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38 页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上海徐家汇某商场空调工程设计上海徐家汇某商场空调工程设计 学学院院:食品学院食品学院 姓姓名:名: 学学号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12011 年年 5 月月 第 1 页 共 38 页 目目录录 摘要.3 Abstract.4 第 1 章 绪论.5 1.1我国暖通空调的现状及其发展.5 1.2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内外研究现状.5 1.2.1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5 1.2.2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内研究现状.5 1.3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建筑节能.6 第 2 章工程概况.7 第 3 章负荷计算.9 3.1 室内设计参数和设计标准.9 3.2 夏季室内冷湿负荷计算.9 3.2.1 屋顶或外墙冷负荷.9 3.2.2 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12 3.2.3 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13 3.2.4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13 3.2.5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4 3.2.6 电子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5 3.3 新风负荷计算.16 3.4 湿负荷计算.16 第 4 章空调方案.17 第 5 章全空气系统中空调制冷设备提供的冷量.19 5.1 送风量的确定.19 5.2 空调制冷设备需要提供的冷量及热量确定.19 第 6 章气流组织.21 6.1 气流组织的形式.21 6.2 散流器风口的计算.21 第 2 页 共 38 页 第 7 章风管系统的水力计算.23 7.1 风管的材料和形状.23 7.2 计算方法.23 7.3 全空气系统风管水力计算.23 7.3.1 最不利环路的计算.24 7.3.2 系统总阻力及风机选择.29 7.4 新风入口.30 7.5 风口布置.30 7.6 风管的布置及附件.30 第 8 章制冷机组设备的选型.32 8.1 制冷机种类及特点.32 8.2 制冷机的选定.32 8.3 制冷机的设计运行工况及各项参数.33 第 9 章消声、减振与保温.34 9.1 消声.34 9.2 减振设计.34 9.2.1 冷冻机、水泵及风机等设备的减振.34 9.2.2 管道减振.34 9.3 保温设计.35 谢辞.36 参考文献.37 第 3 页 共 38 页 上海徐家汇某商场空调工程设计上海徐家汇某商场空调工程设计 摘摘 要要: :本设计是上海市徐家汇某商场中央空调设计,拟为之设计一套既合理实用,又能兼顾节能要求的空调 系统,在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工作环境的同时尽量节约能源。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空调冷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系统方案的确定;冷源的选择;空调末端处理设 备的选型;室内送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的选定;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与水力计算; 风管系统与水管系统保温层的 设计;消声防振设计等。 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功能需要和有关规范要求,决定本建筑每层采用全空气集中式空调系统。 关键词:关键词:大型商场;冷负荷;新风负荷;湿负荷;全空气空调系统;气流组织 第 4 页 共 38 页 Amall in Xujiahui, Shanghai,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design 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mall in Xujiahui, Shanghai,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design, to be worth design a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while maintaining the energy requirements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comfortable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staff at the same time try to save energy.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s are: air-conditioning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o determine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 solutions; the cold source selection; air terminal handling equipment selection; indoor air way and air flow in the form of selection; air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and hydraulic calculation; duct insulation system and plumbing system design; muffler vibra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itself, functional needs and relevan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he decision on each of the building all-ai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eywords:shopping malls; cooling load; new wind load; moisture load; al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irflow 第 5 页 共 38 页 第第 1 1 章章绪论绪论 1.1我国暖通空调的现状及其发展 进入 90 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 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90 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 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蓄冷空调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吸收 式冷热水机组的快速发展,以及热泵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 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 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 等。