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成生物学的现在和未来去年7月,科学家们创造出了首个“合成细胞”,一个由电脑编码并在实验室里拼接到一起的化学合成基因组控制的有机体。一年之后,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举办的第五届合成生物学年会上(Fifth Annual Synthetic Biology conference),生物学家仍在努力向此领域的下一阶段前进。阻碍他们前进的是生物学本身变幻莫测的特性,还有将创意变成工程有机体所需要的资金和时间。虽然克雷格文特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创造出的合成细胞暗示着将来合成生物学可以重新设计活细胞,执行他们梦寐以求的任何任务,尽管这个目标仍然遥远。多数研究集中于诱导微生物执行那些与它们已有机制相似的任务,比如,利用它们在自然界中所采用的相似过程和材料将碳水化合物转变成燃料。合成生物学竭力使分子生物学更像工程学用可预测的方法将可预测的材料和部件组合到一起。正如合成细胞所展示给我们的那样,科学家们现在拥有各种工具在电脑上编码一个已有基因序列,利用DNA合成仪合成基因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在实验室里拼接到一起。(这个流程只是合成生物学所采用的众多流程中的一种。)但是仍然很难预测当细胞被改变之后能做些什么。研究人员常常受限于细胞随性生存生长的自然天性,这种情况在很多时候必须要克服,使它们能有效地做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事情。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制造和组装初始材料:编码某个特定功能的DNA分子片度并在实验室里合成。创造这样一种DNA片段耗时且昂贵。像任何商品一样,它必须要设计、制造并测试。即使做一个相对较小的改变也会很费力,很耗时,很烧钱。“合成某些序列要花费两个月时间,”而其他一些根本就合成不了,原因尚不清楚,一家组装DNA部件的新创公司银杏生物工作室(Ginkgo Bioworks)的共同创立者拉赫曼谢蒂(Reshma Shetty)说到。他还说,公司利用软件自动化操作来设计构建单元和其他部件,并控制液体处理机器人将DNA片段拼接到一起,这些DNA片段是从专业从事DNA合成的公司订购的。目前,正是这最后一步成了主要瓶颈。公司一直在追踪做出这些序列要花费多长时间,怎样才能更快。哈佛大学的一位系统生物学教授帕梅拉斯丽芙(Pamela Silver)说,创造新有机体所需的资金和时间限制了创造性。每当合成生物学家们尝试一个新设计,他们都不得不花钱合成DNA,等着它返回,然后将其转入细胞中,再进行测试。斯丽芙说,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合成生物学们不愿意失败或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她对大家说:“我仍然坚信这个梦想,有朝一日你们当中有人最终能够坐在电脑前,设计实验,并且在第二天就能得到DNA。”合成生物学若要兑现其承诺,DNA合成就必须“廉价、快速、可预测并且精确,还有对所有人开放,”包括哪些实验室里并没有太多设备和资金的研究人员。幸运的是,跟DNA测序技术很相似,DNA合成技术成本正在迅速降低。哈佛大学计算基因组中心(the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Genomics at Harvard)主任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在他的谈话中提到,DNA合成和测序技术的成本一直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下降,近来每年降低到1/10。合成生物学:正在起飞的技术 2010年06月01日 15:56 东方网-文汇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汉密尔顿史密斯及其同事在5月2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宣布,他们创造了一个人造生命。更准确地说,他们利用实验室里现成的化学物质,制造出了载有约1000个基因的DNA片断。这是自万物起源以来第一个没有祖先的生命,这个名为辛西娅(synthia)的人造生物的诞生,意味着人造生命的时代已经来临。科学家对基因修改的研究已有多年,但交换整个基因组则是完全不同的,其他一些研究通常所作的改变是将少量的基因从细菌中分离。现在我们可以从计算机中提取信息开始,可以从数字代码开始,以四个实验瓶中的化学物质(指组成DNA的A,T,G,C)创建新的遗传密码,我想这就是最大的不同。克雷格文特尔曲折的创造生命之路从最基本的生命组件创造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生命,是文特尔15年前就有的一个雄心勃勃的理想。纵观以往的生命史,生命的实质就是信息的传递,但是首个人造生命的诞生表明,不需要闪电的激活,不需要生命的代代相传,就可以让生命从最基本的组件中诞生,从非生命物质到活生生的生命,相比之下,以往的基因改造只是入门之作,而文特尔在合成生物学上跨出的这一步,才是真正掌握了操纵生命的艺术。创造生命的探索之途历经艰难和曲折。一开始,为了少些麻烦,文特尔尽可能地寻找最小的生物体,并想法将它弄得更小。他起先选择的是一种生殖支原体,一种在生殖道中栖居的生物,是已知最小的非寄生细菌,只有485个基因,然后,将基因一个个剔除,看它是否还能存活,以确定哪些基因是可要可不要的,以期以一个更小的生命体来做合成生命的原型。但这似乎走进了死胡同,虽然可以证明有100个基因并非是必需的,至少在适宜的实验室环境下可以不需要,但一下子将这些基因全部剔除它却无法存活,找出能够生存的最小的基因组要花许多时间,因为这种支原体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更重要的是,需要较小基因组的理由也渐渐淡化。DNA合成技术日趋成熟,其价格越来越低,所以文特尔决定改而采用稍作修改的完整的支原体基因组。2003年,文特尔合成了病毒Phi-X174的基因组,只有11个基因,但它却并非第一个人工病毒,一年前,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复制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不过非常衰弱,只能勉强繁殖。