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概述1.1工程概况受xxxxx的委托,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其拟建的xxxx的岩土工程详勘阶段的勘察工作。拟建场地位于xxxx南侧,xxx东侧。本期拟建建筑物为1栋17层孵化中心、2栋2层建筑具体工程特征如下表1-1。 建筑物工程特征一览表 表1.1工程名称孵化中心多层建筑建筑物层数172基础埋深(m)7.06.8基底压力(kN/m2)300单柱荷载(kN)3600结构型式框架剪力墙框架地基基础形式筏板基础独立基础或筏板基础为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需要,需对工程场地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1.2勘察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集初勘和详勘一次性进行,目的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查明工程场地地基土的岩性、时代成因及空间分布特征,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2.查明工程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其对场地稳定性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有关技术参数。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含水层特征等,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幅深度,提供抗浮设防水位。评价地下水对基础设计施工的影响及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查明有无可液化土层,提供有关抗震设计参数,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对抗震地段进行划分。 6.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冻结深度。7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8.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首先对天然地基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论述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论证对比,最后提出地基基础方案倾向性意见。9.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所需的有关设计参数,提出支护结构方案建议。10.提供降水设计有关参数,并对基坑降水与截水方案提出建议。11.提出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1.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第3.1节,结合工程特征确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3.0.1,结合工程特征综合评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第3.1.1条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1.4勘察工作布置 1.4.1勘察工作布置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2008年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本工程设计勘察设计任务书。1.4.2勘察工作布置依据“GB 50021-2001”规范及“JGJ72-2004”规程,对于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其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宜为15.030.0m,结合建筑物结构及荷载特点,勘探点位置沿建筑物角点、周边和网格布置。对拟建高层部分:控制性孔深为45.0m,一般性孔深30.0m;对于拟建多层部分:控制孔深为20.0m,一般孔深15.0m。孔间距均小于30.0m,勘探孔类型主要为取土钻孔、标贯孔、探井和静力触探孔。1.4.3勘探测试和取土方法简述 为准确测定有关岩土参数及相关勘察评价指标,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综合采用钻探、静探、标贯、探井、波速测试、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开展本次勘察工作。 (1)钻探 采用DPP-100型车装钻机进行施工,目的是查明地层结构及分布规律,回转钻进,泥浆护壁,全部采芯,粘性土岩芯采取率不低于90%,砂土层岩芯采取率不低于75%,并观察记录各土层宏观特征,通过对不同深度的土体采样分析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静探静力触探采用原装20T液压静力触探双桥探头测试,微机自动采集信息,经处理后绘制单孔静力触探曲线,目的是准确划分地层,评价地基土的均匀程度,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及变形参数。(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采用42mm钻杆,63.5kg标准落锤,自由落体法进行试验。主要用于液化判别;其它勘探孔见砂土层均进行一定数量的标贯,以确定各层地基土承载力、变形参数及成桩的难易程度。(4)探井 探井取样为人工刻样,土样及时密封,目的是取一级原状土样,判定场地土的湿陷类型及其湿陷等级,并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5)波速测试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检层法,沿钻孔不同深度测定土层剪切波速的变化。目的是提供各层土的剪切波速值,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土类型,划分建筑场地类别。(6)室内试验根据本工程的存在岩土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室内试验。