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教案方锦昌----解析几何部分(全部)prt.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1 1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 讲义讲义 31313131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基本知识体系一、基本知识体系: 1 1 1 1、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方向向量: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方向向量: 1求直线斜率的方法: (1) 、定义法:k= tan ( 2 );斜率公式:k= y2-y1 x2-x1 (x1x2) ;当 x1=x2时, 斜率不存在。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a,b),则该直线的斜率为 k= b a 2、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名称方程的形式常数的几何意义适用范围 点斜式y-y1=k(x-x1) (x1,y1)为直线上的一个定点, 且 k 存在 不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斜截式y= kx+b k 是斜率,b 是直线在 y 轴上 的截距 不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两点式 y-y1 y2-y1 = x-x1 x2-x1 (x1x2,y1y2 (x1,y1)、 (x2,y2)为直线上的 两个定点, 不垂直于x轴和y轴的直 线 截距式 x a+ y b =1 (a,b0) a 是直线在 x 轴上的非零截 距, b 是直线在 y 轴上的非零 截距 不垂直于 x 轴和 y 轴,且 不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Ax+By+C=0 (A2+B20) 斜率为-A B ,在 x 轴上的截距 为-C A,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C B 任何位置的直线 3、 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条件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条件: 斜载式:y=k1x+b1 y=k2x+b2 一般式:A1x+B1y+C1=0 A2x+B2y+C2=0 相交k1k2A1B2-A2B10 垂直k1k2=-1A1A2+B1B2=0 平行k1=k2且 b1b2A1B2-A2B1=0 且 A1C2-A2C10 重合k1=k2且 b1=b2A1B2-A2B1=A1C2-A2C1= B1C2-B2C10=0 4、 直线直线 L L L L1 1 1 1到直线到直线 L L L L2 2 2 2的角的公式的角的公式:tan = k2-k1 1+k1k2 (k1k2-1) 直线直线 L L L L1 1 1 1与直线与直线 L L L L2 2 2 2的夹角公式的夹角公式:tan =| k2-k1 1+k1k2 |(k1k2-1) 5、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 P(x0,y0)到直线 Ax+By+C=0 的距离为 d=A2+B2 |Ax0+By0+C| 6、两条平行的直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的直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 Ax+By+C1=0 和 Ax+By+C2=0 之间的距离 d= A2+B2 |C1-C2| 7、直线系方程直线系方程:、过定点 P(x0,y0)的直线系方程:y-y0=k(x-x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y=kx+b;、过 两直线 A1x+B1y+C1=0 和 A2x+B2y+C2=0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1x+B1y+C1+(A2x+B2y+C2)=0 8、对称问题:点关于点对称、点关于线对称、线关于线对称、线关于点对称: 二、典例剖析、典例剖析: 【例题 1】 、设函数(x)=asinx-bcos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 x= 4 ,则直线 ax-by+c=0 的倾斜角为(B ) A 4 B 3 4 C 3 D 2 3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2 2 【例题 2】已知集合 A=(x,y)|x=cos且 y=sin,0,B=(x,y)|y=kx+k+1,若 AB 有两个元素,则 k 的取值范围是_解:画图可知,直线与半圆有两个交点,则-1 2 ,0) 【例题 3】已知直线过点 P(-1,2),且与以点 A(-2,-3) 、B(3,0)为端点线段相交,则直线 L 的斜 率的取值范围是_(k5,或 k-1 2 )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 【题 1】已知两条直线2yax=和(2)1yax=+互相垂直,则a等于 (A)2(B)1(C)0(D)1 解:两条直线2yax=和(2)1yax=+互相垂直,则(2)1a a+= , a=1,选 D. 