文特尔合成的病毒却是货真价实的,当病毒DNA注入宿主细胞时,宿主细胞的反应就像感染了真正的Phi-X174病毒一样。但是生殖支原体的生长缓慢还是个问题,于是研究小组改用了它亲缘关系相近的丝状支原体,只是它的DNA是前者的两倍之多,不过以现在的技术这已经不构成什么问题了。为了容易辨别这种新的菌种的不同,文特尔和他的同事剔除了丝状支原体中他们认为不需要的14个基因,然后加入了一些他们新设计的DNA,文特尔将这个过程称作嵌入水印。枯燥的实验终于加入了一点有趣的东西。文特尔说,他们嵌入的水印中包括一段密码,里面含有一个网站的网址和三句引文,只要你知道如何解密就行。水印的明文部分标名它是属于文特尔的,编号为JCVI-syn1.0。完成重塑的基因组被注入无基因细菌,含有这种细胞的液体被撒在琼脂培养盘中,单个细菌的生长繁殖会在琼脂上产生斑点,研究人员对一些繁殖茂盛的斑点进行DNA测序,现代基因测序技术可以迅速完成对支原体基因组的测序,检测结果表明,菌群中确实包含有合成基因组。人造生命的杰作真的活了!文特尔:聪明的园丁生物技术有时更像人与自然交流的一种传统方式:园艺。园艺技术主要是通过修剪与嫁接。以基因为修剪嫁接对象的生物技术却遇到了这样的拦路虎:生命体有自己的一套方式,而不管人类主人有什么打算。生物技术中的修剪包括去除一些虽对野生生命有好处但却消耗能量,不利完成指定任务的特性,生物技术中的嫁接是添加进从别处转移来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文特尔还是希望能回到他最初的设想,通过完整而合理的修剪嫁接,创造一个最小的基因组。这个雄心勃勃的设想将成为生物科学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物技术将从逐个基因操控,发展为一个以批量生产方式改变生命的合成生物学产业。为此,文特尔就像一个聪明的园丁一样,在过去的十年里锲而不舍地向这个方向努力。显然,他为细菌互换零部件的想法十分成功。细菌族中的每个物种,或一群物种,都有一个由数百个或数千个基因构成的基因子集,这个基因子集来自于包含了无数个基因的基因库。因此对虽有亲缘关系但有很大不同的细菌进行比较,可以揭示一种与最小基因组概念类似的核心能力,以寻求制造出有实用价值的细菌(比如批量生产某种特效药物)的途径。文特尔的目光并不仅仅放在细菌上,除了寻求最小基因组之外,他还瞄准了单细胞的藻类。从单细胞的细菌跨越到单细胞的藻类,听起来是很短的一步。但在生物分类上,藻类与细菌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类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及藻类。藻类的有趣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包括文特尔在内的许多人都想用藻类来制造生物燃料。它们可将大气中和发电站排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石油或柴油。目前几乎所有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微生物都是通过发酵作用来实现这一目的的,利用藻类就可以省掉一些中间步骤。文特尔的目的是要实现对细菌基因组的全面控制,将研究对象扩大到各种不同的微生物。他麾下的合成基因组公司已和Exxon签约,将由其斥资6亿美元,从藻类中制作生物燃料。文特尔表示要努力建立完整的藻类基因组,这样我们就可以改变藻类生长中50%-60%的参数,藉以形成各种超多产的有机体。到目前为止,通过对众多海水微生物DNA的分析,文特尔已拥有约4千万种基因的库存,其中大部分源自于藻类。他说,这些基因将是一笔可观的资源,足以使捕获的藻类产生有用的化学物质。未来生命科学展望然而,科学家的所有这些设想和努力,都要取决于一个因素:合成DNA价格的持续下降。这与戈登摩尔关于电脑发展的著名定律很有些相似,过去十年里DNA测序和DNA修改的价格都在直线下跌。前者意味着世界上的DNA数据库里已有了生命之树各部分的大量基因数据,后者意味着这些基因的剪切粘贴都在变得越来越便捷容易。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正在起飞的技术,不仅是件好事,而且于人类至关重要。创造一种新的实用生物体的过程将会是一种不断失败不断尝试的曲折过程,人工选择的进化方式很可能会像自然选择一样,浪费大量的资源。但很多人对基因合成的繁殖方式有所担忧,君不见电脑黑客制造的电脑病毒给人们带来多大的烦恼,他们担心,未来的黑客们也许会利用合成生物学,制造出真正的病毒。无疑,这是一种风险。但几乎所有技术都一样,既可用来行善,也可用来作恶。用来制造病原体的技术也可用来制造疫苗。既能行善,且能带来利益的事,总是比邪恶的欲望更能吸引更多的人,如此说法并非盲目乐观。利用合成生物学,人们可以发明新的作物、新的燃料、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和新的药物。当然,也可能会有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做一些疯狂的事情。在科幻小说迈克尔克莱顿的侏罗纪公园中,展现了恐龙复活的惊人场景,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办法利用存活下来的DNA直接让生命复活。但是如今人类已经有了成功制造出基因组的能力,加上对复杂生物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相信总有一天,合成生物学将能制造出做出类似恐龙的生物。不过,虽然恐龙没有留下可用的DNA,其他更晚灭绝的生物却慷慨地给予了我们机会,想像一下,将合成生物学用于目前已完成测序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再与现代人类的DNA相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根本的不同,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如果能够创造出一个尼安德特人出来,再亲口问他一些问题,那将多有意思!不过,如果这种做法会引起伦理道德上的争议的话,不妨来只远古猛犸象试试怎么样?人工合成生命的未来作者:佚名来源:生物谷2007-6-12 9:15:06生物谷:过去,基因魔术仅限于对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生物做些修改比如从一个细菌上提取基因,然后塞入玉米或者猪的染色体中。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制造生命是完全新的不是从原始的母亲细胞中提取基因后代。 