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研究综述_第1页
梁启超研究综述_第2页
梁启超研究综述_第3页
梁启超研究综述_第4页
梁启超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梁启超人际关系研究综述政法096班 李美玲 2090712208人物介绍: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是在“三千年未有之变”的近代中国出现的一位文化巨人,他是旧时代的士大夫,他也是新时代的启蒙者,他以巨大的个人声望和激荡人心的文笔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的学者,在政坛上,他曾为民族的自强而抗争,对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经济形态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学术上,他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诸多方面。而他在新闻报业、教育、图书等众多方面也都是开风气之先的拓荒者。在他的身上,交织着政治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等多重社会角色。如果能全面的研究梁启超的人际关系网络,将更加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史。研究原因:首先是梁启超的本身的研究价值,梁启超在中国近史中中所演绎的一个角色注定了他的研究价值。而近现代的无数学者也真的是对梁启超进行了非常细致又全面的研究,研究的涉及面之广是少有的,他们从众多方面、不同角度研究了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国家民族思想、文学思想、史学思想、哲学思想、法学思想、经济学思想、社会伦理观、宗教观、中西文化观、性别观念,乃至他在近代教育、图书馆事业、档案学、翻译学、目录学上的贡献。其次是梁启超的人际关系的研究的价值。梁启超由于他本身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注定了他是一个与众多当时代的名人有很多密切的接触,他的人际关系更是繁复发达,但是现在的学者很少有人把焦点放在这一个方面上,没有真正的得出结论性的著作。比较有针对性的著作只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四卷本“张朋园合集”系列之一的梁启超与民国政治。这是非常不够的,梁启超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张朋园就把梁启超和民国的各种势力进行了三国演义式的划分,即“三元角逐权利”。 究竟是哪三元呢?不外乎立宪派(进步党)、革命派(国民党)以及旧官僚(军权)。在这种三国演义里,梁启超有如诸葛孔明,而张朋园亦如罗贯中了。梁启超贡献心力于进步党,不知道是梁启超耽搁了进步党还是进步党拖累了梁启超,反正梁启超和进步党紧紧捆绑在一起,在民国政坛上也和邓公小平一样是三起三落,到最后就像扶不起的刘阿斗,松坡病故、卓如守制,一时间树倒猢狲散,折腾到最后进步党居然连块革命根据地都没有,在习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民国政治中,梁启超等求偏安西蜀亦不得也。张朋园的分析、论述均将梁启超置于这三大力量的制衡博弈之中,体现书来的讯息不仅仅是张朋园的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还启示了我们对关于梁启超人际关系的研究。研究方法:从梁启超的人生经历入手,调查他在不同地方接触了哪些不同的人,而哪些人又在以后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成为梁启超的人际关系网。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关于梁启超研究的一手和二手材料,整理贯通,并加入一些人际关系学的基本知识于其中,实现跨学科的研究,最后得到梁启超的人际关系研究成果。所谓一手材料为梁启超本人的著作,所谓二手材料为后人对梁启超的研究。参考文献:1、专著:【1】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32年【2】梁启超著、王云五主编,新大陆游记节录,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3】梁启超著、王云五主编,欧游心影录节录,北京:中华书局,1936 年【4】梁启超著,戊戌政变记,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5】梁启超著、康有为评,梁任公诗稿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6】梁启超著、舒无点校,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7】韩安荆编著,梁启超研究资料汇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62年油印本【8】牛仰山,梁启超,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9】杨复礼编著,梁任公先生年谱,郑州:新河南日报社,1941年铅印本【10】吴其昌著,梁启超,重庆:重庆出版社,1944年【11】吴泽著,康有为与梁启超,上海:华夏书店,1948 