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F 1261.5-2017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相对于《JJF 1261.5-2012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适用范围上,《JJF 1261.5-2017》对标准的适用对象做了更明确的规定,增加了对于不同容量规格自动电饭锅的具体要求,并且明确了不适用于具有特殊功能(如压力烹饪)或非传统加热方式的产品。

其次,在术语定义部分,《JJF 1261.5-2017》更新了一些关键术语的定义,比如“待机功率”、“保温状态下的能耗”等,使得相关概念更加清晰准确。同时新增了若干与新型技术相关的术语解释,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再者,《JJF 1261.5-2017》对测试方法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包括但不限于:改进了煮饭性能测试条件;细化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引入了新的评价指标,例如能效等级划分更加细致合理;并且针对特定类型的电饭煲提出了专门的检测流程。

此外,《JJF 1261.5-2017》还加强了对产品标识信息的要求,除了原有基础上保持一致外,特别强调了制造商需提供更加详尽的产品使用说明及维护指南等内容,确保消费者能够正确理解并有效利用这些信息来指导日常使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JJF 1261.5-2022
  • 2017-09-26 颁布
  • 2018-03-26 实施
©正版授权
JJF 1261.5-2017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1页
JJF 1261.5-2017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2页
JJF 1261.5-2017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3页
JJF 1261.5-2017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4页
JJF 1261.5-2017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JJF 1261.5-2017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2 6 1 . 52 0 1 7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R u l e so fM e t r o l o g yT e s t i n gf o rE n e r g yE f f i c i e n c yo fA u t o m a t i cE l e c t r i cR i c eC o o k e r s 2 0 1 7 - 0 9 - 2 6发布2 0 1 8 - 0 3 - 2 6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R u l e so fM e t r o l o g yT e s t i n gf o rE n e r g yE f f i c i e n c yo fA u t o m a t i cE l e c t r i cR i c eC o o k e r sJ J F1 2 6 1 . 52 0 1 7代替J J F1 2 6 1 . 52 0 1 2 归 口 单 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能效标识计量检测分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能效标识计量检测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杜洪钧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周雪芬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李金嗣 (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韩志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 . 1 自动电饭锅能效限定值(1)3 . 2 自动电饭锅待机能耗(1)3 . 3 自动电饭锅保温能耗(1)4 概述(1)5 计量要求(2)5 . 1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2)5 . 2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2)5 . 3 能效等级(3)6 检测条件(3)6 . 1 环境条件(3)6 . 2 测量设备(3)6 . 3 测量不确定度(4)7 检测项目和方法(4)7 . 1 抽样原则和方法(4)7 . 2 样本检测(4)7 . 3 原始记录(6)7 . 4 数据处理(6)8 检测结果(6)8 . 1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计量检测结果合格判据(6)8 . 2 检测结果评定准则(7)8 . 3 检测报告(7)附录A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9)附录B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抽样单 ( 格式)(1 6)附录C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原始记录 ( 格式)(1 7)附录D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报告 ( 格式)(2 0)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引 言为了规范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自动电饭锅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工作,依据J J F1 2 6 1 . 12 0 1 7 用能产品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的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代替J J F1 2 6 1 . 