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高三语文重点突破之概括能力的提升练习题及其答案.doc_第1页
12级高三语文重点突破之概括能力的提升练习题及其答案.doc_第2页
12级高三语文重点突破之概括能力的提升练习题及其答案.doc_第3页
12级高三语文重点突破之概括能力的提升练习题及其答案.doc_第4页
12级高三语文重点突破之概括能力的提升练习题及其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突破】概括能力的提升一、知识讲解语文的概括能力,是指在阅读中,把阅读材料所表现的人、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对概括能力的考查,还要求我们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所读材料的核心内容准确表达出来。 目前多数同学在概括方面存在着两大问题:概括不全面,表述不准确。二、常考题型及解题指导高考中直接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有压缩语段、现代文阅读、材料作文审题。(一)压缩语段【解题的总原则】概括的主要思维活动是比较和整合。将意思相近的信息合并,将意思不同的信息分列出来。逐字逐句地阅读材料,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梳理材料的层次,从而概括出中心句。根据字数多少概括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的,概括关键概念(关键词语);字数在15字以内的,概括中心句;字数在40字以内,概括每层的意思。根据不同文段的体裁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概括。1新闻类文段的压缩【解题指导】新闻材料的重要内容通常是放在导语中,其部分的内容是对导语的补充,概括时一定要细读首段,留意导语。概括新闻类材料时一定提炼这些方面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过程、结果、意义)。【例1】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齐鲁晚报2月27日报道,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济南市将加强与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周边城市的互融对接,合力建设联系紧密、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济南市将着力推动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规划、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市场建设一体化进程,加快实现规划建设对接和融合联动,形成“同城效应”。加强规划衔接,编制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专项规划,建立严格的规划落实机制。2说明类文段的概括【解题指导】弄清说明对象。说明文段重在介绍说明对象的某些特点 留意段首句段尾句。关键信息常常放在段首句或段尾句。留意标点符号。同一段中,不同的特点常用分号或句号分隔开来。留意文中事物间的比较。作者常用比较法来介绍说明对象的特点,分析这些文字,可准确概括出说明对象的特点。【例2】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成都有线数字电视的特色。(不超过24字)成都有线数字电视节目数量众多,达50套。图文信息节目内容丰富,包括“成都概貌”、“阳光政务”、“公众信息”、“商务平台”、“急用信息”等五大版块。有按月、按周、按天、按次等多种计费方式供选择。推出“成视礼包”节目组合,将成都电视台成视新闻系列、每周报道系列、今晚8:00、新闻背景、真实人生、成都情事、警视等精品栏目组合滚动播出,满足观众要求。2议论类文段的概括【解题指导】分清观点与论据。观点是核心,论据是为了证明观点的。分析论述层次。从句间关系入手,逐句分析,层层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例(故事)。如果是单一事例(故事),则分析其矛盾冲突,从而概括出观点;如果是多则事例(故事),就要分析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概括出观点。概括寓意时一定要联系现实。要将寓言故事中的角色类比到现实的人类生活,从而概括出寓意。【例3】阅读下面材料,用一个单句概括出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语文教育有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二)现代文阅读中的概括【解题的总原则】仔细筛选。概括现代文的要点通常需要我们从全文多个段落中概括。所以,要避免概括不全的问题,就需要我们逐段筛选。准确理解,合理提炼。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具体形象的文学化表述,这需要我们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将形象表述,进行抽象提炼,得到作者的观点。整合信息,分点表述。整合信息就是“找出共同点,合并同类项”,分点时一定要做到一点只表述一层意思。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概括。1说理性文章作者观点的概括【解题指导】留意首段、尾段、每段的首尾句,筛选出中心词句。梳理文章结构,把握说理思路,完整概括中心论点。分析论据材料,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它们所阐明的观点【例4】阅读文章,完成练习信,还是不信,这是个问题。今天,这种“不相信”的情绪,已然渗透进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住,我们有楼倒倒、楼脆脆;吃,我们得小心假烟、假酒、地沟油、人造脂肪;出门,我们要提防推销的、碰瓷的;上医院,我们担心假药、无照行医、被过度治疗。此外,我们还要面对假中奖、假新闻等等。我们曾经对一切都充满信任,对领袖、对革命、对光明的未来但我们现在却似乎什么都不信。尤其是,“主流媒体说什么都加以怀疑,这已经成为多数人的习惯”。有人说,幸福感源自相信。而当怀疑一切成为整个人群的集体意识,中国人与幸福的距离又该有多远?不相信其实未见得比相信糟糕,怀疑有时候是一种进步,说明信息渠道多了,社会开放程度增强了。今天的中国,让我们不相信的土壤几乎随处可见且都相当肥沃。我们活在两个世界。现实中,我们不相信一切陌生人。我们明哲保身,安安稳稳做沉默的大多数;家家都安防盗门,低层住户都装防盗网;我们对陌生人充满警惕,人口普查遭遇入户难。