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周年生活变化顺口溜征文_第1页
新中国60周年生活变化顺口溜征文_第2页
新中国60周年生活变化顺口溜征文_第3页
新中国60周年生活变化顺口溜征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新中国60周年生活变化顺口溜征文细数生活变化,大妈喜笑颜开“吃饭讲营养,穿着要名牌,出门就打的,还把私车买,电视数字化,电脑进小家。”说起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变化,家住高坪区曾桂芬大妈给笔者编了一个顺口溜。曾桂芬大妈今年65岁,5年前随儿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居住。这几年,除了照顾孙子外,每天主要的任务就是买菜做饭。“现在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吃得好、穿得好、玩得也好,可烦恼也不少。有时还真有点不习惯。”曾大妈高兴地细数几件“烦心”事。以前是没菜买,现在是买菜烦每天早上,把孙子送到学校,就背个背篼到菜市场,东瞅瞅,西瞧瞧,可转了一圈又一圈,总是不知道买啥好。前几天,买了满满一背篼菜,有黄瓜、红萝卜、卷心白,有猪肝、鸡肉,还有橘子、枣子。本想好好弄一餐,没想到回到家却遭到埋怨孙子吵着要吃糖醋排骨和苹果,儿子嫌鸡是肉鸡,儿媳嘀咕说猪肝炒得太老。以前市场就那几样菜,没由选择的余地,不然就被别人抢走了。现在菜品种繁多,很多时候不知该买些啥菜。以前是新三年旧三年,现在是挑着穿以前,能穿一身的确良衣服,那简直是荣耀。现在,2/4不是棉质的根本不愿穿,而且还要讲名牌。儿子、媳妇每年总要给我买衣服,衣服多了,到穿的时候真的不知道穿哪件好,麻烦得很。上个月,老家亲戚带信来说要娶媳妇,请我一定要回去,我高兴得不得了。可到了临出发时,却半天出不了门,在衣柜里翻来翻去。儿子媳妇嚷着说随便穿一件,但我想难得回趟老家,总要穿体面点,于是试了一套又一套衣服,但总觉得这套好那套也好,弄得家里人在一旁很不耐烦。LOCALHOST以前不知道电视是啥,现在要看数字电视在农村的时候,白天忙完农活,吃了晚饭就睡觉,哪有啥电视看,早些年更不知道电视是个啥玩意儿。现在,家里的电视从黑白换成彩电,从小屏幕换成了大屏幕,电视节目从两三个增加到三四十个,听说马上又要普及数字电视了。频道多了,节目丰富了,反而没有看完整过。文艺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趣味节目一个比一个开心,电视剧一个比一个吸引人,这可难为了遥控器,控制键不停地按,甚至是按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知道看哪个好。而且频道多了,家里常常上演“争夺战”,遥控器刚从儿子手上放下,孙子就抢了过去,孙子正看得投入,儿媳又悄悄把台换了,弄得老小有时还“鼓气”呢。儿子一“气”之下又搬回来一台液晶电视,还买了一台电脑。相关新闻3/4“顺口溜”里看变化笔者在高坪区城乡采访,收集到当地百姓不少新流行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让人耳目一新,也从中感悟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又无布票又缺钱,补丁烂了补丁连”。这是过去的写照。如今则是“穿西服,打领带,锃亮的皮鞋皮腰带;新半年,旧半年,落伍的衣服就就淘汰。”即便在农村,一年做几件新衣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不少农村人也习惯去买成衣,也开始注重选品牌。吃“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少盐,稀稀呱呱”、“早晚喝菜粥,一天三顿难见油”。过去很多家庭买肉要肥膘,为的是想多熬点油吃。现在,有这样一段顺口溜“一年四季净好面,油盐酱醋不再断,鱼嫌腥,肉嫌腻,青菜红薯做调剂,鸡鸭鱼肉不稀罕,天天都像在过年。”住过去,百姓向往的生活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今,农村群众则流行“吃不愁、穿不愁,扒掉瓦房盖洋楼”。不少城里人则更时髦“住房装修像宾馆,三人两个卫生间,一家两台大彩电,家中有了电影院。”行“十里八里不算路,加快最后那几步”。过去要外出,大多靠步行。如今一些农民编出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