【题 2】已知过点()2Am ,和()4B m,的直线与直线210 xy+ =平行,则的值为 () A0B8C2D10 解: (m+2)(-2)-1(4-m)=0,m=-8,选(B) 【题 3】 “ 2 1 =m” 是 “直线03)2()2(013)2(=+=+ymxmmyxm与直线相互垂直” 的 (B)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详解】当 1 2 m=时两直线斜率乘积为1,从而可得两直线垂直;当2m= 时两直线一条斜率为 0,一条 斜率不存在,但两直线仍然垂直;因此 1 2 m=是题目中给出的两条直线垂直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注意:对于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 12 ,k k都存在时 12 .1k k= ; 12 ,k k中有一个不存在另一个为零; 对于这种情况多数考生容易忽略. 【题 4】若三点 A(2,2) ,B(a,0) ,C(0,b) (0 ,b)(ab0)共线,则, 11 ab +的值等于_1/2 【题 5】已知两条直线 12 :330,:4610.laxylxy+=+ =若 12 /ll,则a=_. 解:已知两条直线 12 :330,:4610.laxylxy+=+ =若 12 /ll, 2 33 a = ,则a=2. 【题 6】已知圆 2 x4x4 2 y0 的圆心是点 P,则点 P 到直线xy10 的距离是 解:由已知得圆心为:(2,0)P P P P,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 |2 0 1| 2 2 1 1 d d d d = + ; 【题 7】过点(1,2)的直线 l 将圆(x2)2y24 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 l 的斜率 k 2 Q 【题 8】直线1xy+=与圆 22 20(0)xyaya+=没有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21)B( 21,21)+C(21,21)+D(0, 21)+ 解:由圆 22 20(0)xyaya+=的圆心(0, )a到直线1xy+=大于a,且0a,选 A。 【题 9】 若圆01044 22 =+yxyx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0:=+byaxl的 距离为22,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 412 ,B 12 5 12 ,C 36 ,D 2 0 ,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3 3 解: 圆01044 22 =+yxyx整理为 222 (2)(2)(3 2)xy+=, 圆心坐标为(2, 2), 半径为 32, 要求圆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0:=+byaxl的距离为22,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应小于等于2, 22 | 22 | 2 ab ab + + , 2 ( )4( ) 1 aa bb + 0, 23( )23 a b +,( ) a k b = , 2323+k,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12 5 12 ,选 B. 【题 10】7圆01044 22 =+yxyx上的点到直线014 =+yx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 A36B. 18C.26D.25 解:圆01044 22 =+yxyx的圆心为(2,2),半径为 32,圆心到到直线014 =+yx的距离为 |22 14| 2 5 2 + =32,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 2R =62,选 C. 【题 11】设直线过点(0,a),其斜率为 1, 且与圆 x2+y2=2 相切,则 a 的值为() A 2B2B2 2D4 解;直线过点(0,a),其斜率为 1, 且与圆 x2+y2=2 相切,设直线方程为yxa=+,圆心(0,0)道直线的距 离等于半径2, | 2 2 a =, a 的值2,选 B 【题 12】如图,l1、l2、l3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直线,l1与l2间的距离是 1, l2与l3间的距离是 2,正三角形ABC的三顶点分别在l1、l2、l3上, 则ABC的边长是(D):(A)32(B) 3 64 (C) 4 173 (D) 3 212 【题 13】 如图, 三定点 A(2, 1), B(0, 1), C(2, 1); 三动点 D, E, M 满足AD =tAB , BE = t BC , DM =t DE , t0,1 () 求动直线 DE 斜率的变化范围; ()求动点 M 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 ()设 D(x0,y0),E(xE,yE),M(x,y)由AD =tAB , BE = t BC , 知 (xD2,yD1)=t(2,2) ( ( ( (xD=2t+2 yD=2t+1 ) ) ) ) 同理 ( ( ( (xE=2t yE=2t1 ) ) ) ) kDE= yEyD xExD = 2t1(2t+1) 2t(2t+2) = 12tt0,1 , kDE1,1 () DM =t DE (x+2t2,y+2t1)=t(2t+2t2,2t1+2t1)=t(2,4t2)=(2t,4t22t) ( ( ( (x=2(12t) y=(12t)2 ) ) ) ) , y=x 2 4 , 即 x2=4yt0,1, x=2(12t)2,2 即所求轨迹方程为: x2=4y, x2,2 【题 14】已知圆 M: (xcos)2(ysin)21,直线l:ykx,下面四个命题: (A) 对任意实数 k 与,直线l和圆 M 相切; (B)对任意实数 k 与,直线l和圆 M 有公共点; (C) 对任意实数,必存在实数 k,使得直线l与和圆 M 相切; (D)对任意实数 k,必存在实数,使得直 y x O M D A B C 1 12 1 2 B E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4 4 线l与和圆 M 相切;其中真命题的代号是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 解:圆心坐标为(cos,sin)d 2 22 |kcossin |1k |sin| 1k1k |sin|1 ( ) ( ) ;故选(B) (D) 【题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长为,宽为,AB、AD边分别在x轴、y轴的 正半轴上,A点与坐标原点重合 (如图所示) 将矩形折叠, 使A点落在线段DC 上 ()若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试写出折痕所在直线的方程; ()求折痕 的长的最大值 解: ()( i ) 当0=k时,此时 A 点与 D 点重合, 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 2 1 =y, ( ii ) 当0k时,设 A 点落在线段DC上的点) 1 ,( 0 xA,)20( 0 x,则直线 AO的斜率 0 0 1 x A k= ,,AO折痕所在直线垂直平分1= kk AO , 1 1 0 =k x ,kx= 0 ;又折痕所在的直线与AO的交点坐标(线段AO的中点) ;为) 2 1 , 2 ( k M, 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 2 ( 2 1k xky+=,即 2 1 22 k ykx=+,由( i ) ( ii )得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2 1 22 k ykx=+)02(k ()折痕所在的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0, 2 1 (, ) 2 1 ,0( 22 k k F k E + + 由()知, 0 xk=,20 0 x,02k,设折痕长度为 d,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为, ( i ) 当0=k时,此时 A 点与 D 点重合, 折痕的长为 2 ;( ii )当02k时, 设 k k a 2 1 2 + =, 2 1 2 + = k b,20=ABa时, l 与线段 BC 相交, 此时032+k,10b时, l 与线段 AD 相交, 此时01b时,l 与线段 DC 相交,此时12k,将 k 所在的分为个子区间: 当12k时,折痕所在的直线 l 与线段 DC、AB 相交, 折痕的长 1 1 | 1 1 | 1 |sin| 1 2 2 2 += + = + = kk k k k d ,2 2 5 d,当321+k时,折痕所在的直 线 l 与线段 AD、AB 相交,折痕的长 4 3 4 1 4 3 4 ) 2 1 () 2 1 ( 2 24 2 2 2 2 += + + + = k kkk k k d 令0)(xg,即0 2 1 2 3 3 3 + k k k,即0132 46 +kk,即0) 2 1 () 1( 222 +kk, O (A)B C D x y 图 5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5 5 321+k,解得32 2 2 +k;令0)(xg, 解得 2 2 1k, 故当 2 2 1k时,)(xg是减函数,当32 2 2 +k时,)(xg是增函数, 2) 1(=g,)348 (4)32(=+g, )32() 1(+gg, 当32+=k时 , )348 (4)32(=+g,)26(23482)32(=+=gd,当321+k时, )26(2d,当032+k时,折痕所在的直线 l 与线段 AD 、BC 相交, 折痕的长 2 2 12 1 1 2 |cos| 2 k k d+= + = , 34822l,即)26(22)中的 z 表示斜率为a的直线 系中的截距的大小,若仅在点()3,1处取得最大值,则斜率应小于1 AB k= ,即1a 当x=4,y=6 时 z 取得最大值. 答:投资人用 4 万元投资甲项目、6 万元投资乙项目,才能在确保亏损不超过 1.8 万元的前提下,使可能 的盈利最大.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 【题 1】 、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30 0 23 xy xy x + + , , , 则目标函数2xy+的最小值为 (答案:-3/2) 【题 2】 、若集合012M=, ()210210Nxy xyxyxyM=+, 且 , ,则N中元素的 个数为(C) 9642 【题 3】 、如果点P在平面区域 220 210 20 xy xy xy + + + 上,点Q在曲线 22 (2)1xy+=上,那么PQ的最小值为 (A)A51B 4 1 5 C2 21D21 【题 4】 、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20 1 70 xy x xy + + , , , 则 y x 的取值范围是(A) A 9 6 5 ,B) 9 6 5 + ,C( )36+,D36, 【题 5】 、某公司有 60 万元资金,计划投资甲、乙两个项目,按要求对项目甲的投资不小于对项目乙投资的 3 2 倍,且对每个项目的投资不能低于 5 万元,对项目甲每投资 1 万元可获得 0.4 万元的利润,对项目乙每投资 1 万元可获得 0.6 万元的利润,该公司正确规划投资后,在这两个项目上共可获得的最大利润为(B) (A)36 万元(B)31.2 万元(C)30.4 万元(D)24 万元 【题 6】 、设D是不等式组 210 23 04 1 xy xy x y +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则D中的点()P xy,到直线10 xy+=距离的 最大值是4 2 【题 7】 、已知实数xy,满足 2 2 03 xy xy y + , , , 则2zxy=的取值范围是_ (答案: 5 7 ,)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9 9 【题 8】 、设m为实数,若 22 250 () 30()25 0 xy xyxxy xy mxy + + + , ,则m的取值范围 是(解: 4 0 3 m) 【题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平面区域()100Axy xyxy=+, ,且 , ,则平面区 域() ()BxyxyxyA=+,的面积为(B) 21 1 2 1 4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讲义讲义 38383838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 一、一、基本知识体系:基本知识体系: 1、 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C(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 点与一个二元方程(x,y)=0 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以这 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2、 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设点转化条件,列出方程化方程(x,y)=0 为最简形式证明以化简 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3、 两条曲线的交点两条曲线的交点:两条曲线有交点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有实数解,求曲线的交点的问 题,就是求由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的问题。 4 4 4 4、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1直接法:直接写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化出所求的轨迹方程;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求法。 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的定义(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 ,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 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 3相关点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 P(x,y)却随另一动点 Q(x,y)的运 动而有规律地运动,且动点 Q 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出,则可先将 x,y表示为 x,y 的式子,再代入 Q 的轨迹方程,然后整理得 P 的轨迹方程,这种利用相关动点和所求动点的关系求出轨迹方程的方法叫 做相关点法,也叫做代入法。 4参数法:有时很难直接找出动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则可借助中间变量(参数) ,使 x,y 之间建立起联系,然后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5交轨法:求两动曲线的交点的轨迹方程时,可由方程直接消去参数,例如求两动直线的交点时常用此 方法。 也可以引入参数来建立这些曲线的联系, 然后消去参数得到轨迹方程, 故交轨法也属于参数法。 