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分类基本知识.ppt_第1页
蚊虫分类基本知识.ppt_第2页
蚊虫分类基本知识.ppt_第3页
蚊虫分类基本知识.ppt_第4页
蚊虫分类基本知识.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蚊虫分类培训班,2006年5月南京,蚊虫分类基本知识,一、标本鉴定方法和流程分类研究的顺利进行取决于3个条件:标本、文献和研究经验。只有长期从事分类研究,积累丰富的研究材料、文献资料和研究经验,才能使分类研究更为全面、客观、富有成果。,标本鉴定的方法和步骤:一个标本在手,首先要进行目和科的初步检索,确定大类,这一工作借助昆虫分类学教科书或目科检索表等一般即可完成。查到一个标本的所属目科后,则需寻找有关专著,鉴定出某些科、属的常见已知种类,而有些种类则不易鉴定,须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无有关专著,或专著出版年代过久,就要查考有关这个类群的近期名录。名录提供了至名录发表时为止所有种类的名称和记述新种的文献,或很完备的文献、同物异名以及地理分布,有助于鉴定,并可循着它提供的线索找寻其它必要的参考文献。,专著或名录发表之后的文献资料,须根据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Record)等获得有关文献目录,最后根据文献目录找寻和查阅文献资料。原始记载和研究专著中提供的描述对鉴定种类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以上程序核查过所有有关文献还不能鉴定出标本的种类名称,一般说来该标本就是新种。,这里研究经验十分重要,对初学者来说,如何理解特征,并不容易。实践证明,往往出现鉴定不正确,严格来讲,还应该向有关单位借用近似种的模式标本,以最后确认新种是否成立。经过鉴定的标本,无论是已知种类还是新种均应加上鉴定标签,写上种名和定名人姓名及鉴定日期。,(二)检索表检索表是分类分析的工具,通常所用的检索表有以下三种,为了简明起见,以林奈所定的7目昆虫,林奈7目的分类为例加以说明。,1包孕式这种检索表的优点是各不同单元的关系明显醒目,缺点是相对性状相离很远,尤其在冗长的检索中,浪费篇幅。格式如下:,A有翅B口器咀嚼式C翅两对D前翅膜质E前翅不被鳞片F雌腹部末端有蜇刺膜翅目FF雌腹部末端无蜇刺脉翅目EE前翅密被鳞片鳞翅目DD前翅角质鞘翅目CC翅一对双翅目BB口器刺吸式有吻目AA无翅无翅目,2连续式这种形式的检索表,具有包孕式检索表同样的优点,而篇幅比较节省,但相对性状还是相离很远,是其缺点。格式是:,1(12)有翅2(11)口器咀嚼式3(10)翅两对4(9)前翅膜质5(8)前翅不被鳞片6(7)雌腹部末端有蜇刺膜翅目7(6)雌腹部末端无蜇刺脉翅目8(5)前翅密被鳞片鳞翅目9(4)前翅角质.鞘翅目10(3)翅一对双翅目11(2)口器刺吸式有吻目12(1)无翅无翅目,3两项式这是目前最通用的形式。优点是每对性状互相靠近,便于比较,循着号码检索,非常便利,篇幅也节省,主要缺点是各单元的关系有时不明显。格式是:,1.无翅无翅目有22(1).口器刺吸式半翅目口器咀嚼式33(2).翅一对.双翅目翅两对44(3).前翅角质鞘翅目前翅膜质55(4).翅不被鳞片6翅被鳞片鳞翅目6(5).雌腹部末端有蜇刺膜翅目雌腹部末端无蜇刺脉翅目,基本分类阶元:界(Kin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era)种(Species),二、学名的构成1种级单元和名称种的名称双名法原则:一个种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合而成,第一个是属名,第二个是种名,称双名binominalnomenclature。