这种尝试是可行的,因为生命1.0版现在正越来越快地被破解。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理解关于生物体的一切。但是合成生物学家认为他们能利用所知道的知识,设计并编写出新的生命形式,来做一些实际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以前是完全不可能被完成的。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学家罗恩维斯,现在正为细胞编写基因软件,他说我们现在可以将细胞当作“可以被编程的东西”。维斯相信他不久后就能“像为计算机编程一样简单地为细胞编程。” 合成生物学科学家预言:在未来三到五年,首个2.0版的生命体将诞生。那意味着,人类不久将进入生命2.0时代。届时,人工合成生命技术的发展将依赖于目前重要的研究成果纳米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即在分子的层面上制造出新的生命。生物学一直在进行有关分子构成的研究,“人工生命”计划正是看中了生物学领域这一优势。假如我们将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我们自己身上,结果会是怎样呢?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合成生物带来的危险,目前最令我们担忧的是如何去阻止一种极具毒性的人造生命体吞噬地球上已有的生物。有专家指出,地球上存在的每种植物、动物、菌类和原生动物都渴望成为“世界的统治者”。没有什么东西比病毒和细菌更残忍了,而且它们已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但其他生物大部分依然“健在”,因此合成生物更危险的说法难以成立。 事实上,生命2.0很可能今天我来讲有关生物方面的知识,我主要讲的是生物的发展过程以及生物学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动态。我们初一年级学习的植物学、动物学,以及初二年级学习的人体生理卫生都属于生物学范畴,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生物学发展了也意味着人类向前发展了。 一、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讲生物学发展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生物”?单从字面来看,就是指具有生命的物质,具体来说就是指自然界中由活质构成并具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它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一些学科。生物学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在原始社会里,由于人们主要以狩猎来维持生活,所以在狩猎的过程中人们逐渐积累了有关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繁殖规律等动物学知识;后来,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现有的动物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采集一些野果、野菜作为食物;在采集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逐渐积累了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始走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我国是研究动植物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我国开始对动物的养殖进行详细的记载,公元两千多年前编著的山海经记载着食之有效的药物60多种;公元前1066476年编著的诗经中记载的动植物不少于300多种;还有后魏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对动植物都有详细的记载和研究;使中国在世界上创立出中医学。在国外,人们对生物的研究要比中国晚,但发展相当快。十七世纪,随着细胞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许多科学家对植物的组成和生理进行了研究,使植物的构成被揭开,植物的生理活动也逐渐被认识;象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动物方面,其发展是比较快的。随着动物的化石一件件被挖掘出来和人们对现有动物的研究,人们逐步了解了动物的进化规律,同时也揭开了人类起源之谜,使“神创论”的谬论彻底破灭。更重要的是人类对动物生理的研究,人们了解了人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为人类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所以说,没有生物学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将不会发展。现在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型的国家,生物学的发展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生物学的发展十分重视。从1950年起我国就致力于水稻高产栽培的研究。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一批具有高产、抗病的杂交水稻。