52 0 1 2,与J J F1 2 6 1 . 52 0 1 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规范名称由 “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改为 “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 ; “5 . 1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增加 “ 能效信息码”和 “ 能效 领跑者信息”等要求; 原始记录格式和检验报告格式相应修改 ( 附录C、附录D) 。本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 J F1 2 6 1 . 52 0 1 2。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以电热元件为加热源的在常压下工作的额定功率小于2kW的自动电饭锅 ( 以下简称 “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的计量要求、计量检测程序、计量检测方法、计量检测结果评定准则和检测报告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监督检测,委托检测可参考本规范进行。生产和销售自动电饭锅的单位亦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检测。接受检测的自动电饭锅应是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销售者进口、销售的商品。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 J F1 2 6 1 . 12 0 1 7 用能产品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G B/T2 8 2 92 0 0 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 B1 2 0 2 1 . 62 0 0 8 自动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计量单位下列术语和计量单位适用于本规范。3 . 1 自动电饭锅能效限定值 m i n i m u ma l l o w a b l ev a l u e so fe n e r g ye f f i c i e n c yf o ra u t o -m a t i ce l e c t r i c r i c ec o o k e r s在满足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要求的前提下,自动电饭锅在规定测量条件下的最低允许热效率值 (%) 。3 . 2 自动电饭锅待机能耗 s t a n d b yp o w e r c o n s u m p t i o n f o r a u t o m a t i c e l e c t r i c r i c e c o o k e r s自动电饭锅连接到供电电源上且处于等待状态 ( 电热元件不加热,不增加其他功能)时每小时的耗电量,计量单位为Wh。3 . 3 自动电饭锅保温能耗 k e e pw a r mp o w e rc o n s u m p t i o nf o ra u t o m a t i ce l e c t r i cr i c ec o o k e r s 具有保温功能的自动电饭锅在本规范规定条件下且处于保温状态时每小时的耗电量,计量单位为Wh。4 概述自动电饭锅是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它是利用电能加热,可自动控制锅内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蒸煮温度,主要用于蒸煮米饭的电热蒸煮器具。5 计量要求5 . 1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在自动电饭锅产品的显著位置应正确使用能源效率标识。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信息应包括生 产 者 名 称 ( 或 简 称) 、规 格 型 号、能 效 等 级、热 效 率 值 (%) 、待 机 能 耗(Wh) 、保温能耗 (Wh) 、内锅材质 ( 金属或非金属) 、依据的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能效信息码和能效 “ 领跑者”信息等内容。注:不具有待机功能/保温功能的自动电饭锅无需标注待机能耗/保温能耗。能源效率标识的样式应符合自动电饭锅产品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要求,计量单位的标注应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注:能效 “ 领跑者”信息仅针对列入国家能效 “ 领跑者”目录的产品。5 . 2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5 . 2 . 1 热效率值自动电饭锅热效率值标注值应符合G B1 2 0 2 1 . 62 0 0 8对能效限定值的要求。对于金属内锅的自动电饭锅,其热效率值限定值为表1中4级对应的热效率值。对于非金属内锅的自动电饭锅,其热效率值限定值为表1中5级对应的热效率值。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内锅的产品,其热效率值限定值均应满足表1中对应的热效率值。热效率值实测值应不小于热效率值限定值且应不小于热效率值标注值。表1 自动电饭锅能效等级指标额定功率P/W热效率值/%能效等级12345P4 0 08 58 17 67 26 04 0 0P6 0 08 68 27 77 36 16 0 0P8 0 08 78 37 87 46 28 0 0P10 0 08 88 47 97 56 310 0 0P20 0 08 98 58 07 66 4待机能耗1 . 6Wh2 . 0Wh 热效率值实测值应不小于热效率值标注值。5 . 2 . 2 待机能耗具有待机功能的自动电饭锅,待机能耗标注值应符合G B1 2 0 2 1 . 62 0 0 8对待机能耗的要求,能效等级为4,5级的产品,其待机能耗应不大于2 . 0 Wh;能效等级为13级的产品,其待机能耗应不大于1 . 6Wh。待机能耗实测值应不大于对待机能耗规定的值且应不大于待机能耗标注值。2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5 . 2 . 