属名首字母必须大写,种名首字母用小写。名后常附上定名人的姓氏,首字母要大写。属名和种名在印刷时要求用有别于文内所使用的字体,排印一般用斜体,有些用黑体,手稿中常在学名下划线,定名人姓氏没有特殊要求。例如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2亚种的名称三名制:亚种的学名由属名、种名和亚种名依次组合而成,即所谓的三名制trinominalnomenclature。也就是种的学名后加上一个亚种名,亚种名的首字母用小写,印刷要求与种的学名相同,名后附上定名人姓氏。例如:亚洲飞蝗LocustamigratoriamigratoriaLinne。,3、种上单元和名称种上各级单元包括亚属、属、亚科、科、总科、目等的名称均为单名uninominalnomenclature,首字母必须大字,后常附定名人姓氏。从动物命名法规的角度来讲,在上述诸多分类阶元中,由总科到亚种的命名要遵守动物命名法规中优先律和命名法及关于模式标本等的规定,其他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等),其命名和应用在命名法规中未作规定。,还应强调说明的是,诸多的分类阶元之中,总科、科、亚科、族四个阶元,其学名有着固定的词尾,分别是-oidea、-idae、-inae和-ini,只要看到分类单元的学名带有这些词尾,我们就能知道其是哪个阶元等级。如Aphidoidea,Aphididae,Aphidinae,Aphidini,根据词尾就知道它们分别是蚜总科,蚜科,蚜亚科,蚜族。,我国蚊类研究的发展,*瞿逢伊我国蚊虫与蚊媒病研究现状I,蚊虫分类研究.中华国际医学杂志2002,2(2):162-165,三、蚊虫分类体系及检索表,瞿逢伊教授发表“我国蚊虫与蚊媒病研究现状”蚊虫分类研究的文章中,将蚊虫分类归纳总结:,1.原艾蚊亚属升为艾蚊属;2.原奇阳蚊亚属升为奇阳蚊属;3.纷蚊亚属、霉蚊亚属、骚扰蚊亚属等21个亚属新组合为骚扰蚊属;,4.华蚊亚属移为领蚊属(无鬃蚊亚属),滇西伊蚊应改为滇西领蚊;5.新改组的伊蚊属共22个亚属(我国9个亚属);6.小蚊属中的“乌蚊亚属”(Ravenalites)改名为英蚊亚属(Ingramia);,中国蚊科分亚科属检索表,1.喙末段明显变细,并向下弯曲如钩状;翅后缘近纵脉5.2末端稍有凹陷巨蚊属(Toxorhynchites)喙和翅不是如此22(1).雌雄蚊触须都与喙约略等长或比喙稍短,雄蚊触须末两节膨大;腹部无鳞或仅具少数鳞;小盾片圆弧状按蚊属(Anopheles)雌蚊触须明显比喙短,雄蚊触须比喙短,或比喙长而末端与上不同;腹部密盖鳞片;小盾片三叶状33(2).喙有很多长毛,末端膨大而上翘钩蚊属(Malaya)喙不是此状44(3).中胸盾片中央有一对紧密并列的平覆银白宽鳞形成的纵条;有气门鬃;无气门后鬃局限蚊属(Topomyia)无上述综合特征5,(一)成蚊,5(4).纵脉6短,末端终止处至多仅略超过纵脉5的分叉处.6纵脉6长,末端终止处明显超过纵脉5的分叉.76(5).翅脉有末端凹的羽鳞.霍蚊属(Hodgesia)翅脉无端凹的羽鳞.蓝带蚊属(Uranotaenia)7(5).有气门鬃.8无气门鬃.98(7).翅亚缘脉基部腹面有小毛脉毛蚊属(Culiseta)翅亚缘脉基部腹面无毛.杵蚊属(Tripteroides)9(7).中胸盾片覆盖有金属光泽的平覆宽鳞,中胸后背片有一簇刚毛.领蚊属(Heizmannia)无上述综合特征.1010(7).