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1 / 69 热学热学 判断对错 1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液体中的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4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5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6两块纯净的铅板压紧后能合在一起,说明此时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7固体或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8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9两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分子间没有引力和斥力 10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 11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12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 0的物体内能为零 13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14物体的内能变化,它的温度并不一定发生变化 15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16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17外界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大 18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持续频繁的撞击 19封闭在汽缸中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一定减小 20同一质量的同种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2、3、4、7、14、15、18 正确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有机玻璃筒底放置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筒 内气体被压缩后可点燃硝化棉。在筒内封闭的气体被活塞压缩的过程中 A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 B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 C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D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不变 B 堵住打气筒的出气口,缓慢向下压活塞使气体体积减小,你会感到越来越费力。设此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 持不变。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气体的密度增大,使得在相同时间内撞击活塞的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B气体分子间没有可压缩的间隙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A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油酸的摩尔质量为 M,密度为 。则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 A A N M B M NA C A MN D M NA A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2 / 69 光学光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纤通信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C泊松亮斑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D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D 下列几个光现象中,属于衍射现象的是 D A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 B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上出现彩色光带 C 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上出现彩色花纹 D 通过两支铅笔夹成的狭缝看点亮的日光灯出现彩色条纹 a、b 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 O 射向空气,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a 光由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小 B该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较小 Cb 光的光子能量较小 Db 光在该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B a、b 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向平行玻璃砖,界面 MN 与 PQ 平行,光路如图所示。关于 a、b 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玻璃砖中 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 b 光的传播速度 Ba、b 两种单色光从玻璃砖射向空气时,两单色光可能不平行 C若增大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入射角,a、b 两种单色光在 PQ 界面可能发 生全反射 D用这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某种金属,若 a 光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 b 光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一束可见光 a 由三种单色光 m、p、n 组成。光束 a 通过三棱镜后的情况如图所示,检测发现单色光 p 能使 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真空中 m 的波长小于 n 的波长 B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n 光的速度最大 Cm 的频率大于 n 的频率 Dm 由空气进入玻璃时,频率会增大 En 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Fn 使该金属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更大 G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n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H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n 光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最小 EFH 光导纤维按沿径向折射率的变化可分为阶跃型和连续型两种。阶跃型的光导纤维分为内芯和外套两层,内 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 连续型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中心最高, 沿径向逐渐减小, 外表面附近的折射率最低。 