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地基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岩土工程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一般物性指标试验:测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质指标,用来判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质。 固结试验(包括高压固结试验):用来判定土的压缩性,测定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压缩系数等变形参数,高压固结试验用于提供桩端以下各层土在不同压力段下的变形参数。 直剪试验:测定土层的直接剪切强度指标,与静三轴抗剪强度指标相互印证,综合判定地基土的抗剪强度。颗粒分析及粘粒分析:20m以上饱和粉土以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作粘粒含量分析。砂层样作颗粒分析,确定砂土名称。1.5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的外业工作于2010年2月27日开始,2010年2月28日结束,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工作于2010年3月13日结束。各勘探孔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所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见表1.5。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5项 目数量项 目数量测量定孔(个)22取样原状样(件)111总进尺(m)625扰动样(件)80钻探孔数(个)6进尺(m)270室内试验物性试验(件)111原位测试静探孔数(个)11直剪试验(件)85进尺(m)280常规压缩(件)80波速孔数(个)1高压固结(件)37点 次11粘粒分析(件)11探井孔数(个)5进尺(m)752.0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xxx南侧,xxx东侧,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平原。本场地地形东部较平坦,西部为堆积土,详细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本次勘察勘探点高程为相对高程。以场地正门口前路中心为引测点(假设标高100.00m)。2.2地层及地基土分层描述 根据钻探、静力触探,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分析结果,场地45.0m深度内地层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及工程地质特性将其划分为11个工程地质单元层。现分述如下: 第层,杂填土(Q4al):杂色,稍湿,松散,以粉土为主,夹碎砖块。该层分布较广泛,局部较厚。层底埋深1.6-10.3m。第层,粉土(Q4al):褐黄色,稍湿,稍密,含蜗牛壳碎片及钙质结核,直径1.0cm左右,夹灰斑,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层底埋深4.0-11.5m。第层,粉土(Q3al+pl):黄褐色,稍湿,中密,含蜗牛壳及钙质结核,直径1-2cm,夹灰斑及锈黄斑,有粉质感,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该层分布普遍,层底埋深6.3-13.5m。第层,粉土(Q3al+pl):褐黄色,稍湿,中密,含钙质结核,直径1-3cm,约占2%,含蜗牛壳碎片,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该层分布普遍,层底埋深12.2-16.8m.第层,粉土(Q3al+pl):黄色,稍湿,中密,含钙质结核,直径1-3cm,约占2%,夹灰斑,有砂感,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该层分布普遍,层底埋深15.8-19.4m。第层,粉土(Q3al+pl):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干含钙质结核,直径1-5cm,约占2%,夹灰斑,有粉质感,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该层分布普遍,层底埋深19.4-24.2m。第层,粉质粘土(Q3al+pl):棕黄色,硬塑,含钙质结核,直径1-5cm,约占3%,夹灰斑,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韧性中。该层分布普遍,层底埋深25.1-28.5m。第层,粉质粘土(Q3al+pl):棕红色,硬塑,含钙质结核,直径1-5cm,约占2%,夹灰斑,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韧性中。该层分布普遍,层底埋深35.2-36.8m。第层,粉质粘土(Q3al+pl):浅棕红色,硬塑,含钙质结核,直径1-5cm,约占3%,夹灰斑,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韧性中。该层分布普遍,层底埋深43.3-43.7m。第层,卵石土(Q3al+pl):黄色,密实,成分以砂岩为主,砾径1-3cm,约占55%,呈次圆状,充填物以粉土及中砂为主,最大揭露厚度1.7m。2.3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2.3.1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按“GB 50021-2001”规范第14.2.2条进行统计计算,结果见表2.3.1-1,表2.3.1-2。