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能源、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 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1.2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能源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美国的整个能源消耗中,有约 1/3 以上消耗在建筑能耗上,这些 能耗用来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协会、美 国制冷协会、美国冷却塔协会等组织、美国能源部以及众多暖通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如 York, Carrier 等都为建筑节能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美国制冷设备生产厂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究高性能冷水 机组,使得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为 20 世纪 70 年代的 62.3%。美国在空调冷源水系统方面 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在冷却水系统方面着重于降低冷却水流量,以达到减少冷却水泵能耗的目的。 1.2.2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因此节能降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国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能源显得越来越紧张。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物消耗的能 量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空调系统与经济建设争抢电力资源的情况。因此,在建筑物节能显得十 分迫切。在我国建筑总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探讨空调系统的节能 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建筑物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中,冷源系统的能耗是最大的。近年来,我国暖通空 调学术界和工程界在空调冷源系统的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冷源系统 的形式选择上,对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较多,通过对众多方案的 分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吸收式冷水机组节电而不节能,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应区别对待,对于有余 热可以利用的地区,应大力提倡使用吸收式冷水机组,而一般建筑物则应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当 然,在进行冷热源系统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电力供应状况、能源情况、 空调系统有无采用余热回收的可能性等方面的问题。 第 6 页 共 38 页 通过对一些地区空调系统的调查发现,设计人员在涉及选用冷水机组时多考虑其额定工况下的 全负荷性能,而对其部分负荷性能的考虑较少。在风冷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式冷水机组的选择应用上 我国制冷工程界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我国在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少,一般都是按冷水 机组的样本提供的冷却水量和冷冻水量进行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选择。对于水系统的水泵是否运 行节能则关注不多。事实上,对于冷水机组的运行而言,冷凝器和蒸发器都要求定流量,因此,对 于冷水机组部分负荷状态运行时,水泵的输出都是全负荷输出,水系统的全年运行能耗是相当大的。 因此水系统的节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1.3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建筑节能 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是建筑技术史一项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从被动适应宏观自然气候发展 到主动控制建筑微气候,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的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对空调的依赖也逐 渐成为建筑能耗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制冷空调系统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空调环境,但 20 世 纪 70 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使制冷空调系统这一能源消耗大户面临严重考验,节能降耗成为空调系 统设计的关键环节。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能耗的 35%,空调能耗又约占建筑能耗的 50%60%左右。由此可见,暖通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可高达 22.75%。因此,建筑中的空调系 统节能已成为节能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于是降低空调能耗也被纳于建筑节能的任务中,如何 更好的利用现在的空调技术服务人类同时又能满足建筑能耗的要求,是现阶段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 要点。而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环境的质量和节能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 展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领域中新的设计方案大量涌现,针对同一个设计项 目,往往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供选择,设计人员要进行大量的方案比较和优选工作,设计 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正在成为影响暖通空调设计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对暖通空调设计 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 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 第 7 页 共 38 页 第第 2 2 章章.