3 保温能耗具有保温功能的自动电饭锅,其每小时保温能耗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表2 自动电饭锅保温能耗额定功率P/W保温能耗/ (Wh)P4 0 04 04 0 0P6 0 05 06 0 0P8 0 06 08 0 0P10 0 07 010 0 0P20 0 08 0 保温能耗实测值应不大于对保温能耗规定的值且应不大于保温能耗标注值。5 . 3 能效等级自动电饭锅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能效等级应符合G B1 2 0 2 1 . 62 0 0 8对能效等级的要求。自动电饭锅的能效等级指标见表1。根据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的实测值确定的能效等级应不低于标注的能效等级。对于有多种功能的产品,其某一等级的产品应至少有一个功能的热效率值不低于表1的规定。6 检测条件6 . 1 环境条件6 . 1 . 1 相对湿度:4 5%7 5%。6 . 1 . 2 大气压:(8 61 0 6)k P a。6 . 1 . 3 环境温度:(2 32)。6 . 1 . 4 试验区域无明显空气对流及热辐射影响。6 . 2 测量设备6 . 2 . 1 主要测量设备6 . 2 . 1 . 1 数字温度仪 ( 含热电偶)a)测量范围:(01 0 0);b)分辨力:优于0 . 1;c)最大允许误差:0 . 2;d)热电偶应用线径不大于0 . 3mm的细线热电偶。6 . 2 . 1 . 2 数字功率计 ( 具有有功功率积分功能)a)功率测量范围:(03)kW;b)功率测量最大允许误差:(0 . 1%的读数+0 . 1%的量程) ;c)电能量测量最大允许误差:0 . 4%;d)时基信号最大允许误差:0 . 0 5%。6 . 2 . 1 . 3 电子天平a)测量范围:(01 5)k g;3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b)最大允许误差:3g。6 . 2 . 1 . 4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仪表均应具有有效的检定、校准证书。6 . 2 . 2 辅助设备6 . 2 . 2 . 1 测量用水自来水。6 . 2 . 2 . 2 钢板尺a)测量范围:(02 0 0)mm;b)分辨力:0 . 5mm;c)最大允许误差:1 . 0mm。6 . 2 . 2 . 3 供电电源 ( 供自动电饭锅使用)电压:(2 2 02 . 2)V;频率:(5 00 . 5)H z。6 . 3 测量不确定度6 . 3 . 1 热效率值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 e l()应优于0 . 9%(k=2) 。6 . 3 . 2 待机能耗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 e l(Ed j)应优于1 . 0%(k=2) 。6 . 3 . 3 保温能耗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 e l(Eb w)应优于4 . 5%(k=2) 。注:自动电饭锅固定时间内保温能耗的测量不确定度受加热周期的影响较大。6 . 3 . 4 温度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t)应优于0 . 3(k=2) 。7 检测项目和方法7 . 1 抽样原则和方法自动电饭锅的计量检测样本应在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销售领域的商品中随机抽取。对检测批计量检测的,按G B/T2 8 2 92 0 0 2中一次抽样方案抽取样本。在生产企业成品仓库内或生产线末端抽样时,批量原则上应不少于5 0台。随机抽样的样本量4台,其中2台用于检测,另2台用作备用样本。对样本计量检测的,在生产企业成品仓库内或生产线末端抽样时,批量可少于5 0台。随机抽样的样本量为2台,其中1台用于检测,另1台用作备用样本。在销售领域抽样时,批量应不少于2台,抽样的样本量为2台,其中1台用于检测,另1台用作备用样本。抽样时应填写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抽样单 ( 抽样单格式见附录B) 。7 . 2 样本检测7 . 2 . 1 标识标注的检查根据5 . 1的要求对自动电饭锅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标注进行检查。7 . 2 . 2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检测7 . 2 . 2 . 1 热效率值的测量a)测量准备1)选取样本中的1台自动电饭锅用于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的测量。2)被测自动电饭锅应外观完好,配件齐全,无明显的机械损伤、变形或破损。4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3)被测自动电饭锅能够正常工作。4)热效率值测量在自动电饭锅的正常煮饭功能挡上进行,在不影响自动电饭锅的正常煮饭状态下,去掉蒸笼等辅助配件;对于有多种功能的自动电饭锅,若在使用说明书中有明示的最节能功能挡,则测量在最节能功能挡上进行。5)将数字温度仪和数字功率计的测量间隔 ( 显示更新周期)设置为1s。b)热效率值测量方法1)测量前,自动电饭锅断电,在检测环境下将自动电饭锅的内锅、发热盘、锅体分别放置6h以上,使内锅、发热盘、锅体与环境温度差在1以内。2)测量时,用称重法向内锅加水,达到内锅额定容积的8 0 %的水的质量 ( 水的密度按1 . 0 1 03k g/m3计算) ,测量初始水温t1,初始水温应与环境温度之差在1以内。将热电偶穿过锅盖,并使热电偶测温点固定在内锅中心5 0mm、距锅底 (1 05)mm区域范围内 ( 不影响自动电饭锅的正常煮饭功能) 。3)接通电源,迅速将自动电饭锅调整到已确定的用于热效率值检测的功能挡,启动自动电饭锅;并同步启动数字功率计开始累积自动电饭锅消耗的电能量。4)当内锅水温达到9 0时,立即切断电源,读取消耗的电能量。断电后,由于发热盘的热容量及滞后原因,内锅水温在断电后还会上升,当观察到水温从升高到开始下降时,读取内锅中水温最高温度值t2。c)热效率值计算方法:按公式 (1)计算自动电饭锅的热效率值:=cG(t2-t1) E1 0 0%(1) 式中: 热效率值,以百分数表示,%;c 水的比热容,取4 . 1 81 03J/ (k g) ;G 测量前内锅水质量,k g;t1 测量前初始水温,;t2 测量后最高水温,;E 耗电量,Wh; 单位换算常数,=3 . 61 03s/h。7 . 2 . 2 . 2 待机能耗的测量自动电饭锅静置3 0m i n后,接通自动电饭锅的电源,使其处于待机状态,并同时启动数字功率计开始记录消耗的电能量,测量自动电饭锅在待机状态下4h消耗的电能量,然后计算出每小时消耗的电能量。7 . 2 . 2 . 