最小点火能量,且液体蒸气浓度正处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时,就会立即引起燃烧和爆炸。6)毒害、腐蚀性毒害性、腐蚀性是危险化学品的又一个重要危险特性。黄磷属于剧毒品,该物质可致皮肤灼伤、磷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病、肾损害、急性溶血等,以至死亡。磷化氢也属剧毒品,是有毒有害气体,人只要吸入少量的这些剧毒气体也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磷酸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该项目涉及的腐蚀性物质有硫酸、盐酸、次磷酸、磷酸、氨水、氢氧化钠、甲醛、生石灰和THPS。腐蚀性物质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进入肺部、食道等会引起表皮细胞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固体腐蚀物质一般直接灼伤表皮,液体或气体状态的腐蚀物质会很快进入人体内部器官。在作业区域和储存区域,作业人员吸入挥发气体会造成人体健康的损害,甚至发生急性中毒。另外,在反应釜、容器进行检修、清洗工作时,操作人员可能接触罐内残余的有毒气体及罐体内沉积的其他有毒、腐蚀性物质而引起身体伤害。有关物质毒物危害程度与作业场所的容许浓度见表35。表28 物质危害程度与容许浓度物质名称最高容许浓度(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毒物危害程度甲醛0.5-高度危害生石灰-(总尘)8;(呼吸)4(总尘)10;(呼吸)8黄磷0.050.1极度危害磷化氢0.3-高度危害磷酸-13中度危害硫酸-12中度危害盐酸7.5-中度危害氢氧化钠2轻度危害次磷酸-中度危害氨水2030轻度危害THPS-高度危害 7)窒息性若钢瓶阀门漏气,液体二氧化碳气和氮气等压缩气体扩散到空气中,易使人因缺氧造成窒息死亡。在检修设备中,用氮气置换及吹扫时,一定要打开放空阀,否则,人进入设备后极易发生窒息死亡事故。8) 禁忌性甲醛不可与空气接触,且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黄磷应保存在水中,且必须浸没在水下,隔绝空气,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磷化氢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次磷酸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氨水应与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碳酸钠、生石灰、氢氧化钠与酸类禁忌。因此,在储存上述化学品时,应与禁忌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9)自聚性甲醛的特殊性质是自身容易聚合,但干燥的气体甲醛是相当稳定的,仅在温度低于100时才会缓慢聚合。甲醛水溶液在密闭的容器里置于室温下会迅速聚合并放出热量,容易聚合成多聚甲醛,所以应在甲醛的水溶液中添加适当的稳定剂。甲醛中加8%的酒精可防止甲醛聚合,低聚甲醛加热还可解聚,白色固体多聚甲醛可以考虑硫酸催化解聚。2、2、3工艺过程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及生产工艺分析,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2、2、4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生产工艺过程涉及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有:1)设备、设施缺陷 反应釜、搅拌机、电机等如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或控制器缺陷等均可能引发各类生产事故。另外,反应器均支撑在操作平台上,若平台与反应器的支撑结构强度不够、稳定性差或者结构不合理反应器的密封不良等缺陷均可能引发各类生产事故。2)防护缺陷 如反应釜搅拌装置等无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缺陷;操作人员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够;穿戴的防护用品损坏、失效、失灵;或者排风防护设施效果不好等防护缺陷均有可能引起人员的伤害、中毒等事故。3)电气危害 如:带电部位裸露、带电设备漏电、防雷措施未设置或不符合防雷要求引起的雷电危害、物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危害、电气设备的缺陷引起的电气危害。4)噪声危害 噪声主要来自搅拌装置电机、通风、排风系统的风机等运转设备。5)运动物危害 搅拌过程易引起液态物质的飞溅;成品或原料在堆垛或存放过程中,滑动引起的运动物伤害等。6)明火 操作人员违章吸烟、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火花、地面摩擦产生的火花、静电火花等。7)作业环境不良 地面沾油或生石灰等粉状物易引起作业人员的滑倒;另外还有安全通道堵塞 ;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等。8)标志缺陷 安全标志、风向标未安装或安装不正确。上述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汇总于表29。表29 工艺过程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索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工艺过程中的可能存在部位或表现形式设备、设施缺陷搅拌器与电机的连接缺陷、反应釜的控制缺陷、外露运动件、底座不稳定、支承不正确等。防护缺陷上述设备的安全附件;操作人员卫生防护距离不够;穿戴的防护用品损坏、失效、失灵;或者排风防护设施效果不好等防护缺陷。电气危害带电部位裸露、带电设备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等。噪声反应釜电机、通风、排风系统的风机等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运动物危害搅拌装置引起的液体飞溅、成品堆垛或原材料堆垛的滑动等。明火违章吸烟、地面摩擦产生的火花、电气设备产生的电气火花等。作业环境不良地面沾油或生石灰、纯碱等粉状物引起作业人员的滑倒;安全通道堵塞;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等。标志缺陷安全标志、风向标未安装或安装不正确。2、2、5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根据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分析,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包括工艺自身危险性和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1)工艺危险性该企业的生产特点是品种单一、大批量,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工艺反应类型多为无机反应,过程较为简单;另外也包括较多的物质输送、干燥、混合、包装及贮存等物理变化过程。