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工程为综合改造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技术要求高,结构加固涉及因素多。结构加固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距离。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的调整时有发生,新旧结构的结合以及施工过程中钢筋结构的安全问题随时可能发生,从而完成钢筋背衬的质量效果。必须通过更多的现场测量来判断。根据对既有建筑的鉴定和改造后的功能用途,加固设计方案中有多种加固方法,包括增加大截面加固、外贴钢筋加固、粘贴碳纤维加固、粘贴钢板加固等常用方法。加固方法不同,对材料施工工艺的控制不同,竣工后的检测要求不同,技术要求复杂,不同加固方法不同部位的施工组织协调困难。有许多关键部分和许多质量控制点。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监控措施,确保加固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1结构钢筋设计单位应根据审查批准的施工图纸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应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经业主、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批准后组织实施;2钢筋材料、产品应在验收中。涉及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材料和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复检。取样和送样应由监理工程师见证并密封。复检不合格的材料和产品不得使用。结构加固工程施工前,应对原结构和构件进行清理、修整和支撑。4.结构加固工程的每道工序均应按照企业的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5 .相关专业工作交接时,应进行交接检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二、原有结构的清理、修复和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拆除影响原有结构施工的管道、线路和其他障碍物;2.移除原始结构上的荷载(当设计文件中有规定时);3.对构件的原结构和加固部分进行修整;4设置安全支撑和工作平台。三、修复原结构、构件加固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去除原部件表面的灰尘、浮尘、油污、油污和原饰面层;如果部件表面已经风化、剥落、生锈和腐蚀,则应清除部件周围损坏的部分,直至露出新的表面。2.消除原部件表面的局部不平整和过大的段差;3.用专用修补材料修补原部件的裂纹,并顺利修补局部缺陷;4如果原部件表面处于潮湿或渗水状态,应进行疏水、止水和干燥处理。四、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全过程,有可靠的安全措施;1.对加固工程所建的安全支撑系统和工作平台进行安全检查;2钢筋施工前,应熟悉周围情况,了解钢筋构件的受力和传力路径,结构构件的变形、裂缝应进行检查。如有设计差异或疑问,应及时报告;3在加固过程中,发现结构、构件变形增大、裂纹增长、增大等异常情况,sh建筑结构加固工程分项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选择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中规定的抽样方案进行现场抽样检验或由监理单位签字盖章检验。必要时,还应根据隐蔽工程的要求进行验收。1.结构钢筋用型钢、钢板和扣件的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 700、低合金高强度钢 GB1591及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重组钢和来历不明的钢材及紧固件。当用于连接的型钢、钢板和紧固件进入现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等的规定抽取试件。进行机械性能检验,且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在入口处检查产品合格证、中文标志、出厂检验报告和复验报告。2.预应力钢筋专用钢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碳素结构钢 GB 700、低合金高强度钢 GB1591等进行力学性能检验。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检验方法:在入口处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复验报告。使用千斤顶张拉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预应力筋的锚固装置、夹具和连接件。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和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等。3、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脂和颗粒状或片状旧锈。预应力筋、撑杆及其锚具、锚具夹具等部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的规定。4.结构加固工程中使用的胶粘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等级、型号、包装、中文标识、交货日期、安全性能鉴定报告和交货检验报告进行检验,并对钢-钢拉伸剪切强度、钢-混凝土蒸蜡粘结强度和耐湿热老化性三项进行见证取样复检:胶粘剂用于粘结纤维材料时,应对纤维层间剪切强度进行复检;复验结果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和本规范的要求。5.结构胶耐湿热老化的见证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通过独立测试机构测试的产品,可根据规范中规定的结构胶粘剂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检方法及其评定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估。仅带有快速复检报告的粘合剂不得使用。结构加固工程中使用的粘合剂应为原厂产品,每批第一件启封时,监督人员应在场。启封后立即闻到强烈刺鼻气味或恶臭气味,应视为有安全问题的可疑产品,应立即送至独立检测机构检测其固化剂是否含有禁用成分。这批胶水应该暂时密封起来,直到检测结果出来。如果发现固化剂含有禁用成分,则不得在结构加固工程中使用粘合剂。结构胶的外观质量应色泽均匀,无结块和分层。结构加固工程中不得使用任何需要在倾倒前在桶底切割的粘合剂。6.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成型板、玻璃纤维或玻璃纤维织物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等级、型号、规格、包装、中文标志和交货日期进行检验,并对下列性能指标进行复核。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极限伸长率:纤维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或预成型片材的纤维体积含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来自未知来源的碳纤维织物和玻璃纤维织物。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批号、出厂检验报告、包装完整性和中文标志,并在入口处复验报告。对于进口产品,也有必要检查t1)根据需要清洁和修整结构和部件;2)安装新增钢筋(或植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3)安装模板;4)接口处理;5)浇筑混凝土;6)维护和拆模;7)施工质量检查。