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_第1页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_第2页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_第3页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_第4页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16*(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项目名称: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业主: *(宁波)有限公司0用于批准版本日期状态编制审核批准批准日期监理现场 :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又称硫化剂DCP、过氧化二枯茗。分子式:C18H22O2相对分子质量:270.37。白色结晶;熔点4142;相对密度1.082;分解温度120125;折射率1.5360;升华温度100(26.7Pa);活性氧含量5.9%;活化能169.99kJ/mol;闪点133;室温下稳定,见光逐渐变成微黄色;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苯和石油醚等;活性氧含量5.92%(纯度100%)、5.62%(纯度95%);溶于苯中半衰期:171:1min,117:10h,101:100h;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燃;低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高浓度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具强刺激性。属于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衍生事故。爆炸物危险特性与还原剂、硫、磷等混合可爆; 受热、撞击可爆可燃性危险特性易燃; 遇还原剂、铵、有机物、酸、易燃物混合易燃储运特性库房阴凉、通风; 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严禁使用砂土压盖2、 简述 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急管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 编制依据 1.消防法 2.安全生产法 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 适用范围厂区内成品储存、相关设备及管道拆除区域及厂区装置5、 制定本预案的原则、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部门、操作员工实行全面安全教育,提高这些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坚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重大危险源的巡检制度。建立建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完善出入库登记制度。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6、 预案启动条件 发生事故后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事故应急预案启动。 1.重大危险源不论发生什么事故,现场操作人员未能及时消除 2.重大危险源发生较大物料泄露并着火,岗位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处置 3.接到作业现场发生泄露事故及衍生事件、请求支援的报告。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组织机构现场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火灾事故日常办事机构,设在项目现场,接受应急工作任务安排。应急机制响应期间,办公室安排专人值班。拆除工程应急组织机构图:1.1施工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1.2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指挥部是项目部发生突发事件时临时应急机构。现场指挥由应急指挥部指派,一般情况下由项目最高领导担任。当现场指挥丧失指挥职能时,应急指挥部立即重新指派或由现场最高领导接替。1.3技术保障组项目部建立生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保障组,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1.4救援专业组及职责项目应急演练人员构成及分工表序号应急组织负责人成员及分工人数职位姓名成员名单职责范围1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郭小平庄兰军 毛建新组织生产系统的紧急停工及事故应急演练。32现场技术组组长韩义民翟峰松 冀淑军薛宏伟对现场事故进行分析并安排处理43现场警戒组组长李长虹岳宇超 赵凌云雷文辉 韩宝宝闫俊刚 吴小军马彦文 高旭昌殷超负责进入施工区域车辆安排事故警戒区警戒工作104现场消防组组长刘小明 张飞翔 李春龙、王志勇 范寅虎成志飞 张旭东靳彦星 杨鹏飞贺彦廷 康永庞晋伟使用砂土、二氧化碳、泡沫、化学干粉等灭火剂125现场抢险组组长王耀元高进忠 刘招庆 冯小军事故现场工艺处理46现场抢救组组长郝建真马卫信 卫利营程飞龙 张海龙王云飞救出受伤、中毒人员到达安全位置,以及诊疗前的清洗工作67现场抢修组组长李金虎强丽军 闫永刚崔淑忠 王吉明保障救援设施正常使用、对泄漏源进行检修58现场报告组组长韩书伟田涛 刘明强发现事故报告调度事故情况310现场监测组组长贾静现场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含量监测,外排水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的含量监测411现场医疗组组长薛维兵组织伤员现场救护及护送4合计572.人员职责2.1总指挥1)接受和服从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与指挥,落实具体的应急指令;2)负责发布启动应急预案命令;3)确定事故现场抢险救灾指挥人员;4)负责落实上级部门对应急处置的要求;5)宣布救援工作结束;2.2副总指挥 1)协助总指挥收集事故的相关信息,对事故的严重性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2)负责分管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的落实;3)协助总指挥处理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的其它相关事宜;4)完成总指挥交办的其它任务;2.3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负责办事机构,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1)安排项目部应急指挥部的值班;2)接受所属单位突发事故报告,根据事故的类型和级别向应急指挥部汇报;3)按照应急指挥的要求向公司报告,通知应急机构各职能组启动预警系统;4)向应急救援人员分发统一的现场应急救援标识;5)及时掌握事故发展动态,并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发展情况;6)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应急工作;7)起草上报材料;8)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总结;9)建立、更新、管理公司与区域联防单位、协议救援机构及社会救援机构档案;10)安排我厂应急指挥部的交通、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11)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2.4现场指挥1)掌握火灾现场动态和发展趋势;2) 全权负责第一线事故现场抢险,应急救援工作;3)及时组织非抢险人员和受伤人员撤离现场;4)迅速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及时处置;5)准确分析事故动态,对可能造成次生灾害、波及区域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通知相关单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衍生灾害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6)应急救援结束及时清理现场;2.5技术保障组1)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针对发生事故的类别、性质,及时向指挥部提供科学抢险行动方案;2)及时向现场指挥部及应急抢险人员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3)对各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提出技术性建议和指导;4)协助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技术性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5)完成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各项任务。