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铁矿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铁矿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铁矿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铁矿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及性质企业名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铁矿。企业性质:混合所有制企业(桦矿占52%,其他两家股东各占24%)。1.1.2 承办单位概况*铁矿由xx*矿业公司筹办。*矿业公司是xx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原称xx铁矿,1991年9月开始筹建,1992年6月开始施工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于1995年4月投入试生产。矿山现开采矿段为xxxx铁矿区大西沟东山矿段,露天开采(现正在做露天转井下的深部开采设计),原设计采、选生产能力为25104t/a,年产铁精粉10104t/a。为适应*钢铁集团发展需要,桦矿从1997年开始至2003年相继对采矿、选矿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使矿山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得到提高,铁精矿产量由原设计的10104t/a,到2004年已增至18104t/a,铁精粉品位可达67%-68%。由于矿山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4年实现利润4000万元,上缴税金2300万元。矿山现有在册职工46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人。矿山下设:职能部门:党群工作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生产技术部、供应部、机动部。基层单位:露采车间、选矿车间、机加厂、运销公司。1.1.3 本报告编制依据(1)xxxx政府办公厅文件:二OO三年一月八日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研究*x铁矿资源开发划分问题。(2)xx规划发展部关于*矿业公司新建50万吨采选厂的情况汇报及xxxx董事长、总经理的批示。(3)原地质局第二地质调查所提交的吉林省*市xxxx铁矿区总结勘探报告。(4)一九九三年鞍山矿山设计研究院提交的xxxx矿区选矿试验报告。(5)其他有关文件。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矿段是xxxx铁矿区内较大的一个矿段,由于其中一条较大的矿体42-4号矿体为闪石型,当年选矿的经济技术指标不过关,被降为表外矿,故使该矿无人问津。后来*矿业公司委托鞍山矿山设计研究院对其做选矿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近年xxxx的发展,对铁矿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加上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扬,xxxx遂向省政府申请开发*矿段,省政府有关领导专门召开会议,批复了xxxx的申请。*矿业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初步落实了一些外部建设条件,现委托我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拟建*铁矿,为xxxx矿区的一个矿段*矿段,位于xxxx矿区北矿带中部,东有大西沟东山、稻草沟、四道沟矿段;西有头道河子、苇厦子矿段。*铁矿位于吉林省*市东约70km。矿区面积约1.6km2。地理坐标:点号 X Y 1 4760800 42610588 2 4760442 42610470 3 4760475 42610090 4 4761300 42608800 5 4761775 42608760 6 4761820 42608800 7 4761820 42609700行政区划隶属吉林省*市老金厂镇管辖。矿区交通方便。有矿山、林区公路与桦(甸)夹(皮沟)或桦(甸)白(山)公路相接。*铁矿至蛤蟆石火车站20km,至红石火车站25km。经沈吉线烟筒山火车站可达*、吉林、长春、沈阳等地。1.2.2 建设规模与设计范围本报告推荐该矿选厂建设规模为60104t/a(*矿坑内采矿5060104t,不足时外购矿石,并争取开发头道河子矿段)。采矿分为两期,一期为460m以上,为平硐溜井开拓,电机车运输;二期为460m以下,为平硐盲竖井开拓。由于一期50104t/a时可服务13a,二期设计待进一步探矿后予以考虑,所以本次设计范围采矿为一期工程,选矿考虑矿山整个服务期(20-30a)。