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官防护用品.docx_第1页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docx_第2页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docx_第3页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docx_第4页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装 - 订 - 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普本 安全工程 专业20 12级 1 班个体防护课程考核 论文封面 学号 1290801149 姓名 崔福倜 成绩 阅卷人 论文题目: 呼吸器官防护用 摘要:生产过程中危害呼吸器官的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和生产性化学毒物两大类。作业场所中任何一种或多种浓度超过卫生标准,多会对作业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呼吸防护用品是用来防御缺氧环境或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呼吸道的防护用品,是防止职业危害的最后一道屏障,正确的选择与使用是防治职业病和恶性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而我国现在很多用工单位没有佩戴相应的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有的佩戴不合格,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只发放一个简易口罩,与此同时劳动者也不知道自己的健康正在受到侵害,依然帮老板挣钱,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有害物质的伤害方式和特点进行了解,以及哪些防护用品可以减少这些危害对我们影响,最后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关键词: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化学毒物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一、生产性粉尘粉尘是对人体健康造成最大的职业危害因素之一,不是所有的粉尘都会被人体吸收。长期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越细的,越容易被人体吸入,特别是小于5um呼吸性粉尘,会直接进入肺泡并沉积,导致矽肺病或其他尘肺病,轻则丧失劳动力,重则死亡。生产性粉尘是指在声场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许多过程中都会散发颗粒物质污染环境空气,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很多,几乎所有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有些工艺产生的粉尘浓度还很高,严重影响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生产性粉尘由于种类和理化性质的不同,对机体的损害也不同。按其作用部位和病理性质,可将危害归纳为尘肺、局部作用、全身中毒、变态反应和其他五个部分。尘肺尘肺病是危害中国工人健康的最严重的职业病。权威机构报告国内尘肺病累积病例及可疑尘肺(0+)病例近百万,尤以煤炭系统为重,每年尘肺病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同时在国内外还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面对众多的现有患者,企业特别是历史包袱较重的煤炭行业,在面临企业下放、结构调整的困难情况下,难以对大量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社会上更是散布着许多已与用人单位脱离的尘肺患者,成为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这些都已演变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下面我重点介绍尘肺,尘肺是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按其病因不同又分为五类:(1)矽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结合状态的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2)硅酸盐肺是指长期吸入含有结合状态的二氧化硅的粉尘引起的尘肺,如石棉肺、滑石肺、云母肺等。(3)炭尘肺是指长期吸入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引起的尘肺。(4)混合性尘肺是指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物质的混合性粉尘所致的尘肺。(5)其他尘肺长期吸入铝及其氧化物引起的铝尘肺,或长期吸入电焊烟尘所引起的电焊工尘肺等。二、生产性毒物来源及其危害工业生产中的毒物,称为工业毒物,大多是一些化学物质(如化工原料、中间产物、附属物、杂志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可以以气态、液体和微粒(气溶胶)状态出现。生产性有害物质吸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有的有害物甚至可引起恶变,如白血病、癌等。据统计,职业中毒的95%左右是吸入毒物所致,因此预防尘肺、职业中毒、缺氧窒息的关键是防止毒物从呼吸器官侵入。预防职业中毒的发生,采取个人呼吸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毒物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各种有害作用的物质一般均可称为毒物。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各行的工业毒物约1700余种。三、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的选用呼吸护具种类很多,必须指出,错用呼吸护具是很危险的。