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产品的质量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doc_第1页
畜禽产品的质量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doc_第2页
畜禽产品的质量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doc_第3页
畜禽产品的质量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doc_第4页
畜禽产品的质量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 目:畜禽产品的质量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畜禽产品的质量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杨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凌 712100)摘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贯穿畜禽生产、畜禽保护、畜禽及畜禽产品市场流通的各个环节。关系到养殖生产及畜禽产品经营加工企业,也是消费者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虽然这些年我国畜禽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饲料、生产到加工、流通等环节依然存在问题。通过分析畜禽产品质量现状、主要环境污染因素、其质量安全在市场检测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畜禽产品的发展提出应对方法。综合以上这些方面进行概述。关键词:畜禽产品质量现状、主要污染、检测和监管方面的问题、应对方法1 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现状 畜禽规模养殖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农村地区,散养畜禽的农户所占比例仍然很大,组织化程度较低,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很难落实动物防疫、检疫的卫生要求。一些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受利益驱动。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违法添加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畜禽定点屠宰落实基本到位,屠宰检验工作也能保证落实,但对“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检测还没有从根本上落实。生产、加工企业标准化作业程度不均衡,对“三废”、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成分污染的过滤程度低还不能全面做到清洁生产。监管责任落实还不能无缝对接例如在生猪收购、运输、屠宰环节中,畜牧、商务、工商部门都在监管,但在职能交叉、衔接不当时易形成监管空白或互相推诿现象1。近年来,国际畜禽产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口蹄疫、禽流感等传染病的暴发,疯牛病、二噁英等传染病的发生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外,假奶粉事件、“瘦肉精”猪肉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均对畜产品的社会消费需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使得公众对畜禽产品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因此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更对畜禽产品生产及市场监管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2 环境污染对畜禽产品的影响从畜禽的饲养到畜禽及畜禽产品的加工、运输环节都会对其产生污染。2.1 养殖环境引起的污染畜禽养殖规模在扩大、养殖数量在增加,而污染的治理却相对滞后。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成为环境破坏的根源。粪便污水排放在有限的土地上。恢复周期延长,水质、空气质量下降。给畜禽疫病传播创造有利条件,风险加大,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威胁2。2.2 饲料与疾病防治带来的污染2.2.1 抗生素残留抗生素残留是指因动物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或食入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后,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的组织及器官内蓄积或贮存。抗生素在改善畜禽的某些生产性能或防治疾病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抗生素的残留问题。残留的抗生素进入人体后具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如病菌耐药性增加以及产生过敏反应等等。畜禽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二是用于防治畜禽疾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同时又不遵守休药期及食品卫生规定;三是为达到防腐抗菌的目的,人为地在动物性食品中添加抗生素。2.2.2 激素残留激素残留是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应用激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埋植于动物皮下,导致畜禽产品中激素的残留。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和肥育、消除体臭等功效,同时也可用于动物的同期发情等。畜禽产品中残留的激素多为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激素、兴奋剂类等,如兴奋剂对羔羊、肉鸡、鸭、猪和犊牛有促生长作用,曾一度为许多养殖户所大量使用。2.2.3 致癌物质残留凡能引起动物或人体的组织、器官癌变形成的任何物质均称为致癌物质。目前备受人们关注的污染食品的致癌物质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苯并芘、亚硝胺、多氯联苯等。这些致癌物质进入畜禽产品度主要途径:一是污染或霉变饲料饲喂动物,使毒物在动物体内蓄积;二是畜禽产品加工、贮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三是加工过程中使用添加剂不当而造成污染,如在肉产品加工中使用发色剂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过量等。2.3 农药残留农药对畜禽产品的污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饲料中的农药残留转移到畜禽,如种植的青绿饲料使用农药除虫;极少数情况下可由于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不正确使用农药而造成,如给仓库或运输工具杀虫3。2.4 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和类金属,如汞(Hg)、镐(Cc)、铅(Pb)、砷(As)、氟(F)等,这类元素主要通过饲料、饮水或防治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在机体内蓄积。