选厂位置选择在头道河沟坑口附近山坡上,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磁滑轮干选抛尾,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年产铁精粉17.808104t/a,供xxxx烧结厂使用。1.2.3 主要建设条件(1)供电该矿用电,引自*矿业公司变电所,矿方增容后经3km输电线路到达*坑口工业区,向各用户供电。(2)供水工业用新水取自选厂、尾矿库下游的头道河沟。生活用水打井解决。(3)运输林业道已通过矿区,不需再新修公路。1.2.4 资金投入及效益本项目投入总资金为11959.9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16.72万元,流动资金743.24万元。正常年份可实现利润总额4497万元,净利润301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3.8%,投资回收期5.8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为28.8%,项目具有一定盈利性和抗风险能力,具有可行性。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 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一地质1资源/储量B+C+D104t25812设计取用储量 矿石量104t1561.22 品位(TFe)%31.34二采矿1生产能力104t/a502服务年限a13一期(460m以上)3采矿损失率%204采矿贫化率%175矿山工作制度日班时33038选矿同采矿三选矿1生产能力104t/a60t/d18182原矿品位 TFe%26.123精矿品位 TFe%664选矿回收率%755精矿产量104t/a17.8086年排尾矿量(浆状)104t/a32.118四供电1企业总装机容量KW60542工作容量KW44653计算负荷KVA37674年耗电量107KWh1.54五供水1总用水量t/d82122选厂总用水量t/d8182 其中新水t/d1636循环水t/d6054尾矿回水t/d4923生活用水量t/d30六总图1企业占地面积104m222.4七工业及民用建筑1企业总建筑面积m27933八经济分析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1216.722销售收入万元10244不含税3总成本费用万元55134利润总额万元4497正常年份5所得税万元1484正常年份6税后利润万元3013正常年份7内部收益率%23.8税后8投资回收期a5.8税后(含建设期2a)9净现值(Ic=10%)万元10608税后10盈亏平衡点%28.8正常年份1.3 问题与建议(1)地质报告未经套改和评审备案,矿方虽然已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不进行套改和评审备案以及风险自担的申请,但应抓紧报批。(2)区内部分钻探工程质量较差,矿心和岩心采取率未达到规定要求,会对矿体空间位置和储量计算结果的可靠程度造成影响,对未来矿山开采所带来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3)*矿段位于上盘的43-4矿组,均为D级矿量,为保证矿山正常生产,采矿工作均衡下降,建议对勘探程度差的各矿体先期投入一定的探矿工作。(4)生产用水水源应做水文地质工作;选厂、综合楼、尾矿坝等应做工程地质勘察。在初步设计前,应提供上述有关资料。(5)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初步设计前,应开展安全评价、环境评价和能源评价工作,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2 市场预测2.1 2005年我国铁矿石市场走势预测2004年我国钢产量达到29279.7108t,增长20%以上。2005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回升态势,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进入正常增长区,对外贸易保持适度快速增长,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钢铁需求依然旺盛,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据预计,2005年我国钢产量将突破3亿吨,同比增长11%左右;生铁产量将达2.75亿吨,同比增长12%左右;2005年需要增加铁矿石成品矿4650104t。从国内矿源情况看,由于前些年国内矿石市场走低,各铁矿山的建设投入较少,导致产能下降。随着国内矿石价格上涨,近两年各矿山建设投入增大,一些原来开采成本较高的矿山也将重新启动起来,并且有的企业已开始开发新矿山。2004年国内生产铁矿石3101.48104t,较上年增产5692.78104t,增长22.49%,预计2005年我国矿石产量仍将保持增长。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我国可供新开发的矿山资源并不多,新矿山建设的同时,部分老矿山的能力将衰减,因而矿石产量增长率将会下降。预计2005年国内规模以上矿山可增加1500104t原矿,同比增长5%;地方小矿点可增加500104t,同比增长6.7%。