关于光在连续型光导纤维中的传播,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传播路径的是 C 一束单色光从真空斜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介质的折射率等于2 B介质的折射率等于 1.5 C介质的折射率等于 2 2 D增大入射角,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A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3 / 69 一束单色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其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 0.5 倍,则 A该介质对于这束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0.5 B这束单色光由该介质射向真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60 C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为其在真空中频率的 0.5 倍 D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其在真空中波长的 0.5 倍 D 从 1907 年起,密立根就开始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 UC(即图 1 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 G 的读数减小到零时加 在电极 K、A 之间的反向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 v,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 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 出的 h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按照密立根的方法我们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得到了某金属的 UC-v 图像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 4.271014Hz 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 5.501014Hz C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D该图线的斜率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A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4 / 69 原子物理原子物理 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强 C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C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机引起世界对安全利用核能的关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 131I 和137Cs。131I 发生衰变时会释放射线; 137Cs 发生衰变时会释放射线,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核泄露一 旦发生,应尽量避免污染物的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电离作用很强 B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C目前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均采用核聚变 D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减小污染物的半衰期,从而减小危害 B 关于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最大 B氢原子在不同能量态之间跃迁时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C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 D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C 已知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根据能级跃迁理论可知 A氦离子(He+)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比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 射出光子的频率低 B大量处在 n=3 能级的氦离子(He+)向低能级跃迁,只能发出 2 种不同频率 的光子 C氦离子(He+)处于 n=1 能级时,能吸收 45eV 的能量跃迁到 n=2 能级 D氦离子(He+)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需要吸收能量 A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氢气 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根据玻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产生机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 量为 E1,激发态能量为 2 1 n E En ,其中 n = 2,3,4。1885 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 谱线做了分析, 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 这个公式写做 ) 1 2 1 ( 1 22 n R , n = 3, 4, 5, 。 式中 R 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用 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里德 伯常量 R 可以表示为 A hc E 2 1 B hc E 2 1 C hc E1 D hc E1 C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XONHe 17 8 14 7 4 2 中,X 表示 e H 3 2 BnHHH e 1 0 4 2 3 1 2 1 是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 D衰变中放出的射线是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C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5 / 69 核反应方程XCHB ee 12 6 4 2 9 4 中的 X 表示 A中子 B电子 C粒子 D质子 A 碘131(I 131 53 )是重要的核裂变产物之一,因此它可以作为核爆炸或核反应堆泄漏事故的信号核素。碘 131 本身也具有放射性,它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射线。它的核反应方程是: AeXeI 0 1 131 54 131 53 BHeSbI 4 2 127 51 131 53 CnII 1 0 130 53 131 53 DHTeI 1 1 130 52 131 53 A 钍核( h T 234 90 )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核( a P 234 91 ) ,同时伴随有 射线产生,其方程 为XPT ah 234 91 234 90 。则 x 粒子为 A质子 B中子 C 粒子 D 粒子 D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裂变的是 AHONHe 1 1 17 8 14 7 4 2 B eh HTU 4 2 238 92 234 90 CnHHH e 1 0 4 2 3 1 2 1 DnKBnU ra 1 0 89 36 144 56 1 0 235 92 3 D 对下列各原子核变化的方程,表述正确的是 AnHHH e 1 0 4 2 3 1 2 1 是核聚变反应 BnHHH e 1 0 4 2 3 1 2 1 是 衰变 CeKS re 0 1 82 36 2 82 34 是核裂变反应 DnSXnU re 1 0 94 38 140 54 1 0 235 92 2是 衰变 A 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经过核反应后生成氦核和中子,同时放出一个光子。