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血糖监测规范,1,最新IDF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居世界首位,我国糖尿病患病数居世界首位,2,目录,3,4,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手段有规律地进行血糖监测有助于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糖尿病管理为医护人员提供数据以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评价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5,目录,6,常用血糖监测方法,1.自我血糖监测(SMBG):利用血糖仪测定“实时”末梢血糖2.HbA1c:反映最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认可的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3.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反映近期23周平均血糖水平,短期内血糖变化较HbA1c敏感4.动态血糖监测(CGM):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间接反映血糖水平,连续监测3d血糖,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4种血糖监测方法都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而是多用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血糖的监测和评估,7,8,血糖监测的时间安排全天血糖谱:(7段法)是较为理想的检测时间具体如下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八点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凌晨3点五点血糖: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9,目录,10,1.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一般不超过早上7时)。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是餐前血糖,不能称为空腹血糖。2.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3.餐后2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从吃第一口饭时计时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关于血糖监测的几个基本概念,11,4.随机血糖:一天中其他任何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不同时点血糖监测的意义: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检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指导加餐,防治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3时的血糖,有助于发现有没有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12,1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第14页),1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第14页),1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第14页),1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第14页),17,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第2页,1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第14页),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第3页,19,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第3页,20,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第3页,21,22,目录,23,血糖仪的规范使用,血糖监测,第一滴血到底要不要?,末梢血糖监测仪因其小巧、操作简单、出结果快速、携带方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家庭当中,但末梢血糖监测时,选取第1滴血还是第2滴血作为检测样本,仍有争议。认为应采用第1滴血学者认为:第二滴血不会自然溢出(研究显示:94.9%的糖尿病患者针刺后血液不会自然流出),须使用不同程度压力挤压,会导致有组织液等渗出,从而影响血糖值。认为应采用第2滴血学者认为:手部消毒不彻底或血液中混入消毒液等,会影响血糖值。,24,指南共识怎么说?2016年9月由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联合发布的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采血针穿刺皮肤后,轻压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轻拭去第1滴后,将第2滴血滴入试纸区上的指定区域。穿刺皮肤后勿过度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结果偏差。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建议: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量。而2017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尚未明确规范。,25,调查研究很重要!国内多项研究显示:在手部清洁情况下,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穿刺,避免用力挤压,采用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与留取静脉血做生化血糖监测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更为精确地将血糖划分不同区段,可观察到血糖值不太高的情况下,第一滴血测定值更为接近实际血糖值;在血糖值过高时,第二滴血测定值更为可信。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快速血糖测定有可能会高估患者实际血糖值,尤其在利用第二滴血时,有可能会造成对医疗决策制定的影响。,26,建议:只要按规范操作,可以采用第一滴血进行血糖监测。但是,在急危重症、休克、末梢循环差等患者中,血糖过高、过低时,末梢血糖监测应与静脉血生化值、动脉血气分析值相结合,避免临床决策失误。当然,医务人员及患者要加强对末梢血糖监测规范的学习,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7,此外,在使用血糖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采血部位清洁。用75%酒精消毒,不要用碘酒或者碘伏消毒,否则血糖值会偏高;2.采手指血时,避免用力挤压,否则会产生错误的低值结果。另外,应保证足够的血量,如血量过少,显示的结果也可能偏低;3.可选择在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此处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则分布较少,采血时不仅不痛,且出血充分,不会因出血量的不足影响测定结果。采血前可先将上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至指前端1/3处,让血慢慢溢出即可;4.测量时请勿抓握血糖仪插试纸附近的地方,因为此处内部为温度传感器;,28,5.将检测试纸插入仪器后,一定要在2min内完成操作过程。试纸开瓶后要在3个月内用完,否则对监测结果有影响;6.静脉抽血和指端采血都是创伤性操作,操作过程中要遵守无菌技术,并要作好采血前心理护理,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情绪紧张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也可随之增高,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7.储藏试纸时不要温度过高或放在冰箱内,应保持试纸干燥;8.在应用血糖仪时,还应注意该仪器保养、定期检测。,29,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6):5-5.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3.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17.ADA官网.4.佚名.自我血糖监测选择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J.临床荟萃,2014(9):1018-1018.5.王晓黎,李敏,单忠艳.选择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6(6):368-371.6.申忠琴,王青,向菲,等.末梢血与静脉血血糖监测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774-1775.7.苏小游,吴笑英,周心禾,等.不同情况下微血管全血糖第一和第二滴血检测值差异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8):60-63.8.张泽待,孟朝琳,吴小彬.800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545-547.,30,目录,31,*摘自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第33页糖尿病控制目标,32,*摘自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第33页糖尿病控制目标,33,末梢血糖和静脉血糖的差异,末梢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组工作汇报总结
- 2025年货车驾驶员辞职和解约合同
- 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研发合作协议
- 游泳培训公司介绍
- 合同管理风险评估与模板集锦
- 电动自行车装配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能源产业2025年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及策略实施报告
- 呼吸个案护理比赛案例
- 2025年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应用与创新模式报告
- 品牌联名推广合作协议达成共识书
- 超声科主任竞聘演讲稿
- 工地工伤预防培训
- 辽宁省2022-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134篇
- (完整)夏季防暑降温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复卷机安全操作规程
- 马克思介绍课件
- JJF 2252-2025 机动车检测用涡流式金属探伤仪校准规范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1 Happy Holiday (第1课时) Section A 1a- 1d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内容
- 康养旅游发展模式-洞察及研究
- 护理高职入学专业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