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上海市徐家汇某商场,总建筑面积 111843 ,共三层,要求对其顶层进行空调工 程设计,每层建筑面积为 11184 。 商场的工作时间:07:0022:00 共 15 个小时 空调每天运行时间:24 小时。 2.2设计采用的气象数据 (1)空调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6。 (2)夏季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0%。 (3)大气压力:夏季 1005.3hPa。 2.3 本商场平面尺寸 本商场平面尺寸为 111X84 ,层高为 4000mm。 2.4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1)外墙:=370mm,墙外表面为水泥砂浆抹灰加浅色喷浆,内白灰粉刷。 属于型,传热系数 K=1.5W/(m) (2)层顶:构造如图 2 所示。从上到下为: 预制细石混凝土板 25mm,表面喷白色水泥浆; 通风层200mm; 卷材防水层;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mm 保温层,沥青膨胀珍珠岩 125mm 隔汽层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70mm 内粉刷。 属于型,传热系数 K=0.48 W/(m) (3)玻璃窗: 双层窗,3mm 厚普通玻璃,全部玻璃,有活动百叶帘作为内遮阳。 传热系数 K=1W/(m) 2.5 人员数目 本商场每层容纳 2500 人,人在商场内总时间为十四小时(08:00 至 22:00) 。 2.6 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为暗娤荧光灯,镇流器设置在顶棚内,荧光灯罩无通风孔,功率为 18W/。 第 8 页 共 38 页 开灯时间:总时间为十四小时(08:00 至 22:00) 。 2.7 室内设备 设备名称收银机电脑打印机复印机 台数15331 功率 W/台100110400600 第 9 页 共 38 页 第第 3 3 章章.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 3.1. . 室外设计参数和室内设计标准室外设计参数和室内设计标准 1)上海市市所处位置 上海地区的经纬度及海拔:东经 12126,北纬 3110,海拔 4.5m。 2)上海地区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1005.3hPa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30.4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4.0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8.2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3.2m/s 3)室内空气设计标准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确定本建筑的夏季室内空气设计标准:夏季室内空气温 度 26,夏季室内空气相对湿度 60%,夏季室内风速 v0.25m/s,每人的新风量Gw=20m。室内空 气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 3.23.2 夏季室内冷湿负荷计算夏季室内冷湿负荷计算 3.2.1 屋顶或外墙冷负荷 Rdcc tkkttAKQ )()( 式中:Qc()屋顶或外墙的逐时冷负荷,W A屋顶或外墙的面积, K屋顶或外墙的传热系数,W/(m)查暖通空调附录 2-2 和 2-3 查的 R t 室内计算温度, )(c t屋顶或外墙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td型地点修正值,查暖通空调2-10 查的 k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由暖通空调表 2-8 查 k吸收系数修正值,由暖通空调表 2-9 查的 计算结果: 表 3.1 层顶冷负荷 时间tdkkKAQc() 1060.94260.48932429837.8 160.94260.48932427818.4 160.94260.48932427818.4 )(c t R t 第 10 页 共 38 页 13360.10.960.94260.48932429433.9 14370.10.960.94260.48932433472.6 1560.94260.48932439126.8 1660.94260.48932445992.6 1760.94260.48932453262.3 1860.94260.48932460531.9 1960.94260.48932467397.8 2060.94260.48932472648.1 260.94260.48932475879.0 260.94260.48932477090.7 A=11184=9324 表 3.2 西外墙冷负荷 时间tdkkKAQc() 1060.94261.53363860.4 160.94261.53363633.0 160.94261.53363451.1 1360.94261.53363269.1 1460.94261.53363132.7 1560.94261.53362996.3 1660.94261.53362950.8 1760.94261.53362950.8 1860.94261.53362996.3 1960.94261.53363178.2 2060.94261.53363405.6 260.94261.53363724.0 260.94261.53364087.8 A=84*4=336 表 3.3 东外墙冷负荷 时间tdkkKAQc() 1060.94261.53363132.7 11350.50.960.94261.53363041.7 12350.50.960.94261.53363041.7 1360.94261.53363132.7 1460.94261.53363314.6 )(c tR t )(c t R t 第 11 页 共 38 页 1560.94261.53363542.0 1660.94261.53363769.4 1760.94261.53363996.8 1860.94261.53364178.8 1960.94261.53364360.7 2060.94261.53364497.1 260.94261.53364588.1 260.94261.53364633.6 =844=336 表 3.4 北外墙冷负荷 时间tdkkKAQc() 1060.94261.54442516.9 160.94261.54441795.7 160.94261.54442276.5 1360.94261.54442216.4 1460.94261.54442156.3 1560.94261.54442156.3 1660.94261.54442216.4 1760.94261.54442276.5 1860.94261.54442396.7 1960.94261.54442516.9 2060.94261.54442697.2 260.94261.54442877.5 260.94261.54442997.7 A=1114=444 表 3.5 南外墙冷负荷 时间tdkkKAQc() 1033.9-0.80.960.94261.53241880.5 1133.5-0.80.960.94261.53241705.1 1233.2-0.80.960.94261.53241573.6 