已知氘核、氚核、中子、氦核 的质量分别为 m1、m2、m3、m4,普朗克常量为 h,真空中的光速为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核反应是裂变反应 B这个反应的核反应方程是nHHH e 1 0 4 2 3 1 2 1 2 C辐射出的 光子的能量 2 2143 )(cmmmmE D辐射出的 光子在真空中的波长 cmmmm h )( 2143 D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 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 m1、m2、m3,普朗克常量为 h,真空中的光速为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是HnH 3 1 1 0 1 1 B辐射出的 光子的能量 2 213 )(cmmmE C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321 mmmm D光子的波长 2 321 )(cmmm h C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6 / 69 振动和波振动和波 有一个在光滑水平面内的弹簧振子,第一次推动弹簧振子,使弹簧由原长压缩 x 后由静止释放让它振动。 第二次弹簧由原长压缩 2x 后由静止释放让它振动,则先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和振幅之比分别为 A11,11 B11,12 C14,14 D12,12 B 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第一座摆钟。如图 1 所示为日常生活中我 们能见到的一种摆钟。图 2 所示为摆的结构示意图,圆盘固定在摆杆上,螺 母可以沿摆杆上下移动。在甲地走时准确的摆钟移到乙地未做其它调整时摆 动加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重力加速度较大,若要调准可将螺母适当向下移动 B甲地的重力加速度较大,若要调准可将螺母适当向上移动 C乙地的重力加速度较大,若要调准可将螺母适当向下移动 D乙地的重力加速度较大,若要调准可将螺母适当向上移动 C 如图是演示简谐运动图像的装置,当盛沙漏斗下面的薄木板 N 被匀速地拉出时,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 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板上直线 OO代表时间轴。右图是一次实验中用 同一个摆长不变的摆做出的两组操作形成的曲线, 若板 N1和 N2拉动速度用 v1和 v2表示, 板 N1和 N2上曲 线所代表的摆动周期用 T1和 T2表示,则: AT1=2T2 B2T1=T2 Cv1=2v2 D2v1=v2 C 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振动的振幅不相等 B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C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D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的周期越大 B 如图所示,某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 1m。当 t=0 时,波源 S 开始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振动由此以 1m/s 的速度开始向右传播。t=1.0s 时,波源 S 第一次到达波峰 处。由此可以判断 A该列波的波长为 2m B该列波的频率为 4Hz Ct=4.0s 时,质点 c 达到最大加速度 Dt=4.0s 时,质点 e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C 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沿 x 轴的正方向传播,P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质点 P 此时刻的速度沿 y 轴正方向 B质点 P 此时刻的速度沿 x 轴正方向 C经过一个周期,质点 P 通过的路程为 2b D经过一个周期,质点 P 通过的路程为 2a A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的波形图。当 x=4cm 处质点在 t=0 时的运动状态传播到 x=10cm 处质点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x=2cm 处质点的位移最大 Bx=4cm 处质点的速度最大 Cx=6cm 处质点沿 x 轴正方向运动到 x=12cm 处 D4cmmQ, qPqQ。 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后,两物块开始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并最终停止在水平桌面上。在物块运动过程中 AP 受到的库仑力大于 Q 受到的库仑力 BP 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它受到的库仑力 CP 的加速度始终大于 Q 的加速度 DP 和 Q 具有的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减小 D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方分布着场强大小为 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质量为 3m,电量为+q 的球 A 由静止开始运动,与相距为 L、质量为 m 的不带电小球 B 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 作为一个整体继续向右运动。两球均可视为质点,求: (1)两球发生碰撞前 A 球的速度; (2)A、B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A、B 碰撞过程中 B 球受到的冲量大小。 43 EqLm EqL m EqL6 ; 4 1 ; 2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32 / 69 (1)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除了电场和磁场,还有引力场。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是通过引力场发 生作用的,地球附近的引力场叫重力场。仿照电场强度的定义,请你定义重力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请你在匀强电场中推导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式。 (3)如图所示,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带正电的小球在电场中以速度 v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始终 在电场中运动。已知小球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其所受电场力为重力的 4 3 。求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 最小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已知:sin37=0.6,cos37=0.8) 0.6v0,斜向上与水平面成 37 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方某区域(X3L)有沿 x 轴正方向的水平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的大小及分布情况如图 1 所示。将质量为 m1、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 A 在 x=0 处由静止释放,小球 A 将与质量为 m2、静止于 x=L 处的不带电的绝缘小球 B 发生正碰。已知两球均可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的 损失,没有电荷量的转移。 E0、L 为已知。 (1)若 m1=m2,小球 A 与小球 B 发生碰撞后二者交换速度,求: a两小球第一次碰撞前,小球 A 运动的时间 t0以及碰撞前瞬时的速度大小 v0; b在图 2 中画出小球 A 自 x=0 处运动到 x=5L 处过程中的 v-t 图像。 若 21 kmm ,通过计算分析说明无论倍数 k 取何值,小球 A 均可与小球 B 发生第二次碰撞。 1 0 2 m qLE ; 0 2 2 1 565 v k kk vA , 01 1 2 v k k vB ;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33 / 69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沿 x 轴 0 到 d 范围内存在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的方向沿 x 轴正向,并且电 场强度大小 E 随 x 的分布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 m1,电量为+q 的小球 A,从 O 点由静止释放。