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_第1页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_第2页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_第3页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_第4页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库 现代通信原理 教学大纲 开课系:信息工程系适用专业及学生层次:初中起点学时:112学时 先修课:数学、电工基础、电子电路后续课:现代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现代交换技术推荐教材及参考教材: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编写人:XXX 一、说 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通讯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通讯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各种现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传输性息能。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型、基本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对实际物理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来解决实际物理问题。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第二,教学中应时刻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 二、学时分配表章节内容总课时讲授实训第一章 序论1.1 通信的概念及其发展简史1.1.1 通信的定义1.1.2 通信的方式1.1.3 通信的发展史1.2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1.2.1 信息、信号及分类1.2.2 通信系统的构成1.2.3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3 通信的频段划分1.4 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 5121151211第二章 模拟调制系统2.1 调制的功能及分类2.1.1 调制的功能2.1.2 调制的分类2.2 线性调制系统2.2.1 常规双边带调制系统2.2.2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2.2.3 单边带调制和残留边带调制2.3 非线性调制系统2.3.1 一般概念2.3.2 频率调制2.3.3 相位调制2.4 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4.1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4.2 非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5 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简介2.5.1 立体声广播系统概述2.5.2 导频制立体声调频广播原理2.5.3 AM-FM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系统激励器151442491222261222第三章 数字基带调制与传输3.1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及其功率谱3.1.1 二元码3.1.2 差分码3.1.3 非归零单极性码的功率谱3.1.4 非归零双极性码的功率谱3.1.5 伪三元码及其功率谱3.2 脉冲编码调制(PCM)3.2.1 抽样和抽样定理3.2.2 量化3.2.3 编码3.3 PCM系统的噪声3.4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3.4.1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的原理3.4.2 DPCM的编、译码过程3.4.3 DPCM的性能3.5 增量调制M(DM)3.5.1 增量调制原理3.5.2 增量调制的量化噪声3.6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及其误码率3.6.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结构3.6.2 升余弦滚降滤波器3.6.3 码率和误码率3.6.4 误码率的一般公式3.6.5 眼图3.7 信道均衡及部分响应系统3.7.1 时域均衡及其功能3.7.2 部分响应系统概念3.8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简介3.8.1 有线电视简介3.8.2 有线电视信号3.8.3 电视信号传输3.8.4 有线电视系统2244222422204412222122第四章 数字频带调制4.1 幅度键控ASK系统4.2 频移键控FSK系统4.2.1 频移键控FSK4.2.2 频移键控FSK的解调4.2.3 相位连续的频移键控CPFSK4.2.4 MSK与GMSK调制系统4.3 相移键控PSK系统4.3.1 绝对相移键控PSK4.3.2 绝对相移键控PSK的解调4.3.3 二进制相对相移键控2DPSK4.3.4 相对相移键控DPSK的解调4.4 QPSK系统4.4.1 QPSK、QDPSK调制4.4.2 QPSK、QDPSK的解调4.5 多元数字频带调制4.5.1 多电平调幅MASK4.5.2 其他多元调制方式4.6 数字电视系统4.6.1 数字电视简介4.6.2 数字电视传输4.6.3 数字电视编码4.6.4 数字电视机顶盒224444241422242282222第五章 信道复用5.1 通信信道概述5.1.1 信道定义5.1.2 传输媒介5.2 频率复用FDM5.3 时分复用TDM5.4 复合调制与多级调制系统5.5 多址通信方式5.5.1 频分多址(FDMA)方式5.5.2 时分多址(TDMA)方式5.5.3 码分多址(CDMA)方式5.5.4 混合多址方式5.6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5.6.1 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5.6.2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5.6.3 