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152-1996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中国针对职业性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为医疗卫生机构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提供一套统一的诊断依据和处理原则,以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标准内容概述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判断劳动者因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而导致的听力损害是否构成职业性噪声聋,明确了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条件、方法和处理原则。

2. 噪声暴露评估

  • 规定了工作场所噪声暴露水平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要求对劳动者接触的噪声强度进行定期监测。
  • 确认劳动者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和强度,以此来评估其累积噪声暴露量。

3. 诊断标准

  • 听力损失程度:通过纯音测听确定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并与非噪声作业对照组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职业性听力损失。
  • 噪声聋特征:强调了噪声导致的听力下降多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且常伴有语言频段(500Hz、1000Hz、2000Hz)的听阈变化。
  • 排除其他因素:在诊断时需排除其他疾病或非噪声因素引起的听力下降。

4. 处理原则

  • 对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的劳动者,提出应给予相应的工伤认定和赔偿,包括医疗救治、康复训练和必要的经济补偿。
  • 强调预防为主,要求用人单位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降低工作场所噪声,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实施噪声暴露管理和健康教育。

5. 监督与管理

  • 提出了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噪声防控措施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用人单位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法规,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实施意义

该标准为职业性噪声聋的识别、诊断和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劳动者健康保护,同时对企业履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了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劳动条件的优化。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1-29 颁布
  • 1996-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152-1996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标_第1页
GB 16152-1996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标_第2页
GB 16152-1996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152-1996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标-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G B 1 6 1 5 2 一 1 9 9 6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D i 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 a n d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n o i s e - i n d u c e d h e a r i n g l o s s职业性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 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1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适用于接触职业嗓声所致的各种程度听力下降的诊断及处理.2 引用标准 G B 4 8 5 4 校准纯音听力计用的标准零级 G B 7 3 4 1 听力计 G B 7 5 8 2 声学 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闷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G B 7 5 8 3 声学纯音气导听网测定听力保护用 吞3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 有自 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的症状, 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 结合动态观察资料现场卫生学调查, 井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力损失, 即可诊断。