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2011年1月福师大附中高一期末1题)“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 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2(2011年4月济南二模9题)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3(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13题)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姬姓立国者40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 )A等级 B血缘 C嫡长子继承 D世袭5(2011年3月上饶市一模25题)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7(2011年3月长春市调研24题)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工商皆本思想出现C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8(2011年东北四校二模35题)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在西洋历史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则并不是一种制度,而他们的一种社会形态。现在把中国史上“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史上秦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 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9(2011年4月湖南高考仿真25题)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文中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10(2011年4月长沙模拟27题)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西周分封制 西汉“中朝”的建立 明朝的内阁制 清乾隆帝建立军机处A B C D11(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3题)明太祖朱元璋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同时据明史稿记载,明成祖继位后,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两则材料说明( )A明朝照搬了西周的分封制 B明朝放弃了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宗法制依然是分封制的核心12(2011年1月茂名市一模12题)“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皇位世袭 D天人感应13(2011年宁波八校联考2题)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和军事 B公元前223年的某一天,上朝时,秦王自称“寡人”C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隶书给家人写了封家书D公元前226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 14(2011年4月湖南高考仿真26题)“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15(2011年3月忻州市联考1题)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A社会经济形态 B地方行政组织C专制集权的程度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16(2011年4月佛山二模12题)“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17(2011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3题)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 权转变”18(2011年5月泉州市质检14题)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彻底打破了宗法分封制 B中国进入了农耕文明时期C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9(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6题)下列历史小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A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B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君主专制的削弱C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进程D巴黎公社与国际工人运动20(2011年3月北京海淀区13题)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21(2011年4月乌鲁木齐三模24题)“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22(2011年3月长望浏宁四县调研25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实施三省六部制 B宋代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唐代以谏官制约皇帝的权力 D宋代谏官向皇帝负责23(2011年3月洛阳市统考24题)“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24(2011年1月福州高级中学高一期末3题)“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是( )A秦朝三公制 B秦朝“朝议”制C隋唐三省制 D明朝内阁制25(2011年1月佛山市质检2题)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三省相互牵制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26(2011年4月阳泉市一模24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三省六部制 明朝的内阁 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清朝的军机处A B C D 27(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12题)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始终没有实权 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最初是临时机构 始终由高官任职A B C D28(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2题)某中学开展“古代中国政治”为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29(2011年1月珠海市质检1题)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30(2011年4月福建省质检14题)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 )提高行政效率 保证官员文化素养 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公平公正选拔人才A B C D二非选择题31.(2011年1月南京模拟21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请回答:(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3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6分)(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2分)整理人:龚哲山(福建莆田五中历史组 QQ:35152082)中学历史教学园地32(2011年3月南昌市一模26题)(11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敌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是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2分)(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 33.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议定皇帝名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嬴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二、“封建”还是“郡县”?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 材料二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了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 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4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4分)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2分)(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4分)31【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小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薄膜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节能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羧酸盐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神经科学抗体和分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男泳衣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子书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天线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构造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大同大学《平面广告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课题申报书: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图像的国家形象视觉构建研究
- 年产10万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车间设计
- 2024-2030年中国对苯二甲酸工业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 T-CBDA 70-2023 中小型体育馆室内装饰装修技术规程
- 社区食堂租赁合同样本
- DB52T 1657-2022 磷石膏模盒通 用技术要求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真题及答案
- 2024年居间合作备忘录:双方协商达成
- 厨房食材验收标准
- 与信仰对话 课件-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