3 保温能耗的测量1)测量前,自动电饭锅断电,在检测环境下将自动电饭锅的内锅、发热盘、锅体、实验用水分别放置6h以上,使内锅、发热盘、锅体、实验用水与环境温度差在1以内;将数字温度仪和数字功率计的测量间隔 ( 显示更新周期)设置为1s。2)用质量称重法向内锅加入额定容积的8 0 %的质量的水 ( 水的密度按1 . 0 1 03k g/m35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计算) ,将热电偶测温点固定在内锅中心5 0 mm、距锅底 (1 05)mm的区域范围内。3)接通电源,将自动电饭锅调整到用于热效率值检测的功能挡,启动自动电饭锅开始加热,待水温达到9 0时,强制使自动电饭锅进入保温状态,并同时启动数字功率计开始记录消耗的电能量。在第4h、4 . 5h、5h三个时刻点,分别测量温度值,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为保温温度。测量过程中,保温温度应在6 0 8 0 之间。测量5h消耗的电能量,然后计算出每小时消耗的电能量。7 . 2 . 3 能效等级的确定根据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的实测值,按5 . 3的要求确定能效等级。注:应用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实测值确定能效等级时,应考虑计量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7 . 3 原始记录计量检测的原始记录应包含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所要求的必要信息,记录中列出的项目应准确填写。观测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检测时予以记录。记录应包括检测执行人员和结果核验人员的签名。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C。7 . 4 数据处理按本规范规定的样本检测要求测量和计算自动电饭锅的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并按以下要求进行数据修约。a)热效率值保留一位小数;b)待机能耗保留两位小数;c)保温能耗 ( 含保温温度)保留一位小数。8 检测结果8 . 1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计量检测结果合格判据8 . 1 . 1 合格判据原则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检测结果的合格评定采用宽限判据原则。8 . 1 . 2 合格判据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计量检测结果的合格评定考虑测量不确定度U(k=2) 的影响,实测值位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a)热效率值:实测值限定值-U() ,且实测值标注值-U()b)待机能耗:实测值规定值+U(Ed j) ,且实测值标注值+U(Ed j)c)保温能耗:在6 0-U(t)保温温度8 0+U(t)下,实测值规定值+U(Eb w) ,且实测值标注值+U(Eb w) 。 6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8 . 2 检测结果评定准则8 . 2 . 1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评定准则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能源效率标识标注不合格。a)未在自动电饭锅产品的显著位置粘贴能源效率标识的;b)未按规定的标识样式和内容进行标注的;c)未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8 . 2 . 2 能效指标 ( 能源消耗量)评定准则8 . 2 . 2 . 1 热效率值评定准则热效率值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热效率值不合格。a)热效率值标注值不符合5 . 2 . 1对热效率值限定值要求的;b)热效率值实测值不符合8 . 1规定的。8 . 2 . 2 . 2 待机能耗评定准则待机能耗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待机能耗不合格。a)待机能耗标注值不符合5 . 2 . 2对待机能耗的要求;b)待机能耗实测值不符合8 . 1规定的。8 . 2 . 2 . 3 保温能耗评定准则保温能耗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保温能耗不合格。a)保温能耗测量过程中,保温温度不符合8 . 1的规定;b)保温能耗标注值不符合5 . 2 . 3对保温能耗的要求;c)保温能耗实测值不符合8 . 1规定的。8 . 2 . 3 能效等级评定准则能效等级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能效等级不合格。a)标注的能效等级不符合5 . 3对能效等级要求的;b)根据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实测值确定的能效等级低于标注的能效等级的。8 . 2 . 4 检测批评定准则根据G B/T2 8 2 92 0 0 2,取不合格质量水平R Q L=4 0,判别水平,选择一次抽样方案,确定合格判定数A c=0,不合格判定数R e=1。2个检测样本中若有1个不合格的,评定为检测批不合格。8 . 2 . 5 备用样本检测当样本检测不合格时,允许对备用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论按备用样本检测结果作出。8 . 3 检测报告应准确、客观和规范地报告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足够的信息,报告中的结论应按8 . 2检测结果评定准则的规定出具。检测报告应由检测执行人员、报告审核人员和报告批准人员签名 ( 检测报告格式见附录D) 。8 . 3 . 1 检测报告中的总体结论应根据检测结果并按下列情况给出:a)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热效率值、待机能耗、保温能耗以及能效等级均为合格的,7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总体结论判定为合格;b)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热效率值、待机能耗、保温能耗以及能效等级有不合格的,总体结论判定为不合格,但应分别标出合格项和不合格项。8 . 3 . 