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概况简介_第1页
灵武概况简介_第2页
灵武概况简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灵武概况简介灵武历史文化悠久。灵武古称灵州。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设置灵洲县,北魏设置灵州,唐宋元明清袭之,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灵州为灵武县,拥有两千多年的县制历史。灵武地灵人杰,一亿六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彰显出灵性山河的悠长龙脉,三万年前的水洞沟遗址印证着远古人类走向文明的历史足迹,贞观二十年唐太宗“灵州会盟”被突厥铁勒各部尊称“天可汗”,谱写了西北边疆安定、民族融合团结的和谐篇章,唐肃宗“安史之乱”中在灵武登基聚起扫除叛乱祸患的精锐之师,清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于横城渡口过黄河浩瀚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美誉。灵武前景广阔,1996年灵武撤县设市,2002年划归首府银川市代管,揭开了灵武资源大开发、经济大发展的崭新一页,四千六百三十九平方公里的资源富地透射着塞上江南的旖旎风光,二十三万回汉各族人民正激情描绘着“争创中国百强、实现跨越发展”的和谐灵武新画卷。灵武资源得天独厚。境内富含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尤以煤炭储量显著,已探明储量273亿吨,位列全国13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凭借资源优势,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身处灵武市境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宁夏的“一号工程”,实施重点开发建设,成为全区能源开发和新型工业化腾飞的主战场,灵武“争创中国百强、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灵武交通环境优越。宁夏空港银川河东机场坐落市境,通达北京、西安仅一个小时,直飞上海不足三个小时,国道211和307线、银(川)青(岛)高速公路、银古、灵吴一级公路、大古铁路及正在建设的中(卫)银(川)太(原)铁路纵横交织,构筑起高效快捷、四通八达的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灵武城市建设提速。科学规划、快速建设中的18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新蓝图,街、路、巷通达,水、电、热、天然气供应管网配备齐全,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良好,正加快提升着城市化发展水平,彰显出“生态园林、民族风情”的独特魅力。灵武特色产业鲜明。黑色煤炭、白色羊绒、红色长枣、绿色草畜形成了“黑、白、红、绿”四大特色主导产业,灵武成为煤电化产业的开发重地,中国精品羊绒产业名城,中国产业集群强,中国灵武长枣之乡,国际防风治沙项目试验示范基地。2007年我市进入西部百强县,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去年12月,自治区在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强县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2年灵武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县。灵武旅游名胜众多。以神秘恐龙化石、水洞沟远古文明、千年古刹马鞍山甘露寺、沙漠巨龙明长城、沙漠明珠鸳鸯湖、古文物建筑镇河塔、高庙等为代表的名胜古迹,形成了大漠风光、人文景观与回乡风情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资源。灵武开发前景广阔。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能源政策带来的重大机遇,面临中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技术、项目、资金向西部转移的重大机遇,面对自治区加快建设宁东基地和沿黄城市经济带、加快县域经济强县发展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态势,“争创百强、实现跨越”是灵武市委、政府我市既定的奋进目标,更是全市人民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跨入“十一五”时期,灵武强势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仅2008年1-6月份,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同比增长2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6亿元,同比增长61.3%;实际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4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5680元和2765元,同比分别增长18.9%和25.3%,主要经济指标均以两位数强劲增长。在未来发展进程中,灵武市将依托煤炭资源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城,依托羊绒资源打造国际型羊绒基地,依托灵武长枣打造国家级精品果品基地,力争到2012年跨入中国百强。白色产业灵武羊绒 灵武市羊绒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全市有1.2万多人从事羊绒收购贩运、加工,2007年成立了中银、嘉源、荣昌等三大集团公司,现有羊绒企业43家,拥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羊绒企业16家,产品远销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随着羊绒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瑞士阿尔法、英国道森、内蒙鄂尔多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羊绒企业来灵投资置业,加速了羊绒产业的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羊绒分梳、绒条、纺纱、制衫、面料为一体的生产加工产业链。 黑色产业:灵武市含煤区域达821公里,已探明储量为273亿吨,占宁夏探明储量的80%以上,是东北三省煤炭储量的总和。灵武市坚持把服务“一号工程”作为全市上下的一号任务,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快捷服务,确保了宁东基地大会战顺利推进。2007年实施了宁东基地生态建设工程,投资35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16个片区生态绿化和307国道两侧50米宽幅林带建设,铺设绿化供水管线150公里、绿化面积1.5万亩;完成了宁东基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太中银铁路、河东机场扩建、鸳鸯湖矿区铁路专用线、任家庄煤矿、750千伏送变电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华电宁东风电厂首批30台1500千瓦机组、灵武电厂一期两台6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宁煤年产800万吨枣泉煤矿、25万吨甲醇、21万吨煤基二甲醚项目建成投产。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和自治区实施“宁夏一号工程”、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良好机遇,灵武市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资源开发进程,围绕宁东地区煤炭开采、火力发电、煤化、石油天然气化工四大核心产业,推进宁东基地、灵州综合工业园B区、A区及宝丰项目区的建设与发展,精心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区。 绿色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灵武市及时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大力发展草畜和旅游“绿色产业”。截止目前,全市种植甘草、苜蓿、苏丹草、青贮玉米等16.73万亩,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在“治沙英雄”王有德的带领下,坚持不懈战沙漠,在毛乌素沙漠边缘营造了40万亩的绿色长城,牢牢锁住了肆虐的黄沙,实现了“人进沙退”,确保了宁东区域的生态安全,正在向“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方向发展。以神秘恐龙化石、水洞沟远古文明、千年古刹马鞍山甘露寺、沙漠巨龙明长城、沙漠明珠鸳鸯湖、古文物建筑镇河塔、高庙等为代表的名胜古迹,形成了融大大漠风光、人文景观与回乡风情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特色。 红色产业:灵武长枣有13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存百年以上灵武长枣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