1332.9-0.80.960.94261.53241442.0 1432.8-0.80.960.94261.53241398.1 1532.9-0.80.960.94261.53241442.0 )(c t R t )(c t R t 第 12 页 共 38 页 1633.1-0.80.960.94261.53241529.7 1733.4-0.80.960.94261.53241661.3 1833.9-0.80.960.94261.53241880.5 1934.4-0.80.960.94261.53242099.8 2034.9-0.80.960.94261.53242319.1 2135.3-0.80.960.94261.53242999.5 2235.7-0.80.960.94261.53243101.3 A=1114-634-434=324 3.2.2 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Rdcwwwc tttAKcQ )( 式中:Qc()外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W; Aw外玻璃窗窗口的面积,; w K 外 玻 璃 窗 传 热 系 数 , W/(m ) , 查 暖 通 空 调 附 录 2-7 和附录 2-8 查的 R t 室内计算温度, )(c t 外外玻璃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td型地点修正值,查暖通空调附录 2-10 查的 计算结果: 表 3.6 南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时间tdAwQc() 10291261203.081478.4 1129.91261203.081811.0 1230.81261203.082143.7 1331.51261203.082402.4 1431.91261203.082550.2 1532.21261203.082661.1 1632.21261203.082661.1082587.2 1831.61261203.082439.4 1930.81261203.082143.7 2029.91261203.081811.0 )(c t R t w K 第 13 页 共 38 页 2129.11261203.081515.4 2228.41261203.081256.6 120434436Aw w K08. 3108. 3 3.2.3 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LQ j iswaC CDCCACQmax 式中:Qc()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Ca有效面积系数,查暖通空调附录 2-15 查的 LQ C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查暖通空调附录 2-162-19 查的 sC窗玻璃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 2-13 查的 i C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 2-14 查的 maxj D日射得热因数,由附录 2-12 查的 计算结果: 表 3.7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时间CLQ maxj D CS C (Cs i C) AwQc() 100.581740.516103.55389.7 110.721740.516103.56690.7 120.841740.516103.57805.8 130.81740.516103.57434.1 140.621740.516103.55761.4 150.451740.516103.54181.7 160.321740.516103.52973.6 170.241740.516103.52230.2 180.161740.516103.51486.8 190.11740.516103.5929.3 200.091740.516103.5836.3 210.091740.516103.5836.3 220.081740.516103.5743.4 3.2.4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第 14 页 共 38 页 Qc()= s qnCLQ 式中:Qc()人体显热散热形式的逐时冷负荷,W; s 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由暖通空调表 2-13 查; n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暖通空调由表 2-12 查的; Qc=q1n 式中:Qc人体潜热形成的冷负荷,W; q1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由暖通空调表 2-13 查的。 计算结果: 表 3.8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时间 LQC s q nQc()q1Qc合计 100.725825000.8992916123197046289962 110.775825000.8999368.5123210729.8310098.3 120.85825000.89103240123218940.0322180 130.835825000.89107112123227150.3334261.8 140.855825000.89109693123232623.8342316.3 150.875825000.89112274123238097.3350370.8 160.895825000.89114855123243570.8358425.3 170.95825000.89116145123246307.5362452.5 180.915825000.89117436123249044.3366479.8 190.925825000.89118726123251781.0370507 200.935825000.89120017123254517.8374534.3 210.945825000.89121307123257254.5378561.5 220.475825000.8960653.5123128627.3189280.8 3.2.5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c()=1000n1n2NCLQ 式中:Qc()灯具散热形式的逐时冷负荷,W;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n2灯罩隔热系数; 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 2-22 查的。 计算结果: 第 15 页 共 38 页 表 3.9照明散热冷负荷 时间 LQCn1n2NQc() 100.741.20.6116.2861954 110.761.20.6116.2863628.4 120.791.20.6116.2866140.1 130.811.20.6116.2867814.5 140.831.20.6116.2869488.9 150.841.20.6116.2870326.1 160.861.20.6116.2872000.6 170.871.20.6116.2872837.8 180.891.20.6116.2874512.2 116.2875349.4 200.921.20.6116.2877023.9 210.291.20.6116.2824279.3 220.261.20.6116.2821767.6 3.2.6 电子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 )1 (1000321NnnnQS SQ电子设备散热形式的逐时冷负荷,w; N总电子设备所需安装功率,KW; 1n利用系数; 2n电动机负荷系数; 3n同时使用系数; 电动机效率。 