CDMA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5.6.4 CDMA标准12426410226422第六章 编码技术6.1 信源编码6.1.1 信息的度量6.1.2 信源编码6.2 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6.3 信道编码6.3.1 差错控制原理6.3.2 码重与码距6.3.3 几种常用的差错控制码6.4 线性分组码6.4.1 线性分组码的定义及性质6.4.2 生成矩阵G和监督矩阵H6.4.3 汉明码6.5 循环码6.5.1 循环码的特点6.5.2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6.5.3 循环码的编码过程6.5.4 循环码的编码电路6.5.5 循环码的译码6.6 小灵通PAS通信系统6.6.1 PAS系统简介6.6.2 PAS系统的关键技术6.6.3 PAS的鉴权和漫游6.6.4 PAS基站6.6.5 手机(PS)1422224214222242第七章 最佳接收机7.1 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和匹配滤波接收机7.1.1 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7.1.2 匹配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f)7.1.3 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h(t)7.1.4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波形S0(t)7.1.5 最大输出信噪比接收7.2 最小均方误差接收机7.3 最小错误概率接收7.4 最大后验概率接收7.5 GSM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7.5.1 GSM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7.5.2 GSM工作原理7.5.3 GSM移动台(手机)7.5.4 GSM的短消息业务126222126222第八章 同步原理8.1 载波同步8.1.1 直接法8.1.2 插入导频法8.1.3 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8.2 位同步8.2.1 外同步法8.2.2 直接法8.2.3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8.3 群同步8.3.1 连贯插入法8.3.2 间隔式插入法8.3.3 群同步系统的性能8.3.4 群同步的保护8.4 网同步8.4.1 主从同步法8.4.2 彼此同步法8.4.3 码速调整法8.4.4 水库法8.5 GPRS移动通信系统8.5.1 GPRS简介8.5.2 GPRS天线网络结构8.5.3 GPRS系统综述10222221022222合计112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 序论教学要求(1)了解通信的概念(2)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通信的方式。(3)掌握通信系统性能度量的指标。(4)了解通信的频段划分,了解通信的发展方向。教学内容 (1)通信的概念,通信的方式。 (2)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通信频段划分 (4)通信的发展方向第二章 模拟调制系统教学要求(1) 了解调制的功能及分类(2) 掌握线性调制原理与非线性调制原理(3) 掌握线性调制与非线性调制的抗噪声性能教学内容(1) 调制的功能及分类(2) 线性调制系统:AM、DSB、SSB、VSB的调制原理(3) 非线性调制系统: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4) 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教学建议 通过超外差式收音机,通透讲解AM、FM的特点第三章 数字基带调制与传输教学要求(1) 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2) 掌握脉冲编码调制(PCM)基本原理、抽样定理、量化理论、编码理论(3) 了解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的原理,掌握A律13折线编码方法。(4) 了解PCM系统抗噪声性能、M、DPCM系统原理(5) 掌握无码间串扰的时域、频域条件及传输波形。教学内容(1)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2) 脉冲编码调制(3) 差分编码调制(4) 增量调制(5)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及其误码率(6) 信道均衡及部分响应系统原理(7)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简介第四章 数字频带调制教学要求(1) 掌握ASK、FSK、PSK、DPSK调制与解调原理(2) 了解QPSK系统原理(3) 了解多元数字频带调制(4) 了解数字电视系统教学内容(1) ASK、FSK、PSK系统(2) QPSK系统(3) 多元数字频带调制(4) 数字电视系统教学建议 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清晰了解数字电视系统第五章 信道复用教学要求(1) 掌握通信信道定义及分类(2) 掌握频率复用、时分复用原理(3) 掌握多址通信方式(4) 了解CDMA移动通信系统教学内容(1) 通信信道概述(2) 频率复用、时分复用(3) 复合调制与多级调制系统(4) 多址通信方式(5)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教学建议 用实物展示加强学生对信道分类的理解。第六章 编码技术教学要求(1) 了解常用的信源与信道编码、循环码(2) 熟悉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3) 掌握线性分组码的基本原理及编码方法(4) 了解小灵通通信系统教学内容(1) 信源编码(2) 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3) 信道编码(4) 线性分组码(5) 循环码(6) 小灵通通信系统第七章 最佳接收机教学要求(1) 了解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和匹配滤波接收机特性(2) 了解最小错误概率接收及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