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探井) 表2.3.1-1岩土编号岩土名称统计项目天然含水量(%)土粒比重Gs天然孔隙比e重力密度(kN/m3)饱和度Sr(%)液限L(%)塑限p(%)液性指数IL塑性指数IP粉土统计个数777777777最大值15.32.700.89519.458.326.419.9-0.527.8最小值9.92.690.60515.629.823.116.7-1.246.4平均值12.42.690.72317.647.725.518.5-0.877.0标准差1.8560.0050.1011.2651.7121.2821.2150.2430.522变异系数0.1500.0020.1400.0720.2670.0500.0660.2790.074粉土统计个数999999999最大值15.32.700.84119.367.427.119.70.007.9最小值9.82.690.60316.131.421.515.0-1.196.4平均值13.42.700.69218.153.525.218.0-0.637.3标准差1.7530.0040.0901.1702.4021.6731.4600.3860.527变异系数0.1310.0020.1300.0650.2320.0660.0810.6170.072粉土统计个数131313131313131313最大值18.02.700.95519.368.226.519.20.068.9最小值11.52.700.60615.432.521.613.6-1.017.1平均值13.82.700.68918.355.724.717.1-0.437.6标准差1.7660.0000.1151.2581.4331.4101.4020.3160.562变异系数0.1280.0000.1670.0690.2050.0570.0820.7330.074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钻孔) 表2.3.1-2岩土编号岩土名称统计项目天然含水量(%)土粒比重Gs天然孔隙比e重力密度(kN/m3)饱和度Sr(%)液限L(%)塑限p(%)液性指数IL塑性指数IP粉土统计个数666666666最大值22.92.700.84419.473.325.817.90.238.7最小值12.92.700.63017.032.921.914.5-0.157.4平均值15.22.700.73817.956.024.316.40.157.9标准差2.6910.0000.0810.98716.6591.3831.3080.0370.582变异系数0.1770.0000.1100.0550.2970.0570.0800.2340.073粉土统计个数111111111111111111最大值20.72.700.84120.083.825.118.10.578.4最小值13.92.690.56917.358.920.513.10.237.0平均值18.02.700.65319.374.623.215.80.387.4标准差2.1740.0050.0850.8088.1251.7931.8740.1120.478变异系数0.1210.0020.1310.0420.1090.0770.1180.2950.065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钻孔) 续表2.3.1-2粉土统计个数888888888最大值20.62.700.65220.188.625.117.60.638.7最小值14.72.690.55619.570.621.714.10.296.9平均值17.82.700.60419.879.223.115.40.437.7标准差2.4070.0050.0310.2277.6541.3291.2250.1240.709变异系数0.1350.0020.0510.0110.0970.0580.0800.2880.092粉土统计个数888888888最大值22.22.700.69220.287.126.117.40.558.8最小值17.72.690.59219.477.421.214.40.246.8平均值19.22.700.62619.882.723.816.10.397.8标准差1.4120.0040.0370.3003.4871.4481.1410.0790.719变异系数0.0740.0010.0590.0150.0420.0610.0710.2020.093粉土统计个数111111111111111111最大值22.92.710.78420.391.828.517.40.799.8最小值13.22.690.58418.658.921.515.30.256.2平均值19.52.700.64319.782.124.516.30.458.1标准差2.4280.0050.0560.5188.3931.7480.6360.1581.365变异系数0.1240.0020.0870.0260.1020.0710.0390.3510.168粉质粘土统计个数777777777最大值24.32.730.71420.393.439.222.70.2116.5最小值12.42.710.57619.458.627.016.5-0.0310.5平均值19.92.720.62920.085.630.418.10.1612.3标准差3.6790.0080.0440.31112.1254.0672.1550.0372.029变异系数0.1850.0030.0700.0160.1420.1340.1190.2310.165粉质粘土统计个数181817171718181818最大值27.52.720.95220.194.435.720.80.4414.9最小值12.82.700.60717.778.325.815.1-0.1310.2平均值22.12.710.70519.587.529.217.80.2512.1标准差3.1730.0070.0770.5554.1992.3981.3140.0741.483变异系数0.1430.0030.1090.0280.0480.0820.0740.2960.130粉质粘土统计个数171717171717171717最大值26.92.720.86119.895.733.720.20.3413.5最小值15.72.700.63118.362.425.917.1-0.1610.2平均值23.32.710.73619.285.728.618.10.1311.5标准差2.9170.0070.0640.4997.8042.1120.8950.0451.453变异系数0.1250.0030.0870.0260.0910.0740.0490.3460.1382.3.2各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统计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综合给出各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见表2.3.2-1。 各层土直剪抗剪强度指标一览表 表2.3.2-1层号岩性项目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值粉土Cq726.320.423.722.2q729.319.426.423.8粉土Cq826.920.923.922.7q829.424.427.326.0粉土Cq1326.420.723.923.1q1329.721.525.123.6粉土Cq725.918.021.719.3q729.520.924.922.8粉土Cq1027.416.321.219.2q1032.415.824.822.0粉土Cq643.231.037.834.3q620.718.519.218.4粉土Cq1723.613.617.515.4q1749.725.333.629.4粉土Cq1723.412.518.116.2q1746.825.233.028.32.3.3各层土固结试验结果统计为评价各层土的压缩性,确定各层土在实际受荷条件下的压缩模量,对所取原状土样按其受力情况进行了常规固结试验和高压固结试验,其中100-200kPa压力段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统计结果见表2.3.3-1,其它压力段(200-400kPa、400-800kPa、800-1600kPa、1600-2400 kPa 、2400-3200kPa)的压缩模量统计结果见表2.3.3-2。 