计算结果: / )1 (1000321NnnnQS =3630(1-82)/82 =344.2W 表 3.10 室内总的冷负荷 时 间 屋顶西 外 墙 东 外 墙 北 外 墙 南 外 墙 透 过 南 玻 璃窗 外 窗 瞬 时 得热 人员照明 设备 电 子 设备 总计 102983 7.8 386 0.4 3132. 7 2516. 9 1880. 5 1478. 4 5389. 7 28996 2 61954. 0 344.2400356. 6681 112781 8.4 363 3.0 3041. 7 1795. 7 1705. 1 1811. 0 6690. 7 31009 8 63628. 4 344.2420566. 6106 1227813453041.2276.1573.2143.7805.3221866140.344.2436775. 第 16 页 共 38 页 8.41.175678010536 132943 3.9 326 9.1 3132. 7 2216. 4 1442. 0 2402. 4 7434. 1 33426 2 67814. 5 344.2451751. 1076 143347 2.6 313 2.7 3314. 6 2156. 3 1398. 1 2550. 2 5761. 4 34231 6 69488. 9 344.2463935. 4133 153912 6.8 299 6.3 3542. 0 2156. 3 1442. 0 2661. 1 4181. 7 35037 1 70326. 1 344.2477147. 3208 164599 2.6 295 0.8 3769. 4 2216. 4 1529. 7 2661. 1 2973. 6 35842 5 72000. 6 344.2492863. 6955 175326 2.3 295 0.8 3996. 8 2276. 5 1661. 3 2587. 2 2230. 2 36245 3 72837. 8 344.2504599. 5927 186053 1.9 299 6.3 4178. 8 2396. 7 1880. 5 2439. 4 1486. 8 36648 0 74512. 2 344.2517246. 5991 296739 7.8 317 8.2 4360. 7 2516. 9 2099. 8 2143. 7 929.337050 7 75349. 4 344.2528827. 0213 207264 8.1 340 5.6 4497. 1 2697. 2 2319. 1 1811. 0 836.337453 4 77023. 9 344.2540116. 8 217587 9.0 372 4.0 4588. 1 2877. 5 2999. 5 1515. 4 836.337856 2 24279. 3 344.2495604. 8 227709 0.7 408 7.8 4633. 6 2997. 7 3101. 3 1256. 6 743.418928 1 21767. 6 344.3305303. 7822 所以由上图可以得出最大冷负荷出现在 20:00,为 540116.8w。 3.3 新风冷负荷 在室内,人员应该满足的新风负荷。 已知每人新风量为 20m/h,室内温度为 26,室内相对湿度为 60% 室内空气焓值 R h=58kJ/ 室外空气焓值 O h=86kJ/ 新风负荷:kwhhMQ ROWO 56058-8620)()( 3.4 湿负荷 已知每层可容纳 2500 人。 人体散湿量: 6 10278. 0 gnmw 式中: w m人体散湿量,kg/s; 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n 室内人员总数; 群集系数。 sg gnmw /138.10 1018489. 02500278. 0 10278. 0 6- 6 第 17 页 共 38 页 第第 4 4 章章 空调方案空调方案 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的介质来分类可选择四种系统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全水 系统、冷剂系统。全空气系统分一次回风式系统和二次回风式系统,该系统是全部由处理过的空气 负担室内空调冷负荷和湿负荷;空气水系统分为再热系统和诱导器系统并用、全新风系统和风机 盘管机组系统并用;全水系统即为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全部由水负担室内空调负荷,在注重室内空 气品质的现代化建筑内一般不单独采用,而是与新风系统联合运用;冷剂系统分单元式空调器系统、 窗式空调器系统、分体式空调器系统,它是由制冷系统蒸发器直接放于室内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 对于较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内部的空气品质级别要求较高,全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只能消除室内的余 热和余湿,不能起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所以全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在本次的建筑空调设计时 不宜采用。 综上所述,本商场面积较大,室内人数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顾本次设计采用全空气系统 空气处理设备集中在空调机房内,通过空气处理设备处理过的空气(混合过的新回风) ,用风道送至 空调房间进行空气调节,回风通过风道或回风过滤网窗回至空调机房再处理的空调系统称全空气系 统。根据其送风的特点,它又分为单风道系统,双风道系统和变风量。 表4-1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 比较项目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 设备布置与机 房 1 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 中布置在机房 2 机房面积较大层高较高 3 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或 安设在车间柱间平台上 1 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 积小 2 风机盘管可以设在空调机房内 3 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 烦 风管系统 1 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 布置困难 2 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 易均衡调节风量 1 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 2 当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 风管较小 节能与经济性 1 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 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 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 行调节,充分利用室外新 风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 减少冷冻机运行时间 2 对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 1 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可根 据各室负荷情况自我调节 2 盘管冬夏兼用, 内避容易结垢, 降低传热效率 3 