两项合计增加铁矿石原矿2000104t,折合成品矿990104t。全年规模以上企业铁矿石原矿产量将达到3.15亿吨左右,地方小矿点的产量超过8000104t,今后国内产量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将越来越小。从进口矿源情况看,随着全球钢铁产量扩大对铁矿石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今后几年,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大型铁矿石开采生产商相继下决心投资扩产,增加铁矿石的市场供应量。预计2005年全球可增矿石贸易量5000104t左右,贸易总量将达到6.4亿吨,按80%的增量供应我国,则2005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将达到2.4亿吨左右,占世界贸易总量的37.5%。根据以上初步计算,预计2005年我国铁矿石成品矿供应总量应在4.35亿吨,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高炉生产所需铁矿石原料,但这种供需平衡较为脆弱,其原因:一是一些民间采矿量波动性大一些,在矿石市场价格高位时,实际产量可能增加的多一些,而一旦钢铁市场出现回落,则矿石价格也将大幅回落,民间采矿量可能会迅速萎缩。二是目前运输紧张的局面包括国际海运和国内铁路运输在2005年也难有根本改变,这种紧张局面也将传递到矿石市场。三是由于2005年国内高炉产能将达到3.1亿吨,超过国内生铁可实现产量和需求量,这有可能会造成部分企业之间抬价抢矿的情况出现,有的企业可能会减产或停产。另一方面虽然国际主要矿石供应商在大规模进行扩产,但2005年矿石供应总量增幅有限,在我国进口矿石需求逐年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外商很容易利用这点提出提价要求。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情况来看,2005年我国铁矿石市场整体仍显偏紧,但紧张程度并不会超过2004年水平。其中,进口矿石价格受供应商提价及海运紧张因素影响,价格会出现一定上涨;国内矿石高层资源虽不算充足,价格总体较为坚挺,但由于受到国内钢铁市场走势影响,即钢价下滑对国内矿粉市场也将产生向下压力。所以2005年铁矿石价格将维持在2004年的总体水平上。国内铁矿石价格没有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进口矿涨价的压力将主要由流通环节消化。从长期发展形势看,20062007年国内矿石供应增量可能下滑,但随着国外矿山新增产能的投产和运输条件的改善,国际市场矿石供应增量较大,可满足我国需求,市场形势将得到大的缓解。但如果我国钢铁市场增长需求进一步减弱,则国内生铁产量增量会减少,矿石需求量也将减少,而国际矿石供应量的增长会首先影响国内矿石市场,即国内矿石价格将出现下滑,而进口量继续保持大的增加。整体上看,20052010年我国矿石进口仍将保持增长。2.2 目标市场*矿业公司作为*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无论从长远,还是从规避市场风险来看,都应当把集团公司作为目标市场,即把自己作为集团的原料基地。xxxx炼铁厂,现有高炉6座,总容积2478m3。年冶炼生铁约320104t,可形成冶炼生铁能力为535104t。其长远目标是钢、铁生产能力达到550104t/a。按现有生铁规模320104t/a计算,需铁矿石(原矿)1202104t。而现有集团公司所属铁矿石基地铁矿石产量约360104t(其中:板石250104t,桦矿60104t,其他50104t),缺口约842104t,需外购解决,大部分进口。如果按生铁规模535104t/a计算,需铁矿石(折合原矿)2010104t/a,缺口更大。从而可以看出,加快*矿业公司新坑口建设,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增加xxxx铁矿石供应量,不但可以提高整个集团公司(包括*矿业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振兴繁荣地方经济也是十分必要的。2.3 价格分析铁矿石经过2003年轮番上涨,到2004年,已到较高价位,虽然常有波动,但变化不大。进入2005年经过宏观调控,国产铁矿石价格稳中有降,但价位仍不低。本报告认为,铁矿石仍然处于一种波动状态,有回落的可能,但不可能跌至涨价前的水平。在可预见的时段里,铁精粉(66%)价位应在500元/t700元/t。3 地质资源3.1 概述*矿段位于xxxx矿区北带中部,东联大西沟东山矿段,西接头道河子矿段,为矿区主要矿段,矿石储量占全区总储量的16%。设计依据的地质报告是由原吉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调查所于1983年提交的吉林省*县xxxx铁矿区总结勘探报告,该报告已通过原吉林省储量委员会的评审。目前矿山已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不做套改工作和风险自担的申请。