年【12】方志钦、刘斯奋著,梁启超诗文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13】李华兴、吴嘉勋著,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4】夏晓虹著,梁启超文选(上、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15】中华书局编,梁启超未刊书信手,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16】张品兴编,梁启超家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年【17】丁文江、赵丰田编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18】孟祥才著,梁启超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19】李喜所、元青著,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20】梁启勋,戊戌前后康梁史料补遗,(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文史资料文库第1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21】齐全编著,梁启超著述及学术活动系年纲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22】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食油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3】孙宝瑄著,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期刊杂志:【1】素痴: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之梁任公先生,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2月11日【2】吴其昌:梁任公先生晚年言行记,中央周刊1943 年第21 期【3】王森然:梁任公评传,中国公论第9卷5 期【4】吴相湘著:翁同龢康有为关系考实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考订,学术季刊1955年第2期【5】吴泽梁:启超的“拥袁”与“倒袁”运动,中国建设1949 年第4 期【6】李龙牧:梁启超前期新文化运动,文汇报1961 年6月27日【7】惠隐:梁启超任北洋财政总长时二三事,广东文史资料1963年第8期【8】周善培:谈梁任公,文史资料选辑1960年第3期【9】任木:梁启超故乡述闻广东文史资料1964 年第3期【10】戴君仁:梁启超,中国文学史论集第4 册,1958 年版【11】陈匡时:关于对梁启超的评价问题简介,学术月刊1960 年第2期。【12】云波:论梁启超二十世纪初鼓吹革命,史学月刊1993年第2期。 【13】吴春梅、方之光: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2 期。 【14】姜波:梁启超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5】林家有:论梁启超由拥袁到反袁思想的演变,文史哲1994年第4 期。 【16】郭剑波、曾美红:略论梁启超从拥袁到反袁的转变,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17】元青:章太炎与梁启超,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6 期。 【18】吕玉华、白振奎:梁启超与王国维治学特点比较,江淮论坛2001 年第1期。 【19】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关于“科学”的对话及其意义,中州学刊2001年第5期。 【20】郑浩澜:福泽谕吉与梁启超国民思想之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0 年第5期。【21】陈占标:梁启超家庭出身的调查材料,文教资料1988年4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架构: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研究:1、 梁启超的人生经历参考资料:1890年始受学于康有为。1891年随康有为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1898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03十月新小说创刊。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的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 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8年由于经历恩师康有为去世,爱徒范静生去世,王国维投湖等大悲之事。11月12日他已不能伏案工作了.于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京沪开追悼会,参加者甚众。丁文江、赵丰田编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2、 梁启超的人际关系:参考资料: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的消息传到澳门,维新派人士包括知新报经理康广仁等六君子惨遭杀害,何廷光等澳门维新派人士极为愤慨,他们冒着巨大的危险,热情地接待梁启超的父亲和老婆孩子。梁启超在日本的时候,和同样在日本流亡的孙中山交往频繁,据说,很多东南亚的华侨和日本重臣都是由梁启超介绍给孙中山的,可以想见,以孙中山当时的声望,自然无法同梁启超相比。