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F 1734-2018 有源耦合腔校准规范》是中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之一,该标准主要针对有源耦合腔的校准方法、环境条件、设备要求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有源耦合腔作为一种特殊的声学测量装置,在噪声控制工程、声学材料测试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根据此规范,确保了这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指出其适用于频率范围从50 Hz到16 kHz内工作的有源耦合腔的校准。接着对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说明,为后续内容的理解打下了基础。对于校准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频率响应、灵敏度等关键参数都做了具体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与步骤。此外,还强调了进行校准时所需的参考设备及其性能指标,以保证校准过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层面,《JJF 1734-2018 有源耦合腔校准规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实验设置指导,如如何布置被测对象及参考麦克风的位置关系;同时也对数据记录方式、误差分析方法提出了建议。通过遵循这些指南,可以有效提高有源耦合腔校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偏差,从而使得不同实验室之间或同一实验室不同时期获得的数据具有更好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最后,该文件还涉及到了关于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关内容,这对于评估校准结果的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各种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量化其贡献程度,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校准结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8-12-25 颁布
- 2019-03-25 实施
©正版授权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JJF1734-2018有源耦合腔校准规范-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7 3 42 0 1 8有源耦合腔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A c t i v eC o u p l e r s 2 0 1 8 - 1 2 - 2 5发布2 0 1 9 - 0 3 - 2 5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有源耦合腔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A c t i v eC o u p l e r sJ J F1 7 3 42 0 1 8 归 口 单 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 草 单 位: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研究院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本规范起草人:李 群 (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牛 锋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林喜鉴 (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安兆亮 ( 上海市计量测试研究院)周长华 ( 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熊文波 ( 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何龙标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 . 1 耦合腔(1)3 . 2 有源耦合腔(1)3 . 3 总失真(1)3 . 4 工作有效声压级(1)4 概述(2)5 计量特性(2)5 . 1 总失真(2)5 . 2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2)5 . 3 耦合端相位一致性(2)5 . 4 工作有效声压级(2)5 . 5 短期级漂移(2)6 校准条件(3)6 . 1 环境条件(3)6 . 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3)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7 . 1 校准项目(3)7 . 2 校准方法(4)8 校准结果表达(7)8 . 1 校准记录(7)8 . 2 校准数据处理(7)8 . 3 校准证书(7)8 . 4 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7)9 复校时间间隔(7)附录A 校准记录的内容(8)附录B 校准证书的内容(1 2)附录C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 5)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引 言 本规范依据J J F1 0 7 12 0 1 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所给出的规则和格式编制,测量不确定度按照J J F1 0 5 9 . 