二、二、典例剖析:典例剖析: 【题 1】 、如图,圆 O1与圆 O2的半径都是 1,O1O2=4,过动点 P 分别作圆 O1、圆 O2的切线 PM、PN(M、 N 分别为切点) ,使得2.PMPN=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解析:以 O1O2的中点 O 为原点,O1O2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 O1(-2,0) ,O2(2,0) ,由已知:PN2,即 , 因为两圆的半径都为 1,所以有:) 1(21 2 2 2 1 =POPO,设 P(x,y) 则(x+2)2+y2-1=2(x-2)2+y2-1, 即33)6( 22 =+yx 综上所述,所求轨迹方程为:33)6( 22 =+yx(或 0312 22 =+xyx)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10 10 【题 2】 、已知两点 M(2,0) 、N(2,0) ,点 P 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 |MNMPMN NP+ 0, 则动点 P(x,y)的轨迹方程为() (A)xy8 2 =(B)xy8 2 =(C)xy4 2 =(D)xy4 2 = 解:设( , )P x y,0,0 xy,( 2,0),(2,0)MN,4MN= ;则(2, ),(2, )MPxy NPxy=+= 由0=+NPMNMPMN,则 22 4 (2)4(2)0 xyx+=,化简整理得xy8 2 =所以选 B 【题 3】 、如图,直线l1:)0(=kkxy与直线l2:kxy=之间的阴影区域(不含边 界)记为 W,其左半部分记为 W1,右半部分记为 W2.()分别用不等式组表示 W1和 W2; ()若区域 W 中的动点 P(x,y)到l1,l2的距离之积等于 d2,求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设不过原点 O 的直线l与()中的曲线 C 相交于 M1,M2两点,且与 l1,l2分别交于 M3,M4两 点. 求证OM1M2的重心与OM3M4的重心重合. 解: (I) 1 2 ( , )|,0, ( , )|,0. Wx ykxykx x Wx ykxykx x = =所以 222 2 2 , 1 k xy d k = + 即 22222 (1)0.k xykd+=所以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22222 (1)0.k xykd+= (III)、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由对称性显然可知: 1234 ,M MM M的中点坐标都为( ,0)a,所以 1234 ,OM MOM M的重心坐标都为 2 (,0) 3 a ,即它们的重心重合. 、当直线l与x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0).ymxn n=+由 22222 (1)0k xykd ymxn += =+ ,得 222222 ()20.kmxmnxnk d=由直线l与曲线 C 有两个不同交点,可知 22 0km,且 2222222 (2)4() ()0.mnkmnk dd=+设 12 ,M M的坐标分别为 1122 ( ,),(,).x yxy则 121212 22 2 ,()2 . mn xxyym xxn km +=+=+ 设 34 ,MM的坐标分别为 3344 (,),(,).xyxy由 34 , ykxykx nn xx ymxnymxnkmkm = = =+=+ 及得从而 3412 22 2 . mn xxxx km +=+ 所以 34341212 ()2()2,yym xxnm xxnyy+=+=+=+所以 34341212 0000 ,. 3333 xxyyxxyy+ =于是 12 OM M的重心与 34 OM M的重心也重合.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11 11 【题 4】 、已知点 M(2,0) ,N(2,0) ,动点 P 满足条件|PM|PN |=2 2,记动点 P 的轨 迹为 W; ()求 W 的方程; ()若 A,B 是 W 上的不同两点,O 是坐标原点,求OA OB 的最小值. 解: ()由|PM|PN|=2 2知动点P的轨迹是以,M N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实半轴长2a= 又半焦距 c=2,故虚半轴长 22 2bca=;所以 W 的方程为 22 1 22 xy =,2x; ()设 A,B 的坐标分别为 11 ( ,)x y, 22 (,)xy;、当 ABx 轴时, 12, xx=从而 12, yy= 从而 22 121211 2.OA OBx xy yxy=+= 、当 AB 与 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ykxm=+,与 W 的方 程 联 立 , 消 去 y 得 222 (1)220.kxkmxm=故 12 2 2 , 1 km xx k += 2 12 2 2 , 1 m x x k + = 所 以 1212 OA OBx xy y=+ 1212 ()()x xkxm kxm=+ 22 1212 (1)()kx xkm xxm=+ 2222 2 22 (1)(2)2 11 kmk m m kk + =+ 2 2 22 1 k k + = 2 4 2 1k =+ .又因为 12 0 x x,所以 2 10k ,从而2.OA OB 综上,当 ABx轴时,OA OB 取得最小值 2.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 【题 1】 、直角坐标平面xoy中,若定点)2 , 1 (A与动点),(yxP满足4=OAOP,则点 P 的轨迹方程是_ 解答:设点 P 的坐标是(x,y),则由4=OAOP知04242=+=+yxyx 【题 2】 、 以下几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设 A、B 为两个定点,k为非零常数,kPBPA=|,则动点 P 的轨迹为双曲线; 设定圆 C 上一定点 A 作圆的动弦 AB,O 为坐标原点,若),( 2 1 OBOAOP+=则动点 P 的轨迹为椭圆; 方程0252 2 =+xx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双曲线1 35 1 925 2 222 =+=y xyx 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解答】 双曲线的第一定义是:平面上的动点P到两定点是A,B之间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常数2a,且2|aAB=+yxyxB.)0, 0( 1 2 3 3 22 =yxyx C.)0 , 0 ( 13 2 3 22 =yxyxD.)0, 0( 13 2 3 22 =+yxyx 【题 4】如图, 直线 L1和 L2相交于点 M,L1L2, 点 N L1. 