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doc_第1页
论人类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doc_第2页
论人类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doc_第3页
论人类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doc_第4页
论人类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人类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李鹏飞摘要 自然观,就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而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的演变之间具有种种内在的联系,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科技的发展无不是伴随着自然观的重大进步而进步的。因此,探讨两者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科技发展史出发,比较两者的异同,说明两个文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自然观和科学技术间的关系,论证人类认识对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文章最后提出自己观点:只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二者旗鼓相当,相互适应,认识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才会持久。关键字 自然观 科学技术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儒家思想 逻辑思维一、 中国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史1、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蒙昧之初,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都是从很直观的自然现象出发,在中国人看来,天地万物是由五行组成的,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五行学说解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学家认为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世间万物。这种观点带有浓郁的思辨性质,讨论的是世界的本源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辨解说,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的是辨证统一。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由起初的认为天定胜人,对自然界的恐惧和绝对服从,到后来尊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产生的儒家、道家等学派,与其说是结果还不如说是原因。然而这种思维也潜移默化中限定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长于整体性思维、重直觉和顿悟, 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类比, 然后用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进行归纳、总结, 说理往往带有玄虚、混沌色彩, 缺少严密推理的逻辑过程, 有时甚至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对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追究甚少。因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一体、万物有情的自然观, 不但化解了人与自然的争斗, 也阻碍了传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使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科学技术一直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2、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整体上有三个阶段:初期为春秋战国到南北朝;全盛时期从隋唐到两宋;到元明清时开始衰落。其中,天文学从商代就开始有记载,数学中计算工具的发明,医学体现在大量的医药著作,四大发明,水利水系,都代表了各个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正如李约瑟所言: 在公元3 世纪和13 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00 年到公元前200 年前后的五个世纪。周王朝的衰落, 导致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的崩溃。 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改革内政,有力地推动了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军事家、纵横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思想界呈现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春秋时期的各大学术流派大都拒绝拜倒在宗教迷信的鬼神之下,因此这段时间的中国始终是政教分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享有思想和职业上的自由与平等对待。随着魏晋时期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却很快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时间进入大约13世纪时,中国出现了一股对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哲学思潮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不仅抛弃了古典哲学中对自然界和理想社会的追求,而且阉割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的人文精神。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一种思想禁锢保守、等级制度森严的专制社会。在社会上也形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小人。 天文学、数学和医学家们在社会地位、生活待遇上和“科举出身、八股取仕”的进士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直到19世纪,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中国。中国社会又一次出现思想解放的浪潮,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与科学。其主导思想是“天人相分”,“人定胜天”,在这种思潮在建国的斗争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在这种大无畏的思潮影响下,中国人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里很快搞起了科学技术,建设起了新中国。二、 西方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史1、西方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大约和中国春秋战国同一时期,在公元前6世纪,在神话宗教自然观盛行的同时,诞生了古希腊哲学,他们探究世界的成分、组成和运行,形成最朴素的自然观,创立了关于基本元素的学说。“科学之祖”泰勒斯认为“水生万物,万物生于水”,他认为世界的基本元素是水。这对后来提出原子论有很大的提示,他们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是由不可分割的东西相互作用组成了世界。虽然这个时期的原子论不能算是科学理论,只是一种哲学的推测,但已经可以看出西方人在思想之初和中国人的不同,他们长于逻辑的推理,并形成一套体系。