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doc_第1页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doc_第2页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doc_第3页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doc_第4页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张志刚)理想是魂,信念是魄。从建党之初,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永恒的话题,是我党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最为有力的武器,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下面,本人围绕“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个命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心得和学习成果,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同志们共勉。领导干部是我党的执政中坚,承担着比普通人更大更多的社会责任,领导干部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比之于普通党员、普通干部的作用更为重要、辐射更为广阔、影响更为巨大。一是事关人心向背。人心向背,所系政权兴衰。前苏联的解体,是最为惨痛的教训。1991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表了著名的坦克上的演讲,百万苏军掉转枪头,伟大的苏联轰然倒塌。没有血流成河的战争,仅仅因为一次成功的演讲,一支战功赫赫的军队信念动摇,一个执政近百年的政党政权丧失,一个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分崩离析。苏共的失败,从各级领导干部思想僵化、耽于享乐、丧失理想信念开始,一步步走向人心向背、内政不修、外战失败的泥潭。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是单位的风向标。领导干部信念丧失、理想沦落,对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对执政的合法性、对领导班子公信力的“杀伤力”是毁灭性的。二是事关事业成败。习近平主席曾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作为领导干部,只有自己忠诚,才能带出忠诚的部属;只有自己可靠,才能让群众依靠;只有自己把人民当父母,人民才能把你当亲人。领导干部如果理想丧失、信念动摇,那么就会上行下效,就会带坏班子、带坏部属、带坏风气、毁掉事业。三是事关个人命运。信念如不在,人生难走远。领导干部能走上领导岗位,党和政府投入了非常多的行政资源,领导干部如果理想信念滑坡,不仅危害国家,直接影响到的是个人的命运,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多违法违纪人员的前车之鉴和沉痛教训,发人深思、让人警醒。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途径,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一、忠诚于党是前提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格。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忠诚就是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全心全意,就是把党和人民的政治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信念、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忠诚是信念坚定的集中体现,也是判断一名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一是要听党话、跟党走。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在这方面有更高的标准,有更高的要求,有更坚决的态度,有始终走在前列的政治责任感,有作出表率的实际行动。要把握三个环节:第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听党的话。政治上跟党走、不动摇,在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面前旗帜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第二,要向党敞开心扉,对党必须忠贞不渝,不留一手,不当机会主义。第三,要严格遵规守纪,严肃政治纪律,不管形势怎么变化,都不能说有损于党的形象的话。尤其是当前网络时代,各种思潮泛滥,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警惕,思想活跃但不能活过了头,有“主见”但不能动摇“主义”。二是要同呼吸、共命运。时代大潮中,不管是普通人或者是领导干部,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或是亲人下岗、或是升迁受阻、或是利益受损,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对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尤其是面对利益的不断调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实际的考验。教育别人的理好讲,做别人的工作好做,其实真正的考验是涉及到自己头上。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去正确对待?如果没有对党的忠诚,没有与党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境界,恐怕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始终站在全局上思考问题,正确看待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触及到个人利益时,要与党同心同德。人人为党分忧,党才少忧,人人为党添彩,党才光彩。三是要既立言、又立行。李克强总理的“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心得,凸显了领导干部在为政信念和人格方面的取向,体现了以民为本、做人要正、办事要公的做官之道。从领导者的角度出发,不守信用就不能立身,不忠诚老实就会到处碰壁,只有诚信才能担当重任。作为领导干部,做人要以诚为本,不欺上媚上,不瞒下压下,不文过饰非,不弄虚作假,光明磊落。领导干部应该在“三实”方面作出榜样,要把“实事求是”作为信条,用来解决心态与表态的统一,把“表里如一”作为标尺,用来解决台上与台下的统一,把“敢于负责”作为昭示,用来解决讲实话、报实情的问题。