以 A, B 为端点的曲线段 C 上的任一点到 L2的 距离与到点 N 的距离相等. 若AMN 为锐角三角形, |AM|=17 , |AN| = 3, 且|BN|=6.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曲 线段 C 的方程. (供选择用)【题 5】 、平面的斜线 AB 交于点 B,过定点A的动直线l与 AB 垂直,且交 于点 C,则动 点 C 的轨迹是 (A) (A) 一条直线 (B)一个圆 (C)一个椭圆 (D)双曲线的一支 【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以 () 1 0,3F和 () 2 0, 3F为焦点、离心率为 3 2 的椭圆,设椭 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 C,动点 P 在 C 上,C 在点 P 处的切线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 A、B,且向量 OMOAOB=+ 。求: ()点 M 的轨迹方程; ()OM 的最小值。 解:椭圆方程可写为: y2 a2 + x2 b2 =1式中 ab0 , 且 ( ( ( (a2b2=3 3 a = 3 2 ) ) ) ) 得 a2=4,b2=1,所以曲线 C 的方程为:x2+ y2 4 =1 (x0,y0). y=2 1x2(0x1) y = 2x 1x2 ;设 P(x0,y0),因 P 在 C 上,有 02) ()| OM |2= x2+y2,y2= 4 1 1 x2 =4+ 4 x21 , |OM |2= x21+ 4 x21+54+5=9.且当 x 21= 4 x21 ,即 x= 31 时, 上式取等号.故|OM |的最小值为 3.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 讲义讲义 33333333圆的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一、基本知识体系:基本知识体系: 1、 圆的定义、标准方程、 (x-a)2+(y-b)2= r2;参数方程: cos sin xra yrb =+ =+ 2、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配方则有圆心(-D 2 ,-E 2 ) ,半径为1 2 D2+E2-4F ;反映了其代数特征: x2+y2系数相同且均为 1,不含 xy 项 3、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过圆 x2+y2= r2上的一点 P (x0,y0)的切线方程为: x0 x+y0y=r2; 过圆 (x-a)2+(y-b)2= r2;上的一点 P(x0,y0)的切线方程为: (x-a) (x0-a)+(y-b)(y0-b)= r2;弦长公式: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13 13 |AB|= 22 1212 (1) ()4kxxx x+注意注意:直线与圆的问题中,有关相交弦长划相切的计算中,一般不 用弦长公式,多采用几何法,即|AB|=2 r2-d2 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二、典例剖析:典例剖析: 【题 1】 、如果直线 L 将圆:x2+y2-2x-4y=0 平分且不通过第四象限,则直线 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A) A0,2B0,1C0, 1 2 D0, 1 2) 【题 2】 、若直线 x+y=k 与曲线 y= 1-x2恰有一个公共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_-1k没有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 21)B( 21, 21)+C(21, 21)+D(0, 21)+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14 14 解:由圆 22 20(0)xyaya+=的圆心(0, )a到直线1xy+=大于a,且0a,选 A。 【题 5】圆01044 22 =+yxyx上的点到直线014 =+yx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 A36B. 18C.26D.25 解:圆01044 22 =+yxyx的圆心为(2,2),半径为 32,圆心到到直线014 =+yx的距离为 |22 14| 2 5 2 + =32,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 2R =62,选 C. 