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指导意见解读 _第1页
压疮指导意见解读 _第2页
压疮指导意见解读 _第3页
压疮指导意见解读 _第4页
压疮指导意见解读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解读,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背 景 研究显示,进压疮是全球卫生保健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严重威胁着 患者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与医疗 负担。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地震、车祸 等灾难事故的增加,导致伤残人数增多,压疮的发生率 也随之升高。 行压疮风险评估以及采取正确的预防护理 措施,可以使压疮发生率下降50%60%,对医务人员、 患者及家属、照护者开展压疮预防和护理的持续教育和 培训将为落实压疮防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 2013年正式出版 2012年编写完毕 2013年完成终审 2014年4月12日中华护理学会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年会上正式颁布,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的编写 指南和指导意见的区别 指南:为人们提供指导性资料或情况的东西(如旅游指南,操 作手册),比喻辨别方向的依据指导意见:指示教导、指点引导,谦逊性、参考性、通融性、 是需要完善、提高、有持续改进的空间。 参阅欧美和泛太平洋版的压疮护理指南 基于循证的基础上撰写 本指导意见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压疮护理,包括压疮的定 义、分期、风险评估、预防及护理和评估工具的使用,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目录 一、文献检索策略与推荐意见分级 二、压疮概述:压疮定义、压疮分期、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三、压疮风险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压疮高危人群、风险评估量表、皮肤评估、营养评估、心理社会评估 四、压疮预防:体位安置与变换、支撑面、皮肤防护、营养支持 五、压疮护理:压疮评估、疼痛管理、伤口清洗、伤口清创、感染伤口的处理、伤口敷料的选择及应用 六、评估工具:Braden、Braden Q、Norton、Waterlow风险评估量表、 压疮愈合评估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表 七、文献检索词及术语 八、附录,解读一:文献检索策略 与推荐意见分级,【压疮定义】 2009年,NPUAP和欧洲压疮专家咨询组(EPUAP)联合定 义压疮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 突处,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 首先,明确了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助于临床护士采取压疮预防措施 其次,明确了压疮的好发部位,即“骨隆突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有助于临床护士对压疮好发部位进行重点预防和观察 第三,明确了损伤的性质为局限性损伤,有助于临床护士将压疮与弥 漫性蜂窝组织炎、散在性的胶带撕脱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等进行鉴别 第四,指出有很多相关因素与压疮的发生有关,说明压疮是一个多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示临床护士应综合考虑压疮的风险因素,但尚 有未明确的问题有待探讨,有助于扩展临床护士的科研思维,关注与 选择压疮研究的趋势与方向,进而开展持续性研究。,压疮分期压疮分期主要是根据局部解剖组织的缺失量分为 期 2007年,NPUAP在此分期的基础上,增加了可疑 深部组织损伤期和难以分期的压疮2种特殊情况 2009年,NPUAP/EPUAP联合编写的压疮预防和 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再次确认了NPUAP更新的 压疮分期。,压疮分期期压疮(stage ): 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其损伤程度继续加重、加深,并注意预 防其他部位发生压疮。 期压疮(stage ): 此期压疮应与皮肤撕脱伤、胶带撕脱损伤、会阴部皮炎、 失禁性皮炎、皮肤浸渍或表皮脱落相鉴别。如出现局部组 织淤血、肿胀,需考虑可能有深部组织损伤。,压疮分期 期压疮(stage ): 此期压疮的深度随解剖部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表现,例如:鼻、耳、 枕部、足踝等部位因缺乏皮下组织,可能表现为表浅溃疡。而富含脂 肪的部位,例如臀部,即使是期压疮,溃疡也可能已经侵犯了深部 的组织。 期压疮(stage ): 此期压疮的深度取决于其解剖位置,例如:鼻、耳、枕部、足踝部因 缺乏皮下组织,可能表现为表浅溃疡。