2 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b)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c)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每页及总页的标识;d)受检单位、生产单位的名称和地址;e)被测样本的描述;f)进行检测的日期,被测样本的接收日期;g)样本的来源,如抽样、送样等;h)检测依据的技术规范;i)检测所用的测量仪器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j)检测结论 ( 样本、检测批) ;k)检测环境的描述;l)检测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检测执行人员、报告审核人员和报告批准人员的签名;n)检测结果仅对检测样本或检测批有效的声明;o)未经检测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报告的声明。8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A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依据本规范的检测方法,对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A . 1 热效率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 . 1 . 1 测量模型自动电饭锅热效率值按公式 (A . 1)计算:=cG(t2-t1) E1 0 0%(A . 1) 式中: 热效率值,以百分数表示,%;c 水的比热容,取4 . 1 81 03J/ (k g) ;G 测量前内锅注水质量,k g;t1 测量前初始水温,;t2 测量后最高水温,;E 消耗的电能量,Wh; 单位换算常数,=3 . 61 03s/h。根据不确定度合成原理,自动电饭锅热效率值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A . 2)计算:u2c()=u2A()+cGu(G) 2+ct1u(t1) 2+ct2u(t2) 2+cEu(E) 2+ 2(A . 2) 式中:uA() 自动电饭锅热效率值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G) 水质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1) 初始水温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2) 最高水温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E) 数字功率计电能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过程中,因启动和停止操作不同步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cG,ct1,ct2,cE为各项灵敏系数。A . 1 . 2 灵敏系数a)水质量G是计算热效率值的测量量,其灵敏系数cG按公式 (A . 3)计算:cG=G=c(t2-t1) E=0 . 2 1 89k g- 1(A . 3) b)水的初始温度t1是计算热效率值的测量量,其灵敏系数ct1按公式 (A . 4)计算:9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ct1=t1=-cG E=-0 . 0 1 28K- 1(A . 4) c)水的最高温度t2是计算热效率值的测量量,其灵敏系数ct2按公式 (A . 5)计算:ct2=t2=cG E=0 . 0 1 28K- 1(A . 5) d)消耗的电能量E是计算热效率值的测量量,其灵敏系数cE按公式 (A . 6)计算:cE=E=-cG(t2-t1) E2=-0 . 0 0 24(Wh)- 1(A . 6)A . 1 . 3 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以额定功率7 0 0W的微电脑电饭煲为检测样本,进行1 0次独立的重复测量,测量结果见表A . 1。表A . 1 自动电饭锅热效率值1 0次独立测量数据表第i次i/%(i-)/%t1/t2/T/KE/ (Wh)18 7 . 2 7-0 . 2 92 3 . 0 49 1 . 7 36 8 . 6 93 6 5 . 5 828 7 . 2 5-0 . 3 12 3 . 4 19 2 . 0 56 8 . 6 43 6 5 . 3 938 7 . 7 10 . 1 52 4 . 1 09 1 . 5 46 7 . 4 43 5 7 . 1 348 7 . 7 20 . 1 62 3 . 1 59 1 . 0 26 7 . 8 73 5 9 . 3 458 7 . 7 60 . 2 02 3 . 7 29 1 . 2 46 7 . 5 23 5 7 . 3 368 7 . 5 4-0 . 0 22 3 . 1 09 1 . 7 46 8 . 6 43 6 4 . 1 778 7 . 8 20 . 2 62 3 . 8 99 1 . 4 46 7 . 5 53 5 7 . 2 688 7 . 6 80 . 1 22 3 . 5 99 1 . 5 76 7 . 9 83 6 0 . 1 198 7 . 2 4-0 . 3 22 2 . 7 99 2 . 4 26 9 . 6 33 7 0 . 6 81 08 7 . 6 20 . 0 62 3 . 1 09 1 . 9 56 8 . 8 53 6 4 . 9 58 7 . 5 62 3 . 3 99 1 . 6 76 8 . 2 83 6 2 . 1 9 注:额定容积是5 . 0 L,内锅加水质量为4 . 0k g( 额定容积的8 0%的水的质量) 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按公式 (A . 7)计算:uA()=ni=1(i-)2n-1=0 . 2 2 5%(A . 7) 式中:uA() 热效率值A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0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i 第i次独立测量得到的热效率值; n次独立测量得到的热效率值的平均值;n 独立测量次数,这里n=1 0。A . 1 . 4 B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a)质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来源于电子天平的测量误差。依据检定/校准证书和有关资料,已知电子天平称重的最大允许误差为3g,按矩形分布估计。