3.2 矿区地质矿区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鞍山群*组、元古界与中生界侏罗系地层;矿内分布的岩浆岩主要有前寒武纪、华力西晚期的岩浆岩及燕山期侵入岩。区内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3.3 矿区地质特征3.3.1 矿体特征矿体产于*组上亚组一段的有30号矿组,二段有41、42号矿组,三段有43、44号矿组。全矿段共有五个矿组,19个工业矿体。3033、411、4122号矿体为盲矿体,其余皆出露地表。矿体规模大型者有5个,为4122和由大西沟东山西延到本段的42号矿组之各矿体及424矿体。中型7个,小型7个。43、44号矿组分布于北部,矿体比较集中,多呈透镜状,少数似层状。中部的41、42号矿组及南部的30号矿组部分矿体,形态为连续及断续的似层状。矿体长度1002507.80m,最长为421号矿体。厚度34m,最厚为13.42m,最薄为4251号矿体仅1.79m,厚度变化系数31.4962.62%。深度37.50304.14m。矿体走向290319,倾向北东,倾角5080。矿体品位最高TFe35.05%,最低21.44%。矿段平均品位TFe31.00%,SFe26.93%,全铁与可溶铁之差4.07%。各矿体品位变化均匀,品位变化系数9.4619.82%。43、44号矿组的矿石为片麻状中、粗粒阳起磁铁石英岩,矿石工业类型属磁铁阳起型表内或表外贫矿石。42号矿组424号矿体矿石为片麻状中粒磁铁镁铁闪石岩,矿石工业类型为磁铁镁铁闪石型贫矿石。其它各矿体主要矿石有片麻状中细粗粒透闪磁铁石英岩、片麻状及条痕状细中粒阳起角闪磁铁石英岩。角闪阳起磁铁石英岩,为磁铁石英岩型与少量磁铁闪石型表内贫矿石。30、41、42号矿组矿体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与大西沟东山矿段之各矿体基本相同。唯30号矿组3012号矿体的矿石为片麻状粗粒石榴阳起磁铁石英岩,矿石工业类型为磁铁榴闪型表内贫矿石。矿体的围岩,赋存在上亚组一、二段的矿体,主要为黑云钠质条痕状混合岩,次之黑云片岩。一段还有黑云片麻岩,二段尚见黑云钾质条痕状混合岩、黑云变粒岩,赋存在三段的矿体围岩主要有黑云变粒岩、黑云钠质条痕状混合岩。此外,在30号矿组西南部有一富矿体,长度110m,最大厚度2.5m,平均厚1m,延深30m。走向322,倾向北东,倾角6384。呈扁豆状,矿石工业类型为磁铁绿泥型,围岩为黑云钠质条痕状混合岩和斜长角闪岩,具蚀变现象。兹将主要矿体地质特征描述如下:(1).421号矿体分布于2940线。为大西沟东山矿段421号矿体延伸部分。矿体赋存在*组上亚组二段中部含铁层中。矿体大部分出露地表。地表工程控制的间距为50100m,39线地段覆盖层很厚,难以施工,工程间距250m,通过1:2000磁测成果证实矿体是连续的,没有间断。钻探工程网度达10023050230m。矿体呈似层状,工业矿体不连续,断续出现在3233、34、3535.5、36、3740线上。34、3535.5、36线呈盲矿体,规模很小。矿体断续长度2507.80m,累计长度2432.95m。厚度1.6012.88m,平均厚度4.45m,厚度变化比较稳定,厚度变化系数52.81%。最大深度于38线为319.50m,最浅于35.5线为39.50m,平均深度187.46m。矿体走向293313,倾向北东,倾角6075。矿石品位最高TFe37.85%,最低23.86%。平均品位TFe31.60%,SFe30.22%,全铁与可溶铁之差0.38%。矿石组分沿走向及倾向上变化均匀,品位变化系数16.72%。矿体的东、西两端矿石以片麻状中细粒磁铁石英岩为主,个别地段矿石含有透闪石和阳起石。中部的3435.5线为片麻状细中细粒阳起透闪磁铁石英岩。矿石工业类型以磁铁石英型表内贫矿石为主,磁铁闪石型表内贫矿石很少。磁铁石英型与磁铁闪石型表外贫矿石,仅零星分布于矿体的顶部、底部及西端矿体的边部。35线表外矿石随表内矿石沿矿体底板一同尖灭。矿体顶板围岩以黑云钠质条痕状混合岩为主,其次为黑云钾质眼球状混合岩、芝麻点状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片状角闪岩。底板围岩亦是以黑云钠质条痕状混合岩为主,其次为片麻状斜长角闪岩、变质凝灰岩、块状角闪岩、黑云石英片岩。(2).422号矿体位于2937线之间。断续出露在2930、33.534及3637线。赋存在*组上亚组二段中部含铁层中。矿体由50200m间距的地表工程和20023060260m网度的钻探工程控制。矿体呈似层状,形态变化较大。在纵投影图上向西沿走向延深逐渐变浅,出现“钳形”分枝和不连续的二个规模小的工业矿体后而尖灭。矿体断续长度为1714.88m,累计长度548.58m。最厚11.70m,最薄1.86m,平均厚度6.10m,厚度变化比较稳定,厚度变化系数62.62%。30线深度最大为403.50m,35.5线最浅30.75m,平均深度201.67m。矿体走向298311,倾向北东,倾角6075。矿石品位最高TFe36.75%,最低21.92%。平均品位TFe31.85%,SFe29.45%,全铁与可溶铁之差2.40%。矿石组分变化均匀,品位变化系数19.82%。矿体两端矿石类型不同,36线以东以片麻状粗中细粒透闪磁铁石英岩为主,次为片麻状角闪阳起磁铁石英岩和粗片麻状磁铁石英岩。36线以西以片麻状细粒磁铁石英岩为主,局部为块状细粒透闪磁铁石英岩。矿石工业类型以磁铁石英型表内贫矿石为主,磁铁闪石型表内贫矿石很少。磁铁石英型及闪石型表外贫矿石,分布零散,主要位于矿体上部或表内矿石的边缘处。