2.6现场抢险队1)严格执行指挥部下达的灭火命令,严格执行抢险救援、灭火行动方案实施抢险救援;2)贯彻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协助医疗组抢救受伤人员,将其及时撤离危险区域;3)在事故现场受伤人员撤离同时迅速组织消防人员用大量水冷却相邻非事故罐体,同时扑灭火源、堵塞泄漏点,并协助现场工艺操作人员倒罐、收集泄漏物料,严防发生次生、衍生灾害;4)做好事故的扫尾工作;2.7通讯联络组1)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事故上报;2)负责各救援专业组与指挥部及各成员之间的联系畅通; 3)通过通讯工具指导本项目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内人员的疏散和自救;4)向周边相关单位,通报事故动态,提出防范措施;2.8医疗救护组1)根据指挥部命令,第一时间内组织医护人员、应急救援医疗器材、救护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急救、处置和转移;2)及时与上级医疗机构取得联系,通报伤亡情况和事故动态;3)为现场抢险救援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咨询;2.9交通保障组1) 负责交通路线保持畅通;2)非应急救援车辆不得进入事故现场;3)执行事故状态交通管理机制;4)按照指挥部下达的命令,保证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救援所需交通工具及运输车辆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2.10物资供应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抢险物资的及时供给。(即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和指挥通迅器材)。2.11治安保卫组1)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维持项目治安;2)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和警戒工作,控制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及车辆的进入现场;3)根据事态发展,负责做好非安全区域人员的疏散及辙离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配合医疗救护部门抢救运送伤员; 4)负责交通道路的畅通,为内部、外部救援车辆通行创造条件。5)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协助公安部门及时控制事故责任者;2.12 电力保障组1)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及时切断事故现场电源;2)根据规范要求,负责事故抢险过程中临时专用线路的架设;3)保障事故现场专用电的供给;4)抢修应急救援、抢险救灾所需电器设施;5)应急救援工作结束,负责修复、测试事故现场受损电器设施;做到满足正常生产需要;2.13后勤保障组1)负责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一线抢险人员的生活保障;2)负责安置事故中伤亡人员家属的食宿接待工作;3)负责兄弟单位抢险救援人员、上级有关领导的食宿工作;2.14事故调查组1) 事故调查组在事故发生事故后进入事故现场,在抢险救灾的同时进行取证;2)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经过并负责组织取证; 3)负责组织召开专题事故分析会,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者;4)负责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5)写出书面事故报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应急处置措施 主要措施包括:控制、灭火、隔绝、堵漏、倒灌、拦截、稀释、覆盖、泄压、收集等专项技术措施。1)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2) 人员佩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穿防静电服,备好堵漏工具3)查明泄漏原因,通过关闭阀门等措施控制泄漏的发展,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4)对泄漏处进行堵漏处理,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5)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并收集泄漏的固态危险化学品1、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泄漏应急处理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有害介质一般在短时间内不会造成急性中毒,但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紧急处理,采取相应急救措施。1.1一氧化碳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1.2液氧、液氮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化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1.3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合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特性:易燃,具有强氧化性。遇热、明火或与酸、碱接触剧烈反应会造成燃烧爆炸。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砂土压盖。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2、可燃物料的泄漏应急处理和储存注意事项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惰性、潮湿的不燃物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3、火灾事故处置措施3.1如发生火灾事故,应坚持:“先救人后灭火”“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3.2 首先切断物料泄漏源,而后全力以赴将火源扑灭。 4.3 在应急救援的过程中,应急救援人员要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观察风向,严防中毒、窒息。4、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处置措施4.1、先控制,后灭火在扑救可燃气体、液体火灾时,可燃气体、液体如果从容器、管道中源源不断的喷散出来,应首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争取灭火一次成功。如果在未切断可燃气体、液体来源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盲目灭火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很容易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气体、液体着火后,可燃物来源未切断之前,扑救应以冷却保护为主,积极设法切断可燃物来源,然后集中力量把火灾扑灭。4.2、先救人,后救物 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和物相比人是主要的,应贯彻执行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先救人后疏散物质。4.3、防中毒、防窒息许多化学物品燃烧时全产生有毒烟雾,火场附近空气中氧含量降低。所以扑救火灾时,人应尽可能有针对性的采取自我防护措施,佩戴防护器材,穿戴专用防护服等。5、处置程序5.1、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火灾、爆炸事故时,最早发现者应立即通过所有通讯方式向项目应急部报警。5.2、项目应急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领导、部门、车间,要求迅速查明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部位(装置)和原因,构成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发出报警;通知指挥部成员、义务消防队和各救援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5.3、发生事故的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地、泄露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切断物料或倒槽等处理措施而消除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露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