1996年10月20日,浙江省某化工厂乙基氮化物车间水洗釜发生堵料,在水未置换、未分析的情况下,班长打开真空泵,错误滴使用过滤式面具到釜内处理,当监护人说已处理完毕,讲真空泵关闭的瞬间,班长因硫化氢中毒倒下,监护人急忙戴上过滤式面具救人也倒在釜内,2人均中毒死亡。所以,只用合理选用护具,才能够起到保护工人安全和健康作用。1、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的分类防尘呼吸器具 按防护用途 防毒呼吸器具 供氧式呼吸器具 简易式防尘 自吸过滤式 口罩 复式防尘口罩 防尘呼吸器 送风过滤式 密合型呼吸器 防尘面具 开放型 头罩型 过滤式呼吸式护具 自吸过滤式 防毒呼吸器具 送风过滤式 导管式 防毒面具 按作用原理 直接式 自救器 供氧式呼吸器具 空气呼吸器 (自给式)开放式 氧气呼吸器隔离式呼吸护具 循环式 自吸式软管呼吸管送风式呼吸器具压气式呼吸器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有充分的防护作用,他的滤料具有对粉尘、毒气有充分有效的过滤效果和透气性能;同时,口罩(面罩)和面部接触部分要充分密合。使用时不会渗透进含尘空气和有毒气体等。呼吸器官防护用具需按人体的胜利解剖学特征进行设计,口罩(面罩)、滤料盒、软管、系带等的组合要合理,使(戴)用方便、舒适、不妨碍操作。例如,防毒面罩,过去都是双眼式的,视野狭窄,目前研制的是用透明塑料制成的单眼窗式,它的视野宽广,便于操作,可减少危害的发生。要求口罩(面罩)部件的材料和滤料应无任何毒性和无特殊性气味,于面部接触的材料不能损伤皮肤。金属材料应具有耐腐蚀性,呼吸气阀要求灵活,各部件都要质量轻、坚固、耐老化。呼吸器官防护用具的结构造型应美观与协调。外观协调的口罩(面罩)易于在粉尘和有毒气体场所作业的劳动者都能戴用防护用品。3、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的选择程序与方法(一)选择程序1.识别有害环境如果有害环境性质未知,缺氧(氧气,18%)、空气污染物浓度未知、达到或超过IDLH浓度浓度(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时,应选择配备全面罩的正压式携气式呼吸防护用品(SCBA)或在配备适合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的前提下,配全面罩或密合型头罩的正压式呼吸防护用品。2.判定危险程度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时,无需要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空气污染物超标时,选择指定防护因数(APF)大于危害因数的呼吸防护用品。3.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用品。根据空气污染物种类为由毒气体和整齐、颗粒物三种状况,以及危害因数的范围来选择呼吸防护用品。(二)选择方法1.呼吸器官防护用品:过滤式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劳动环境和低浓度毒物染环境中使用,一般不能用于罐、槽等密闭狭小容器中作业人员的防护。隔离式呼吸器可在缺氧、尘毒严重污染、情况不明的有生命危险的作业场所使用,一般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我国目前选择呼吸器的原则比较粗,一般根据作业场所的氧含量是否高于18%确定选用过滤式还是隔离式,根据作业场所有害物的性质和最高浓度确定选用全面罩还是半面罩。2.防尘呼吸防护用品:a按粉尘透过口罩系数来选择b按国家卫生标准的最高允许浓度来选择c按粉尘粒直径选择d按粉尘性质和作业条件来选用e根据劳动强度大小来选用3.防毒呼吸器官防护用品:a.生产毒物的存在形式b.生产毒物的来源c.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四、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1、如何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 必须使用经过认证合格的防护用品。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有损坏,并进行气密性检查;要有专人负责保管,连续使用一定要做好记录,以便了解剩余有效防护时间、呼吸防护用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呼吸防护用品的佩戴要进行严格检查,以便保此安全屏障的可靠;进入危害环境前,应先佩戴好呼吸防护用品,在危害环境作业的人员应该始终佩戴呼吸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到有异味、刺激、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离开危害环境,并检查呼吸防护用品是否存在故障,若无故障,应更换过滤器。2、呼吸防护用品的检查和维护(一)检查呼吸器在每次佩戴前和使用后检查防护用品部件是否齐全,是否有老损现象,及时更换失效的呼、吸气阀,头带,密封垫圈等;面罩破损应及时更换;不允许自行装填活性炭滤毒盒、滤毒罐;不允许自行组装呼吸防护用品。(二)使用后的处理1.使用过的净化罐必须更换吸收剂。净化罐可以不清洗,以免加快腐蚀。2.氧气瓶重新装填氧气3.对面具、呼吸软管等要进行清洗、消毒。4.清洗外壳,但必须严防进入减压器。5.使用中存在或发现的疑问要提出修理或仔细检查。6.安装各部件时,仔细检查各接头垫圈是否存在或损坏。7.清洗各部件时,严防碰撞,避免损坏,造成气密不良。(三)日常保管的注意事项对呼吸防护用品的维护要更具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定期检查、维护,并进行清洗和消毒,放入密封袋内储存。过滤器不允许清洗,且不应敞口存放,过滤器失效后,注意及时更换,保证过滤的有效性。1.呼吸器及备件应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以免橡胶件老化。2.从卫生角度和延长防护用品寿命角度出发,应经常清洗橡胶面罩,使用温和的洗涤剂,不能用有机溶剂清洗面罩;任何过滤材料都不能水洗。3.呼吸器是与人体呼吸器官发生直接关系,因此要求保持清洁,呼吸器应防止粉尘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4.呼吸器严禁沾染油脂。5.呼吸器的储存温度应在5至30温度之间,相对湿度在40%80%范围内,呼吸器离取暖设备的距离应大于1.5米,储存室的空气中不得有腐蚀性气体。不适用的滤毒盒应在密封器容器内保存,防止受潮。6.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