矿体的围岩主要为黑云钠质条痕状混合岩。顶板岩石可见粗粒阳起石岩、黑云变粒岩、细粒角闪岩。底板还有黑云钾质条痕混合岩、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3).423号矿体分布于2937线之间。属大西沟东山矿段423号矿体西延部分。矿体赋存在*组上亚组二段中部。于30、31线矿体出露地表。出露地表部分的矿体用槽探控制,工程很密,间距20100m,地下及深部的矿体均用钻探控制,网。矿体呈似层状,不连续。上下两部分夹着未达到工业要求的矿体。矿体长度484.75m,厚度2.014.45m,平均厚度2.88m,厚度变化稳定,厚度变化系数31.94%。最大深度于30线为158m,最浅的为61.50m。矿体走向296,倾向北东,倾角5570。沿走向在西部出现分枝现象。矿石品位最高TFe34.60%,最低27.70%。平均TFe31.08%,SFe29.99%,全铁与可溶铁之差1.09%。矿石组分变化均匀,品位变化系数9.46%。组成矿石的类型复杂,主要为条痕状中细粒阳起透闪磁铁石英岩,工业类型以磁铁石英型表内贫矿石为主。31线有少量的片麻状中粗粒角闪阳起石英岩及中粒阳起角闪磁铁石英岩,工业类型为磁铁闪石型表内贫矿石。矿体围岩主要为黑云钠质条痕状混合岩,其次为片麻状阳起石岩、片麻状细粒斜长角闪岩,局部见角闪钠质条痕状混合岩。(4).424号矿体分布于3036线。赋存在*组上亚组二段中部含铁层中。矿体在33线被覆盖,其余完全露出地表。地表由100200m间距的槽探控制,深部钻探网度达10023040220m。矿体呈似层状,连续稳定,长度1393.26m,厚度1.7432.32m,平均厚度13.42m,厚度变化比较稳定,厚度变化系数59.61%。最大深度439.50m,最浅68.50m,平均深度304.14m。矿体走向300311,向北东倾,倾角5078。矿石品位最高TFe34.10%,最低26.06%。平均品位TFe30.50%,SFe24.58%,全铁与可溶铁之差5.92%。矿石组分沿走向、倾向上变化均匀,品位变化系数17.33%。矿石以片麻状中粒磁铁镁铁闪石岩为主,部分为片麻状中粗粒镁铁闪石磁铁石英岩。矿石工业类型属磁铁镁铁闪石型。其它为片麻状中粗粒含镁铁闪石磁铁石英岩、片麻状中粗粒含阳起角闪磁铁石英岩,矿石工业类型属磁铁石英型。矿体主要由磁铁镁铁闪石型表内贫矿石组成,而于顶部、底部或变窄部分,出现有磁铁石英型表内贫矿石。30线地表与3233浅部、34线下部于表内贫矿石的上部有少部分磁铁闪石型表外贫矿石。矿体围岩主要为黑云钠质条痕状混合岩。顶板尚有石英岩、中细粒斜长角闪岩、黑云片岩、黑云变粒岩、阳起石岩。底板还见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及片麻状斜长角闪岩。31线有一处夹石,岩石为黑云钠长条痕状混合岩。3.3.2 矿石质量特征3.3.2.1矿石结构构造(1)矿石结构粒状变晶结构他形粒状磁铁矿与石英呈等粒、不等粒彼此镶嵌,发育于磁铁石英型矿石中。粒状纤状变晶结构粒状磁铁矿、石英与闪石类矿物紧密共生。透闪石、阳起石呈纤状定向排列,见于磁铁闪石型矿石之中。包含结构细小的黄铁矿、磁黄铁矿或者是黄铜矿晶体被包裹在磁铁矿晶体中;黄铜矿被包裹在磁黄铁矿中。固溶体分解结构在磁铁矿解理、裂隙或晶边部位,钛铁矿呈丝状或格状汇集。交代(残余)结构赤铁矿交代磁铁矿,被交代的残余体仍能辨认出磁铁矿的晶体特征;赤铁矿中见有黄铁矿的残晶。(2)矿石构造矿石构造类型有以下几种:片麻状构造磁铁矿集合体在石英或闪石类矿物中呈断续定向排列。根据其线形构造宽度,进一步划分为粗片麻状(5mm)、片麻状(51mm)、细片麻状(1mm)构造。条带状构造磁铁矿与石英或闪石类型矿物分别集中而连续组成黑(灰)、白相间成层的条带。按条带宽窄及清晰程度又分条带状(5mm)、条纹状(51mm)和细纹状(1mm)三种。在被褶皱的地方,发生波状弯曲显褶纹构造。浸染状构造磁铁矿呈他形粒状或集合体星散均匀地分布在非金属矿物石英、闪石类矿物间。矿石有稠密浸染状和稀疏浸染状两类。该类型矿石品位较低,多属表外矿石。片状构造磁铁矿和闪石类矿物与石英或磁铁矿与绿泥石互相平行排列构成片理,见及于磁铁闪石型及磁铁石英型贫矿石内。块状构造磁铁矿呈他形粒状组成致密块状集合体。其孔隙间伴生有少量的绿泥石。仅见于磁铁绿泥型富矿石中。除上述,在构造破碎带附近的矿体,矿石多具角砾状构造和压碎状构造。*矿段一富矿体次生褐铁矿型矿石,见多孔状构造、胶状构造。综上所述,矿石主要为粒状变晶结构,粒状纤状变晶结构、复合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交代结构等。矿体构造为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等。3.3.2.2 矿石矿物成分矿石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金属矿物除磁铁矿之外,尚有少量钛铁矿、钛铁尖晶石、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钛磁铁矿、板钛矿、锐钛矿、白钛矿、金红石、闪锌矿和方铅矿等。次生矿物有赤铁矿、褐铁矿、铁板钛矿、兰铜矿、孔雀石。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镁铁闪石、透闪石、阳起石、角闪石,其次是黑云母、铁铝榴石、紫苏辉石、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磷灰石及榍石、锆石等。