【题 6】 、设直线过点(0,a),其斜率为 1, 且与圆 x2+y2=2 相切,则 a 的值为() A. 2B.2B.2 2D.4 解:设直线过点(0,a),其斜率为 1, 且与圆x2+y2=2 相切,设直线方程为yxa=+,圆心(0,0)道直线的距 离等于半径2, | 2 2 a =,a的值2,选B 【题 7】 、过点(1,2)的直线 l 将圆(x2)2y24 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 l 的斜 率 k 2 2 【题 8】 、圆 1 O是以R为半径的球O的小圆,若圆 1 O的面积 1 S和球O的表面积S的比为 1: 2:9SS=,则 圆心 1 O到球心O的距离与球半径的比 1: OOR=1:3。 解:设圆 1 O的半径为 r,则 1 S 2 r ,S 2 4R ,由 1: 2:9SS=得 r:R2 2:3 又 222 1 rOOR+=,可得 1: OOR=1:3 【题 9】 、过点(1,2)的直线l将圆 22 (2)4xy+=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的斜 率_.k= 解:(数形结合)由图形可知点 A(1,2)在圆 22 (2)4xy+=的内部, 圆心为 O(2,0)要使得劣弧所对的圆心角 最小,只能是直线lOA,所以 112 22 l OA k k = = = 【题 10】 、若半径为 1 的圆分别与y轴的正半轴和射线 3 (0) 3 yx x=相切,则这个圆的方程为。 解:若半径为 1 的圆分别与y轴的正半轴和射线 3 (0) 3 yx x=相切,则圆心在直线 y=3x 上,且圆心的 横坐标为 1,所以纵坐标为3,这个圆的方程为 22 (1)(3)1xy+=。 【题 11】 、已知直线5120 xya+=与圆 22 20 xxy+=相切,则a的值为18181818 或或 8 8 8 8。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15 15 解:圆的方程可化为 22 (1)1xy+=,所以圆心坐标为(1,0) ,半径为 1,由已知可得 |5| 1|5| 13 13 a a + = +=,所以a的值为18 或 8。 【题 12】 、若直线ykx2 与圆(x2)2(y3)21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解: (0, 3 4 )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 讲义讲义 34343434椭椭圆圆 一、基本知识体系:一、基本知识体系: 1、 椭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第一定义:|PF1|+|PF2|=2a(2a|F1F2)注意焦点三角形的应用; 第二定义:|PF1| d =e(椭圆的焦半径公式:|PF1|=a+ex0,|PF2|=a-ex0) 2、 椭圆的的方程椭圆的的方程:焦点在 x 轴上的方程: 22 22 1 xy ab +=(ab0) ;焦点在 y 轴上的方程: 22 22 1 yx ab += (ab0) ;当焦点位置不能确定时,也可直接设椭圆方程为:mx2+ny2=1(m0,n0) 、参数方程: cos sin xa yb = = 3、 椭圆的几何性质椭圆的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22 22 1 xy ab +=(ab0) 22 22 1 yx ab +=(ab0) 简图 中心O(0,0)O(0,0) 顶点(a,0)(0,b)(0,a) (b,0) 焦点(c,0)(0,c) 离心率 e=c a (0e1)e=c a (0的左准线上.过点 P 且方 向为 =(2,-5)的光线,经直线 y=-2 反射后通过椭圆的左焦点,则这个椭圆的离 心率为:(A)(A) 3 3 (B) 1 3 (C) 2 2 (D) 1 2 解析:如图,过点 P(-3,1)的方向向量=(2,-5);所以)3( 2 5 1;, 2 5 +=xylK PQPQ 则,即 1325 ;=+yxLPQ;联立:)2, 5 9 ( 2 1325 = =+ Q y yx 得, 由光线反射的对称性知: 2 5 1 = QF K 所以) 5 9 ( 2 5 2; 1 +=+xyLQF,即0525: 1 =+yxLQF;令 y=0,得 F1(-1,0);综上所述得:c=1, 3, 3 2 =a c a 则;所以椭圆的离心率. 3 3 3 1 = a c e故选 A。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17 17 【题【题 4 4 4 4】 、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长轴A1A2的长为 4,左准线l与x 轴的交点为M,|MA1|A1F1|21 ()求椭圆的方程;()若点P为l上的动点,求F1PF2最大值 解 : ( ) 设 椭 圆 的 方 程 为 22 22 1 xy ab +=(a0,b0), 半 焦 距 为 c, 则 |MA1|= 2 a a c ,|A1F1|=a-c 由题意,得 2 222 2() 24 a cac c a abc = = =+ a=2,b=3,c=1.故椭圆的方程为 22 1 43 xy +=()设 P(-4,y0),y00,只需求 tan F1PF2的最大值即可.设直线 PF1的斜率 k1= 0 3 y ,直线 PF2的斜率 k2= 0 3 y ,0F1PF2) 的左、 右焦点, 若在其右准线上存在,P 使线段 1 PF的中垂线过点 2 F,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D) A 2 0 2 ,B 3 0 3 ,C 2 1 2 ,D 3 1 3 , 【题【题 1 1 1 1】 、已知ABC 的顶点 B、C 在椭圆x2 3 y21 上,顶点 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 点在 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C ) (A)2 3(B)6(C)4 3(D)12 【题题 2 2 2 2】 、椭圆的中心为点( 1,0),E它的一个焦点为( 3,0),F相应于焦点 F 的准线方程为 7 . 