12 0 1 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的要求评定和表示。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有源耦合腔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频率在1 0H z 2 0k H z范围需外接声频信号发生器的耦合腔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 J G1 7 62 0 0 5 声校准器J J F1 0 0 12 0 1 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 J F1 0 3 42 0 0 5 声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J J F1 1 3 72 0 0 5 传声器前置放大器校准规范G B/T2 9 0 0 . 8 62 0 0 9 电工术语 声学和电声学G B/T3 2 4 0 声学测量中的常用频率G B/T3 9 4 71 9 9 6 声学名词术语G B/T1 5 1 7 32 0 1 0 电声学 声校准器I E C6 1 0 9 4 - 2:2 0 0 9 电声学 测量传声器 第2部分:用互易技术对实验室标准传声器进行压力校准的基本方法 (E l e c t r o a c o u s t i c sm e a s u r e m e n tm i c r o p h o n e sP a r t2:P r i m a r ym e t h o df o rt h ep r e s s u r ec a l i b r a t i o no f l a b o r a t o r ys t a n d a r dm i c r o p h o n e sb yt h er e c i p r o c i t yt e c h n i q u e)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计量单位J J F1 0 0 12 0 1 1、J J F1 0 3 42 0 0 5和J J F1 0 5 9 . 12 0 1 2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 . 1 耦合腔 c o u p l e r一种在安装传声器后,能形成规定形状和尺寸的空腔,在传声器之间提供声学耦合单元的装置。I E C6 1 0 9 4 - 2:2 0 0 9,定义3 . 53 . 2 有源耦合腔 a c t i v ec o u p l e r一种需外接声频信号发生器的耦合腔,当施加外部电信号时,可在两个传声器振膜之间产生对称声场的装置。3 . 3 总失真 t o t a l d i s t o r t i o n所有失真分量的方均根值与整个信号的方均根值之比的百分数。G B/T1 5 1 7 32 0 1 0,定义3 . 93 . 4 工作有效声压级e f f e c t i v es o u n dp r e s s u r e l e v e l1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在有源耦合腔的声场中能形成对称分布、具有稳态频率响应,总失真小于规定限值的声压级。4 概述有源耦合腔是一种能形成规定形状和尺寸的空腔,通过外接信号源在空腔中形成对称声场的装置。有源耦合腔主要有两种用途:a)传声器的声压灵敏度的测定;b)声级计压力场频率响应的测量。5 计量特性5 . 1 总失真在有源耦合腔的每个规定频率范围内,其总失真一般不超过表1的给出值。表1 各频段总失真限值频率范围/H z总失真/%1 03 1 . 53 . 03 1 . 51 6 02 . 51 6 012 5 02 . 012 5 01 25 0 02 . 51 25 0 02 00 0 03 . 05 . 2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幅值级差一般不超过0 . 3d B。5 . 3 耦合端相位一致性相位差一般不超过3 . 0 。5 . 4 工作有效声压级在有源耦合腔的测试频率范围内,其工作有效声压级示值一般不小于8 0d B。5 . 5 短期级漂移在参考环境条件下,其短期级漂移的限值的绝对值一般不超过表2的给出值。表2 短期级漂移的限值标称频率范围/H z短期级漂移限值 ( 绝对值)/d B1 08 00 . 58 01 6 00 . 31 6 02 00 0 00 . 2 注:由于校准无需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因此,第5章给出的技术要求仅供参考。2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6 校准条件6 . 1 环境条件有源耦合腔应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进行校准: 空气温度:2 35; 相对湿度:3 0%9 0%; 静压:8 6k P a 1 0 6k P a; 测量时的各频带环境噪声应比试验信号级至少低3 0d B。6 . 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a)声校准器声校准器性能等级为L S级或1级,标称频率应包括2 5 0H z或10 0 0H z。b)参考传声器灵敏度和频率响应已校准的实验室标准传声器 (L S)或工作标准传声器 (WS) 。其声压灵敏度级的测量不确定度应不大于0 . 2d B(k=2) 。c)传声器前置放大器传声器前置放大器的总谐波失真不大于0 . 1%,本机噪声不大于1 0V。d)测量放大器测量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在1 0H z 5 0k H z频率范围内不超过0 . 1d B,4 0d B范围内的级线性误差不超过0 . 1 5d B,极化电压的误差应不超过0 . 1%。e)数字电压表数字交流电压表在1 0H z 5 0k H z的频率范围内,测量交流电压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0 . 2%,在1H z 1 0H z的频率范围内应不超过1%。f)声频信号发生器声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应优于1 0H z 5 0k H z。