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氮及其化合物一. 氨气与铵盐【浙江湖州二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11月考】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下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氨气吸收溶解性的是 ( ) ABCD答案 B (山东省宁阳二中2009届高三一轮复习月考)密度为0.91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13.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答案 C(哈尔滨市九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空间构型)下列各组比较项目包含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 ) A氨水与氯水中微粒种数 BNH4+离子与 P4分子中的键角CC2H2与 C6H6分子中碳碳键键长 DH2O2与O2分子中氧氧键键能答案 B(合肥168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将氨气的分解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是 ( )A.B. C.D.答案 B(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氨气的催化氧化 )实验室欲用下列装置和药品来制备少量的氮化镁(已知氮化镁易与水反应而水解)上图的实验装置中,A中是浓氨水,B中是生石灰,C中是干燥剂。已知氨气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试通过分析回答:(1)装置B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2)氮气的电子式: ;(3)装置C中应当选用的干燥剂是 ;(4)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装置E的作用是 ;(6)如果没有装置F,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答案(1)吸水放热,使氨气挥发(2)略(3)碱石灰(4)略(5)吸收多余氨气(6)略 (浙江桐乡高级中学高三化学10月)银氨溶液将足量NH3通入HNO3和AgNO3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NH3的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 ) 答案 A(12年北京27)银氨溶液,氨的还原性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装置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 实验来源:学_科_网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实验2mL银氮溶液和数滴浓氨水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该同学欲分析实验和实验的差异,查阅资料:aAg(NH3)2 + + 2H2O Ag+ 2NH3H2O b. 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I)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2)经检验,实验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Ag2O的原因是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 还原Ag2O。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 用HNO3,消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08山东一模)常温下,下列各组气体等体积混合,充满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体积不会明显减少的一组是( )NO、O2C2H4、H2NO2、O2Cl2、O2NH3、O2CO、O2A B C D 答案 C【喷泉实验:】前提:气体充满,标况下,设烧瓶体积为V L。(1)“NH3 + HCl”“HCl + H2O”型:水充满烧瓶,V (气体)= V (溶液),则:c =_(2)“NO2 + H2O”型:3NO2 + H2O = 2HNO3 + NO,水只占据烧瓶的2/3,n(HNO3)= 2/3n(NO2),V (溶液)= 2/3V L,则c(HNO3)=_(3)“NO2+O2+H2O ”型:4NO2 + O2 + H2O = 4HNO3若V (NO2):V (O2) 4(恰好反应或O2 过量),则c(HNO3)=_若V (NO2):V (O2) 4(剩余NO),则c(HNO3)介于_和_之间。(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实验室进行喷泉实验喷泉实验,装置如图:(1)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2)用制得的氨气做完“喷泉”实验后,将500mL烧瓶中的水溶液倒入量筒中,测得倒吸入的水总共是448mL;若将该500mL烧瓶装满水,再将水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506mL。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答案 (1)打开止水夹,将导管末端浸在液面以下。用手捂烧瓶,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在导管口回流一段液柱。 (2)1/Vm(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试卷)喷泉实验在相同状况下,将下列四种混合气体:体积比为3 : 1的NH3和N2 体积比为 1 : 1的NO2和N2 体积比为1 : 1的NO2和O2 体积比为4 : 1的NO2和O2,分别置于相同的四支试管中并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h3、h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h4 B、h4h3h2h1C、h4h1h3h2 D、h2h3h1h4 答案 C ( 洛阳一高20082009学年高三年级11月月考喷泉实验)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NH3 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不能确定答案 C(09上海卷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 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幕布的质量增加 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 B C D答案 B(山东省聊城一中080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综合测试)一氯氨()中氨基离子带负电荷,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和HCl B和HClC和HC1O D和答案 C二. 氮氧化物1. 混合气体与水反应的计算将20ml 充满NO 和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变为10ml,求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2 各占多少毫升?将充满NO2 和O2 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保持气体压强不变,水进入至量筒体积的一半处停止了,则原混合气体中NO2 和O2 的体积比是多少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 和O2 混合于一试管中,然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与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是多少?(2009届福州一中期中考试)NO2与O2混合0.1mol某固体M(NO3)2加热分解:,将产生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接近( )A5.6L B4.48L C0L D1.12L答案 C(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NO、NO2和O2的混合 )常温下,将盛有10mL NO2和10mLNO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中,并向其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尚余2mL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为 ( ) A7.5ml B8.5ml C10ml D12ml 答案 BD (重庆市重庆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年级期中考试)三种分别都有甲、乙、丙三只烧瓶的容积相等,烧瓶甲按体积比为1:1充入NO与O2,烧瓶乙按体积比为1:1充入NO2与O2,烧瓶甲按体积比为1:1:1充入NO、NO2与O2的混合气体,将三只烧瓶都按上述体积比充满混合气体后,倒置于水槽中,当液面不再上升时,烧瓶中液体的体积比为( ) A7:5:8 B1:3:4 C1:3:1 D7:5:1答案 A蚌埠二中2009届高三12月份月考含氨气的混合气体 将NO2、NH3、O2的混合气体26.88 L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45.75g,气体体积缩小为2.24L,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木条不复燃。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 )A、31.667 B、35.785 C、38.125 D、40.625答案 D (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更全)同温同压下,在4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NO和NO2,NO2和O2,NH3和O2,N2和H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V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V4 B、V4V1V3V2 C、V2V3V4V1 D、V4V3V1V2答案 B(重庆八中高2009届级高三周末检测 )使a g Fe粉与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充分反应(Fe粉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b L O2混合后,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a和b的关系可能是 ( ) Ab03a Bb02a C02ab7,从而消除NO3-的污染。