主要工艺危险性分析概述如下:氧化还原反应原料黄磷水溶液和生石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黄磷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由于黄磷是易燃、有毒物品,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低于在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此反应过程为间歇式反应,在加料时要严格控制加料速度,防止多加、错加,并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此反应同时生成磷化氢,并可能伴随产生带负电子级的次磷化氢和少量的P2H4。磷化氢为第2.3类有毒气体,且极易燃,具有强还原性。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与氧接触会爆炸。带负电子级的次磷化氢极易燃烧。P2H4在空气中易自燃。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所有设备必须防腐蚀,设备应严密不漏。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反应釜投料口在反应一定时间就容易发生明火燃烧现象,根据现状分析有可能是生成的磷化氢和P2H4暴露在空气中发生自燃,也有可能是伴随产生的带负电子级的次磷化氢直接燃烧。因此,为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反应过程中应及时的导走磷化氢。磷化氢的引燃温度为100,该反应一般控制在4090,所以应设置温度计,反应设备必须备有良好的冷却系统,或者采用稀释法、设置控制爆炸装置及爆炸压力释放装置。该反应过程生成少量的P2H4,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建议采用活性炭、沸石或硅胶等在150250进行吸附或将P2H4等转化成磷化氢以及磷和氢。合成反应磷化氢、甲醛和硫酸反应制取THPS为合成反应。此反应过程为连续反应。因此若没有按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投料比、投料量、投料顺序、反应温度和水洗温度;没有严格控制反应水溶液的pH值;或者由于突然停电、停水、停搅拌时没有立即停止滴加物料等,都将会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甚至造成爆炸。该反应在第一级吸收塔中与由塔顶部喷淋而下的碱性吸收液逆流吸收,吸收磷化氢后的碱液从塔底排出至反应釜然后参与反应。由于磷化氢气体极易燃,具有强还原性。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与氧接触会爆炸。带负电子级的次磷化氢极易燃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压力。该反应一般控制在3540,所以反应设备一般应备有良好的冷却系统,并严格控制磷化氢流量,以避免因磷化氢流量过快,温度剧升而引起事故。精制、结晶、压滤、干燥、包装工序:这些工序大部分为物理过程,工艺本身没有大的危险性。在使用离心机等设备时,应考虑其电机、限速装置不得因摩擦、撞击而发热或产生火花,否则也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同时应注意少量尾气的易燃性和毒性危害。易燃液体在管道输送时,应合理地选用泵、管道材料、管径大小以及物料输送速度、料位落差等,力求避免系统内产生静电积聚。否则,系统内物料的蒸气和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静电火花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各生产装置均使用一定数量的易燃液体和气体,如甲醛、磷化氢等。这些易燃液体所挥发的蒸气和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一旦遇火源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2)贮存危险性企业设有危险品仓库和贮槽区,贮存中的物品,有的属于毒害品,有的属于强腐蚀品。由于贮存的数量和品种较多,进出料操作频繁,可能会发生相关物品的泄漏,造成人员中毒、腐蚀伤害等事故。3)作业活动的危险性:由于上述生产工艺本身存在的危险性,生产过程中的其他环节如灌装、检修、动火、开停车等,因使原先反应釜中密闭的危险物与空气、水等介质有了接触机会,而存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所以这些与生产有关的其他环节也存在引起重大事故的危险隐患。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料的腐蚀性,以及中间产品遇热及其他介质的爆炸性,该工艺对设备材料的防腐、防泄漏、隔热性能要求较高,换句话说,设备会由于材料和部件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引起泄漏而导致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腐蚀性环境也可导致电气绝缘性能下降而引起电气火灾。防静电、雷击措施不当,也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有一部分系有毒和剧毒物质,如管理、使用不当,操作人员会由于中毒而产生身体不适、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等生理现象,对于危险岗位而言,较容易引起误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发生。4)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根据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分析,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体现在:易燃易爆性液体、有毒气体、有毒液体。具体的表现形式见表210。表210 工艺过程的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物质名称存在部位易燃易爆性物质甲醛、磷化氢、黄磷反应釜、缓冲罐、配料罐、原料储存区、气柜。剧毒物质黄磷、磷化氢反应釜、缓冲罐、原料储存区、气柜、吸收塔。有毒液体及蒸气甲醛、硫酸、盐酸、氨水氢氧化钠、次磷酸、THPS反应釜、缓冲罐、配料罐、原料储存区、吸收塔。腐蚀性物质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氨水、生石灰、纯碱、次磷酸、THPS反应釜、缓冲罐、配料罐、原料储存区、吸收塔。2、2、6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与作业人员身心素质等有关。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