在生物化学领域,我国科学工作者于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又人工合成具有天然活性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些成果说明了我国在生物的某些领域中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二、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学的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医学上,生物技术在生物制品和新药制备方面的应用对防治某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象青霉素、金霉素、链霉素等一系列抗生素的应用,以及现在通过各种高新技术提练的生物制品,为人们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生物领域“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进展顺利,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瘟疫的癌症、爱滋病等一系列疾病现在有望在生物技术方面得到突破。在国防上,生物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从过去的飞机、雷达、潜水艇的发明,到现在细菌武器、基因武器的应用,都与生物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都看过电影或电视,银幕上经常出现这样镜头,某军队为了不暴露目标,把一些树枝等植物缠绕在武器上或者戴在头上,但在现在战争中这些伪装都不起作用了,因为离体植物和生活着的植物在生理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人们通过遥感测定这些植物的不同生理值就很快知道哪是伪装物,哪是真正的植物体,从而掌握作战的主动权,有效地打击敌人,取得战斗的胜利。在工业上,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象造纸业的发展、橡胶业、酿造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生物技术。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地球上的垃圾也迅猛增多,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地球被垃圾所包围;于是一些国家纷纷开始研究治理污染的有效方法。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都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过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生物治理;美国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超级细菌”,用它来处理石油污染,日本则培育出能处理废水的细菌,德国的垃圾变石油等等,这些无不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关系。由于一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以及代谢的多样性,它们已广泛被用来加工各种化工原料。人们可以用它们来找矿,甚至用来提取金属。象美国研制出的能“提炼”黄金的细菌等。在农业方面,生物技术应用的更加广泛。优良品种的选育,杂交水稻的应用,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保障。此外,象快速种植技术和快速养殖技术的推广,使人们随时随地吃到四季的各种蔬菜和动物食品,人们甚至可以吃到基因工程所创造出的转基因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的好处实在不少。为此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生物科学的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均居世界前列的美国,自从有了航天飞机,他们每次航天飞行都预载着几百个项目的实验,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生物实验。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就分别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来探测遥远的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七十年代,美国又向火星发射了两个探测器分别进行了三个有关生物方面的实验。八十年代,美国又多次发射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进行动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实验。这些实验为人类拓展宇宙生存空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在,试管婴儿、器官移植、人造器官等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名词。殊不知这些成果的取得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另外,四季如冬的南极也吸引了众多国家的视线,他们纷纷把足迹伸向那里。现在许多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自己的考察站,来研究地球的诞生、生命的起源以及和平开发问题。我国也分别于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八年在南极建立了两座科学考察站,即“长城站”和“中山站”。三、二十一世纪生物的世纪当前,世界上的人口每年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在递增,而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干旱、洪涝灾害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空前的威胁。另外,环境污染造成大量动植物资源的死亡,一些珍稀动植物资源在地球上消失。据一些科学家估算,目前平均每天有2 5种生物种群在地球上消失。一个物种,一旦在自然界中消失,就无法再生出来,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世界各国都重视对环境的保护。