此期压疮也可以深及肌肉和/或 筋膜、肌腱、关节囊,严重时可导致骨髓炎,,压疮分期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 (Suspicious Deep Tissue Injury,SDTI): 此期压疮对于肤色较深的个体可能难以鉴别。此期压疮可能进一步发展成 薄的焦痂,即使辅以最佳治疗,也可能会迅速发展为深部组织的溃疡。 不可分期压疮(unstageable):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或焦痂,暴露出创面基底可帮助确定其实际深度和 分期。清创前通常渗液较少,甚至干燥,痂下感染时可出现溢脓、恶臭。 应当注意的是,踝部或足跟部稳定的焦痂(干燥、黏附牢固、完整且无发 红或波动),相当于机体自然的(或生物的)屏障,不应去除。,【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不同国家、不同调研时间、不同人群中压疮的现患率也 不同。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压疮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全国性调 研,大样本调查亦不多。 国外情况: 住院患者的压疮现患率为7.1-27%,医院获得性压疮占77-79.3%, 以、期压疮为主,、期压疮或占26.5% 。高发年龄为65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高发部位为足跟和骶尾部。 ICU的压疮发生率或最高(29%) 我国 住院患者的压疮现患率为1.14-1.78% ,ICU的压疮发生率或最高 (7.78%),压疮好发部位为骶尾部、足跟,以、期压疮为主,【压疮危险因素】,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 潮湿;局部皮温升高;营养不良;运动障碍;体位受限; 手术时间;高龄;吸烟;使用医疗器具;合并心脑血管疾 病等 剪切力往往作用于深部组织,比压力更具危险性。当剪切力 与压力共同作用时,阻断血流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摩擦力是导致皮肤浅部破损(II期压疮)的重要原因,而压 力与深部组织受损有关,是造成III期、IV期压疮的重要原因 术前等待时间和手术时间是导致术中压疮发生的重要危险因 素,当手术时间大于6.15h时,术中压疮发生率明显增高,【压疮高危人群】,压疮高危人群有:脊髓损伤患者、老年人、ICU 患者、手术患者、营养不良患者、肥胖患者、 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临床护理人员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应结合当地 医疗规范加强压疮预防与管理。 推荐意见=B,【风险评估量表】,使用Braden、Norton、Waterlow量表可以提高压 疮预防措施的强度和有效性。(推荐意见=A) 与其他量表相比,Braden量表能提供较均衡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较好的风险预测工具。 (推荐意见=A) Braden量表不能单独适用于手术期间患者的压疮 风险因素评估,需要结合其他评估方法。(推荐 意见=A),【皮肤评估】,患者入院24h内应进行系统的全身皮肤评估。(推荐意见=B) 皮肤评估的频率应根据首次皮肤评估结果及患者的病情决定, 可根据病情1次/48h到1次/周。(推荐意见=C) 皮肤评估的部位应注意压疮好发的骨隆突部位,特别是腰部以 下骨隆突部位,例如:骶骨、足跟、大转子等。同时应注意评 估医疗器械与皮肤接触的相关部位,例如:梯度压力袜、护颈 圈、吸氧导管、经鼻导管、桡动脉导管、气管插管及其固定支 架、血氧饱和度监测、无创面罩、便失禁控制设备、连续加压 装置、夹板、支架、尿管等。(推荐意见=C) 皮肤评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指压不褪色红斑、局部过热、水 肿、硬结(硬度)、疼痛、表皮干燥、浸润、皮肤含水量等。 (推荐意见=D),【体位安置与变换】-1,侧卧位时尽量选择30侧卧位。(推荐意见=C) 充分抬高足跟。(推荐意见=A) 除非病情需要,应避免长时间摇高床头超过30体位、半坐卧 位和90侧卧位。(推荐意见=C) 所有高危人群都应该定时变换体位,以减少身体易受压部位承 受压力的时间和强度。(推荐意见=A) 体位变换的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皮肤耐受程度、移动能 力和所使用支撑面的材质而决定(推荐意见=A) 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和移动患者时,应抬起患者身体,尽量 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避免拖、拉、拽。(推荐意见=D) 使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减到最小,同时能够维持患者适宜的 活动程度。(推荐意见=A),【体位安置与变换】-2,限制患者坐在没有支撑面椅子上的时间。(推荐意见=B) 指导患者坐轮椅时,采用正确的自我减压方法,应每15 30min减压1530s,每1h需减压60s。(推荐意见=C) 脊髓损伤患者使用轮椅时,应该采取多种坐姿(如:前倾、 斜倚、直立等)。