二、终身学习是源泉对领导干部来讲,终身学习既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治本之策。一是把学习升华为需要。终身学习,就是要使学习跨越学校教育的时段,贯穿于人的一生,使学习从单纯的求知谋生手段,发展成为自觉自愿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实学才能更好地实干。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不应是人生中某一阶段的事,而是一种社会化、制度化和终身化的进步行为,是一项崇高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就和吃饭、喝水一样,是一种现实的需要。二是把学习升华为责任。当前,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高,“淘汰率”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做为领导干部,注不注意学习,不是称职不称职的问题,而是失职不失职的问题;不是进步快慢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被淘汰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能否能正确履职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志想干好但力不从心,想创新但视野狭窄,想推进发展但观念保守,什么原因?说到底是学习不够,素质没有与时俱进得到提高。三是把学习升华为境界。习主席指出:“学习和掌握理论的深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敏感程度、思维视野广度和思想境界高度”。我理解,所谓思想境界就是一种气质、一种学识、一种修养、一种精气神。知识越多,眼界越宽,精神就会越充实,境界就会越高远。从现实来看,领导干部如果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这是一个危险的起点。领导干部人格品行修养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唯有不断磨砺、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才能具备领导干部应有的境界和胸怀。三、洁身自好是底线不能洁身自好,理想信念免谈。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既是要求,更是底线。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难以抵御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最后理想滑坡、信念沦丧,就是没有做到这一点。洁身自好,无论与党的事业、与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秉公用权。级别越高,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掌好权用好权,关键的问题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做到公心为本,公正为准,公开为重,公论为上。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人民赋予的,在权力面前,必须多一分清醒,多一分原则,少一点侥幸。对不该办的事情,宁可伤感情,也不能开口子;对不该突破的禁区,宁可伤和气,也不能“闯红灯”。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做到用权清正、做官清廉、施政清明。二是要注重人际交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现实生活中,因选错朋友而摔跟头的不在少数。作为领导干部,要掌握交往中的向度、广度和深度。向度,是对交往对象的选择;广度,是指交往的范围,广交不等于滥交;深度,是指交往的程度,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否则,就可能影响交往的健康发展,甚至出问题。如果交友不慎,可能就多一次违规违法的机会。三是要注重兴趣爱好。苍蝇不叮无缝蛋。一些党员理想信念的丧失,大都是从莺歌燕舞、灯红酒绿开始的,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恰恰以投其所好为突破口,把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拉下了水。赖昌星有句话发人深省:“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这从反面警示我们,每个人有爱好是正常的,但千万不要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腐蚀拉拢的借口,抵制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诱惑,防止侵蚀的最佳途径就是增强免疫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远离牌桌、亲近书桌,关上酒柜、充实书柜,杜绝玩风、大兴学风。四、淡泊名利是根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领导干部被名缰利锁缠绕,何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领导干部名利心太重,所带来的无疑是心理上的失衡,心理上的失衡又会造成心态上浮躁,心态浮躁,心理防线就容易被攻破。要力戒三种心态:一是力戒攀比心态。领导干部对名利的攀比心态,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最大障碍。要攀比的话,领导干部的收入永远比不上大款,领导干部的生活永远比不上老板。如果攀比心太强,夹杂着私心、裹挟着杂念、掺合着情绪对待事业,就容易滋生“捞”的想法,进而突破原则的底线。作为领导干部,在名利上,应该多点淡然、多点超脱,不追求非常之财、不追逐非分之利。二是力戒嫉妒心态。嫉妒心理的要害就是容不得别人权比他大、素质比他强、过得比他好。内心充满“羡慕嫉妒恨”,就难以装下理想信念。领导干部不是神圣,有时也会具有这种心态。领导干部的嫉妒心态,危害甚烈,容易导致班子不和、同事反目,许多本来正常的事情变的不正常,导致单位人人自危,进而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要摆脱嫉妒之心的困扰,就要正确看待自己,又要正确看待他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人之优,取人之长。这既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三是力戒“补偿”心态。今年的“两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讲到:“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这些话发人深省。人不可能当一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