质量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自动电饭锅内锅质量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水质量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水质量由内锅加水后的质量与内锅质量之差得到。水质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8)计算:u(G)= 20 . 0 0 3k g3=2 . 4 4 91 0- 3k g(A . 8) b)温度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温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于数字温度仪的测量误差。依据检定/校准证书和有关资料,数字温度仪温度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 . 2,按矩形分布估计,则水初始温度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9)计算:u(t1)=0 . 23=0 . 1 1 5(A . 9) 按矩形分布估计,水最高温度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1 0)计算:u(t2)=0 . 23=0 . 1 1 5(A . 1 0) c)数字功率计电能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根据数字功率计检定/校准证书和说明书,数字功率计电能量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0 . 4%,按矩形分布估计。数字功率计实测的消耗的电能量为3 6 2 . 1 9 Wh,则数字功率计电能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1 1)计算:u(E)=0 . 4% 3 6 2 . 1 9Wh3=0 . 8 3 6Wh(A . 1 1) d)非同步操作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自动电饭锅热效率值测量过程中,涉及被测样本和测量仪器同步启动和停止的操作。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存有不同步操作,依据经验,手动操作产生的最大同步时间差为 0 . 3s,由此引起的电能量测量最大偏差为0 . 0 5 8 Wh,按矩形分布估计,非同步操作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1 2)计算: =0 . 0 5 8Wh3=0 . 0 3 3Wh(A . 1 2) e)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公式 (A . 3)至公式 (A . 6)中涉及到的测量量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出各灵敏系数,从而得到热效率值测量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见表A . 2。1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A . 2 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输入量Xi估计值xi标准不确定度u(xi)分布灵敏系数ci不确定度分量|ui(y)|/%8 7 . 5 6%0 . 2 2 5%正态10 . 2 2 5G4 . 0 0 0k g2 . 4 4 91 0-3k g矩形0 . 2 1 89k g-10 . 0 5 4t12 3 . 3 90 . 1 1 5K矩形-0 . 0 1 28K-10 . 1 4 7t29 1 . 6 70 . 1 1 5K矩形0 . 0 1 28K-10 . 1 4 7E3 6 2 . 1 9Wh0 . 8 3 6Wh矩形-0 . 0 0 24(Wh)-10 . 2 0 1 0%0 . 0 3 3Wh矩形1(Wh)-10 . 0 3 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1 3)计算:uc()=u2A()+c2Gu2(G)+c2t1u2(t1)+c2t2u2(t2)+c2Eu2(E)+( )2=0 . 3 7%(A . 1 3) 取1 0次独立测量值的平均值=8 7 . 5 6%作为测量结果,则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1 4)计算:uc r e l()=uc()1 0 0% =0 . 4 2%(A . 1 4)A . 1 . 5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则热效率值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1 5)计算:Ur e l()=k uc r e l()=0 . 8 4%(A . 1 5)A . 2 待机能耗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 . 2 . 1 A类评定的待机能耗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以额定功率7 0 0W的微电脑电饭煲为检测样本,进行1 0次独立的重复测量,测量结果见表A . 3。表A . 3 自动电饭锅待机能耗1 0次独立测量数据表第i次Eb w/ (Wh)(Ed j)i-(Ed j)/ (Wh)11 . 3 3 70 . 0 0 221 . 3 3 50 . 0 0 031 . 3 3 3-0 . 0 0 241 . 3 3 60 . 0 0 151 . 3 3 60 . 0 0 161 . 3 3 90 . 0 0 471 . 3 3 60 . 0 0 181 . 3 3 4-0 . 0 0 191 . 3 3 4-0 . 0 0 11 01 . 3 3 3-0 . 0 0 2Eb w1 . 3 3 52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A类方法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按公式 (A . 1 6)计算:uA(Ed j)=ni=1 (Ed j)i-(Ed j) 2n-1=0 . 0 0 19Wh(A . 1 6) 式中:uA(Ed j) 待机能耗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Ed j)i 第i次独立测量得到的待机能耗值;(Ed j)i n次独立测量得到的待机能耗值的平均值;n 独立测量次数,这里n=1 0。A . 2 . 