当小球 A 离开电场后与一个静止且不带电,质量为 m2的小球 B 发生碰撞(设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小球 A、B 大小相同,碰撞过程中电荷不发生转移)。求: (1)当小球 A 运动到 0.5d 时的加速度 a 的大小;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 v-t 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 方法,并结合其他物理知识: a在由 o 到 d 的过程中,电场对小球 A 所做的功; b若 x=0 处电势为 0,试推导小球 A 电势能 EP 的表达式; (3)为使质点 A 离开电场后与质点 B 能发生第二次碰撞,质点 A,质点 B 的质量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3 22 2 1 2 00 m m d xE m qE ;-; 如图(甲)的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用锡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 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 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 如图(乙)所示,电容为 C 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 A 和 B 水平放置,相距为 d,与电动势为 E、内阻可不 计的电源相连。 设两板之间只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导电小球, 小球可视为质点。 假设小球与极板发生碰撞后, 小球的速度立即变为零,带电情况也立即改变,小球所带电荷符号与该极板相同,电量为极板电量的 k 倍 (k1)。不计带电小球对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 g。 (1)欲使小球能够不断地在两板间上下往返运动,电动势 E 至少应大于多少? (2)设上述条件已满足在较长的时间间隔 T 内小球做了很多次往返运动。求: 在 T 时间内小球往返运动的次数; 在 T 时间内电源输出的平均功率。 kC mgd E ; g md kCE d g md kCE d T N 22 22 ; g md kCE d g md kCE d kCE P 22 2 22 4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34 / 69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基本工作方式就是充电和放电。由这种充放电的工作方式延伸出来的许 多电学现象,使得电容器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 1 所示,电源与电容器、电阻、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不计,电阻阻值为 R,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 C,两极板间为真空,两极板间距离为 d,不考虑极板边缘效应。 (1)闭合开关 S,电源向电容器充电。经过时间 t,电容器基本充满。 a求时间 t 内通过 R 的平均电流I; b请在图 2 中画出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带电量 q 随电容器两极板电压 u 变化的图像;并求出稳定后电容 器储存的能量 E0; (2) 稳定后断开开关 S。 将电容器一极板固定, 用恒力 F 将另一极板沿垂直极板方向缓慢拉开一段距离 x, 在移动过程中电容器电量保持不变,力 F 做功为 W;与此同时,电容器储存的能量增加了 E。请推导证 明:W = E。要求最后的表达式用已知量表示。 t CE I ; 2 0 2 1 CEE ; x d CE x S kQ E 2 2 22 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察电信号的电子仪器,其核心部件是示波管,下图是示波管的原理图。示波管由电子 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电子从灯丝 K 发射出来(初速度可不计) ,经电压为 U0 的 加速电场加速后,以垂直于偏转电场的方向先后进入偏转电极 YY、XX。当偏转电极 XX、YY上都不 加电压时,电子束从电子枪射出后,沿直线运动,打在荧光屏的中心 O 点,在那里产生一个亮斑。若要荧 光屏上的 A 点出现亮斑,则 A电极 X、Y 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 B电极 X、Y接电源的正极,X、Y 接电源的负极 C电极 X、Y 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 D电极 X、Y接电源的正极,X、Y 接电源的负极 B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35 / 69 示波器是一种电子仪器,可以用它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示波器的核心部件示波管,由电子枪、 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其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从右向左看到的荧光屏的平面图。在偏转电极 XX、 YY上都不加电压时,电子束将打在荧光屏的中心点;若亮点很快移动,由于视觉暂留关系,能在荧光屏 上看到一条亮线。若在 XX上加如图丙所示的扫描电压,在 YY上加如图丁所示的信号电压,则在示波管 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是下图中的 A 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应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如图 1 所示为显像管的原理示意图。显像管中 有一个电子枪,工作时阴极发射的电子(速度很小,可视为零)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后,穿过以 O 点为圆心、 半径为 r 的、圆形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 ,撞击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 已知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加速电场的电压为 U1,在没有磁场时电子束通过 O 点打在荧光屏正中央 的 M 点,OM 间距离为 S。电子所受的重力、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也不考虑磁场变化所激 发的电场对电子束的作用。由于电子经过加速电场后速度很大,同一电子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可认为磁场 不变。 求电子束经偏转磁场后打到荧光屏上 P 点时的速率; 若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其中 e mU r B 6 3 1 0 ,求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发光所形 成的“亮线”长度。 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撤去磁场,利用电场使电子束发生偏转。把正弦交变电压加在一对水平放置的矩形 平行板电极上,板间区域有边界理想的匀强电场。电场中心仍位于 O 点,电场方向垂直于 OM。为了使电 子束打在荧光屏上发光所形成的“亮线”长度与中相同,问:极板间正弦交变电压的最大值 Um、极板 长度 L、极板间距离 d 之间需要满足什么关系?(由于电子的速度很大,交变电压周期较大,同一电子穿 过电场的过程可认为电场没有变化,是稳定的匀强电场。 ) ; 2 S m eU 32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36 / 69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 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图是示波管的原理图,它是由电子枪、加速电场、竖直偏转电 极 YY、水平偏转电极 XX和荧光屏等组成。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亮点。若亮点很快 移动,由于视觉暂留,能在荧光屏上看到一条亮线。 (1)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e 的电子,从静止开始在加速电场中加速。