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现阶段河道污染综合治理的方案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河流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对我国河流污染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河道污染 危害 治理 方案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9-0397-01 1 我国河流污染现状及带来的危害 1.1 我国河流污染现状 就目前全国情况来说,主要河流普遍存在有机污染,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的河流、河段有1/ 4 以上因污染而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灌溉用水(我国类水质标准)要求;单就河段来说,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即劣于类)的河段约占10.6%,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受到污染(相当于、类)的河段约占46.5%。在我国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两大水系属于重度污染,淮河、松花江、黄河三大水系属于中度污染,只有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总体水质良好。而且,各个水系支流的污染情况都比干流严重。近岸地区人口众多或是工业聚集的干支流,污染尤其严重。水污染正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散。 1.2 河道污染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1)破坏了自然生态景观。河流受到污染后,其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虾等水生动物逐渐减少,甚至发生珍稀水生动物的灭绝现象。河流由于受到严重污染而变得五颜六色,气味难闻,从而破坏了自然生态景观。 (2)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由于河流水质被污染,在饮用水源中已发现有机污染物2000余种,其中114种是具有或怀疑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另外,水中的重金属和水中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还会导致大规模的疾病爆发和流行,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工业化学品突然泄漏,造成河流污染事件,会影响较多人的生命安全。 (3)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资源污染造成了农业、渔业、工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据统计,全国受污染农田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减产污染粮食120亿公斤,因污染造成的各种鱼类死亡达4550万公斤。中国科学院最新公布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75亿元,而仅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占76.2%,达1428.9亿元。 2 造成河道污染的原因分析 2.1 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2.1.1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1)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市政污水管道收集,对于市政管网建设完善,基本实现雨污分流的地区,可以有效地阻止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城市河道。但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市政管网的雨污分流建设并不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到50%。大量的生活污水通过合流制管网直接排入河道。生活污水中营养物质含量高,容易造成河道的富营养化。 (2)工业废水。工业企业基本上都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工业污水都能集中处理后再排入河道,但仍有部分工业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由于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水量大,且集中排放,会瞬时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2.1.2 大量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 由于一些沿河居民和单位,以及进城船只缺乏水环境保护意识,随意向河道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长期沉积很容易造成河道淤积,水质恶化。 2.1.3 由降水带来的城市垃圾 大气降水可通过吸收和吸附作用净化空气,然而这一功能却将部分大气污染转为水污染。据测试,1mm/h 强度的降水持续15min,大气中10m 的尘粒可有 28%被除去,其中有部分随降水落入河道污染水体。同时,雨水对城市固体垃圾的冲淋,将大量的污染物质带入河道。 2.1.4 上游来水的污染 水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其质量不仅受区域内环境因素影响,而且受区域外环境因素作用,尤其是上游来水状况的影响。 2.2 河道自净能力的降低 河道自净能力主要取决于河流的流量、流速等水动力条件和河流生物的适度生长等因素。 (1)水动力条件恶化。河道每年的自然淤积加上人为的垃圾倾倒,使得河底淤积填高,河床比降减小,流速减缓,加之河道的人为填塞,水脉切断,一些河床淤积变浅,水面漂浮物与河底淤泥几乎连成一体,致使河道不畅,自净能力降低。 (2)河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由于河水污染,城市河道中大量水生生物(如鱼、虾、水草等)无法生存,河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水环境质量系统的恶性循环。 3 对治理河道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目前针对河道污染情况,可采取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态-生物技术、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等几种措施。 3.1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有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等,其不足之处是往往治标难治本,而且工程耗费较大。 3.2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包括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但缺陷是这种方法虽可使水质暂时得到改善,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 3.3 生态-生物技术 (1)生态浮床技术。是在水面上用泡沫塑料搭建浮床,种植经过专门筛选和培育的植物,以达到净化水质和美化水域景观的目的。 (2)复合酶技术。是在水底喷洒一种含有多种生物酶、非高子型表面活性剂、营养成分及蛋白质的浓缩液体,以促进有机物在水体中的乳化和溶解,并刺激和加速微生物的生化反应,达到净化污染水体的目的。 (3)微生物技术。是在水体中投放经过培养和筛选的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菌群,通过微生物的呼吸发酵,将有机物等容易造成水体黑臭的物质迅速分解成CO2和H2O或转化成无害物质,使污染的水体得以净化。 (4)曝气技术。是根据河流受到污染后缺氧的特点,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3.4 河流生态修复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不是要让河流系统完全恢复到原始的状态,而是要恢复河流系统的必要功能,使其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植被恢复。植被可以通过影响河流的流动、河岸强度、泥沙沉积、河床稳定性和河流形态,而对河流地形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它还可以减轻洪水灾害,保持水质,提供景观休闲场所,并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2)缓冲带、湿地恢复。缓冲带就是河道与陆地的交界区域,也可以称为河边湿地、河谷或洪泛平原。在两岸各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带是最重要的河流生态修复措施。它能过滤污染,其植被还可以稳固河岸,并形成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鸟类保护。 (3)废水再生回用。提高水的利用率,从源头处减少污染的产生,保证河流质量。减少河流的取水量,从而保证河流的流量,并形成少取水、少排污的良性循环。 (4)浅滩和深塘恢复。河流的浅滩深塘造出的水的流动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5)降低边坡。可以降低河岸塌方频率,增加河道宽度,减少河岸冲刷,降低含沙量。 (6)曲流河谷。增加输水时间,有利于河流的自净作用,并有利于河流拥有更复杂的动植物群落。 4 结语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好的成效。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治污技术,做好河流源头的保护工作,以使河道污染治理能取得更快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其敏,李新林.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之研究J.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光伏发电产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报告
- 2025年互联网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市场拓展报告
- 数字化技术在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展览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羊水栓塞统计分析流程
- 自然拼读教学设计和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学习困难帮扶计划
- 供应商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设计
- 投标保证金的支付与管理
- 中职齿轮传动教学课件
- 2025年新型土壤改良剂在农业土壤质量提升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 新生儿气管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第三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
- 商品精修教案项目5服装精修
- 小升初简历模板2020免费
- 19-雾在哪里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金融统计分析教材课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DDI定向井难度系数
- 河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电催化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