3.3.2.3 矿石化学成分磁铁矿石化学成份表地点SiO2Fe2O3FeOAi2O3MgOCaONa2OK2OMnOTiO2北带47.5728.3414.521.432.291.840.170.120.070.203.4 矿床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3.4.1 矿床水文地质xxxx铁矿区位于构造剥蚀低山区,地形最高海拔800m,一般550700m,*河谷为当地侵蚀基准面,海拔400m,切割深度150250m,绝大部分矿体埋藏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且有少部分矿体位于河谷区河流之下。河谷区可见三级阶地。本区自第四纪以来处于缓慢上升阶段。*河是矿区内主干河流,支流数条,较大者有稻草沟河等,具有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封冻期长等特点。河水与孔隙潜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河流是矿区地下水的排泄通道。矿区地下水交替强烈,排泄条件良好。当开采矿体时,河流又转化为充水源。河谷区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层,是矿区内富水性相对较强的含水层,含水层厚度0.428.19m,钻孔单位涌水量0.24360.7315升/秒米,渗透系数2.87948.0234米/日,该含水层直接覆盖于河谷区含矿层及部分矿体之上,为矿坑间接充水来源。鞍山群*组风化裂隙潜水含水层在矿区内分布广,风化裂隙较发育,属细小裂隙。含水层厚度50m70m,裂隙发育程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以致消失。富水性也相对由强变弱。风化裂隙潜水是浅部矿坑的直接充水来源。矿区内脉状构造裂隙含水带的含水性弱,导水性差。脉状裂隙水是矿坑内的另一充水来源。当矿床采取防渗措施后,断裂构造带将不致造成矿坑强烈充水。矿区内断裂构造带中裂隙发育,岩石破碎,稳定性差,是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不良工程地质因素。矿坑涌水量预测资料表明,矿床充水程度低,易于疏干。综上所述,xxxx铁矿属产于充水岩层以裂隙岩层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中等类型。3.4.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4.2.1 矿体及顶底板岩石的稳定性(1)矿床浅部首采地段岩石的稳定性据大西沟东山、*矿段的11个钻孔岩心资料,强风化带深度1737m,平均深度26m。风化裂隙发育,岩石呈块状、碎块状,裂隙宽15mm,倾角6887。充填物以泥质为主,岩石稳定性差。原生带各类岩石均较坚硬,以原生裂隙为主,裂隙结构面紧密,宽小于0.2mm,倾角5783。局部伴随后期构造裂隙,部分被碳酸盐脉充填,胶结不甚紧密,较为松散,由此形成的构造裂隙部位工程地质条件不佳,开采过程可能引起坍塌掉块现象。(2)构造对矿体及围岩稳定性的影响xxxx铁矿区地层为陡倾斜的单斜构造,倾向北东,倾角6080左右。详勘区断裂构造分布于大西沟东山段南部、大西沟矿段19、20号矿组,*矿段亦有,矿体附近不发育。断裂构造有三组,其中北西向、东西向两组断裂对矿体有所破坏,北东向断裂形成最晚,其规模小,远离矿体,故对矿体的开采无大影响。(3)xxxx铁矿属于坚硬岩石为主的层状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而详勘矿段的*矿段围岩稳定性较好,*河河床下的矿体在开采时地表水与地下水发生水力联系,对围岩稳定性有较大影响。3.5 地质资源3.5.1 地质部门提交储量地段资源/储量估算表矿体号矿块号资源/储量类别水平厚度(m)垂直投影面积(m2)体积(m3)体重(t/m3)矿石量(t)品位(%)3012合计3333.3710021332993.4811588129.453013合计3335.286868329233.4811457232.374122合计3334.0179283416211888531.01合计122b3.853870149003.485185036.643335.63142145756064263110232.76合计122b8.98121861169993.4840715531.993335.6918561711821133.48411375431.92122b+3337.3319780312991123.48452090931.93423合计3332.44168684577815930932.08合计122b17.348745215450573.45533044631.0833314.0614805422045623.45760573729.96122b+33315.7023550637496193.451293613830.424341合计3335.582257112409843186236.08441合计3334.852384511400539673736.08合计122b9.83228122423.487802930.473337.66291012136813.4874361131.25122b+3338.75313822361033.4882164031.174441合计3337.58210531653673.4857547633.81矿段合计122b8.77586748131.183334.691721897331.30122b+3336.732308645431.273.5.2 