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244-1996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其全称为《车间空气中麻尘(亚麻、黄麻和苎麻)卫生标准》。该标准旨在规定工作环境中亚麻、黄麻和苎麻粉尘的最大允许浓度,以保护在这些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健康,预防因长期吸入麻尘而导致的职业性疾病。
标准内容要点包括:
-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存在亚麻、黄麻、苎麻加工过程的各类工作场所,特别是涉及原料处理、纺纱、织造、整理等工序的车间。
-
定义与术语:对“麻尘”进行了定义,通常指的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可悬浮于空气中的亚麻、黄麻或苎麻的微小颗粒物。
-
最大允许浓度:核心内容之一,规定了车间空气中麻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确保工人在8小时工作日内,平均每人每分钟吸入的麻尘量不超过特定限值。具体数值需查阅标准原文,因为不同类型的麻尘可能有不同的限值要求。
-
监测方法:提供了监测车间空气中麻尘浓度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采样位置、采样时间、采样频率以及分析测定技术,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健康监护与管理措施:建议用人单位应定期对接触麻尘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监控职业健康状况,同时要求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如安装除尘设备、改善通风条件、为工人配备合适的呼吸防护装备等,以减少麻尘暴露。
-
执行与监督:明确了该标准的执行主体、监督机构及违反标准时应承担的责任,强调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在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方面的职责。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4-03 颁布
- 1996-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TCS.13.040.3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244-1996车间空气中麻尘(亚麻、黄麻和芒麻)卫生标准Healthstandardforflax,Juteandramiedustsintheairofworkplace1996-04-03发布1996-09-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甲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16244-1996前本标准是根据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及剂量-反应关系的资料,并参考国外接触限值首次制订的,为作业场所环境监测及卫生监督使用。过去麻纺行业曾普遍采用1979年颁布的T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其他粉尘”类10mg/m的标准,各类麻纺加工等企业应在本标准颁布之日起按本标准执行。由于不同种类的麻尘对作业者的健康危害不尽一致,因此分别制订亚麻、黄麻和兰麻粉尘的卫生标本标准从1996年9月1日起实施。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和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国安、葛松岩、冯莹、吴中亚、林锦、季维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间空气中麻尘(亚麻、黄麻和兰麻)GB16244一1996卫生标准Healthstandardforrlaxhteandramiedustsiatheairorworkplace本标准规定了车间空气中麻尘(亚麻、黄麻和芒麻)最高容许浓度及其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亚麻、黄麻和兰麻纺织、加工及使用其制品的各种作业场所。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效。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卫生要求车间空气中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亚麻粉尘最高容许浓度3mg/m车间空气中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黄麻粉尘最高容许浓度4mg/m车间空气中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兰麻粉尘最高容许浓度6mg/m。监测检验方法车间空气中麻尘浓度和游离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