各层土固结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3.3-1层号岩性项目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粉土a0.1-0.2(1/Mpa)80.250.130.196Es0.1-0.2(Mpa)812.806.529.33粉土a0.1-0.2(1/Mpa)140.200.120.152Es0.1-0.2(Mpa)1414.778.0111.24粉土a0.1-0.2(1/Mpa)160.260.100.145Es0.1-0.2(Mpa)1615.237.2511.36各层土固结试验结果统计表 续表2.3.3-1粉土a0.1-0.2(1/Mpa)70.210.120.156Es0.1-0.2(Mpa)713.567.5810.89粉土a0.1-0.2(1/Mpa)70.290.150.201Es0.1-0.2(Mpa)710.685.538.31粉质粘土a0.1-0.2(1/Mpa)60.300.150.253Es0.1-0.2(Mpa)611.435.446.90粉质粘土a0.1-0.2(1/Mpa)130.320.180.262Es0.1-0.2(Mpa)139.145.346.57粉质粘土a0.1-0.2(1/Mpa)90.310.160.258Es0.1-0.2(Mpa)910.735.466.99 各层土不同压力段下固结试验结果Es (Mpa)统计 表2.3.3-2层号岩性项目Es0.2-0.4Es0.4-0.8Es0.8-1.2Es1.2-1.6粉土样本数8887最大值max14.8127.1554.3054.30最小值min8.0616.9226.6732.48平均值11.6220.4333.8743.17粉土样本数9999最大值max15.1331.7641.655.47最小值min8.2413.4823.7132.36平均值10.8519.5633.4146.89粉质粘土样本数5555最大值max14.3319.731.5241最小值min8.214.8424.4928.57平均值10.9816.9327.4936.41粉质粘土样本数7776最大值max10.9621.9340.1853.57最小值min8.4713.2421.7928.68平均值9.7217.3630.1736.74粉质粘土样本数7888最大值max14.3126.6232.7840.78最小值min8.0912.4115.5125.06平均值10.7518.2725.9331.202.3.4地基土中粉土粘粒含量试验结果统计为确定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系数和进行液化判别,对基底附近的粉土进行了粘粒含量试验分析统计,其统计结果见表2.3.4。地基土粘粒含量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3.4层 号岩性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粉土510.18.68.92粉土610.76.37.952.3.5各层土静力触探试验结果统计根据静力触探技术标准附录三规定,对本场地静探孔的原位测试成果分孔分层计算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然后进行厚度加权平均统计,并按经验公式换算出比贯入阻力Ps值,计算结果见表2.3.5。 静力触探指标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2.3.5层号岩 性锥尖阻力qc(MPa)侧壁摩阻力fs(kPa)比贯入阻力Ps(MPa)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值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值粉土7.05.7637.28粉土4.13.63.871019597.64.45粉土7.95.77.03360243318.39.07粉土2.11.71.9310791100.72.55粉土8.68.08.37272246256.79.94粉质粘土2.41.82.02866774.42.41粉质粘土4.13.63.95186163178.24.782.3.6各层土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根据使用的不同要求,分别做了实测击数的统计和经杆长修正后击数的数理统计计算。实测击数经杆长修正后,根据“GB50021-2001”规范第10.5.5条要求,考虑到xx市以往对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应用的经验,因此对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最后统计仍按公式“N=-1.645/”进行统计修正,其结果见表2.3.6。 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2.3.6层号岩性样本数类 别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粉土5未经杆长修正19.015.017.0经杆长修正17.214.415.8粉土3未经杆长修正15.013.014.0经杆长修正13.011.011.9粉土4未经杆长修正25.015.019.6经杆长修正20.412.216.2粉土4未经杆长修正28.015.018.5经杆长修正20.411.614.1粉土4未经杆长修正33.022.027.7经杆长修正23.117.219.6粉质粘土4未经杆长修正28.021.025.5经杆长修正19.614.717.8粉质粘土13未经杆长修正27.021.024.2经杆长修正18.914.716.92.4水文地质条件2.4.1地下水类型、埋深及变幅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28.6-29.0m,主要消耗于蒸发及径流排泄,水位年变化幅度在2.0m左右.该区域近3-5年最高水位埋深为27.0m左右。