设计利用中段储量中段标高储量类型矿石量(t)平均品位(%)备注122b52759132.5833336238133.07122b+33388997232.70122b116499731.5033345723432.00122b+333162223131.65122b186517431.4133372800931.00122b+333259318331.32122b201266031.41333106497031.27122b+333307763031.38以下122b29705931.183331460637931.30122b+3331490343831.27合计122b586748131.183331721897331.30122b+3332308645431.273.6 基建探矿本设计考虑到该矿数岩心采取单偏低,需投入基建探矿设计在610中段地质探矿工程量1942m,在560m中段探矿2918m。4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根据业主委托要求和矿山的资源储量情况,本设计确定矿山建设规模为:采矿50104t/a,选矿60104t/a(不足部分外购),年作业33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矿山最终产品为66%以上铁精粉,供xxxx烧结厂使用。5 厂址选择5.1 概况5.1.1 区域位置本设计拟建一采选联合企业,拟建矿区占地面积22.4万平方米。*铁矿位于吉林市东南117km处,位于吉林省*市东约70km。地理坐标:东经12714551272817;北纬425411430117。矿区西南有烟白线铁路通过,距红石火车站约25km;矿区距东*站(xxxx所在地)379km。锦山村有长(春)大(蒲柴河镇)公路通过,矿区内有森林公路通达,交通较为方便。5.1.2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铁矿位于吉林省*市东约70km。矿区面积约1.6km2。矿区属低山地形。区内无居民。本设计占地面积22.4万平方米。5.2 场址建设条件5.2.1 地形、地貌、地震矿区属低山地形,处长白山脉与张广才岭交接地带,区内山脉走向北北东,绵延很长,山势比较平缓,以侵蚀地貌为主。区内海拔标高500700m左右,*矿段主峰高711.5m,一般标高在200m300m。山脊走向为北东向,构成分水岭。河流属松花江水系,东部有苇沙河(上游称四道沟河),流向西南;中部与西部有板庙河(上游称*河)、头道河流向西南折向西与色洛河汇合。均为常年流水,河床宽5-20m。第二松花江位于矿区西南12.5公里,上游二道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河流蜿蜒曲折,河道狭窄,水流湍急,于市内西北注入松花湖。该处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动峰加速度0.05g。5.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经现场调查,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5.2.3 气候条件矿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偏寒森林山区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4.2;月平均最高气温22.7。绝对最高气温达到36.3;月平均最低气温-17.7,绝对最低气温达到-40.3。年平均降水量为698.8mm。月平均降水量为178.8mm。月平均最小降水量为6.8mm。雨季集中在六、七、八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9.7%。本区蒸发量超过降水量,绝对值460.5mm。年蒸发量为1159.3mm,月平均最大蒸发量为217.3mm。年平均相对湿度72%,最小相对湿度9%。月平均最大湿度82%,平均最小湿度60%。冻结期为6个月,最大冻土深度1.97m。年平均风速2.2m/s。5.2.4 社会环境区内林业资源丰富,红石林业局、*林场,为区内最早的企业。工业最早从采金业开始,矿区内有*金矿、锦山金矿、老金厂金矿、吉林市金矿等。矿区东南25km处有著名的夹皮沟金矿。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xxxx矿区先后建设了*矿业公司(大西沟东山、属xxxx)、吉林市铁矿(大西沟矿段、已属建龙集团)、红石铁矿(苇厦子矿段)、杨树沟矿段(老金厂镇建,现建龙集团租赁)、四道河子铁矿(属老金厂),现高丽屯铁矿(民企)亦在建设中。由于矿山的建设人口的增加,现在的*已如同一个小镇,商业和服务行业齐全。矿区南70km有白山水电站一座,总装机容量350万kw。输出电压220kv,并入东北电网;矿区西25km处有红石水电站一座,位于白山水电站的下游,该水电站装机容量为55万kw。输出电压66kv。为本矿上级的供电电源。5.2.5交通条件该矿所产铁精粉供xxxx使用。