2 B类评定的待机能耗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待机能耗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于数字功率计的测量误差。自动电饭锅待机能耗Ed j按公式 (A . 1 7)计算:Ed j=Ed j 4td j 41h(A . 1 7) 式中:Ed j 待机状态下每小时的耗电量,Wh;Ed j 4 实际测量的4h耗电量,Wh;td j 4 实际测量的4h持续时间,h。根据数字功率计检定/校准证书和说明书,数字功率计电能量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0 . 4%,按矩形分布估计,数字功率计待机能耗测量值为5 . 3 4 0Wh。则数字功率计电能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和灵敏系数按公式 (A . 1 8) 、(A . 1 9)计算:u(Ed j 4)=0 . 4% 5 . 3 4 0Wh3=0 . 0 1 23 3Wh(A . 1 8)cEd j 4=Ed jEd j 4=1htd j 4=0 . 2 5(A . 1 9) 根据功率计说明书,数字功率计时基信号最大允许误差为0 . 0 5%,按照矩形分布估计,功率计电量测量积分时间为4h。则功率计积分时间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和灵敏系数按公式 (A . 2 0) 、(A . 2 1)计算:u(td j 4)=0 . 0 5% 4h3=0 . 0 0 11 5h(A . 2 0)ctd j 4=Ed jtd j 4=-Ed j 4t2d j 41h=-0 . 3 3 38W(A . 2 1) 按公式 (A . 2 2)计算得到Ed j的标准不确定度:u(Ed j)=u2A(Ed j)+c2Ed j 4u2(Ed j 4)+c2td j 4u2(td j 4)=0 . 0 0 36Wh(A . 2 2) 按公式 (A . 2 3)计算得到Ed j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c r e l(Ed j)=0 . 0 0 36Wh1 . 3 3 5Wh1 0 0% =0 . 2 7%(A . 2 3) 取包含因子k=2,则待机能耗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2 4)计算:3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Ur e l(Ed j)=k uc r e l(Ed j)=0 . 5 4%(A . 2 4)A . 3 保温能耗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 . 3 . 1 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以额定功率7 0 0W的微电脑电饭煲为检测样本,进行1 0次独立的重复测量,测量结果见表A . 4。表A . 4 自动电饭锅保温能耗1 0次独立测量数据表第i次Eb w/ (Wh)(Eb w)i-(Eb w)/ (Wh)11 9 . 3 00 . 5 521 8 . 7 1-0 . 0 431 8 . 4 1-0 . 3 441 8 . 4 6-0 . 2 951 9 . 6 00 . 8 561 8 . 4 0-0 . 3 571 8 . 6 2-0 . 1 381 8 . 6 3-0 . 1 291 8 . 7 50 . 0 01 01 8 . 6 6-0 . 0 9Eb w1 8 . 7 5 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按公式 (A . 2 5)计算:uA(Eb w)=ni=1 (Eb w)i-(Eb w) 2n-1=0 . 3 9 3Wh(A . 2 5) 式中:uA(Eb w) 保温能耗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Eb w)i 第i次独立测量得到的保温能耗值;Eb w n次独立测量得到的保温能耗值的平均值;n 独立测量次数,这里n=1 0。A . 3 . 2 B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保温能耗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于数字功率计的测量误差。自动电饭锅保温能耗Eb w按公式 (A . 2 6)计算:Eb w=Eb w 5tb w 51h(A . 2 6) 式中:Eb w 保温状态下每小时的耗电量,Wh;Eb w 5 实际测量5h的耗电量,Wh;tb w 5 实际测量的5h持续时间,h。4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不确定度合成原理,自动电饭锅保温能耗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2 7)计算:uc(Eb w)=u2A(Eb w)+c2Eb w 5u2(Eb w 5)+c2tb w 5u2(tb w 5)(A . 2 7) 根据数字功率计检定/校准证书和说明书,数字功率计电能量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0 . 4%,按矩形分布估计,数字功率计保温电量测量值为9 3 . 7 5Wh,则数字功率计电能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和灵敏系数按公式 (A . 2 8) 、(A . 2 9)计算:u(Eb w 5)=0 . 4% 9 3 . 7 5Wh3=0 . 2 1 7Wh(A . 2 8)cEb w 5=Eb wEb w 5=1htb w 5=0 . 2 0(A . 2 9) 根据数字功率计检定/校准证书和说明书,数字功率计时基信号最大允许误差为0 . 0 5%,按照矩形分布估计,数字功率计电量测量积分时间为5h。则功率计积分时间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和灵敏系数按公式 (A . 3 0) 、(A . 3 1)计算:u(tb w 5)=0 . 0 5% 5h3=0 . 0 0 14 4h(A . 3 0)ctb w 5=Eb wtb w 5=-Eb w 51ht2b w 5=-3 . 7 5W(A . 3 1) 按公式 (A . 3 2)可以计算得到Eb w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Eb w)=u2A(Eb w)+c2Eb w 5u2(Eb w 5)+c2tb w 5u2(tb w 5)=0 . 3 9 5Wh(A . 3 2) 按公式 (A . 3 3)可以计算得到Eb w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r e l(Eb w)=0 . 