4 诊断及分级标准4, 正常: 按附录A的A1 章在N N , 区即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 5 d B ,4 . 2 观察对象: 按附录A的A 1 章听力损失分 I 一V 级。 a . I 级: N , +A b . I 级: N , +B或D +A c . , 级: N , + C或D +B d . N级: D +C e . V级: E 十B或 E +C4 . 3 任一耳听力损失达V 级者, 按附录A的A 2 章计算双耳平均听阅, 评定听力损伤及噪声聋。4 . 4 如不具备条件, 凡高频0 0 0 0 , 4 0 0 0 , 6 0 0 0 H z ? 任一颇率听力下降X3 0 d B , 可按附录 A的A 2 章直接计算双耳平均听阐, 评定听力损伤及噪声聋。 a轻度听力损伤2 6 4 0 d B b . 中度听力损伤4 1 5 5 d B c . 重度听力损伤5 6 7 0 d B d . 噪声聋7 1 一9 o d B国家技术监怪局1 9 9 6 一 0 1 一 2 9 批准1 9 9 6 一 0 9 一 0 1 实施G B 1 6 1 5 2 一 1 9 9 65 治疗原则5 . 1 观察对象、 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 应加强个人听力防护。其他症状者可进行对症治疗。5 . 2 对重度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 应配戴助听器。6 劳动能力鉴定6 . 1 对观察对象和轻度听力损伤者, 应加强防护措施, 一般不需要调离噪声作业环境。 对中 度听力损伤者, 可考虑安排对听力要求不高的工作, 对重度听力损 伤及嗓 声聋者应调离噪声环境。6 . 2 对噪声敏感者( 即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一年内) 观察对象达, 及, 级以上者应该考虑调离噪声作业环境。了 健康检查的要求了 . 1 噪声环境下作业工人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 体检项目 重点包括耳鼻咽喉科、 纯音测听、 内科和神经科。工人一进厂必须有个人听力防护措施, 应在职业档案内 设有听力记录.7 . 2 在噪声环境下作业起始一年内 体检一次。 若听力正常则以后每两年体检一次, 已 达观察对象I 级及 I 级以上、 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应每一年体检一次。体检项目 同7 . 1 .7 . 3 退休时要进行最后体检。职业禁忌证 各种病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5 0 0 , 1 0 0 0 和2 0 0 0 H : 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闽) 2 5 d B .b . 各种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G B 1 6 1 5 2 一1 9 9 6 附录A职业性嗓声听力损失分级、 听力损伤程度及嗓声聋计算 ( 补充件)A 1 使用听t损失分级图表时, 语频( 5 0 0 , 1 0 0 0 , 2 0 0 0 H z ) 和高颇( 3 0 0 0 , 4 0 0 0 , 6 0 0 0 H z ) 是指一耳任一频率听力损失达到的范围, 非指一组颇率的平均值。以“ +” 示语频和高频的组合。 _ 1 15 0 0 一 10 .0 0 2 0 .0 0 一 3 0 0 0 4 0 ,0 0 一 6 0 0 0 H zN1一 一 一一N22 5 山 B 卫DA01020304 5 d B H L 6 5 d K丑JB一二一C405060708090100 曰国山P图A 1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分级图表A 1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分级表- NQABcN,II.N注: 划斜线的组合应排除其他耳聋。A 2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及噪声聋双耳听阐计算方法如下( 在计算听阂均值时, 小数点后的尾数系取四舍五入法进为整数) 。第一步, 将各频率的听阐 值进行年龄修正, 参见附录B的B 3 章。第二步, 计算单耳平均听阂: 单耳平均听pK( d B ) =第三步, 计算双耳平均听闽:H L . . . w+H L , o o o w+H L z o o o w双耳平均听闽( d B ) 二较好耳平均听阐( d B ) X 4 十 较差 耳王均翌暨业塑丝 5(A1)(A2)G B 1 6 1 5 2 一 1 9 9 6 附录B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 参考件)B , 职业性噪声聋的听力评定以 纯音测听的气导结果为依据, 纯音测听结果为感音性听力损失。B 2 鉴于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有暂时性阅移, 故应将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后1 2 - 4 8 h 作为测定听力的筛选时间。若筛选测听所得的结果已达听力损伤及噪声聋水平者, 应进行复查, 复查时间定为脱离噪声环境后一周。