以1k H z为参考,1 0H z5 0k H z范围内的幅频特性应优于0 . 1d B。总失真应不大于0 . 1%,输出信号电压应不低于1 0V。注:如果输出电压不能达到1 0V,可通过信号放大来实现。g)失真测量仪在使用频率范围内,失真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1 0%。h)多通道声分析仪多通道声分析仪应至少能实现双通道同时测量,其测试频率范围应大于1 0H z 2 0k H z,任意两通道之间的幅值一致性应优于0 . 1d B,相位一致性应优于1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 . 1 校准项目有源耦合腔的校准项目见表3。应根据有源耦合腔的型号及预期用途,选择适用的校准项目。3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3 校准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计量特性的条号校准方法的条号1总失真5 . 17 . 2 . 22耦合端幅值一致性5 . 27 . 2 . 33耦合端相位一致性5 . 37 . 2 . 44工作有效声压级5 . 47 . 2 . 55短期级漂移5 . 57 . 2 . 67 . 2 校准方法7 . 2 . 1 校准前检查有源耦合腔应具有清晰的标志,包括制造商的名称、型号和序列号等。耦合端口不应有明显的机械损伤,当耦合传声器后,不应有明显的声泄漏。7 . 2 . 2 总失真有源耦合腔总失真测量装置方框图如图1所示。图1 总失真测量装置方框图调节声频信号发生器的幅值设置至适当位置,按1/3倍频程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节测量放大器的档位,使指针显示在三分之二量程左右,将失真测量仪连接至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端,并在失真测量仪上测量有源耦合腔各频率点上的总失真。7 . 2 . 3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7 . 2 . 3 . 1 双传声器法有源耦合腔耦合端幅值一致性双传声器法测量装置框图如图2所示。4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图2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双传声器法测量装置方框图将两个传声器单元插入有源耦合腔的腔体中,确保上下出声口无声压泄漏,同时将两个传声器单元接入多通道声分析仪的两个通道内,调节声频信号发生器的幅值至适当位置,按1/3倍频程改变声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分别记录两通道测得的声压级,再将两个传声器单元交换位置,再次记录多通道声分析仪测得的声压级,按公式 (1) 、公式(2)和公式 (3)计算声压级的级差:LP1=LX1-LX2(1)式中:LP1 交换前两通道声压级的级差,d B;LX1 交换前通道1的声压级,d B;LX2 交换前通道2的声压级,d B。LP2=LY1-LY2(2)式中:LP2 交换后两通道声压级的级差,d B;LY1 交换后通道1的声压级,d B;LY2 交换后通道2的声压级,d B。LP=LP1-LP22(3)式中:LP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d B;LP1 交换前两通道的声压级差,d B;LP2 交换后两通道的声压级差,d B。7 . 2 . 3 . 2 单传声器法按图3所示连接,将有源耦合腔的其中一个出声口堵住,堵头应能到达传声器该到的位置,与另一头传声器面形成1 . 8mm空腔,确保无声压泄漏,将传声器插入另一个出声口,使腔体内形成密闭声场,按1/3倍频程改变声频信号发生器各测试点的频率,分别测试该出声口的声压级。在完成一组测试后,再将有源耦合腔调个方向,按同样的方法测试另一个出声口的声压级。有源耦合腔的耦合端幅值一致性按公式(4)计算。5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有源耦合腔耦合端幅值一致性单传声器法测量装置框图如图3所示。图3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单传声器法测量装置方框图LP=LP1-LP2(4)式中:LP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d B;LP1 通道1的声压级,d B;LP2 通道2的声压级,d B。7 . 2 . 4 耦合端相位一致性按图2所示连接,利用多通道声分析仪的互谱相关分析测量出有源耦合腔两耦合端各频率点的相位差;再将两个传声器单元交换位置,再次测量出两耦合端各频率点的相位差。并依照公式 (5)计算出耦合端相位一致性。P=P1-P22(5)式中:P 有源耦合腔两通道的相位差,() ;P1 交换前有源耦合腔两通道的相位差,() ;P2 交换后有源耦合腔两通道的相位差,() 。7 . 2 . 5 工作有效声压级有源耦合腔工作有效声压级测量装置框图如图1所示。按1/3倍频程改变 声 频 信 号 发生 器 的 频 率,调 节声 频 信 号 发 生器 的 幅 值,在1 0H z 2 0k H z频率范围内,各频率点的总失真不超过表1限值的声压级即为工作有效声压级。7 . 2 . 6 短期级漂移短期级漂移测量装置方框图如图1所示,将测量放大器置于相应的工作量程位置上,时间计权设为F挡,频率相应置于线性挡,将传声器紧密地插入被检有源耦合腔内,按1/3倍频程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值,使有源耦合腔的声压级大于8 0d B,待示值稳定后,在6 0s测量时间内,连续读取电压表上的电压示值至少6次,并按公式 (6)计算输出电压级,其测量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一半 见式 (7)即为有源耦合腔的短期级漂移。6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Lw i=2 0 l gUiU0(6)式中:Ui 测量到的电压值,V;U0 参考电压,U0=1V;Lw i 输出声压级,d B。Lw p=Lwm a x-Lwm i n2(7)式中:Lwm a x 最大声压级,d B;Lwm i n 最小声压级,d B;Lw p 短期级漂移,d B。8 校准结果表达8 . 