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即“人与生物圈”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全球性的科学研究、培训以及信息交流,为生物圈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在世界各国设立了三千多处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已有十个自然保护区被纳入了国际保护区网。此外,还有许多民间组织也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当前最有影响的要数“绿色和平组织”。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我国在近些年也立了不少法律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象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土地法等等。我国全国各地兴建了一千多处自然保护区,许多濒危动物和珍稀动物得以保存下来。象大熊猫、朱鹮、丹顶鹤、珙桐、银杉、水杉等。可见,我国对世界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虽然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但这都不能适应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要想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必须适应自然,了解自然,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同时还要向宇宙中拓展空间。这些都要从生物科学中得到解决。就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土地沙漠化问题、人口增长问题、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等等也得靠未来的生物科学的发展得到解决。所以,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的世纪,也将是人类高度发展的世纪。好,让我们共同跨向二十一世纪!一周国际要闻:合成生物学带来科技产业革命2011-09-19 08:40:36来源: 科技日报网络版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到: 浏览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合成生物学,21世纪甫问世的分支学科,却携浪而来预示着未来的科技产业革命。而重塑生命体,正是此中的至高点。在本周,美国科学家公布首次人工合成真核生物部分基因组,成为了该领域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们人工合成出两个染色体片断,并将其放入一个活酵母菌体内,目前酵母菌仍能正常存活,未出现明显异常。在2010年,文特尔小组让首个人造细胞于实验室诞生的消息,入选了科技日报年度国际十大新闻。当时的人造单细胞生物尚是细菌的合成生物学成果,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此次采用了酵母,为更高级的真核生物,这亦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合成真核生物的部分基因组。并且,这项研究中出现一个亮点,就是科学家在人工基因组中设计了一种“拼凑”系统,激活相应的酶来开启系统后,可删除某些基因或重排基因序列,使酵母随之发生相应变异,这就能够得到不同属性的酵母。此人工合成方法只针对非必需基因,并不会干扰内部结构,科学家计划在未来5年内以人造基因组取代酵母菌的所有基因组,让其进化出新菌株。然而,就像合成生物学每一次进展都势必要被置于风口浪尖一样,另一种声音指出:进化乃自然法则,不可能受到人为糊弄,实验对象是否因此遭受限制存活与繁殖机能缺损,尚需时间检验。一周之“首”首现形:“一仆二主”的小行星地球只环绕太阳这一颗恒星,但银河系中却存在大量的双恒星系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开普勒”望远镜首度让环绕两颗恒星运行的小行星现形,于理论上,在太阳系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了。不过,新出现的这颗行星应该很冷,没多大可能有生命存在。首确定:生物信息传递通道很“狭窄”细胞要通过分子通道发送和接收化学信号,但单个通道的数据容量却不足1比特,这是科学家们首次确定出的结果。这也表明,细胞无法只依靠该通道就做出决定,它们有时候会在这些已知通道外互相“交谈”。首发现:突破血脑屏障的分子人们首次发现,老鼠身体内产生的一种名为腺嘌呤核苷受体的分子,能对大分子进入大脑进行控制,当该分子在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上被激活时,就会建立起一个进入血脑屏障的通道,借此更有效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首研制:全双工无线网络科学家最新研制的“全双工”技术,使手机等无线设备能用同一个频率与无线基站“交谈”并“倾听”其发射出的信号,改变了需要两个频率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现状。最新突破将使无线网络运营商在不新建基站的情况下,让网络吞吐量加倍。前沿探索以植物凝集素来提纯干细胞因干细胞不纯引发并发症,是干细胞疗法中一巨大难题,而今科学家一改此前专注于动物性抗体研发的思路,使用植物产生的凝集素将干细胞从混合细胞中分离出来,克服了既往瓶颈。除更安全可靠外,新方法的应用范围也更广,且更会便宜100多倍。抗肿瘤药物的漂亮“组合拳”将多种药物组合起来获得的新的综合疗法,有望治疗两种极具侵略性的肿瘤疾病。研究人员近期就成功地找到了这种药物组合:与甲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相关的神经系统肿瘤以及KRAS变异肺癌这两种顽症的对抗者。而在此之前,人们对这两种肿瘤病症几乎束手无策。“最”案现场最强推力的火箭NASA公布了建造大推力火箭的计划。新火箭借鉴航天飞机使用的液氢液氧引擎、燃料箱以及升级后的航天飞机固体燃料推进器。它将比美国登月项目所用的“土星5号”火箭更强大。