测试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B 3 纯音气导阅的年龄修正值: 确定职业性噪声聋时, 应考虑年龄因素, 按G B 7 5 8 2 耳科正常人( 1 8 -7 0 岁) 听闽级偏差的中值( 5 0 %) 进行修正。 表B 1 中给出了颇率从5 0 0 -6 0 0 0 H : 相对于年龄为1 8 岁的听阐级偏差的中值( 修约至最接近的整分贝数) , 该值为年龄从2 。 岁到6 0 岁的男性和女性耳科正常组5 0 %的期望统计分布。B 4 如某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闽提高至1 0 0 d B或听力计最大声输出受检者仍无反应时, 以1 0 0 d B 计算。B 5 诊断原则中所述的排除其他致聋原因, 主要包括: 伪聋、 外伤性聋、 药物中毒性聋、 传染中毒性聋、家族性聋、 老年性聋、 M e n i 6 r e 氏病、 突发性聋、 迷路炎、 听神经瘤、 各种中耳疾患等。B 6 若出现语颇听力损失大于高频听力损失或双耳听力损失分级相差为3 级或3 级以上者, 均应请耳科医生复查, 以排除其他致聋原因。 若听力较差耳的致聋原因与职业性噪声无关, 则不予计人, 只可以较好耳听闽值进行听力损失分级。B 了 当一侧耳为混合性聋, 若骨导听阔提高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特点, 并且与传导性聋不为同一病因,可按骨导听网进行评定; 若骨导听阅提高可能与传导性聋是同一病因, 则按对侧耳分级。 同时, 应结合以前定期体检的结果, 综合分析.B 8 个人听力防护系指配戴防声耳塞、 耳罩或防声帽。B 9 评定步骤: 第一步: 确定噪声导致感音性聋( 病史、 体检、 听力检查) 。 第二步: 对纯音听力检查结果( 气导) 根据G B 7 5 8 2 进行年龄修正。 第三步: 按本标准4 . 2 进行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分级, 如果任一耳听力损失达到v 级, 按附录A的A 2 章评定听力损伤程度及噪声聋。 第四步: 如不具备条件, 高频( 3 0 0 0 , 4 0 0 0 , 6 0 0 0 H z ) 任一颇率)3 0 d B , 可按附录 A的A2 章直接计算双耳平均听阂, 评定听力损伤程度及噪声聋。 第五步: 评定听力损伤程度及噪声聋:a 。 计算单耳平均听闭( A 2 ) : 右耳平均听阅 二H L _ , +HL , o o o x . +H L z o o o w 3 左耳平均听闽b . 计算双耳平均听阑( A2 )=H L so o w +H L , o o o w +H L z o o o w 3双耳平均听阐 =较好耳平均听闽( d B ) X 4 +较差耳平均听阐( d B ) X 1 5 第六步: 处理原则: 按有关条款处理。B 1 0 由卫生主管部门所指定的专业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方为有效。G B 1 6 1 5 2 一 1 9 9 6表B 1 5 0 0 -6 0 0 0 H z 颇率相对于年龄为1 8 岁的听阔 级偏差的中 值护黔5 0 01 0 0 02 0 0 03 0 0 04 0 0 06 0 0 0飞 磊 Y B91 t ,dB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02 02 92 0 - - 2 82 0 - 2 62 0 - 2 5 2 0 - 2 42 0 - 2 5 2 0 - 2 3 2 0 - 2 4 2 0 - 2 213 0 - 3 82 9 3 72 7 - 3 3 2 7 3 2 2 6 3 1 2 5 - 2 9 2 6 - 3 0 2 4 - 2 72 5 - 2 9 2 3 - 2 623 9 - 4 43 8 4 23 4 - 3 8 3 3 - 3 6 3 2 3 6 3 0 - 3 2 3 1 3 4 2 8 3 0 3 0 - 3 2 2 7 - 2 934 5 - 4 94 3 4 73 9 - 4 1 3 7 - 4 03 7 3 9 3 3 - 3 53 5 - 3 7 3 1 3 23 3 - 3 4 3 0 - 3 145 0 - 5 34 8 - 5 14 2 4 5 4 1 - 4 3 4 0 - 4 2 3 6 3 73 8 - 4 0 3 3 3 43 5 - 3 7 3 2 - 3 355 4 - 5 75 2 - 5 44 6 - 4 8 4 4 - 4 54 3 - 4 4 3 8 3 94 1 4 2 3 5 - 3 63 8 - 3 9 3 4 - 3 565 8 - 6 05 5 5 84 9 - 5 0 4 6 4 8 4 5 - 4 7 4 0 - 4 14 3 4 4 3 7 - 3 84 0 - 4 1 3 675 9 6 05 1 - 5 3 4 9 - 5 04 8 4 9 4 2 4 34 5 - 4 6 3 94 2 3 7 - 3 885 4 - 5 5 5 1 - 5 25 0 - 5 1 4 4 - 4 54 7 4 8 4 04 3 4 4 3 995 6 5 7 5 3 5 45 2 - 5 3 4 64 9 - 5 0 4 1 - 4 2 4 5 - 4 6 4 01 05 8 5 9 5 5 - 5 65 4 - 5 5 4 7 4 85 1 - 5 2 4 34 7 4 1 - 4 21 16 0 5 7 - 5 8 5 6 5 7 4 95 3 4 44 8 4 31 25 9 - 6 05 8 5 05 4 5 5 4 54 9 - 5 0 4 41 35 9 6 0 5 1 5 25 6 4 65 1 4 51 45 35 7 5 8 4 7 - 4 85 2 4 61 55 45 9 4 95 3 4 71 65 56 0 5 05 4 5 5 4 81 75 65 15 6 4 9. 1 85 7 - 5 85 7 5 01 95 95 25 82 06 05 35 9 5 12 15 46 0 5 22 25 55 32 35 65 42 45 72 55 52 6 3G B 1 6 1 5 2 一 1 9 9 6续表 B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