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3231-1996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相比于其前版《GB 3231-1982》,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定义与分类更加明确:1996版标准对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定义进行了细化,明确了诊断应基于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并对中毒程度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级,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分类。

  2. 诊断标准细化:新版标准详细列出了不同级别中毒的具体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如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功能等方面的异常变化,提高了诊断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同时,增加了对长期低剂量暴露引起慢性中毒的关注,反映了对慢性职业病诊断认识的深化。

  3. 处理原则更新:1996版标准在中毒处理原则上提出了更为具体和全面的指导,包括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对症治疗、支持疗法以及特殊治疗措施等,强调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并对中毒工人的康复和劳动能力鉴定给出了建议,体现了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理念。

  4. 增加了预防措施:新标准不仅关注中毒后的诊断与处理,还强化了预防措施的指导,提出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人接触三硝基甲苯的机会,如改进生产工艺、加强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和维护等,体现了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发生的思想。

  5. 法律依据与责任明确:1996版标准在附录或正文部分可能加入了更多关于法律法规的引用,明确了用人单位、劳动者及监管部门的责任与义务,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强的法律支撑。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5-23 颁布
  • 1996-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3231-1996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家标准_第1页
GB 3231-1996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家标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3231-1996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家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 家标 准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 s 3 2 3 1 一 1 9 9 6D i 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 a n d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c h r o n i c t r i n i t rot o l u e n e p o i s o n i n g代替 G B 3 2 3 1 -8 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是由于工作中长期接触三硝基甲苯所致的以肝脏损害为主, 常兼有晶体周边混浊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长期接触三硝基甲苯引起的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2 诊断原则 根据密切的职业接触史, 皮肤污染程度, 肝脏损害的动态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参考眼晶体改变的特点, 结合车间空气浓度监测等劳动卫生学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 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肝脏损害后方可诊断。3 诊断及分级标准3 . 1 观察对象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可列为观察对象:3 . 1 门出现头晕乏力、 食欲减退、 肝区痛等症状, 肝大质软, 压痛、 叩痛不明显, 肝功能试验正常;3 . 1 . 2 临床症状不明显, 肝不大, 肝功能试验异常;3 . 1 . 3 肝大、 并已出现三硝基甲苯白内障。3 . 2 轻度中毒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可诊断为轻度中毒:3 - 2 门出现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 厌油、 肝区痛等症状, 肝大、 质软或韧, 有压痛或叩痛, 肝功能试验异常;3 . 2 . 2 肝脏缓慢性增大, 质软或韧, 有压痛或叩痛;3 . 3 中度中毒 轻度中毒症状加重,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可诊断为中度中毒:3 . 3 . 1 肝大、 质韧、 肝功能试验反复异常;3 . 3 . 2 出现脾脏肿大。3 . 4 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可诊断为重度中毒:3 . 4 . 1 肝硬化;-. . . 一- - -,国家技术监仔局1 9 9 6 一 0 5 一 2 3 批准1 9 9 6 一 1 2 一 0 1 实施G s 3 2 3 1 一 1 9 9 63 . 4 . 2 再生障碍性贫血。4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禁止饮酒、 禁用或慎用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按内科保肝治疗。对症及支持疗法。4.142435 劳动能力鉴定5 . 1 观察对象 一般 3 -6 个月复查一次, 肝功能异常者应及时复查并做其他检查, 尽早明确诊断。5 - 2 轻度中度 应立即调离原作业并休息治疗, 治愈后一般应调离肝毒作业。5 . 3 中度中毒 应住院积极治疗, 治愈后应调离有害有毒作业。5 - 4 重度中毒 应予较长时间休息, 治疗后明显好转者在健康情况许可下, 可适当安排无毒害的轻工作。6 健康检查的要求 对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要求就业前体检( 体检项目 见附录A ) , 就业后每年体检一次. 体检时必须做内科、 眼晶体、 血常规、 肝功能及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查。了 职业禁忌证肝炎病毒“ 携带者” ;肝胆疾病 ;各种原因引起晶状体混浊或白内障;全身性皮肤病;各种血液病。压阮c.d.e.G B 3 2 3 1 一 1 9 9 6 附录A三硝墓甲苯作业者健康监护规范 ( 补充件)A , 健康监护的目的发现就业禁忌证;发现三硝基甲苯作业职工健康损害征象以利于早期诊断;为评价和改善车间劳动卫生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肠bCA 2 健康监护对象a . 准备从事三硝基甲苯作业的人员b . 已经从事三硝基甲苯作业的职工c . 已列为观察对象和确诊患者。A 3 健康监护的内容 a . 就业前健康检查: 准备从事三硝基甲苯作业者必须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项目包括: 病史、 内科、 眼科、 皮肤科体检, 血常规, 肝功能试验及H B s A G, 必要时可做其他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和B超检查。 就业前健康检查的目的除发现就业禁忌证外, 还可作为动态观察的基础资料。 b . 定期健康检查: 凡从事三硝基甲苯作业者和列为三硝基甲苯中毒观察对象及确诊患者, 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检查项目 除就业前健康检查内容外, 还应详细询问职业史, 包括岗位及其变化情况, 接触工龄、 接触浓度、 防护情况等, 有条件时可进行尿中T N T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c . 每次检查后, 要求对检查结果作出综合分析和结论, 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继续工作。凡列为观察对象和确诊患者可按本标准中劳动能力鉴定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 对已明确肝脏疾病, 但病因尚不清楚的病例, 通过有关项目检查进一步作好鉴别诊断, 明确肝脏病病因, 并分别处理。A 4 资料整理 对每份健康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并存人档案, 以便作为今后动态观察及科研工作的资料, 同时将有关健康检查的结果向企业有关部门报告。 附录B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 参考件)B 1 本标准仅适用于诊断长期接触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的职业性慢性中毒, 不适用于非职业性中毒或急性中毒。B 2 在职业接触史方面, 除作业环境毒物的浓度外, 尚须考虑皮肤吸收的情况、 劳动强度及环境温度等因素, 综合分析其剂量一 效应关系。B 3 本标准对肝脏大小、 质度未作硬性规定, 而是强调肝脏状况的动态观察和诊断本病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 但肝脏的大小和质度变化在综合判断中仍有重要意义。B 4 B型超声波检查在本标准中未作为重要诊断指标, 可结合临床参考应用。G B 3 2 3 1 一 1 9 9 6B 5 本标准中肝功能试验是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 L T ) , r 一 谷氨酞转肤酶( r - G T ) 、 甘胆酸( C G ) 、 转铁蛋白( T G ) 、 前白 蛋白( P A ) 等。临床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使用2 -3 项为宜。B 6 在目前生产条件下, 三硝基甲苯对血液系统损害极少见, 故本标准未将血液系统改变列为诊断指标, 如在特殊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确实遇到长期密切接触者出现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者, 应根据本病动态观察的资料和临床表现特点, 做好其他贫血病因的鉴别诊断, 经综合分析符合本病病因者可予诊断,因本病所致再障者可列为重度中毒。B 7 在与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时, 不要单凭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指标阳 性, 即排除中毒性肝病, 要考虑到两种病因交叉作用的可能, 临床上应结合职业史看其整个病情, 全面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