2 x= 则这个椭 圆的方程是(D ) (A) 22 2(1)2 1 213 xy +=(B) 22 2(1)2 1 213 xy+ +=(C) 2 2 (1) 1 5 x y +=(D) 2 2 (1) 1 5 x y + += 解:椭圆的中心为点( 1,0),E它的一个焦点为( 3,0),F半焦距2c=,相应于焦点 F 的准线方程为 7 . 2 x= 2 5 2 a c =, 22 5,1ab=,则这个椭圆的方程是 2 2 (1) 1 5 x y + +=,选 D. 【题题 3 3 3 3】 、在给定椭圆中,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2,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 1,则该椭圆的离心 直线的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18 18 率为( B ) (A)2(B) 2 2 (C) 2 1 (D) 4 2 解:不妨设椭圆方程为 22 22 1 xy ab +=(ab0) ,则有 22 2 21 ba c ac =且,据此求出 e 2 2 ,选 B 【题【题 4 4 4 4】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 F(23,0) ,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 2 倍,则该椭圆的 标准方程是; 解:解:已知 2 2 2 2 222 4 2 ,2 3 161 164 ( 2 3,0) b b b b ab cab cab cab c y y y y x x x x a a a a abcabcabcabc F F F F = = =+= = 为所求; 【题【题 5 5 5 5】 、如图,把椭圆 22 1 2516 xy += 的长轴AB分成8等份,过每个分点 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 1234567 ,P P P P P P P七个点,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 1234567 PFP FPFP FPFPFP F+=_35_; 【 题【 题 6 6 6 6 】、 椭 圆 C: 22 22 1(0) xy ab ab +=的 两 个 焦 点 为 F1,F2, 点 P 在 椭 圆 C 上 , 且 11212 414 ,|,|. 33 PFFFPFPF=()求椭圆 C 的方程; ()若直线l过圆 x2+y2+4x-2y=0 的圆心 M,交 椭圆 C 于,A B两点,且 A、B 关于点 M 对称,求直线l的方程. 解:()因为点P在椭圆C上,所以62 21 =+=PFPFa,a=3; 在 RtPF1F2中,52 2 1 2 221 =PFPFFF故椭圆的半焦距c=5,从而b2=a 2c2=4,所以椭圆 C的方程 为 49 22 yx +1;()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 、 (x2,y2) ;已知圆的方程为(x+2)2+(y1)2=5,所以圆心M 的坐标为(2,1) ;从而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1, 代入椭圆C的方程得 (4+9k2)x2+(36k2+18k)x+36k2+36k27=0.因为A, B关于点M对称;所以 . 2 94 918 2 2 2 21 = + + = + k kkxx 解得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网新源公司招聘考试教材及模拟题
- 2025年全断面掘进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抢维修作业安全措施培训课件
- 2025届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扫黄打非法制课件
- 2025年丽水社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贵州文科联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荆州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枣阳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 慢性宫颈炎课件
- 国家临床版3.0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
- 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
- GB/T 42866-2023煤化工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导则
- 2024年高考法语核心词汇全突破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 高等数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滑雪协会
- 抢救工作制度培训课件
- 《机场安检员》工作岗位试题库与答案(二)
-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Unit1-A-new-start-课件
- 肺部感染性疾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