已知含0.002mol/L NO3-的废水100mL与0.012g镁粉恰好完全反应。(1)写出镁消除废水中NO3-污染的离子方程式 (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MgCl2,并通过电解熔融MgCl2制得金属镁。若要除去1m3上述废水中的NO3-,至少需用含MgCl2质量分数为0.2%的海水多少千克?答案 (1)5Mg + 2NO3- + 6H2O = 5Mg(OH)2+ N2+ 2OH- (2)由 2NO3- 5Mg 5MgCl2 设海水质量为w(kg) 2mol 595g1103L0.002mol/L w103g/kg0.2% w = 237.5kg 产物计算(内蒙09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在锌和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当消耗锌与硝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5时,除生成硝酸锌和水之外还生成另一种物质,该物质可能是 ( )NO2 .N2O .NO .NH4NO3A. B. C. D.答案 C(福建仙游现代中学09届高三期中11月考试)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 A. NO2 B. NO C. N2O D. N2答案 C(广东省广州六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测试卷)某单质能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可能为 ( )A+1 B. +2 C. +3 D. +4答案 BD(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a+b)63g(a+b)189g(a+b)molVc-(9a+b)/3molABCD答案 D(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FeS2与HNO3反应后的产物有Fe(NO3)3和H2SO4,若反应中FeS2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则HNO3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为 ( )A NO2 B NO CN2 DN2O3答案 B 沉淀计算(20082009学年度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镁完全溶解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溶液A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2.24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正好完全被水吸收。若向所得溶液A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此时固体量为 ( )A16g B8 g C40g D 0.2mol答案 BD(衡阳市八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与上题同一类型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NO2、N2O4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 (标准状况下)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溶液NaOH的体积是 ( )A60 B. 45 C. 30 D. 15答案 A (哈尔滨德强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9.8gFe、Mg混合粉末溶解在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粉末完全溶解后,收集到0.2mol的NO气体(设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OH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为(不考虑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 )A18g B20g C22g D24g答案 B 实验题(2007年浙江高考预测试题)如图所示(图中部分仪器未画出)有一容积为300mL的注射器,与蒸馏烧瓶(500mL)相连接,烧瓶中有0.384g Cu片,现向烧瓶中加入18mL 2.5molL1的稀HNO3溶液,并立即用锡箔包住橡皮塞封住瓶口。试回答:欲提高铜与稀HNO3的反应速率,可采取多种不同的措施。若采用加入化学试剂的方法,可加入_(填字母代号)。A水 B碳酸钠 C少量的浓HNO3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橡皮塞用锡箔包住的原因是_。反应开始时,烧瓶中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_。停止反应后,轻轻推拉注射器活塞,使气体与气体,气体与液体皆充分反应。若忽略液体体积的变化,最终溶液中c(NO3)与开始时相比_(填字母代号)。A不变 B变大C变小答案 C 酒精灯 防止橡皮塞被HNO3蒸气腐蚀 铜表面有气泡产生,且铜片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生成气体逐渐变成红棕色 A(09北京卷27)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氧化成,而稀硝酸不能氧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反应,能与反应(1)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装置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试验现象是 (6)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答案 (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3)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4)将NO2转化为NO 3NO2 + H2O =2HNO3 + NO(5)装置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6)a c d工业上常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其过程包括氨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为铂铑合金丝网)、一氧化氮的氧化和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原料气中空气必须过量,其主要原因是 ; (3)将铂铑合金做成薄丝网的主要原因是 ; (4)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为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提高水对二氧化氮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措施为 (答2项) (2)提高氨的转化率和一氧化氮的转化率 (3)增大单位质量的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4) 加压 降温 (08北京理综27)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已知:(1)Y的电子式是 。(2)液态Z与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 。(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 。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 。答案 (1)(2)2NH3(l) NH-2+NH+4(3)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P2O5+6OH-=2PO+3H2O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Cu+8H+2NO 3Cu2+2NO+4H2O(4)2NO2 2NO+O230.7 亚硝酸盐(2007年南师大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三典型题训练)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类盐叫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等它们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曾多次发生过被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某同学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以下相关信息:加热亚硝酸及亚硝酸盐的资料:(1)HNO2是一种弱酸(比醋酸略强),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2)HNO2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化学分子基础概念题库及解析
- 珠宝首饰行业设计大赛试题
- 药品进口代理协议
- 2025年经济师备考方法分享试题及答案
- 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试题及答案
- 项目扩展及合作策略试题及答案
- 信阳市学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钓鱼测试题及答案
- 急诊精神科的合作模式计划
- 购房贷款协议书
- 食堂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 2025第四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题库附答案(105题)
- 跨学科实践;自行车-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同步课件
- 辅助运输管理规定
- 超星尔雅学习通《新媒体概论(浙江传媒学院)》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2025-2030中国光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工业机器人仿真技术应用》课件-项目四 工业机器人涂胶工作站的仿真应用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错别字
- 企业法律诉讼应急预案
- 中医养生学沐浴养生讲解
- CNAS-GL040-2019 仪器验证实施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