1 校准记录校准记录应尽可能详尽地记载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推荐的校准记录的格式见附录A。8 . 2 校准数据处理所有的数值应先计算,后修约。出具校准数据按如下方法修约:a)以下项目的校准数据应修约到1/1 0分贝: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 工作有效声压级; 短期级漂移。b)总失真和耦合端相位一致性的校准数据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8 . 3 校准证书经校准的有源耦合腔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包括的信息及推荐的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见附录B。8 . 4 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有源耦合腔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按J J F1 0 5 9 . 12 0 1 2的要求评定,不确定度评定的示例见附录C。9 复校时间间隔有源耦合腔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2年。然而,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仪器的使用情况 ( 使用部位的重要性、环境条件、使用频率) 、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的时间间隔。7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A校准记录的内容有源耦合腔校准记录的内容及推荐的格式如下:有源耦合腔校准记录共4页 第1页记录编号: 校准日期:年月日送校单位:仪器名称:制造者:产品型号: 出厂编号:1 .校准前检查2 .总失真频率/H z总失真/%频率/H z总失真/%1 02 02 53 1 . 54 05 06 38 01 0 01 2 51 6 02 0 02 5 03 1 54 0 05 0 06 3 08 0 010 0 012 5 016 0 020 0 025 0 031 5 040 0 050 0 063 0 080 0 01 00 0 01 25 0 01 60 0 02 00 0 0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8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有源耦合腔校准记录共4页 第2页3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和相位一致性频率/H z耦合端幅值一致性/d B耦合端相位一致性/ ()频率/H z耦合端幅值一致性/d B耦合端相位一致性/ ()1 02 02 53 1 . 54 05 06 38 01 0 01 2 51 6 02 0 02 5 03 1 54 0 05 0 06 3 08 0 010 0 012 5 016 0 020 0 025 0 031 5 040 0 050 0 063 0 080 0 01 00 0 01 25 0 01 60 0 02 00 0 0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4 .工作有效声压级频率/H z工作有效声压级/d B频率/H z工作有效声压级/d B1 02 02 53 1 . 54 05 06 38 01 0 01 2 51 6 02 0 02 5 03 1 54 0 05 0 09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有源耦合腔校准记录共4页 第3页频率/H z工作有效声压级/d B频率/H z工作有效声压级/d B6 3 08 0 010 0 012 5 016 0 020 0 025 0 031 5 040 0 050 0 063 0 080 0 01 00 0 01 25 0 01 60 0 02 00 0 0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5 .短期级漂移频率/H z漂移量/d B频率/H z漂移量/d B1 02 02 53 1 . 54 05 06 38 01 0 01 2 51 6 02 0 02 5 03 1 54 0 05 0 06 3 08 0 010 0 012 5 016 0 020 0 025 0 031 5 040 0 050 0 063 0 080 0 01 00 0 01 25 0 01 60 0 02 00 0 0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01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有源耦合腔校准记录共4页 第4页校准的技术依据:校准所使用的标准装置的名称、溯源性及有效性的说明:校准环境条件: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静 压:k P a 各频带环境噪声: 校准员: 核验员:11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B校准证书的内容B . 1 有源耦合腔的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如 “ 校准证书” ;b)校准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 ( 如果与校准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 ( 如编号) ,页码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 如耦合腔的型号、规格及出厂编号等) ;g)进行校准的日期;h)本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i)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的说明;j)校准环境的描述;k)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l)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m)校准证书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n)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o)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B . 