造成重金属和类金属在动物体内蓄积的原因:一是自然环境中含量过高,如有的地区水、土壤和大气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导致其在动植物体内积累;二是在饲料加工和畜禽产品的加工、贮存、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在使用机械、容器、管理及加入不纯的食品添加剂或辅料,均会导致有害元素的增加,例如罐头食品中锡含量增加,加工皮蛋时使用氧化铅为辅料,导致皮蛋中含铅量增高等;三是为达到促生长目的,在饲料中过量添加高剂量的金属离子,如铜、砷制剂等;四是农药、化肥及工业“三废”对饲料、畜禽产品污染4。3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3.1 法律法规不完善为了提高畜禽产品安全质量,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包括(畜禽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畜禽产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食品卫生法、商品检验法、产品质量法等。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畜禽产品安全管理法制建设滞后,与一些发达国家畜禽产品安全管理法律不接轨5。3.2 市场监管体制多头负责目前,对市场上畜禽产品质量监管的机构包括卫生系统、农业系统、质检系统、技术监督系统、食药系统、环保系统、经贸委系统等多个部门,检测设备多头设置,但义不完全设置,造成了职能的交叉、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到畜禽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管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是计划管理体制遗留的问题,多个行业和部门职能重叠。缺乏统一监管机构,各部门各司其职,缺乏沟通,缺乏灵活,势必对畜禽产品质量的监管产生长期不利影响6。3.3 市场检测监管的软、硬件基础差在硬件设备方面大部分监测机构的实验环境及实验条件较差,检测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检测的要求,设备老化、精度不够,一些专项分析仪器设备配套仪器不足,仪器设备难以适应现代快速分析的需要。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污染不能很快解决。软件建设方面,检测的配套软件缺乏,并且不能及时更新,无法满足检测技术标准。人员配备上更是亟待加强,由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许多检测机构只能保留原有的人员。而这些人员对新的仪器设备、质量标准、操作规程缺乏了解和培训。对国内外的先进检测技术或方法了解很少,根本无法实现标准操作。4 畜禽产品质量监管与发展对策基于前面的分析,发展安全畜禽产品不仅要注重生产加工过程,而且要关注最终产品的质量卫生标准。根据此原则,要建立和完善一个高效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抓好对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储藏、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全面安全管理,使每个环节都成为保证质量安全的一道有效屏障,从而形成一个“多屏障”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4.1 加强饲料市场检验,加大执法力度坚持饲料市场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拉网式监督检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行业准入,强化对企业生产设备等硬件条件和管理制度等软件条件的审核检查,规范生产行为;定期和不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4.2 加快立法,建立健全的畜禽产品安全生产的法制保障体系发展安全畜禽产品,建立健全法制化管理的保障体系是关键。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形成一整套健全的畜禽产品安全的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一要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相关人员的守法意识和生产经营者的自觉性;二要严格执法,加对安全畜禽产品生产的执法力度;三是加大技术标准与配套法规的建设,标准应涵盖饲料、养殖、基地、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并严格执行配套标准和相关法规,确保畜禽业生产安全产品;四是要加强动物防疫和检疫、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在发展安全畜禽业生产中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安全畜禽产品的生产,并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确保安全畜禽业稳定、健康、高效发展。4.3 强化管理,严把畜禽产品生产经营市场准入关在市场环节中,应主要抓市场准入,重点抓生产者准入、产品准入和供应商准入;在零售环节,应大力发展有保鲜设施的超市、开辟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专营店或专营柜台,鼓励零售企业以保鲜形式销售7。同时,要为生产者和供应商建立一种机制,使其生产或经营符合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品能产生强大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例如,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可以卖较高的价格,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等等。在实施初期,政府应对实施质量控制的直接成本给予补贴,以鼓励生产者和销售者主动参与。4.4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和检疫检验系统要加强畜禽疫病监控和测报工作,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能适应大流通、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化养殖特点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网络。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技术支撑、行政执法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执法能力和检测水平,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2。参考文献1 彭艳霞,刘彩霞.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检测、监管对策.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9):8889.2 吴金祥. 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中国畜禽种业,2010,06(10),4143.3 孙艳波,郑小英. 浅谈我国目前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对策J. 河南农业,2008,(17):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