加速电压为 U1,竖直偏转电极 YY 之间的电压为 U2,YY之间的距离为 d,电极极板的长和宽均为 L,水平偏转电极 XX两极板间电压为 0。若电子被加速后沿垂直于偏转电场的方向射入电场,并最终能打到荧光屏上。 电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电子打到荧光屏上时的动能大小; (2)如果只在偏转电极 XX上加上如图所示的电压,试在答题卡的图上画出在荧光屏所能观察到的 亮线的形状。 (3)如果在偏转电极 YY加上 Uy=Umsint 的电压,同时在偏转电极 XX上加上图所示的电压,试 在答题卡的图上画出所观察到的亮线的形状。如果在此基础上将扫描范围的频率值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在答题卡的图中画出此时的图像。 2 1 22 2 1 4dU LeU eU m eU ; 2 1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37 / 69 示波器是一种多功能电学仪器,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出被检测的电压波形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分, 它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其简化图如图甲所示电子枪释放电子并使电子加速后 从小孔 A 射出,偏转系统使电子束发生偏转,电子束打在荧光屏形成光迹这三部分均封装于真空玻璃壳 中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 e,质量为 m,电子所受重力及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不考虑相 对论效应。 (1)闭合开关 S,电子枪中的灯丝 K 发热后逸出电子,电子逸出的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经过阴极 K 和阳 极 A 之间电压为 U0的电场加速后,电子从阳极板 A 上的小孔中射出,求电子射出时的速度 v0是多大? (2)电子被 U0的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系统,若只考虑电子沿 Y(竖直)方向的偏转情况,偏转系统可以 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偏转电场 偏转电极的极板长为 L1, 两板间距离为 d, 极板右端与荧光屏的距离为 L2, 当在偏转电极上加如图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时(所有电子均能从极板中射出,且电子穿过极板的时间极 短,约 10-9s),求电子打在荧光屏上产生的亮线的最大长度; (3)若在偏转电极 XX上加如图丁所示的电压,在偏转电极 YY上加如图丙所示的电压时,荧光屏上 显示出如图戊所示的图形,此时 XX上所加电压的周期是多少? 若在两个偏转电极上均加上 u=Asin(t+)或 u=Acos(t+)(取各种不同值)交变电压时,荧光屏上 将显示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这些图形称为李萨茹图形若在偏转电极 YY上加如图丙所示的电压,在偏 转电极 XX上加如图己所示的电压时,请你尝试画出荧光屏上将会出现的图形(画在答题纸上的方格图 内)。 s dU LLLU m eU m2 0 211 104 2 )2( ; 2 0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38 / 69 某同学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他按如图 1 所示连接电路。先使开关 S 接 1,电容器很快 充电完毕。然后将开关掷向 2,电容器通过 R 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 时间变化的 I-t 曲线如图 2 所示。他进一步研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对曲线的影响,断开 S,先将滑片 P 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再重复以上操作,又得到一条 I-t 曲线。关于这条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将增大 B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将减小 C曲线与纵轴交点的位置将向上移动 D曲线与纵轴交点的位置将向下移动 D 小芳同学利用手边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电阻 R 的阻值 以及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未知,电压表另一端的接线位置待定。通 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获得多组数据,并描绘出 U-I 关系 图像(U、I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 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接 a,利用该图像可得到电阻 R 的阻值 B若接 b,利用该图像可得到电阻 R 的阻值 C若接 a,利用该图像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D若接 b,利用该图像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D 如图 1 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 器两极板之间移动。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介质板进入电容器的长度 x 之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其中 C0 为电介质没有插入电容器时的电容。为判断被测物体是否发生微小移动,将该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与电源、 电流表、开关组成串联回路(图中未画出) 。被测物体的初始位置如如图 1 所示。电路闭合一段时间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 B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 C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 D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 A 2016 北京各区一模二模物理分类汇编U.W. 39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合成氨工艺作业-氯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氟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青海一模数学试卷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建筑施工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莆田市初中三模数学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物理(工)-经济法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数论初步-政治经济学(财)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硅系铁合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临沂三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 项目初步验收汇报
- 2025年湖南省高考真题卷政治和答案
-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
- 语“你相遇”文启新程-2025年秋季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 个性化教育实施策略
- 额叶胶质瘤护理查房
- 菜鸟驿站标准化运营流程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安全知识)安全培训课程试题
- 13.2+磁感应强度+磁通量+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 急诊科护理月质量分析
- 结肠癌围手术期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