2、浇筑混凝土前,根据隐蔽工程验收要求处理好以下事项:1)接口处理质量;2)新增钢筋(包括植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3)在钢筋或植筋与原构件之间增加连接结构;4)钢筋焊接质量;5)预埋件的规格和位置。3.新截面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模板设计、钢筋加工、焊接和安装,以及新混凝土的准备(包括工作性能检验)、浇筑、试块的留置、养护和强度检验,均应按照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4.钢筋混凝土应粗糙或开槽。粗化深度应达到骨料的新表面,砂轮制作的凹槽方向应垂直于构件的轴向,其深度应在6mm左右,间距不应大于箍筋间距或150 mm。当用新浇混凝土层的三边或四边包裹梁柱截面的棱角时。完成上述处理后,应清除浮渣和灰尘,并用干净的加压水清洗干净。如果采用喷射混凝土技术,应使用压缩空气和水交替冲洗。5、原构件混凝土接口,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涂刷接口胶;界面胶的涂布方法和干燥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如果设计不要求使用界面结合剂,应在混凝土浇筑前24小时内对水泥浆的一面进行涂漆并保持界面湿润。6、喷涂界面剂前,应检查原构件的表面,不得有松动的石块、渗漏的裂缝和未清除干净的污染物。7.新增钢筋、箍筋及其连接件与原构件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规定:1)受弯构件中,受力钢筋与原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20毫米,短钢筋应焊接连接。短钢筋的直径不得小于20毫米;长度100毫米;短钢筋之间的中间距离不得大于500mm;2)箍筋应为封闭箍筋或U形箍筋。当钢筋用混凝土围护时,应设置封闭箍筋;当用一面或三面加固时,应设置u形箍筋。u形箍筋应焊接在原箍筋上。单面焊长度为10d,双面焊长度为5d(d为U形箍筋直径)。8.新增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新添加混凝土强度的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选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根据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成后24小时内覆盖并保持湿润;2)混凝土的水养护时间:对于掺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少于7天;掺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天数;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21天;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与搅拌用水相同。4)用塑料板覆盖固化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外露表面应严密覆盖,冷凝水应留在塑料板的内表面。5)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之前,不得踩踏或安装模板和支架。七.体外粘钢加固工程的监理与控制1.型钢外粘混凝土结构及构件加固工程的施工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1)修整原始结构和部件;2)制作型钢骨架;3) Interfa4.钢骨架和钢套圈的构件应根据加固构件的实际外形尺寸在现场制造。部件上钻孔和切口的位置、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5.钢件生产保证项目的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对于已经发生的严重缺陷,施工单位应重新检查并接受设计单位提出的技术处理方案。6、钢材零件及其配件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使用性能和安装性能的尺寸偏差,对于超过允许偏差的尺寸零件,应按设计的技术处理方案,由施工单位实施,进行检查和验收。7.钢件基本项目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不得有一般缺陷。对已发生的一般缺陷,应按建设单位提出并经监理单位认可的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进行复查和验收。8、混凝土表面清洁、打磨和粗化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和粗糙化,但不要形成凹槽。9.使钢骨架与套圈和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粗糙化的晶粒方向应垂直于构件的应力方向。10、原构件混凝土截面边缘磨圆;圆形半径不得小于20毫米。圆形混凝土表面不得有松散碎片。混凝土表面的含水量不得大于4%。如果混凝土表面的含水量低于4%,则应在高湿度表面用胶棒粘合。八、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工程的监督与控制1、粘贴纤维板或纤维布的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其施工程序应符合下列框图的规定。粘合剂储存、自检和供应系统准备底漆准备修复胶准备浸渍/粘合粘合剂刷底漆建筑准备好连接处理修理,水平刷胶水,粘碳纤维材料建筑质量检查保护面层建筑(当过程需要底漆涂层时)(当使用非底部胶合时)施工程序框图2.粘贴纤维材料的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胶粘剂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如无规定,应控制在不低于15。2作业现场应无灰尘,不得被阳光、雨水或化学介质污染。3.保护层的结构和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各面层施工质量的验收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4、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清洗、修整后,混凝土表面的粘贴部位应按设计要求打磨粗糙;如果有局部凹陷,应该用修复胶填充和整平。对于有段差和内角的零件,应涂抹光滑的曲面,然后进行粗化。梁、柱的棱角圆滑时,应采用机械打磨形成设计要求的圆角。如果设计中没有规定圆弧角的半径r,则r25mm。5、粘贴纤维材料的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殊原料仓储管理办法
- 特殊疾病用药管理办法
- 特殊诊疗许可管理办法
- 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 独立董事困境管理办法
- 玉林荔枝枝梢管理办法
- 环保原料采购管理办法
- 环保行业现场管理办法
- 环卫物品发放管理办法
- 环境自动监测管理办法
- (2025秋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2025年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1《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校本课程讲座课件
- 人教版(2019)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
- 四川省眉山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幼小可爱卡通家长会通用
-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课件
- TOP100经典绘本课件-《大卫上学去》
- 菌种购入、使用、销毁记录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