2.5场地土冻结深度根据“GB50007-2002”附录F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郑州市的标准冻结深度小于60cm,一般为2030cm,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可不考虑冻土的影响。3.0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3.1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性评价按“GB50007-2002”规范第5.2.3条规定,依据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等资料,结合邻近场地资料综合确定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见表3.1.1,各层土的压缩模量见表3.1.2。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 表3.1.1层 号岩 性 名 称粉土粉土粉土粉土粉土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kPa)190170230150250层 号岩 性 名 称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卵石土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kPa)250300320400 各层土压缩模量一览表 表3.1.2层 号岩 性 名 称粉土粉土粉土粉土粉土压缩模量(MPa)14.012.516.010.117.0压缩性评价中中低中低层 号岩 性 名 称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卵石土压缩模量(MPa)10.211.012.826.0压缩性评价中中中低经对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综合分析,确定各层土100200kPa压力段的压缩模量值,见表3.2.2。据此判定,第、层土为中压缩性土,其他土层为低等压缩性土。3.2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勘察场地属第四纪冲积平原,场地平坦、开阔,故不存在影响场地稳定的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未发现明显的地面沉降。同时也未发现河道、暗浜、孤石、古墓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0场地地震效应评价4.1场地地震地质条件及活动断裂对本场地的影响评价郑州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未发现活动断裂,按照“GB50011-2001”第4.1.7条对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区,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因此本工程可不考虑活动断裂的影响。4.2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地震动参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附录A,郑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4.3建筑场地类别为确定建筑场地类别,本次勘察分别在17#钻孔内进行了波速测试试验,根据本次测试结果,本场地20m深度范围内土层平均等效剪切波速为256m/s。据此判断本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并根据所掌握附近的波速资料,本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按照“GB50011-2001”第5.1.4条,确定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有关波速测试的详细内容见下表。17#孔波速结果表深 度(米)波 速(米/秒)深 度(米)波 速(米/秒)214214312419416290618718324822520334102552234512297Vse=256米/秒 Tg=0.35秒4.4场地和地基土湿陷性评价拟建物基础埋深6.8-7.0m,根据室内试验资料显示,湿陷系数小于0.015,因此,判定本场地为非湿陷性场地。4.5地基土震陷可能性分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条文说明表5.5,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或等效剪切波速90m/s时,可不考虑震陷影响。根据本场地地层条件及波速测试结果, 本场地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和等效剪切波速均大于上述临界值,故本场地地基土可不考虑震陷影响。4.6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场地不具备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构造条件。本工程可不考虑活动断裂错动的影响;场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为不液化场地,场地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综合评价认为本场地是稳定的,适宜建造本工程。5.0 地基基础方案论证5.1上部荷载根据设计单位提供各种构筑物的荷载详见表5.1.1。 各建筑物上部荷载一览表 表5.1.1工程名称孵化中心多层建筑建筑物层数172基础埋深(m)7.06.8基底压力(kN/m2)300单柱荷载(kN)3600结构型式框架剪力墙框架地基基础形式筏板基础独立基础或筏板基础5.2、地基土均匀性评价5.2.1 多层建筑物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拟建多层建筑物基础埋深6.8m,持力层跨第、层粉土,局部为第层杂填土,因此判定为非均匀性地基。5.2.2 高层住宅楼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条,由以下3个方面评价地基土均匀性,评价结果详见表5.2-2。 