产品自选厂外运至红石火车站为公路、汽车运输。铁精粉在红石站装车后,经铁路运输可直达东*xxxx专用线卸入烧结厂。矿山生产生活所需原材料、生活用品可用汽车直接运至矿区。该矿区对外交通运输条件较好,不需新建对外运输公路。现有道路可以满足设备材料的运输和产品运出以及消防的要求。矿区内部运输主要是坑口所产原矿用窄轨铁路从坑口运至选矿厂。5.2.6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用电扩建*矿业公司现有变电所,向*新建矿山供电。*供电局已同意增容。现*矿业公司机修、电修、化检验等可以接受其委托加工。5.2.7 环保条件选定厂址处为一片次生林区。无居民,无特殊环保要求。新建厂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水。唯有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破坏景观。但可以复田造林。5.2.8 征地、林地按*市招商引资优惠条件,同意新建企业征用土地、林地,并已上报国家。因厂区无居民,无拆迁事宜。5.3场址比选*铁矿选厂位置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现将方案比选论述如下:方案一:选厂位于*内,该沟内有其它的选厂生产,故该处的水源条件有限,不够选厂利用。如从头道河沟取水,需要铺设水道输送管线;同时尾矿库也只能布置在头道河沟西侧附近的沟内,矿石和尾矿输送反向,运输功大,不够合理。方案二:选厂位于头道河沟东侧460米标高处主坑口的西侧,距主坑口约55米处。该处布置选厂供水、尾矿、供电条件均能满足生产要求,矿石和尾矿输送方向也比较合理,据水源地近,工艺布置顺畅。方案三:选厂位于头道河沟的西侧、尾矿库的东侧,临尾矿库布置。该选址选厂受矿标高高于主坑口的标高,在生产过程中需将矿石用提升设备提升至选厂或汽车运至选厂,增加了二次倒运,且冬季生产可能冻矿,但初期尾矿可以自流。该方案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均增加。具体见下表场址方案比选表:序号比选内容方 案 一方 案 二方 案 三1井巷工程增加3000米坑道(断面5.95m2);断面扩大3000m3(1m3/m)2供电与方案二、三比较供电路由短3Km。与方案一比较供电路由较长。与方案二比较,供电路由长约1Km。3供水用管道由头道河子输送至坑口,输送距离与方案二比较约长2680米。用电负荷为90千瓦。直接取用头道河子的水。用电负荷为55千瓦。取用头道河子的水,用水管道比方案二短约200米。用电负荷为55千瓦。4道路3000米长6.0米宽沙石路。3000米长6.0米宽沙石路。5000米长6.0米宽沙石路。5设备与方案一、二比较,原矿石由坑口运至选矿厂需增加运输设备:20吨载重汽车4辆,ZL50轮式装载机2台。增加司机20人。6尾矿输送由主坑口返回至头道河子附近的尾矿库,与方案二比较,输送距离约长3000米。尾矿库位于选厂的西侧,距选厂约700米左右。与方案二比较,尾矿输送距离约短200米左右。7征用林地与方案一、二比较,需多征林地12000平方米。基建投资(与方案二可比部分)(1)井巷工程增加:68.21万元;(2)供电减少:60万元;(3)供水增加:58.42万元;(4)尾矿输送增加:114万元;(1)供电增加:20万元;(2)供水减少:4.36万元;(3)道路增加:120万元;(4)设备增加:210万元(5)尾矿输送减少:3.8万元 (6)征用林地增加:36万元经营费用人工增加:27.36万元/年电费增加13.86万元/年汽运费用增加:72万元/年合计(与方案二作比较增加投资)增加投资合计:194.49万元增加投资合计:477.2万元综上所述,本设计推荐方案二。6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6.1 采矿技术方案6.1.1 开采范围及开采技术条件6.1.1.1 开采范围*铁矿开采范围为xxxx矿区*矿段,东起29勘探线,西止40勘探线,走向长约2000m。全矿段有五个矿组,19条工业矿体,主要为42号、43号、44号三个矿组。上述五个矿组地质储量为2581.64104t,设计取用矿量2323.48104t。6.1.1.2 开采技术条件(1)矿床类型矿床赋存于太古代鞍山群*组地质层中,主要含矿层位为*组上亚组一、二岩段,属于鞍山式沉积变质型贫铁矿床。(2)矿体赋存特征几条主要矿体列表如下:*矿段主要矿体特征表矿体编号分布范围赋存标高露头情况矿体规模矿体产状矿体形态地质储量备注走向长()延伸(m)厚度(m)走向倾向倾角()矿石量平均品位()占矿段量()波动平均波动平均42-430-36线650-94出露地表1393.2668.5-438.6304.141.74-32.3213.42300-311NE60-78透镜状1296.5430.7250.22矿石主要为煤铁闪石型42-229-37线648-0断续出露地表断续1714.8830.75-403.5210.671.86-11.706.10298-311NE60-75透镜状490.3832.2418.99矿体形态变化大,且具分枝,矿体累计长548.58m42-129-40线626-156大部出露地表断续2507.839.5-319.5187.461.60-12.884.45293-313NE60-75似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