2 推荐的有源耦合腔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如下:21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证书编号共2页 第1页校 准 结 果1 .外观:2 .总失真:频率/H z1 02 02 53 1.54 05 06 38 0总失真/%频率/H z1 0 01 2 51 6 02 0 02 5 03 1 54 0 05 0 0总失真/%频率/H z6 3 08 0 010 0 012 5 016 0 020 0 025 0 031 5 0总失真/%频率/H z40 0 050 0 063 0 080 0 01 00 0 01 25 0 01 60 0 02 00 0 0总失真/%校准结果不确定度:3 .耦合腔幅值和相位一致性:频率/H z幅值和相位一致性幅值/d B相位/ ()频率/H z幅值和相位一致性幅值/d B相位/ ()1 02 02 53 1.54 05 06 38 01 0 01 2 51 6 02 0 02 5 03 1 54 0 05 0 06 3 08 0 031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证书编号共2页 第2页校 准 结 果频率/H z幅值和相位一致性幅值/d B相位/ ()频率/H z幅值和相位一致性幅值/d B相位/ ()10 0 020 0 016 0 031 5 025 0 050 0 040 0 080 0 063 0 01 25 0 01 00 0 02 00 0 0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4 .工作有效声压级在频率范围内,声压级均大于d B校准结果不确定度:5 .短期级漂移频率/H z最大漂移量/d B1 08 01 0 01 6 02 0 02 00 0 0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以下空白。41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C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 . 1 引言本附录以耦合端幅值一致性双传声器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为例,说明有源耦合腔各校准项目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C . 2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的不确定度评定C . 2 . 1 测量模型耦合端幅值一致性是有源耦合腔在不同频率点输出信号级的差值。根据本规范设计的方法,耦合端幅值一致性按C . 1计算:LP=LP1-LP22=(LX1-LX2)-(LY1-LY2)2(C . 1)式中:LP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d B;LP1 交换前两通道的声压级差,d B;LP2 交换后两通道的声压级差,d B。LP1=LX1-LX2(C . 2)式中:LP1 交换前两通道声压级的级差,d B;LX1 交换前通道1的声压级,d B;LX2 交换前通道2的声压级,d B。LP2=LY1-LY2(C . 3)式中:LP2 交换后两通道声压级的级差,d B;LY1 交换后通道1的声压级,d B;LY2 交换后通道2的声压级,d B。C . 2 . 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由于公式 (C . 1)中LX1、LX2、LY1和LY2的不确定度互不相关,故耦合端幅值一致性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用公式 (C . 4)表示:uc(LP)=c2(LX1)u2(LX1)+c2(LX2)u2(LX2)+c2(LY1)u2(LY1)+c2(LY2)u2(LY2)(C . 4)公式 (C . 4)中灵敏系数分别为:c(LX1)=(LP)(LX1)=1251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c(LX2)=(LP)(LX2)=-12c(LY1)=(LP)(LY1)=-12c(LY2)=(LP)(LY2)=12将各灵敏系数代入公式 (C . 4)后,即可得到计算耦合端幅值一致性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公式 (C . 5) :uc(LP)=u2(LX1)+u2(LX2)+u2(LY1)+u2(LY2)2(C . 5)考虑到耦合端幅值一致性双传声器法的测量对称性,交换前后各通道在单次测量不确定度u(LX1) 、u(LX2) 、u(LY1)和u(LY2)均相同,所以有u(LX1)=u(LX2)=u(LY1)=u(LY2)=u(L)uc(LP)=u2(L)+u2(L)+u2(L)+u2(L)2=u2(L)(C . 6)C . 2 . 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C . 2 . 3 . 1 校准有源耦合腔耦合端幅值一致性时,A类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的重复性,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有源耦合腔的两个出声口的声压级进行测量,再交换两个传声器测量,如此重复测量6次,得到的结果见表C . 1,取实验标准偏差的最大值,可知uA=0 . 0 2 5d B。表C . 1 耦合端幅值一致性的测量数据频率H z耦合端幅值一致性/d B123456平均值d B实验标准偏差d B1 00 . 0 20 . 0 20 . 0 40 . 0 50 . 0 30 . 0 20 . 0 3 00 . 0 1 32 00 . 0 10 . 0 10 . 0 30 . 0 50 . 0 20 . 0 20 . 0 2 30 . 