(推荐意见=C) 危重患者在体位安置与变换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病情。(推荐意见=D) 应对需要进行手术的压疮高危人群给予重点关注。(推荐意 见=D),【支撑面】-1,应用支撑面可以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推荐意见=A) 使用支撑面仍需定时进行体位变换,并进行压疮预防有 效性的持续评估。(推荐意见=D) 在椅子或轮椅上使用减压坐垫。(推荐意见=A) 医用羊皮垫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推荐意见=A) 避免使用环状或圈型装置、充水手套和非医用的合成羊皮垫。(推荐意见=D) 局部减压垫必须放在床垫之上,不能直接放于没有床垫 的床架上。(推荐意见=D),【支撑面】-2,对所有压疮高危人群而言,使用高级别的泡沫床 垫比医院普通泡沫床垫更好。(推荐意见=A)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哪种高级别泡沫床垫效果最好 (推荐意见=A)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持续低压支撑面和交替式减压 支撑面哪个效果更好。(推荐意见=A) 使用荞麦皮床垫或气垫床可有效的预防压疮发生 (推荐意见=C),【皮肤护理】-1,皮肤保护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在受压部位使用薄膜敷料、水胶类 敷料、泡沫敷料均可以减小卧床患者皮肤承受的剪切力,从而预防压 疮发生。(推荐意见= B) 对于压疮高危人群,可考虑在高发部位使用多层软硅胶类泡沫敷料, 以强化对压疮的预防。(推荐意见= A) 关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是压疮预防的一部分,使用水胶体敷料、泡 沫敷料及透明膜敷料均可达到保护皮肤的作用。(推荐意见= B) 应关注粘胶类敷料对皮肤的损害,硅胶敷料比水胶体和透明膜敷料对 皮肤角质层的损坏更小。(推荐意见= B) 保持皮肤适度湿润可以保护皮肤,有利于预防压疮。(推荐意见= A) 保持皮肤清洁有利于预防压疮。(推荐意见= D),【皮肤护理】-2,对失禁患者及时清洁皮肤及使用皮肤保护剂预防患者皮 肤浸渍,可减少皮肤潮湿感、皮肤发红,预防压疮的发 生。(推荐意见=B) 除骨隆突受压部位外,还应关注以下部位的皮肤护理, 例如:梯度压力袜、护颈圈、吸氧导管、经鼻导管、桡 动脉导管、气管插管及其固定支架、血氧饱和度、无创 面罩、便失禁控制设备、连续加压装置、夹板、支架、 尿管等与皮肤接触的相关部位。(推荐意见=C) 禁止对受压部位用力按摩。(推荐意见=C),【伤口清创】,使用水凝胶清创比生理盐水纱布的清创效果更佳。(推荐 意见=A) 酶制剂清创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纱布的清创效果。(推荐意 见=A) 无菌蛆虫清创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推荐意见=A) 考虑多种清创方法联合应用,以达到高效、安全的清创目 的。(推荐意见=A) 当创面需要清创时,清创方式的选择应取决于:患者的状 况(包括疼痛、血液循环情况和出血的风险);坏死组织 的类型、性质和部位;治疗目标;可用的资源;患者的意 愿。(推荐意见=D) 清创前需要进行疼痛评估,并使用有效的止痛措施。(推 荐意见=D),伤口敷料的选择及应用-1, 薄膜敷料 透明薄膜敷料可作为外层敷料使用,但不能覆盖在凝胶或软膏上。 (推荐意见=D) 含高浓度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液体敷料可用于压疮预防和I期压疮的患 者。(推荐意见=B) 水胶体敷料 对于清洁的II期压疮,可使用水胶体敷料。(推荐意见=B) 未感染的浅表性III期压疮患者,可考虑使用水胶体敷料。(推荐意 见=B) 对于深度溃疡,可考虑在水胶体敷料下面使用藻酸盐等敷料填充死腔 (推荐意见=B) 如果粪便渗到敷料上,应及时更换水胶体敷料。(推荐意见=D) 在皮肤脆弱部位去除水胶体敷料应轻柔操作,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推荐意见=D),伤口敷料的选择及应用-2,水凝胶敷料 对于浅表性轻度渗出的压疮可使用水凝胶敷料。(推荐意见=B) 治疗干燥的伤口床时,可使用水凝胶敷料。(推荐意见=B) 藻酸盐敷料 对于有中度和重度渗出的压疮,可使用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推荐 意见=B) 对于感染的压疮,已有针对感染的联合治疗时,可使用藻酸盐敷料。 (推荐意见=B) 如果藻酸盐敷料在计划更换时间仍干燥,应考虑延长更换敷料的间隔 或者更换其他类型的敷料。(推荐意见=D),伤口敷料的选择及应用-2,硅胶敷料 对于压疮高危患者及高发部位,应考虑使用多层硅胶敷料来强化预防 压疮的发生。(推荐意见=B) 对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风险患者,可使用硅胶敷料作为身体与医疗 器械接触部位的保护。(推荐意见=B) 考虑使用硅胶敷料作为与创伤接触的接触面,防止更换敷料时产生损 伤。(推荐意见=B) 当溃疡或创伤周围组织较脆弱时,考虑使用硅胶敷料预防组织损伤。 (推荐意见=B) 泡沫敷料 对于渗出性 II期压疮和浅表性 III期压疮可使用泡沫敷料管理渗液。 (推荐意见=B) 对于渗出性腔洞伤口,避免使用单独的小片泡沫敷料(推荐意见=D),伤口敷料的选择及应用-3, 含银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