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立;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中国封建社会若有民告官,在秦朝、汉朝、两宋应分别由谁先来授理A、太尉、刺史、转运使 B、御史大夫、刺史、通判C、丞相、三司使、军机处 D、御史大夫、州牧、节度使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相制度的废除,最大的消极影响是 A、司法失误不能有效纠正 B、行政失误不能有效纠正C、决策失误不能有效纠正 D、军政失误不能有效纠正5、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6、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大门”指的是 A、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C、外国人可以进入中国进行贸易活动 D、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7、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诗:“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指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内讧8、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A、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B、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C、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9、某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林彪在一次遛马时,被国民党一士兵误伤,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去治疗,把这件事向延安做了解释。该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0、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11、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三大战役的胜利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12、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B、“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13、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晚会上的主题歌始终有你中,有“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几句歌词。这里的“路径”主要是指 A、中英双方谈判的方式 B、中国以治权换主权的方式C、“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 D、英人治港的管理方式14、2008年2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国务卿赖斯。胡锦涛表示,今年将是双方关系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妥善处理彼此利益,坚决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冒险行径。赖斯则表示,美方多次表明立场,认为“入联公投”不应举行。下列有关中美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政治仇视、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政策,使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了“一边到”策略长期以来,美国的对台政策阻碍了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进程赖斯的谈话表明美国改变了对台政策的一贯立场中美关系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A、 B、 C、 D、15、根据史料记载雅典最鼎盛时期有40万居民,其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被剥夺政治权力;在剩下的16. 8万人中, 假定成人居半,是8. 4万;而这8. 4万人中又有一半是妇女,毫无权力,所剩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由此可见 A、雅典民主权力是由全体人民掌握的 B、雅典民主的范围非常有限C、雅典民主性质非常原始,采用直接民主 D、雅典民主政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16、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B、执政官权力最高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D、法律就是执政官17、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 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18、翻开美国历史, 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 A、两党政治 B、联邦制 C、分权制衡的原则 D、法律至上19、数百名荷枪实弹的美国民众2010年4月19日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以南约18公里处的福特亨特国家公园举行集会,抗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实施的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违反“宪法原则”。有权通过美国总统奥巴马实施的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与裁决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是否违反“宪法原则”的机构分别是 A、国会、联邦法院 B、联邦法院、国会C、参议院、众议院 D、众议院、参议院20、“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启蒙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牛顿力学体系和进化论21、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 中写道:“ 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B、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22、王绳祖在国际关系史中写道:“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没有军事意义上的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造成13万人伤亡。正如国务卿贝尔纳斯所说:炸弹扔在日本,正是为了在俄国收到效果。”由此可见,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根本意图是A、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B、威慑苏联C、验证核威力 D、攫取世界霸权23、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24、2007年10月2日上午,韩国总统卢武铉跨越军事分界线(北纬38线),进入朝鲜进行访问。成为首位跨越军分线入朝的韩国总统。下列相关朝鲜半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此分界线是二战后美苏对抗的产物,此分界线作为韩、朝 两国国界线始于1948年B、中国曾与美国在此线附近展开军事较量C、这一事件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征D、卢武铉此举有利于朝鲜半岛南北局势的缓和,朝鲜半岛的统一指日可待25、2009年12月1日,经过八年漫长等待和争吵,欧盟新宪法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那就是欧洲理事会主席,或称欧盟总统”。对这一事件看法不恰当的是: A、标志着欧洲在一体化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B、说明了世界全球化出现倒退C、表明当今社会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D、有助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26、(17分)历史铸就纪念章,纪念章深化人们对难忘历史瞬间的印象。材料一:淮海战役纪念章(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和意义。(6分)材料二:1949年将要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的的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2)材料二所说的会议完成了哪几项重大任务?(6分)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纪念章(3)在右图所示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请从革命史视角评述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5分)27、(17分)乡 愁(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1)体会诗人的感情,思考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历史原因。(4分)(2)我国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台问题?(4分)(3)我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的政策有何不同点?(3分)(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6分)28、(16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材料二: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材料三:“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四:“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材料五: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回答:(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4分)(2)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 (4分)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从古代到近代、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6分)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5:BDBCD610:ADCCB 1115:CACDB1620:ABCAC 2125:CDADB27、(17分)(1)国民党兵败台湾,割据一方。由于台湾政府的种种限制和“台独”势力的存在,再加上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阻挠,台湾始终未实现统一。强烈的思乡情怀和期盼统一的强烈心愿引发诗人的愁绪。(4分)(2)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对解决国际争端提供借鉴,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4分)(3)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内政问题;港澳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系;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3分)(4)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认;海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反分裂国家法颁布;两岸经济交往和政治对话逐渐加强。(6分)28、(16分)(1)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 (2分)要适时调整刑罚的轻重程度以维护君主权威,保障君主专制统治。(2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