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 第 18 页 共 38 页 或室内参数不同的多房 间不经济 3 部分房间停止工作不需 空调时整个空调系统仍 需运行不经济 使用寿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较长 安装 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 量大周期长 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中式空 调系统与单元式空调器之间 维护运行 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 设在机房便于管理和维护 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方便,水 系统布置复杂、易漏水 温湿度控制 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温 度和室内相对湿度 对室内温度要求严格时难于 满足 空气过滤与净 化 可以采用初效、 中效和高 效过滤器, 满足室内空气清洁 度的不同要求, 采用喷水室时 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染, 须常换水 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 较高时难于满足 消声与隔振 可以有效地采取消防和 隔振措施 必须采用低噪声风机才能保 证室内要求 风管互相串通 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 通使各房间互相污染, 当发生 火灾时会通过风管迅速蔓延 各空调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 染 第 19 页 共 38 页 第第 5 5 章章. .全空气系统中空调制冷设备提供的冷量全空气系统中空调制冷设备提供的冷量 5.15.1 送风量的确定送风量的确定 第三层的最大冷负荷为 540.116kw,湿负荷为 113.8g/s,室内状态点为 26,相对湿度为 60%, 当地的大气压为 101.2kpa.本题采用温差送风,送风温差为 6。 =540.116/0.1138=4746.19kJ/kg 由 送 风 温 度 为 20 , 相 对 湿 度 为 60% , 热 湿 比 为 4746.19kJ/kg , 在 h-d 图 上 查 的 kgkJhs/5 .47,kggdkgkJhkggd RRs /5 .12,/58,/3 .10. skgMs/44.51 5 .4758 116.540 skgMs/72.51 4 .105 .12 8 .113 两者计算有误差,是查 h-d 图带来的误差。 5.2 空调制冷设备需要的提供的冷量及热量确定 图 5.2.1 由图 5.2.1 查的kgkJhd/5 .43 387. 0 72.51 20 0 S M M m kgkJhmhmh ORM /8 .68)1 ( kwhhMQ DMS 1308)5 .438 .68(72.51)( Pr 冷量分析: kwQc116.540 D O R M S %90 h d 第 20 页 共 38 页 kwhhMQ RDSCO 560)5886(20)( kwhhMQ Dssre 88.206)5 .435 .47(72.51)( kwQQQQ recocpr 996.130688.206560116.540 两者有误差 但符合计算。 第 21 页 共 38 页 第第 6 6 章章 气流组织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又称气流分布,也就是设计者要组织空气合理的流动。大多数空调与通风系统都需要 向房间或被控制区送入和排出空气,不同形状的房间、不同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形式和布置、不同大 小的送风量都影响室内空气的流速分布、温湿度分布和污染物浓度分布。室内气流速度、温湿度都 是人体热舒适的要素,而污染物浓度时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因此,要想使房间内人群的活动区域 成为一个温湿度适宜,空气品质优良的环境,不仅要有合理的系统形式及对空气的处理方案,而且 要有合适的空气分布。 6.16.1 气流组织的形式气流组织的形式 对于本厅拟采用平送型散流器送风形式,下部回风,送风气流贴服于顶棚,工作区处于回流区 中。 设计散流器送风口的调节应达到一下的要求: 1)布置时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特点,散流器平送方向不得有障碍物; 2)一般按照对称布置或者梅花形布置; 3)每个圆形或者方形散流器所服务的区域最好为正方形或接近与正方形。 表 6.1 风管风速(m/s) 室内允许噪声主管风速支管风速 2535342 35504723 50606935 658581258 6.2 散流器风口的计算 房间尺寸为 68.4 95.4 ;风量 155160m 3/h,一共布置 341 个散流器,每个散流器承担 4 4 的送风区域,则单个散流器的送风量为 455m/h,即 0.1264m/s。 1)选用FK-10方形散流器,规格尺寸为240mm240mm, 颈部风速为: smv/2 . 2 24. 024. 0 1264. 0 散流器实际出口面积约为颈部面积的90%,即 2 052. 09 . 024. 024. 0mA。则散流器的出 口风速为smv/45. 29 . 0/2 . 2 2)求射流末端流速为0.5m/s的射程,即: mx v AKv x o x o 5 . 107. 0 5 . 0 )052. 0(45. 24 . 1 2/12/1 第 22 页 共 38 页 3)计算室内平均速度: smvm/13. 0 )44/4( 5 . 1381. 0 2/122 如果送冷风,则室内平均风速为0.156m/s;送热风,室内平均风速为0.104m/s。所选散流器负荷符 合要求。 第 23 页 共 38 页 第第 7 7 章章 风管系统水力计算风管系统水力计算 7.1 风管的材料和形状: 风管的材料一般选择薄钢板涂漆或镀锌薄钢板;如果建筑空间允许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砌 风道,但表面应抹光或刷漆,地沟风道还要做防水处理。有腐蚀性气体的房间还可用塑料或玻璃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目及答案
- 幽默三国读后感550字(9篇)
- 售后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脚本
- 城市绿化养护项目管理合同
- 营销方案撰写指南
- 可爱的小仓鼠爱的作文(15篇)
- 时间变化的声音课件
- 通稿2003读后感9篇范文
- 诗歌修辞手法与意境构建:八年级古诗鉴赏教案
- 记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感动作文(10篇)
- 广州市越秀区招聘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2024
- 低氯血症护理查房
- 虫害外包服务商管理制度
-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课件
- 全国律师会费管理办法
- 钢材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 乙二醇加氢精制催化剂:制备工艺、性能优化与应用前景探究
-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培训
- 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临床管理指南(2025年)解读课件
- 土地管理培训课件
- DB32∕T 4981-2024 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