崇尚科学理性, 习惯于把个体从整体之中分离出来, 进行分析、解剖和研究, 热衷于探究事物的因果联系, 把求知看成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商贸经济的进一步推动下, 西方人建立起一个比较严密的、系统的、形式化的自然科学体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相分”论: 把主体和客体加以对立地看待。人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 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力;人只有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生存。这种自然观推动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进步、繁荣、发展, 迎来近代工业革命, 且在科学、经济文化等领域后来居上, 赶上和超过了在工业革命前的几个世纪内科技和经济力量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2、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两个高峰时期,以古希腊文明为代表,古希腊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 各城邦之间在经济、体育和军事上的激烈竞争给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四年一度的全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这种竞争与交流的盛会。在思想上,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终于后来兴起的崇尚禁欲主义的基督教完全不同,他们信仰的是“众神”,追求的是自然美、人体美,崇尚自由和民主,这些直接导致了古希腊科学的迅速发展,给后人留下丰硕的科学成就和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从5世纪到15世纪,史称欧洲中世纪,这是一段科学黑暗期,科学由于遭到基督教神学的压制和迫害沦为神学的婢女,基督教垄断了文化教育,垄断了整个精神生活。在这段时间里,西方科学虽然有所发展,但多是以对抗教会,牺牲生命为代价的,任何揭示自然奥秘的科学只要不符合宗教教义都会遭到排斥和镇压。13 世纪前后,人文主义学者们打着复古的旗帜, 开始了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有力批判, 重新复活了古希腊自由的人文精神。科学发展进入第二个高峰时期,枷锁被打开了, 整个欧洲成了近代科学与文明的辉煌起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下, 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接下来的三次工业革命,让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跨越性发展,将古老的中国远远的甩在后面,正如马克思所言,在工业革命的一百年里,创造出的社会生产力要比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三、 自然观和科学技术的关系纵观东西方自然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并由此得到的理论,深刻影响着几个时代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方向,这源于这些理论对人们初期思维的限制性影响。很大程度上,中国人的地理环境影响了最初这些哲人的思维习惯,而哲人的思想是足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无不是这样。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以为,他们的国土就是世界。中华民族自古以农业为生,耕耘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这就导致中国人对土地的强烈依赖,很容易形成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推崇天人合一,万物有情的自然观。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而到后来的禅宗哲学,更是推崇顿悟,玄而又玄。国人经常是似懂非懂,糊弄而过。缺乏对真理的实践性求证,这种思维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而科学研究正是需要这种探求精神,需要刨根问底,显然,从思维认识角度来说中国人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着短板。这是整个传统自然观给我们刻上的烙印。整个西方世界人们的自然观,都受到古希腊文明的影响,这是由于13世纪发现的古希腊文明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他们根本上是商人,商人要打交道的首先是用于商业帐目的抽象数字,然后才是具体东西。只有通过这些数字才能直接掌握这些具体东西。这样的数字,是用假设得到的概念。于是希腊哲学家也照样以这种用假设得到的概念为其出发点。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什么他们有知识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语言如此明晰,原因就在此。相比较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人,海洋国家的商人有较多的机会见到不同民族的人,风俗不同,语言也不同;他们惯于变化,不怕新奇。相反,为了畅销其货物,他们必须鼓励制造货物的工艺创新。这种理性的逻辑思维得益于他们最初对自身环境的认识,形成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自然观,这在以后开启的工业革命中使他们受益匪浅。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时刻检验着自然观。这些例子就是东西方文明在宗教式的束缚下的一次次的挣脱,一次次的推翻并创造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在新的文明时代里,科技和自然观再一次达成一致,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检验。四、 总结人类生存能力的不断提升背后时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需要人类对自然正确认识观的指导。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着人和自然的分野:从懵懂时期的“天定胜人”,到“天人合一”,再到“天人相分”,这是人们对自然认识上的进步;而新的自然观的形成又促进了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的进程和方式,也就是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西方和东方的文明都是在理性的认识、主流的先进哲学的指导下取得的。整个人类历史更进一步证明了自然辩证法的正确性:人类正确的自然观指导科学技术的进步。恶意的或者想抹杀真理的闹剧最终会散场。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进一步给人们认识自然提供客观证据,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共同进步,任何一方出现短板,都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阻碍。联想到如今,自五四以后,国内很难有一种新的哲学引导,更多的是回归传统哲学,重新拾起孔儒之道。这种哲学观必定会影响到国人对自然的态度,进而影响我们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展。可以说目前的中国是一个没有哲学创新的时代。而放眼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同样没有一种主流的哲学思想来引导这个时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要比哲学的更新快得多,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人类究竟能走多远,这种快速的科技进步究竟还能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近代科技的发展不过一百多年,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能算是一段小高潮。科技和人类自然观下一次的同步究竟在何时,我们无法估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有两者旗鼓相当,这种快速发展才会持久。五、 参考文献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 .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