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322-1996《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是中国关于植物蛋白饮料的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旨在确保此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与范围:明确了植物蛋白饮料是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或其制品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标准适用于以大豆、花生、杏仁、核桃、椰子等为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

  2. 原料要求:规定了用于生产植物蛋白饮料的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无霉变、无虫蛀,不使用非食用物质或不合格原料。

  3. 感官指标:要求产品在色泽、滋味、气味等方面正常,无异物、无异味,不得有沉淀物(除天然沉淀外),保证饮料的外观和口感良好。

  4. 理化指标:设定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总固形物含量、酸度、灰分等具体数值要求,确保产品营养成分达标且稳定。

  5. 微生物指标:严格限定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的存在,确保产品在微生物安全性上达到标准。

  6. 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限量:明确规定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最大使用量,同时对重金属(如铅、砷)、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设置了严格的限量标准。

  7. 标签标识:要求产品包装上必须明确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及执行标准等,便于消费者识别和监督。

  8. 生产和加工条件:强调生产环境、设备、人员卫生等需满足相应卫生标准,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的清洁和安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6-06-19 颁布
  • 1996-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国标_第1页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国标_第2页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国标_第3页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国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国标-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B 1 6 3 2 2 -1 9 9 6前言 本标准是全国冷饮食品卫生标准协作组依据国家八五规划起草的, 它规定了植物蛋白饮料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从而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植物蛋白饮料的监督监测提供了全国的统一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旭大、 徐继康、 杨玉芝、 徐留发、 陆守政等。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1 6 3 2 2 一 1 9 9 6植 物 蛋 白饮 料 卫 生 标 准H y g i e n i c s t a n d a r d s o f v e g e t a b l e p r o t e i n d r i n k i n g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蛋白饮料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果仁、 果肉及大豆为原料( 如大豆、 花生、 杏仁、 核桃仁、 椰子等) 经加工、 调配后, 再经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2 7 6 0 -8 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 B 4 7 8 9 . 2 -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 B 4 7 8 9 . 3 -9 4 食品 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 B 4 7 8 9 . 4 -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 B 4 7 8 9 . 5 -9 4 食品 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 B 4 7 8 9 . 1 0 -9 4 食品 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葡萄球菌检验 G B 4 7 8 9 . 1 1 -9 4 食品 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 B 4 7 8 9 . 1 5 -9 4 食品 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 G B 4 7 8 9 . 2 6 -9 4 食品 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G B 5 0 0 9 . 5 -8 5 食品中蛋白 质的测定方法 G B 5 0 0 9 . 1 1 -1 9 9 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 B 5 0 0 9 . 1 2 -1 9 9 6 食品中铅的M定方法 G B 5 0 0 9 . 1 3 -1 9 9 6 食品中 铜的测定方法 G B 5 0 0 9 . 4 8 -1 9 9 6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3 卫生要求3 . , 感官指标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 香气、 滋味, 不得有异味、 异臭以及肉眼可见杂质。可允许有少量脂肪上浮及蛋白质沉淀。3 . 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 的规定。3 . 3 微生物指标 罐装植物蛋白饮料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商业无菌, 其他包装应符合表2 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 9 9 6 一 0 6 一 1 9 批准1 9 9 6 一 0 9 一 0 1 实施G B 1 6 3 2 2 一1 9 9 6表 1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砷( 以A s 计) , m g / L-0. 2铅( 以P b 计) , m g / L镬0. 3铜( 以C u 计) , m g / L城5 0蛋白质, %)0 . 5氛化物W 杏仁等为原料) , m g 几Q .0 5腮酶试验( 以大豆为原料)阴性食品添加剂 按G B 2 7 6 0 规定表 2 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菌落总数, 个/ m L毛了 0 0大肠菌群, 个/ 1 0 0 m L蕊3致病菌( 系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上 不得检出霉菌、 酵母, 个/ m 1 . N a 2 C O , +N H 4 0 H 2 K 2 H g l 门 +3 K O H + N H 。 一 N H , H g 2 O I +7 K I +2 H , 0 ( 黄棕色沉淀)A 2 试剂A 2 门1 %尿素溶液A 2 . 2 1 0 %钨酸钠溶液。A 2 . 3 2 %酒石酸钾钠溶液。A 2 . 4 5 %硫酸。A 2 . 5 中性缓冲液: 取。 . 0 6 7 m o l / L 磷酸氢二钠溶液6 1 1 m L , 加入3 8 9 m L 0 . 0 6 7 m o t 几 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均匀即可。A 2 . 5 . 1 0 . 0 6 7 m o l / I 磷酸氢二钠溶液: 称取无水N a , H P O , 9 . 4 7 g 溶解于1 0 0 0 m L 水中。A 2 . 5 . 2 0 . 0 6 7 m o l / I磷酸二氢钾溶液: 称取K H 2 P O 4 9 . 0 7 g 溶于1 0 0 0 m L水中即成。A 2 . 6 钠氏试剂: 称取红色碘化汞( H g l, ) 5 5 g , 碘化钾 4 1 . 2 5 g溶于2 5 0 m L水中, 溶解后, 倒入1 0 0 0 m 工 容量瓶中。 再称取N a O H 1 4 4 g , 溶于 5 0 0 m l 一 水中, 溶解并冷却后, 再缓慢地倒入以上1 0 0 0 m l , 容量瓶中, 加入至刻度, 摇匀后倒人试剂瓶, 静止后用上清液。操作方法1 取1 0 m L比色管甲、 乙两支, 各加入。 . 1 g 样品, 再各加1 m L水, 振摇半分钟( 约1 0 。 次) , 然后 .IJ,JAA各加入中性缓冲液 1 m LA 3 . 2 向上两管中的甲管( 样品管) 中加入尿素溶液1 m l , , 再向乙管( 空白对照管) 中加人 1 m L水, 将甲、 乙两管摇匀置干4 0 水浴中 保温2 0 m i n ,A 3 . 3 从水浴中取出二管后, 各加4 m l水, 摇匀再加1 0 %钨酸钠溶液1 m L , 摇匀, 再加5 %硫酸1 m L ,摇匀过滤备用。A 3 . 4 取上述滤液2 m 1 , 分别加入二支2 5 m L具塞纳氏比色管( 配套管) 中, 再按下述步骤操作。A 3 . 4 . 1 各加水 1 5 m L后再加入2 %酒石酸钾钠 1 m L ,A 3 . 4 . 2 各加入钠氏试剂2 m L后再加水至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