虚拟世界里,网络是一件神奇的衣服,把大家全变成了蜘蛛侠。现实到了网络就完全调了个儿:发言者陷入沉默,沉默者开始发言;权贵默默退后,草民成了主角。今天的什么都不信和几十年前的盲信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信任不是单纯的道德问题,而关系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1) 如何理解“怀疑有时候是一种进步”?答:(2) 联系全文,请概括国人的“不信任”的主要表现。2抒情性文章中作者思想情感的概括【解题指导】筛选文中抒情议论的话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抒情载体(景、物)的特征,提炼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梳理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全面准确地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例5】阅读文章,完成练习这块草地就像一张有趣的神毯,长时间地铺展在我频繁出入的门前,让我目睹了自然的变迁。现在一群园艺工人突然出现在草地的那一端,我感到有些紧张,更显得呆滞。这片野草遍地的荒园需要整理了吗?在我茫然的疑惑中,割草机的轰鸣声突然响了起来。割草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活儿,那些工人的手艺在我看来如同理发师傅。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割草机响过的地方出现了整齐漂亮的草茬。这让我想起十年前我的一次光头经历,满地都是细碎的发屑,摸着光滑滑的头皮,我感到有些滑稽,有些孤独无依,却拥有了一种罕见的自由和舒展。这似乎并不是不妥的事情,野草长得太高太密了,它们需要一个从头再来的过程。我这么想着,空气中那股浓烈、新鲜的草腥味就一阵阵飘了过来。野草在这天晌午被割除干净了,草腥味飘荡在初秋的风中,阳光下深藏多年的土黄色地皮呈现了出来。这种颜色过于陌生和醒目,我一时显得有些惊异,这就是原色呀,居然在草色下躲藏了这么长时间。这是一次井然有序、简捷快速的人工大清理,我饶有兴味地观看了园艺工人的表演。一些草腥子从草丛里溅到我的身上。看到草色顿时消失,我心里一阵空茫:我是喜欢乱草疯长、四季满窗清雅的景致,还是喜欢这种整洁疏朗、朴素大方的愉悦?作者目睹园艺工人割草的全过程,他对割草的情感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答:3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概括【解题指导】筛选小说中直接评讲人物的话语。逐一分析文中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直接描写;分析人物在情节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和态度,辨析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全面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三、巩固练习1请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下面一则新闻的两个主要信息。中国网10月22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李晓超说,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77亿元,增长 7.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0亿元,增长8.8%。 2阅读下列一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李某,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小父母就对其娇生惯养,以至于李某自私狭隘,蛮横粗暴。从小学到中学,同学都“惹不起”他,对他避而远之。高三时,李某因上网逃课,被班主任唐老师批评了一顿。李某竟怀恨在心,在晚自习时,掏出尖刀,在众目睽睽之下刺向没有防备的唐老师,唐老师因抢救无效身亡。据悉,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案件在全国已发生4起。日前,法院已对此案做出判决,判处19岁的李某死刑。类似事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家报纸都纷纷进行专题报道。但不同的报纸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报道的重点和倾向是不同的。请试着为下面两家报纸各拟一个标题,力求体现各自的报道倾向。(不超过20字) 中国教育报: 中国法制报: 3请点评下面的新闻。要求:紧扣材料,见解独到,不超过30字。“对玩没有兴趣,只希望自己能更出色”,“呆在家里是因为找不到玩伴”,“没有感兴趣的活动,宁愿选择练琴”暑期已过大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中小学生在这个暑期都感染了“玩无趣”情绪,对于出门玩儿几乎提不起兴趣。 4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绿色消费。(不超过30字)1月10日上午,近千家商贸单位举行了倡导绿色消费的活动。绿色消费不能简单认为就是吃天然食品、穿天然原料服装、用天然材料装饰。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消费。它倡导适度消费,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是一种新型的消费行为和过程,既崇尚自然、保护生态,又反对攀比和炫耀,尤其是过度消费。绿色消费是5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变形虫面临困境时的主要反应。(不超过30字)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单细胞的变形虫,面临困境时也会选择自家“亲戚”互助,而不会错帮“外人”。研究人员默迪亚巴迪和同事们研究了一种来自土壤、以细菌为食的常见变形虫。在自然界中,当食物短缺时,成千上万的变形虫就会聚在一起,最后变成像头发丝一般的子实体,看上去像是某种缩微蘑菇。这种缩微蘑菇有一根茎,茎顶端粘满了孢子当别的生物经过时就会将孢子带到别处,变形虫在那里又开始新的生命周期。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充当缩微蘑菇茎的变形虫,等于牺牲自己成全别的做孢子的变形虫。