0 1 52 5-0 . 0 3-0 . 0 2-0 . 0 3-0 . 0 4-0 . 0 5-0 . 0 2-0 . 0 3 20 . 0 1 23 1 . 50 . 0 30 . 0 20 . 0 20 . 0 10 . 0 30 . 0 40 . 0 2 50 . 0 1 04 00 . 0 20 . 0 30 . 0 40 . 0 20 . 0 20 . 0 40 . 0 2 80 . 0 1 05 00 . 0 30 . 0 20 . 0 30 . 0 30 . 0 50 . 0 30 . 0 3 20 . 0 1 06 30 . 0 30 . 0 20 . 0 30 . 0 40 . 0 30 . 0 60 . 0 3 50 . 0 1 48 00 . 0 30 . 0 20 . 0 10 . 0 30 . 0 40 . 0 30 . 0 2 70 . 0 1 01 0 00 . 0 20 . 0 10 . 0 20 . 0 40 . 0 20 . 0 40 . 0 2 50 . 0 1 21 2 50 . 0 20 . 0 20 . 0 40 . 0 20 . 0 30 . 0 20 . 0 2 50 . 0 0 861J J F1 7 3 4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C . 1( 续)频率H z耦合端幅值一致性/d B123456平均值d B实验标准偏差d B1 6 00 . 0 10 . 0 30 . 0 10 . 0 30 . 0 10 . 0 30 . 0 2 00 . 0 1 12 0 00 . 0 10 . 0 10 . 0 10 . 0 30 . 0 20 . 0 10 . 0 1 50 . 0 0 82 5 00 . 0 10 . 0 30 . 0 20 . 0 10 . 0 30 . 0 10 . 0 1 80 . 0 1 03 1 50 . 0 1-0 . 0 2-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0 50 . 0 1 24 0 00 . 0 2-0 . 0 10 . 0 20 . 0 10 . 0 10 . 0 20 . 0 1 20 . 0 1 25 0 0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0 30 . 0 1 06 3 00 . 0 1-0 . 0 10 . 0 20 . 0 1-0 . 0 10 . 0 10 . 0 0 50 . 0 1 28 0 0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0 00 . 0 1 110 0 0-0 . 0 1-0 . 0 2-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1 20 . 0 0 412 5 0-0 . 0 1-0 . 0 1-0 . 0 2-0 . 0 1-0 . 0 10 . 0 1-0 . 0 0 80 . 0 1 016 0 0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0 30 . 0 1 020 0 0-0 . 0 1-0 . 0 1-0 . 0 2-0 . 0 1-0 . 0 1-0 . 0 1-0 . 0 1 20 . 0 0 425 0 0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 0 0 30 . 0 1 031 5 00 . 0 10 . 0 10 . 0 10 . 0 20 . 0 10 . 0 10 . 0 1 20 . 0 0 440 0 00 . 0 10 . 0 10 . 0 20 . 0 10 . 0 30 . 0 10 . 0 1 50 . 0 0 850 0 00 . 0 10 . 0 20 . 0 20 . 0 10 . 0 20 . 0 10 . 0 1 50 . 0 0 563 0 0-0 . 0 1-0 . 0 3-0 . 0 1-0 . 0 2-0 . 0 1-0 . 0 1-0 . 0 1 50 . 0 0 880 0 0-0 . 0 2-0 . 0 4-0 . 0 2-0 . 0 4-0 . 0 2-0 . 0 3-0 . 0 2 80 . 0 1 01 00 0 0-0 . 0 4-0 . 0 2-0 . 0 4-0 . 0 5-0 . 0 4-0 . 0 5-0 . 0 4 00 . 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达州市农科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医学装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题(含答案)
- 2024年民航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大比武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全国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实务(初级)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4年职业技能:烘焙技术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江西省吉安市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预测试题含答案
- 儿科消化系统知识测试练习题(附答案)
- 标准化安全培训课件
- DB33-T 1354.2-2024 产业数据仓 第2部分:数据资源编目规范
- 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CNAS-CL36-2012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 JJG 184-2024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容积检定规程
- 股权转让股东会决议范本
- 合作社和公司合作协议书(2篇)
- 高一政治必修1、必修2基础知识必背资料
- 医药代表大客户管理经验分享
-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数据安全重要数据风险评估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