高层住宅楼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结果表 表5.2.2建筑物名称孵化中心层数17/1基础埋深(m)-7.0持力层+是否跨地貌(或工程地质)单元是持力层坡度持力层坡度持力层不同判别结果不均匀持力层与下卧层厚度在基础宽度方向的差0.05b1.35最大厚度差0.95判别结果均匀压缩模量判别Esmax/Esmin1.34K1.6判别结果均匀综合评价结果不均匀5.3 多层建筑物天然地基基础方案分析拟建多层建筑物为地上2层、地下1层,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基底压力为50kPa。根据场地地层情况,持力层为第+层粉土,按不利因素考虑,取第层进行验算。因此,天然地基满足上部荷载要求。5.4高层建筑基础方案论证 5.4.1 天然地基方案分析按照“GB500072002”规范第5.2.4、5.2.5条对天然地基持力层强度进行验算,验算结果见表5.2.3-1、5.2.3-2。经估算,按照GB500072002”规范第5.2.4条深宽修正后天然地基持力层强度不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按照第5.2.5条可满足要求,综合判定天然地基不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持力层强度验算表 表5.2.3-1建筑物名称孵化中心建筑物层数17层持力层层号+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kPa)170基底平均压力Pk(kPa)300不同计算方法求得的fa(kPa)233367.25460.08第层修正系数:b =0.5d =2.0第层修正系数:Mb=0.95 Md=4.12Mc=6.67 (kN/m3)18.0m(kN/m3)18.0Ck(kPa)23.0k(度)25.0b(m)6.0d(m)1.5验算结果不满足注: 深度修正公式:fa= fak +b (b-3) +d m(d-0.5) 理论计算公式:fa= Mbb + Md m .d + McCk “JGJ72-2004”附录A:fu=1/2Nrb +Nqq0d + NcCCk k=25.0时, NC=20.72 Nq=10.66 N=10.88 r= 0.91 q=1.10 c=1.11 Ck=23.05.4.2 复合地基方案分析根据拟建住宅楼的建筑特点和场地地质条件,结合附近类似工程中的成熟经验,首选CFG桩复合地基方案,报告仅对CFG桩复合地基方案进行论证。1、桩端持力层选择根据本场地地质条件,可选第层粉土作为桩端持力层,第层粉土属低压缩性,分布稳定,厚度较大,是较好的桩端持力层。2、CFG桩设计参数根据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9.2.6条结合当地施工经验,给出各层土的CFG桩设计参数,见表5.4.2.1。CFG桩桩基设计参数一览表 表5.4.2.1层 号桩周土侧阻力特征值(kPa)303235353840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4004503、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按“JGJ79-2002”规范第3.0.4条及第9.2.5条,进行计算。主要计算参数见下表5.4.2.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表 表5.4.2.2建筑物名称孵化中心层数(层)17基础持力层+基础埋深(m)7.0桩径(mm)400桩入土深度(m)19.0有效桩长(m)7.0持力层层号桩中心距(m)1.81.6布桩形式正方形正方形置换率0.03870.0489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 (kN)575.12575.1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 (kPa)308.12353.26基底压力平均值Pk(kPa)300300验算结果Pkfa,满足Pkfa,满足例孔孔号17号17号注:以上均为估算,仅供设计时参考,具体设计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经过静载荷试验确定。 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建议选择桩间距1.6m的正方形布桩方案,具体采用何种方案请设计院根据甲方及实际拟建建筑物情况确定。4、复合土层压缩模量根据建筑地基础技术规范(JGJ79-2002)第9.2.8条,CFG桩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各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倍(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选择353.26kPa),各复合土层压缩模量见表5.4.2.3。沉降量计算所选用的压缩量值一览表 表5.4.2.3层号复合模量Esp(MPa)26.026.024.623.824.0经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件行业软件企业法务专业考试试题集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初入股市投资者必-备知识手册及模拟题集
- 2025年教育行业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南与技巧
- 2025年物业服务质量管理高级考试试题集萃
- XX市天地车人综合监管系统项目建设用户需求书
- 2025年低碳技术与碳排放管理模拟考试题库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备考攻略
- 2025年新媒体运营主管的面试模拟题和答案宝典
- 2025年物流仓储管理面试实战指南与预测题
- 2025年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冲刺模拟题及解析文档
- 小儿推拿手法穴位的全身调理与养生保健
- 警械培训课件
- 中建制冷机组设备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冷水机组运输及吊装方案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人生海海》
- 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 基于保护创始人股东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 郑州外国语中学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
- 人力资源员工旅游活动方案
- 外贸报价单英文模板excel报价单表格模板
- 夜间专项施工专项方案
- 糖尿病足病历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