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5402-2017 零部件直接标记二维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是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零部件上直接标记的二维条码符号质量检测方法与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各种材料表面上通过激光蚀刻、喷墨打印等方式形成的二维码,确保这些编码能够被准确读取并满足一定的耐用性要求。

根据此标准,首先定义了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如“直接零件标记”、“可读性”等关键概念。接着,在技术要求章节中详细规定了二维码的基本属性,包括但不限于最小尺寸限制、对比度阈值以及缺陷容忍度等。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环境适应性测试的重要性,比如耐摩擦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方面的具体指标。

对于检验方法,《GB/T 35402-2017》提出了基于视觉系统的自动识别与手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评估。其中,自动识别主要用于验证二维码能否被正确解码;而手动检查则侧重于外观质量(如清晰度、完整性)及物理特性(如表面平滑度)等方面的评价。同时,标准也给出了不同应用场景下推荐使用的扫描设备类型及其性能参数建议。

最后,该文件还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不合格情况示例,并对如何处理这些异常状况提供了指导原则。通过遵循本标准所设定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零部件上直接标记二维条码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7-12-29 颁布
  • 2018-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35402-2017 零部件直接标记二维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_第1页
GB∕T 35402-2017 零部件直接标记二维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_第2页
GB∕T 35402-2017 零部件直接标记二维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_第3页
GB∕T 35402-2017 零部件直接标记二维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_第4页
GB∕T 35402-2017 零部件直接标记二维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GB∕T 35402-2017 零部件直接标记二维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35040 L71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354022017 零部件直接标记二维条码 符号的质量检验 Direct artmark DPM twodimensionalbarcodesmbol ualit test p ( ) y q y ISO/IECTR29158:2011,Informationtechnology Automaticidentificationanddatacapturetechniques Directpartmark (DPM)qualityguideline,MOD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354022017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术语和定义3 1 符号和缩略语4 1 检测装置5 2 要求 5.1 2 照明 5.2 2 图像采集要求 5.3 3 反射率校准6 3 图像的采集与处理7 4 综述 7.1 4 确定被测符号原始图像的反射率水平 7.2 4 二值化图像 7.3 4 初始译码 7.4 4 图像的粘接 7.5 4 最终图像的调节 7.6 6 确定反差参数8 6 概述 8.1 6 计算单元反差 8.2 6 计算单元调制比 8.3 7 计算符号亮单元反射率 8.4 7 分级9 7 单元反差的分级 9.1 7 符号亮单元反射率 9.2 7 单元调制比 9.3 8 固有图形污损 9.4 8 最终等级 9.5 8 等级的表示10 8 概述 10.1 8 应用中质量等级要求的表示 10.2 8 检验结果等级的表示 10.3 DPM 8 照明的表示 10.4 9 使用专有译码的表示 10.5 9 GB/T354022017 附录 规范性附录 阈值确定的方法 A ( ) 10 附录 资料性附录 附加照明方式的光路示意图 B ( ) 14 附录 资料性附录 等级的表示 C ( ) 16 附录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 的对照表 D ( ) GB/T23704 19 参考文献 20 GB/T3540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ISO/IECTR29158:2011 零部件的直接标记质量指南 。 本标准与 相比结构上有较多调整 具体调整如下 ISO/IECTR29158:2011 , : 第 章的部分术语和定义归入第 章 并按字母顺序排序 ISO/IECTR29158:2011 3 4 , ; 对 的 第 章 的悬置段和第 章 第 章的悬置段进行 ISO/IECTR29158:2011 6.2、 7 、7.3、7.4 8 、 10 了处理 ; 将 的 移至第 章 成为 将 的 ISO/IECTR29158:2011 6.1 5 , 5.3; ISO/IECTR29158:2011 6.2 移至第 章 成为 将 的 移至第 章 成为 5 , 5.2; ISO/IECTR29158:2011 6.2 5 , 5.3.3; 将 的 反射率校准 改为第 章 ISO/IECTR29158:2011 6.4“ ” 6 ; 将 的 移至到第 章 成为 的 ISO/IECTR29158:2011 6.5 7 , 7.2;ISO/IECTR29158:2011 7.1 成为 以后章条编号顺延 7.3, 。 