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了两个世系的变形虫,然后让它们混在一起挨饿,结果形成数十个缩微蘑菇。在每一个缩微蘑菇中,变形虫都来自一个世系,没有混杂现象。 6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等离子体杀死细菌的过程,请依次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点不超过6个字)等离子体是一种离子化气体,一般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科学家在一个大气压环境下让等离子体的温度平稳保持在35到40之间;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破坏细菌的DNA结构,杀死生长在伤口处的由生物膜保护的细菌。由于低温等离子体直接瞄准了小面积的特定感染区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周围组织不会受损。 7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文字,请用比较整齐的语句,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30字。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基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 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概括其主要内容,以“重温补丁精神”为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待节约的态度,是那么认真、端正、一丝不苟。如今我们的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身边所用的物件,已不再没完没了地缝补了,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追求节约不是非要回到那个年代,非要“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要弘扬那个时代的精神,要知道中国的资源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并不充裕,国情不允许我们挥霍和浪费。眼下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实质就是要厉行节约,节省能源。毕竟,我们这点家底,禁不住大手大脚的挥霍!9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两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的成语。约旦河滚滚注入盐海。盐海对约旦河说:“你整天奔波,活得太累了吧?什么时候你也能像我一样舒服地徜徉在柔和之中,犹如富贵太太靠在沙发里一样?”约旦河答道:“想永远保持新鲜,就不能整日躺在那里做梦!”若干年后,约旦河依然年轻秀美;而盐海呢,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名叫“死海”。10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不超过12个字。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1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大自然 俄国屠格涅夫我梦见自己走进一座拱顶高大的地下大厦。整个大厦里流泻着某种也是地下的、匀和的光线。大厦正中间,坐着一位身穿飘动的绿色服装的端肃女性。她一手支颐,仿佛正在沉思。我立刻明白,这位女性就是大自然的化身。我一激动,心里感到一种由崇敬而来的畏惧。 我走近端坐的女性,向她深深鞠了一躬。“啊,我们的万物之母!”我惊呼道,“你在想什么呢?你是否在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抑或是考虑着人类如何尽可能地达到完满和幸福?”女性慢慢地向我投来严厉、阴沉的目光。她的嘴唇嚅动了一下,便发出钢铁般铿锵有力的声音:“我正在思考的是如何让跳蚤的腿儿更有力量,以便它更容易逃脱它的敌人。进攻和防御的平衡已被破坏应该恢复过来。”“什么?”我低声嘀咕道,“你想的竟是这个?难道我们人类不是你心爱的儿女?”女性微蹙双眉。“一切生物都是我的儿女,”她说道,“所以我一视同仁地爱护它们,一视同仁地消灭它们。”“可是善良理性正义呢”我又低声嘀咕。“这是人类的说法,”响起铿锵有力的声音,“我既不知道善,也不知道恶理性对于我决不是法典,再说正义是什么东西?我给了你生命,赋予蛆虫或者人类对我都一样你还是防备跳蚤的袭击吧别打扰我!”我想反驳可是周围的大地低声呻吟,抖动了一下,于是我醒了。(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答:(2)“我”和“万物之母”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1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这些素婉的木槿,不管生长在何处,不管有没有人来欣赏,依然静静地开,簌簌地落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那清雅素然的木槿花,如一首仓央嘉措的诗,美得蚀骨而寂静,温柔地坚持着,不遗余力地绽放着,坚韧倔强。 傍晚的这场骤雨,让白的、粉的木槿花落了一地,浅浅的雨水浸润,如苍白的绢纸,被人胡乱地揉作一团,随手弃之。那么黯然,那么寥寞。树上的花朵也微微褪色卷起,陈香式微。这些木槿花,我还没看见它们盛放的样子,就开始颓败了啊。心下一阵怅然。 盛而衰,衰而败,花开复花落。花谢了还会再开,而我们青春的年华,却一去不复返了。譬如方才一路行来,所见之景色,再美丽,再夺目,终究难逃归宿,都是留不住的。 再美的花儿,也终将离枝,再美好的时光,再曼妙的年华,终抵不过光阴的薄凉啊! 但,尽管如此,我们亦应如那些况味清凉的木槿,坦然面对,安然盛放,优雅老去吧。文章最后写道“但,尽管如此,我们亦应如那些况味清凉的木槿,坦然面对,安然盛放,优雅老去吧。”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情感。答:6重点突破概括能力的提升 参考答案例题部分例1:示例:“十二五”济南将与周边市合力打造省会城市圈。例2:示例:节目众多,内容丰富,计费灵活,节目组合播出例3:示例:语文教给学生真善美例4:(1)怀疑说明民众了解信息的渠道多了,社会开放程度增强了;怀疑成为整个人群的集体意识,表明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2)质疑主流媒体的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