待研制成功后,它将是美国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可以运送宇航员前往火星等深空探索目的地。最楚楚可怜的小猫和人体内对抗艾滋病病毒(HIV)的情形一样,猫用于抵御病毒感染的限制因子在FIV(猫类免疫缺陷病毒)面前同为失效。因此,科学家将抗猴艾滋病病毒的恒河猴基因和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绿色荧光的水母基因注射到未受精的猫科动物卵子中,新近培育出的3只转基因荧光猫都能对抗FIV,这些在黑暗中荧荧发光的小猫眼神无辜,却肩负着“抗艾战士”光辉使命,帮助人类尝试研发出艾滋病疫苗及新疗法。奇观轶闻“看见了”看不见的星体仍然是捷报不断的开普勒望远镜,它发现天琴星座中一颗行星在其轨道中轮番地早来或迟到,这证明着它附近藏匿着一个“看不见的星体”。该星体可谓“人在江湖,但江湖却没有它的踪迹”,至今无法从质量上探测到它的存在,于是天文学家头一次用这种方法确切探测到一颗此前未知的星体。金属生命?变形金刚!英国科学家用含有金属的巨型分子成功地制造出了类似于细胞的气泡,并赋予它们一些类似生命的特征。如能诱使这些气泡演变成完全无机且能自我复制的实体,就证明了金属(无机物)生命体可存在。换句话说,像赛伯坦星球的变形金刚那样并不基于碳的生命形式也就成为了现实。届时,人类搜罗外星生命的范畴可不只是延展了一点儿。(编辑 蔡明奕未来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大的影响 2009-10-25 18:49 提问者: jm684684 | 浏览次数:1240次请大家随便畅想一下,最好是基于现在的生物技术的基础上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参考资料:提交回答取消 2009-10-26 00:09 精彩回答 1 新型药物研发。靶向,RNAi,疫苗,纳米运输成为关键词。虽然现代医药日新月异,但是仍然有大量疾病缺少真正有效的手段,如艾滋病等许多病毒性疾病,中风,心血管等退行性病变,以及许多遗传性疾病。另外,现代的经典的药物,也在与微生物的斗争中,疲于应付。不断的变异的细菌,使得药物的研发越来越吃力。其实,真正的新药,不仅是药物的本身,还包括药物的载体(运输)和高度特异性。许多药物效果很好,但是作用太过广泛,或无法靶向应用,或无法到达靶器官等,使得许多原因不在于没有这个药,而在于没有办法将药物靶向性作用于这些病变组织。如RNAi技术成为人类治疗病毒性疾病,肿瘤等有力的武器,但是现在却没有办法让它能够安全地运达病灶并发挥作用。在未来,靶向性药物,纳米药物将成为药物研究过程中重要的载体,而与传统的药物结合,共同构成真正强有力的治疗工具。2 组织工程与器官移植随着干细胞的技术快速发展,人类目前已经能对某些细胞的分化方向进行人工控制,使得人类对组织工程和器官移植期待得到空前的提高。当然,目前的技术离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新的技术,如三维组织培养,定向分化技术使得人类能够在体外复制出一些简单的组织。对于复杂的组织和器官,相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仍然有可能成为现实。3 个性化医疗时代传统的医疗技术,是治病的技术,不是治人的技术。而随着人类基因组、SNP、代谢组学等的全面了解和蛋白质组学的逐步了解,为个性化医疗开辟了新的曙光。根据不同病人的基因表型,进行有针对性地用药和治疗,达到最低的副作用,最高的敏感性和效果。这是人们期待的事实。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辩证的思维将全面影响到现代医学,最终会与现代医学的个性化医疗全面融合,组成新型的医学模式。4 生物酶学工程。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生命力最为强大,许多微生物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如强酸,强碱,高温,极低温,强辐射,高重金属等条件下很好地生存,另外,通过人工的诱变措施,也能“制造”出许多具有特殊能力的菌种,为人类造福。这些微生物能够将许多“无用”的物质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从而在生物冶金,生物炼油,生物清除垃圾;也能将许多人类难以转化的产品进行轻易转化,如某些酶可以将纤维素直接转化为糖,能够高效率产生一些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3《琵琶行 并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3我很诚实(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第1课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八年级下册(2024)清华大学版(2024)(青海)
- 5.14 文艺复兴运动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 中级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 中国中铁审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摄影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专业摄影设备使用与维护试题
- 地理灾害防治解析2025年初中模拟试卷及答案集
- 政府内部审计试题及答案
- 综合解析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GB/Z 27001-2025合格评定通用要素原则与要求
- 2025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规范服务礼仪培训
- 嘉兴市昊鸣纺织有限公司年产480万米高档纺织真丝面料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四川眉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车信号杜斌刚课件
- 《医学美容技术》课件-5强脉冲光美容技术
- 深信服aES产品技术白皮书-V1.5
- 农村宅基地流转合同协议范本
- 文保员安全培训课件
- pu线条安装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