本标准与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ISO/IECTR29158:2011 :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 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调整的情 , , , 况集中反映在第 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 具体调整如下 2 “ ” ,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14258 ISO/IEC15416;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23704 ISO/IEC15415; 用新修订的 代替 和 ISO/IEC19762 ISO/IEC19762-1 ISO/IEC19762-2; 增加了 GB/T12905。 将 的 和 合并 改写 成为 并在其中增加了 否则 ISO/IECTR29158:2011 7.3.4 7.3.5 、 , 7.5.5, “ , 判定译码失败 符号等级为 符号检测结束 旨在处理循环完成后最终没有译码的情况 , 0, 。” 。 改写了 的 解决了循环重叠等逻辑不清的问题 并增加了 如 ISO/IECTR29158:2011 7.4.6, , “ 果译码失败 判定译码失败 符号等级为 结束此次检测 旨在处理如果译码失败的情况 , , 0, 。” 。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将 的第 章的标题改为 检测装置 ISO/IECTR29158:2011 5 “ ”; 增加了附录 资料性附录 附加照明方式的光路示意图 B( )“ ”。 本标准由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并归口 (SAC/TC267)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条码 : 、 、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网路畅想科技发 、 、 、 、展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伟 鄢 若 韫 严 风 苑 静 胡 敏 杨 子 龙 吴 宏 苏 航 王 隆 董 腾 王 毅 刘 彦 : 、 、 、 、 、 、 、 、 、 、 、 、张永沛 赵莹 唐成 张铎 侯汉平 张秋霞 、 、 、 、 、 。 GB/T354022017 引 言 零部件直接标记 是一种标识技术 它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打点 激光蚀刻 喷墨和电化学 (DPM) , 、 、 蚀刻等物理方法 对零部件进行标记 本标准是对 生成的二维条码符号标记进行检验的 方 法 , 。 DPM 标准 。 当光照射 符号时 打点和物理改变形成的符号标记会产生不同的反射 对非 二维条 DPM , 。 DPM 码 符号是印制在平滑表面上的 会因为颜色不同而形成不同强度的光 对 二维条码 反射情况 , , 。 DPM , 不同 标记本身或背景表面的两种反射状态可能是镜面反射 即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种镜面反射 , , , 光在强度上往往远大于漫反射光 导致标记本身会比浅色背景亮的情况 另外 某些标记和印刷方法只 , 。 , 能生成点阵图形 不能形成连续平滑的边界 , 。 现有矩阵式码制规范和二维条码印制质量标准无法适应上述两种方式形成的符号质量的检验 本 。 标准旨在搭建现有二维条码质量规范和 环境之间的一座桥梁 为评价 二维条码符号质量和 DPM , DPM 预测识读性能提供一个标准化的 基于图像的测量方法 、 。 与码制规范和质量标准一样 使用本标准时 应根据具体应用要求确定适用的参数 , , 。 GB/T354022017 零部件直接标记二维条码 符号的质量检验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零部件直接标记 二维条码符号质量的检验和评价方法 (DPM) 。 本标准适用于 二维条码符号质量的检验及 二维条码检测仪的制造 DPM DPM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条码术语 GB/T12905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14258 (GB/T142582003,ISO/IEC15416:2000,MOD)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23704 (GB/T237042009,ISO/IEC15415:2004,MOD)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协调词汇 ISO/IEC19762 (AIDC) Informationtechnolo-gyAutomaticidentificationanddatacapture(AIDC)techniquesHarmonizedvocabulary3 术语和定义 和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GB/T12905、GB/T14258、GB/T23704 ISO/IEC19762 文件 。31 . 参考符号 referencesymbol 印制的高反差校准卡 如 ( TheGS1DataMatrixcalibratedconformancestandardtestcard)。32 . 粘接 stick 连通符号中本应连通区域的一种连结算法 。4 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