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放标准是怎么定义的? 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将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标准由现在的欧洲I号改为欧洲II号,到2008年,则正式实施欧洲III号标准。 交通污染在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据透露,在欧洲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交通污染约占21%,是欧洲空气质量恶化和导致癌症、呼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元凶。为遏制交通污染,欧盟1992年推行了“欧1”汽车尾气排放标准,1996年实施了“欧2”汽车尾气排放限值,2000年出台了“欧3”标准,逐步加大了限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的力度。2005年1月,欧盟启用“欧4”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要求各成员国修改有关立法,以税收政策惩罚尾气超标的汽车。根据“欧4”标准,柴油发动机汽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每公里必须在25毫克以内。标准还要求各成员国为柴油车增加特殊的过滤装置,减少颗粒物对空气的污染。欧盟最近出台的法令要求,每辆上路行驶的车辆必须装有“车载检测系统”,在排放超标时提醒驾驶者及时进厂维修,不必等到每年一度的检验。欧洲各国政府和汽车工业界代表近日在布鲁塞尔举行欧洲公路交通理事会,发表了汽车工业战略研究计划,提出要让欧洲公路交通“更加安全、更少污染和更具竞争力”。为此,计划今年底前出台更加严格的“欧5”排放标准,并于2008年实施。正在酝酿中的“欧5”标准,对颗粒物设限值为5毫克,对氧化氮和碘等有害气体更加严格限制排放,使欧盟内部市场在尾气排放方面更加整齐划一,并配套严格的惩罚措施。欧盟委员会日前设立了“21世纪汽车工业竞争规则高级专家小组”,简称“CARS21”小组,专门为“欧洲汽车工业推动全球竞争,吸引国际投资”出谋划策,其中包括“明确今后10年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其竞争力制定最佳规则”,以及“创造必要的科研与发展条件”等项明确的任务。由于拟议中的“欧5”标准势必提高柴油车造价,因此引起各成员国的广泛关注。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和瑞典等几年前积极推动欧盟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开始讨论“欧5”标准。作为汽车工业强国,为了保持其先进的排放技术和游戏规则制定者的地位,德国政府2003年7月建议对柴油汽车使用成熟的废气颗粒过滤技术,敦促欧盟委员会尽快制定汽车尾气新排放标准,得到各国环保组织和汽车工业界的支持。2003年9月,欧盟委员会向成员国征集面向2010年的新排放标准建议,主要增加对柴油车尾气排放的限制。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欧洲汽车产业希望借助“欧5”和随后的“欧6”,利用欧洲柴油车在节能和限污方面的成熟技术,振兴欧洲汽车工业并使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今后几年是我国汽车普及的时期。借鉴欧洲的经验,加大对汽车产业的科研投资,开发更加清洁、安全、节能和更便宜的汽车,减少交通污染,净化环境,已经成为汽车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国自1999年开始实施欧排放标准,同年停止了含铅汽油的生产和使用,并不再生产化油器汽车。今明两年中国将开始实施欧排放标准,而分别成功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北京、上海将提前实施这一标准。 据悉,目前国内大多数新生产的轿车已提前达到欧的排放标准,达到欧标准的轿车生产准备工作也正在进行。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建立实施在用车的排放监控制度。 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将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标准由现在的欧洲I号改为欧洲II号,到2008年,则正式实施欧洲III号标准。 欧洲汽油车废气排放标准(参考) 标准 欧 欧 欧 欧 实施 时间 1995年底前 1995-2000年 2000-2005年 2005年底起 HC 1.1% 1.1% 0.66% 0.46% CO 4.5% 4% 2.1% 1.5% NOx 8% 7% 5% 3.5% PM 0.36% 0.15% 0.1% 0.02% 欧洲柴油车废气排放标准(参考) 标准 欧 欧 欧 欧 实施 时间 1995年底前 1995-2000年 2000-2005年 2005年底起 HCNOx 1.36% 0.9% 0.56% 0.3% CO 2.72% 1.0% 0.64% 0.5% PM 0.196% 0.1% 0.05% 0.025%从欧I到欧II,虽然说排放限值有所趋严,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实现。欧III的难点不仅在于排放限值收紧,应该说,从欧II到欧III是一个飞跃,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取消发动机起动後不采样的40秒钟怠速:欧I和欧II排放法规的测试循环中,发动机起动後有一段40秒怠速阶段,在此期间排出的废气不予采集;欧III则取消了这怠速,从发动机开始起动就采集废气样本;* 氮氧化物的排放单独考核:在欧I和欧II排放法规中,将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合在一起算总账,只对两者之和制订一个限值标准,但是欧III分别规定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限值;* 增添-7以下的冷起动试验:欧III增添了一项在-7以下的环境进行的冷起动试验;* 对排放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要求更加严格:欧III要求排放控制装置在行驶5年或8万公里之後,仍能满足型式认证的排放要求;* 引入EOBD:从欧III开始要求引入欧洲车载诊断技术EOBD,分阶段执行相关的法规。用於排放控制的系统EOBD(European On-Board Diagnostics),简称OBD(On-Board Diagnostics),即“车载诊断技术”或简称“车载诊断”。欧I和欧II排放法规阶段的发动机管理系统都带有车载故障诊断功能,但是在欧III排放法规中,OBD隐含着专门用於排放控制的意思,根据定义,它是“用於排放控制的车载诊断系统”,而且必须能够通过储存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失效代码来识别故障的可能範围。 欧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值车辆类别 基准质量(RM)kg 限值g/kmCO HCNOx PM汽油机 柴油机 汽油机 非直喷柴油机 直喷柴油机 非直喷柴油机 直喷柴油机第一类车 _ 全部 2.2 1.0 0.5 0.7 0.9 0.08 0.10第二类车 1级 RM1250 2.2 1.0 0.5 0.7 0.9 0.08 0.102级 1250RM1700 4.0 1.25 0.6 1.0 1.3 0.12 0.143级 1700RM 5.0 1.5 0.7 1.2 1.6 0.17 0.20欧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值车辆类别 基准质量(RM)kg 限值g/kmCO HC NOx HCNOx PM汽油机 柴油机 汽油机 汽油机 柴油机 柴油机 柴油机第一类车 全部 2.3 0.64 0.2 0.15 0.50 0.56 0.05第二类车 1级 RM1305 2.3 0.64 0.2 0.15 0.50 0.56 0.052级 1305RM1760 4.17 0.80 0.25 0.18 0.65 0.72 0.073级 1760RM 5.22 0.95 0.29 0.21 0.78 0.86 0.10汽车尾气与人体健康危害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 X)、铅(Pb)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合力,它的亲合力比氧强几十倍,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消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造成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在NO2浓度为9.4mg/m3(5ppm)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碳氢化合物: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但是HC和NOX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的约为平时的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者死亡分别为事件前一周同类死亡人数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 汽车尾气与人体健康危害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 X)、铅(Pb)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合力,它的亲合力比氧强几十倍,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消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造成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在NO2浓度为9.4mg/m3(5ppm)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碳氢化合物: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