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考试内容.doc_第1页
刑法考试内容.doc_第2页
刑法考试内容.doc_第3页
刑法考试内容.doc_第4页
刑法考试内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刑法分则期末考试要点1、 发条分析(罪状、罪名、犯罪构成特征、词语含义、情形处理)1、 第258条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罪状:有配偶而重婚 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罪名:重婚罪 犯罪构成特征: 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主体: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成立婚姻关系。 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 词语含义: 结婚:包括法定婚姻和事实婚姻 情形处理:2、 第133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罪状:违反交通运输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罪名:交通肇事罪。 犯罪构成特征: 客体: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或者是财产安全。 客观方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产遭受重大损失。 A、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 B、必须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C、重大交通事故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 主体: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和其他人员。 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可能会发生重大交通事 故,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词语含义: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指行为人具有法定情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 行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 而死亡的情形。 情形处理: 3、第266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 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 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罪状: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的。 罪名:诈骗罪 犯罪构成特征: 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行为,造成被害人的财产损失。 主体: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词语含义: 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务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本法另有规定:体现了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2、 论述题 1、论述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 原则上依据犯罪的同类法益进行分类。分则将具体犯罪规划为十类,每一章规定一类。 总体上依据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对类罪由重到轻的顺序进行排列。 基本上依据犯罪侵犯的主要法益对犯罪进行归类。2、 绑架罪的犯罪构成和刑事处罚? 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但人身权 利是客体的主要方面。 客观方面;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劫持他人的行为。 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刑法典第239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 财产;情节较轻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 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3、论述行为人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行为的定性?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以非法拘禁罪论处。 2000年7月19日高法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 罪问题的解释:“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 他人的,依照刑法第238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但索要的财物数额超过其债务的,宜份情形处理; 如果超出债务部分数额不大,且以利息或者损失费的名义所要的,仍应定为非法拘禁罪; 如果超出债务部分数额很大,则应将超出部分以绑架罪论处,与非法拘禁罪实行并罚。 为了索要债务而将与债务人没有共同财产关系,或者是没有扶养、抚养、赡养关系的第 三者作为人质的,应认定为绑架罪。 4、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论述适用抢劫罪的四种情形并做法理分析? 当场实施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财物的行为。 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收妖分子,依照本法第 263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携带”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A、行为人具有准备使用的意识。 B、具有随时使用的可能性。 C、必须是携而未用。 对“凶器”的理解有一下几方面: A、考虑器物的杀伤机能的高低。 B、该物品所具有的对生命、身体的危险程度。 C、物品被携带的可能性大小。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 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此种情形中,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前提,为窝藏赃物、 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属于时间地点和行为。此种情 形属于事后抢劫、准抢劫或转化型抢劫。5、 论述刑法总论和分论的关系? 从总体上讲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刑法分论是以刑法分则以及刑法分则条文规定为规范研究对象,它研究刑法分则或刑法分则性 条文所规定的各种法定犯罪的构成特征和刑罚适用。而刑法总论是以刑法总则为规范研究对象, 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则、原理和制度,可以发挥、概括、指导、制约刑法分论 关于具体犯罪构成特征和刑法适用研究的功能。 刑法总论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性的研究,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原理不能与 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则是抽象的无法发挥作用。而刑法分论关于各种法定犯罪、构成特征以 及刑罚适用的具体研究,又可以起到体现、检验、丰富和发展刑法总论的一般原理、原则和制 度,即刑法分论有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作用。3、 案例分析内容要点 1、敲诈勒索罪、绑架罪、盗窃罪的认定? (1)、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 勒索的,才构成犯罪。 认定标准:第一,“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第二,“数额巨大”以1万元 至3万元为起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上述 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具体数额 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2)、绑架罪的认定: 绑架罪的既遂标准:行为人以实力非法控制被害人是即为既遂,不以是否实现勒索财物的 目的或者其他目的作为未遂与几岁的区分标准。 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分:关键在于是否向第三者勒索财物。行为人在绑架过程中,又以暴 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白害人财物,构成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分:一是犯罪目的不同;绑架罪主观上必须是以勒索财物或者其 他不法利益为目的,而非法拘禁罪无此目的。二是行为方式不同,搬回家最只能以积极作 为的方式实施,而非法拘禁罪既可以是作为方式,也可以使不作为的方式。 (3)、盗窃罪的认定: 失控说:即盗窃行为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盗窃罪的既遂。 以盗窃罪论处的几种特殊情形: A、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B、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折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 C、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从中窃取财物的; D、以牟利为目的,盗窃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 设施而使用的; E、将电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 F、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 G、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 2、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 (1)、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或收养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 儿童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根据行为人在犯罪集团中是否起组织、 领导作用。)(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如 果对被拐卖妇女、儿童进行故意杀害、伤害的,则应当将故意哦杀人罪、故 意伤害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实行并罚。)(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卖往境外,也可以通过非法 途径卖往境外,但是都认定为拐卖妇女、儿童罪)(2)、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指不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 根据本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 收买被拐卖的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 被买妇女与收买人已经成婚,并愿意留在当地与收买人共同生活。 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强奸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 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非法拘禁、非法管制、故意伤害、侮辱罪)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有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 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3、诈骗罪、抢劫罪的认定? (1)、诈骗罪的认定: 诈骗罪的法条竞合; 三角诈骗:三角诈骗是指被骗人和受害人不是同一人的诈骗行为,应当认定为诈骗行为。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分 A、在一对一的诈骗中,诈骗和盗窃的关键区分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认识作物春分财产。 受骗者处分财产时必须有处分意识,即认识到自己将某种财产转移给行为人占有。从 不具有处分能力的幼儿或者高度精神病患者出取得财产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罪。 B、在三角诈骗中,诈骗和盗窃的关键区别在于被骗人是否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地位。 诈骗罪和侵占罪的区分 A、行为人合法占有他人财物后,将该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在被害人请求返还时,虚构财 物被盗等虚假理由,使被害人免除行为人返还义务的,应认定为侵占罪。 B、行为人处于不法所有的目的,以虚构事实诱骗被害人,使其财物交付给行为人“代为 保管”,进而非法占为己有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2)、抢劫罪的认定: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抢劫财物后,为了灭口而杀害他人的,成立抢劫罪与故意 杀人罪,数罪并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杀害被害人再夺取财物的,成立 抢劫罪。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关键区别;取财是否具有当场性;取得财物 的对象是否为被害人本人。 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界限: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 险物质的成立,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而抢劫。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 属抢劫既遂;既未取得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 4、交通肇事罪? (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 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行为人虽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并没有造成总打交通事故,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行为人虽然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是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 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行为人对事故不应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或者同等责任的,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B、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C、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 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 事罪定罪处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