袁世凯宣布称帝,此时的梁启超却已不是昔日的改良派,在欧美的游历和对西方各国历史的学习给他一种印象,称帝者必亡。于是长于雄文的梁启超写出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世凯得到消息,派人给梁启超送来一张20万元银票,给梁启超的父亲祝寿,交换条件是这篇文章不得发表。梁启超将银票退回。袁世凯再派人对梁启超说,梁先生也曾经在海外流亡十几年,其中的苦头不是不知道,何必再自寻苦吃?梁启超回答说,我这个人疲于奔命的逃亡经验已经很充足了,我宁肯选择逃亡也不愿意在污浊空气中生存。梁启超在另外一次反帝运动,即反对张勋复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次也意味着他同改良派的彻底决裂。周善培规劝梁启超说:“事情有该自己做的,有该听别人做的。讨袁,革命党该做,我们也应当做;讨张复辟只该听革命党去做,不必我们去做。”而康有为则正站在复辟的一方。梁启超和康有为从此决裂,康有为当着梁启超学生的面痛骂梁启超“梁贼启超”,并且用古文中食父食母的怪兽来称呼梁启超。周善培认为梁启超文气太盛反而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写习惯了报纸文章,结果文章只追求打动人,“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但是却没有其他精力写出真正大师级别的著作。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1925年阴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请梁启超出席证婚。梁启超反对他们“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也规劝过徐志摩;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但在婚礼上梁启超却对徐志摩、陆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滔滔不绝,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梁启超真诚的有趣。黄苗子著世说新篇,其中有梁启超写序,文曰:“蒋百里先生为著名军事家,但在文化上亦极有贡献。他留德归国后,曾写了洋洋五万言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超阅后大为赞赏,蒋便请梁为此书作序。不料梁文思泉涌,序成也是五万字,觉得不好意思,便加写一短序,而把长序改为著作出版,反过来请蒋百里作序。”擅长笔墨的章太炎曾在梁启超主持的维新派报纸时务报中担任编辑。但是不久因章太炎发表了多篇反满清的文章,梁启超秉承师意拒不发表,章对此不悦,后因对孔教存有不同看法而发冲突,因康有为自视甚高,将孔子比做素王,而自名长素,也就是长于孔子,他门下的弟子多自名超回、秩赐、胜参等,自称水平超过颜回、曾参,章太炎看不过去,一日饮酒数杯对众人称,“所谓长素奈何以衣冠拜索虏”,此言一出引和康梁门人发生肢体冲突,梁启超率数人至章处问罪,章太炎一时怒起,以掌掴梁启超两记,众人扭打因之决裂。一次梁启超追随康有为逃日本避难,恰孙中山也在日,中山以康梁亦为满清压迫,经此惨祸当能自省,乃请人约见。但康有为等人却坚持以“大清子民”为念,要死保光绪帝,将孙中山看作是乱党,拒绝合作,但随着孙中山的反满主张在日本华人中影响日益壮大,康为拉拢孙中山的部下派梁启超等人前去协商合作,但梁等人竟要求孙中山放弃原来主张加入他们所谓的勤王运动,梁将孙中山、陈少白等人诓骗到他们的活动之处,忽然摆出香案祭出所谓光绪的衣带诏要孙中山等人叩拜,孙当然拒绝,梁却指使众人不让他们走,陈少白大怒,一把抓住梁启超的衣领轮起左臂就是一记耳光,打得梁踉跄几步几乎摔倒,接着一脚踢翻香案扯碎衣带,曰“我乃堂堂炎黄子孙,岂做奴才拜此小丑,尔辈甘为满洲奴者,可鄙!”吓得康党众人皆退。李喜所、元青著,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梁启超与其它人物的比较。通过探讨梁启超和同时代人物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梁启超。章太炎与梁启超皆为近代思想学术界的一代宗师,有文章探究了章梁之间各个时期离合的复杂交往过程,认为“章太炎与梁启超关系的演变是清末民初政局和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是革命、改良两个政治派别从合作、对立、再合作、再对立直至退出历史舞台的复杂过程的典型反应。”元青:章太炎与梁启超,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6 期比较梁启超和王国维的治学特点,看出二人在相同的时代大背景下,有相似之处,又因个人气质取向及师者的不同,学术风貌相异。“梁启超时刻注意古今结合,并以古鉴今,使著作呈现现代风貌,具有致用价值;而王国维有意借鉴西方理论,融会传统,在哲学基准上创立范畴,体现了自我在历史流程中的独立思考。”吕玉华、白振奎:梁启超与王国维治学特点比较,江淮论坛2001 年第1期“五四”期间,以胡适为代表的科学实证论者,维护科学的权威,将科学方法的效用推向极致,形成唯科学主义思潮。这种“科学万能”的论调,遭到了梁启超以及具有相同致思趋向的人文学者的驳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下,科学派无疑是胜利者,但从学理层上看,玄学派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肯定,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关于“科学”的对话及其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