前足和中足跗节I明显比其余4节的总和长,跗节IV比V短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前足和中足跗节I明显比其余4节的总和短,跗节IV比V长.11,11(10).有气门后鬃.12无气门后鬃.1412(11).翅鳞很宽,多为不对称曼蚊属(Mansonia)翅鳞非如上述.1313(12).头顶具平覆宽鳞,喙侧扁略下弯,触角梗节,小盾片、中胸侧板及各足基节都平覆宽鳞;雄蚊抱肢端节有栉状排列的宽刺阿蚊属(Armigeres,部分)无上述各特征.伊蚊属(Aedes)尤蚊属(Udaya)骚扰蚊属(Ochlerotatus)14(11).跗节末端有发达的瓣状爪垫库蚊属(Culex)跗节末端无上述爪垫.15,15(14).气门后区有平覆的深色和淡色宽鳞;雌蚊触须约为喙的1/43/4长.阿蚊属(Armigeres,部分)气门后区无平覆深色宽鳞;雌蚊触须不到喙的1/4长.16气门后区光裸;雌蚊触须约为喙的1/51/8长.艾蚊属(Ayurakitia).奇阳蚊属(Verralina)16(15).翅瓣光裸或有平覆宽鳞而无窄鳞缘缨.小蚊属(Mimomyia)翅瓣有窄鳞缘缨1717(16).小型蚊虫;雌蚊触角鞭分节至少为分节的2倍长;雄蚊喙的末端膨大.费蚊属(Ficalbia)中型蚊虫;雌蚊触角鞭分节不超过分节的1.5倍长;雄蚊喙的末端不膨大.轲蚊属(Coquillettidia),(二)幼虫,1.无呼吸管按蚊属(Anopheles)有呼吸管22(1).腹节无栉齿巨蚊属(Toxorhynchites)腹节有栉齿.33(2).尾节的腹刷仅有一对毛;呼吸管除亚腹毛外,尚有2对或更多的背毛和(或)侧毛4尾节的腹刷至少有毛2对以上;呼吸管毛不是此状64(3).前胸毛5、6-P大而作扇状,两毛着生在同一瘤突上;中胸毛6、7-M不呈粗刺状5前胸毛5、6-P不呈扇状;中胸毛6、7-M呈粗刺状杵蚊属(Tripteroides)5(4).至少腹节-有星状毛;或(和)下颚角状或长臂爪状;或呼吸管至少为尾鞍的6倍长局限蚊属(Topomyia)腹节无星状毛;下颚不形成上述形状;呼吸管至多为尾鞍的4倍长.钩蚊属(Malaya),6(3).呼吸管无梳齿.7呼吸管有梳齿127(6).呼吸管瓣骨化,适于刺入植物组织.8呼吸管瓣不是此状98(7).触角在2A和3A之前部分约占全长的1/3,腹节仅有2个栉齿.曼蚊属(Mansonia)触角在2A和3A之前部分约占全长的1/2,腹节至少有6个栉齿.轲蚊属(Coquillettidia)9(7).呼吸管毛1S35.库蚊属(Culex,部分)呼吸管毛1S仅有一对1010(9).腹节的栉齿由大小明显不等的栉齿间隔列成一行.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腹节的栉齿不是此状11,11(10)触角毛1-A细小,单枝阿蚊属(Armigeres)触角毛1-A大而分枝小蚊属(Mimomyia,部分)12(6).呼吸管毛1S至少有3对库蚊属(Culex,部分)呼吸管毛1S仅有一对1313(12).触角末段分节.小蚊属(Mimomyia,部分)触角末段不分节1414(13).呼吸管梳齿4个以上.15呼吸管梳齿13个费蚊属(Ficalbia)15(14).无下颚缝或下颚缝不完全.蓝带蚊属(Uranotaenia)下颚缝发达1616(15).呼吸管毛1S位于近基部.17呼吸管毛1S位于近基部1/3或以后处1917(16).头毛4,5,7C位于同一水平上,呼吸管毛1S特长,至少超过管3/4.霍蚊属(Hodgesia),头毛4,5,7C位于同一水平上,呼吸管毛1S短,不超过管长的1/41818(17).呼吸管除1S外,尚有长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