3 9 5Wh1 8 . 7 5Wh1 0 0% =2 . 1%(A . 3 3) 取包含因子k=2,则保温能耗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按公式 (A . 3 4)计算:Ur e l(Eb w)=k uc r e l(Eb w)=4 . 2%(A . 3 4)5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B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抽样单 ( 格式)编号:任务来源检测类别检测规范J J F1 2 6 1 . 52 0 1 7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受检单位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联系地址联 系 人邮政编码电 话电子邮箱传 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生产单位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联系地址联 系 人邮政编码电 话电子邮箱传 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样本信息样本名称商 标生产日期规格型号批 量样 本 量产品编号封样状态抽样地点抽样日期寄送样要求抽样单位单位名称联 系 人单位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传真/电子邮箱需要说明的事项:受检单位 ( 公章) :受检单位负责人 ( 签名)年 月 日生产单位 ( 公章) :生产单位负责人 ( 签名) :年 月 日抽样单位/承检单位 ( 公章) :抽样人 ( 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1 .此抽样单一式四份,分别留存承检机构、受检单位、生产单位和任务下达部门。2 .检测类别分为:定期监督检测、不定期监督检测、复查监督检测、委托检测。6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C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原始记录 ( 格式)编号: 1 样本信息样本名称型号规格产品编号抽样单号受检单位生产单位抽样地点抽样时间批 量样 本 量收样日期检测日期委托单位检测类别 2 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不确定度测量范围设备编号证书编号 3 检测依据检测依据J J F1 2 6 1 . 52 0 1 7 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 4 标识标注的检查检查项目检 查 要 求检 查 结 果能源效率标识标注 在自动电饭锅产品的显著位置应正确使用能源效率标识。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信息应包括生产者名称 ( 或简称) 、规格型号、能效等级、热效率值(%) 、待机能耗(Wh) 、保温能耗(Wh) 、内锅材质 ( 金属或非金属) 、依据的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能效信息码和能效 “ 领跑者”等内容生产者名称 ( 或简称) :规格型号:能效等级:热效率值 (%) :待机能耗 (Wh) :保温能耗 (Wh) :内锅材质 ( 金属或非金属) :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能效信息码:能效 “ 领跑者”信息: 能源效率标识的样式应符合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要求,计量单位的标注应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符合不符合7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编号: 5 能效指标( 能源消耗量) 的检测试验条件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 k P a其他测量准备产品编号外观检查完好 异常 ( 异常状况描述: )工作状态正常 异常 ( 异常状况描述: )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功率额定容积 L内锅加水质量G( 额定容积的8 0%的水的质量) k g热效率值测量初始水温t1最高水温t2耗电量E Wh待机能耗测量Ed j待机4h消耗的总电能量Ed j 4每小时消耗的电能量Ed j Wh Wh保温能耗测量Eb w第4h的温度值t4第4 . 5h的温度值t4 . 5第5h的温度值t5 保温温度(3次读数的平均值)保温5h消耗的总电能量Eb w 5每小时消耗的电能量Eb w Wh Wh8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 ( 续)编号:检测项目合格评定准则检 测 结 果热效率值 热效率值标注值应符合J J F1 2 6 1 . 52 0 1 7的5 . 2 . 1对热效率值限定值的要求; 实测值限定值-U() ,且 实测值标注值-U()热效率值限定值:热效率值标注值:热效率值实测值:测量不确定度U() :待机能耗 待机能耗标注值应符合J J F1 2 6 1 . 52 0 1 7的5 . 2 . 2对待机能耗的要求; 实测值规定值+U(Ed j) ,且 实测值标注值+U(Ed j)待机能耗规定的值:待机能耗标注值:待机能耗实测值:测量不确定度U(Ed j) :保温能耗 在6 0 -U(t)保 温 温 度8 0 +U(t)下; 保温能耗标注值应符合J J F1 2 6 1 . 52 0 1 7的5 . 2 . 3对保温能耗的要求; 实测值规定值+U(Eb w) ,且 实测值标注值+U(Eb w)保温温度:温度测量不确定度U(t) :保温能耗规定的值:保温能耗标注值:保温能耗实测值:测量不确定度U(Eb w) : 6 能效等级的确定检测项目能效等级的确定检 测 结 果能效等级 标注的能效等级应符合J J F1 2 6 1 . 52 0 1 7的5 . 3对能效等级的要求; 根据热效率值、待机能耗和保温能耗的实测值确定的能效等级应不低于标注的能效等级标注的能效等级:计量检测确定的能效等级: 7 其他说明 检测人员: 核验人员:附件:1 .能源效率标识 ( 照片) ;2 .样本铭牌 ( 照片) ;3 .样本外观照片;4 .样本功能键照片。91J J F1 2 6 1 . 52 0 1 7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