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印刷电路板与Protel+DXP概述.ppt_第1页
第3章++印刷电路板与Protel+DXP概述.ppt_第2页
第3章++印刷电路板与Protel+DXP概述.ppt_第3页
第3章++印刷电路板与Protel+DXP概述.ppt_第4页
第3章++印刷电路板与Protel+DXP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设计刷电路原理图,本章要点装载元器件库放置元器件编辑元器件元器件位置的调整元器件的排列和对齐放置电源与接地元器件放置节点和连接线路更新元器件流水号,3.1装载元器件库,装载元器件库主要在元器件库面板实现,Libraries元器件库面板如图3-1所示。,3.1装载元器件库,Libraries元器件库面板中的各个区域和按钮的意义如图3-2所示。,3.1装载元器件库,下面通过软件演示使用Libraries面板加载元器件的方法和步骤(详见书)。,3.2放置元器件,3.2.1放置元器件下面通过软件演示查找元器件、放置元器件的方法和步骤(详见书)。3.2.2使用工具栏放置元器件工具栏及其使用方法详见书。,3.3编辑元器件,3.3.1编辑元器件属性元器件属性的编辑主要在“ComponentProperties”(元器件属性)对话框中实现,如下图。(对话框中的各项内容详见书上介绍),3.3编辑元器件,3.3.2编辑元器件组件属性在元器件的某一属性双击鼠标左键,将弹出一个针对该属性的对话框,例如在R?上双击则将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在Value栏里可以修改元件在图纸里的流水号、在Properties栏里可以修改元件的坐标、颜色及翻转角度等。,3.4元器件位置的调整,3.4.1对象的选取通常对象的选取有三种方法,下面依次进行介绍:(1)直接选取法(2)使用工具栏中的选取工具进行选取(3)通过Edit菜单中的选项进行选取下面通过软件进行演示各种选取方法,3.4元器件位置的调整,3.4.3元器件的移动元器件的移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平移和层移。平移是指元器件在平面里移动;层移是指当一个元器件被另一个元器件掩盖时对元器件的移动。移动元器件通常有三种方法:(1)在所需移动元器件上方单击鼠标的同时进行拖动即可完成该元器件的移动。(2)使用按钮移动元器件。(3)通过执行EditMove菜单命令进行元器件的移动。,3.4元器件位置的调整,3.4.4单个元器件的移动移动单个元器件,可以用鼠标单击同时进行拖动,当移动到目标位置时松开鼠标即可实现元器件的移动。也可先选中所要移动的元器件,此时鼠标变成型,单击元器件的同时拖动鼠标可实现该元器件的移动。,3.4元器件位置的调整,3.4.5多个元器件的移动当要移动多个元器件时,可将光标移至多个元器件整体的左上角,单击鼠标左键不放松同时向右下角拖动,直至框选所有要移动的元器件,松开鼠标即可选中所有要移动的元器件。此时鼠标变成型,单击其中的任一元器件的同时拖动鼠标,当移动到目标位置时,松开鼠标,可实现该多个元件的移动。另外,还可执行EditSelectToggleSelection命令,逐次选中多个元器件,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退出ToggleSelection选项,再用鼠标进行拖动。,3.4元器件位置的调整,3.4.6元器件的旋转下面通过软件演示元器件的旋转具体操作方法(祥见书)。3.4.7复制粘贴元器件复制粘贴元器件主要包括剪切、复制、粘贴三种操作,下面通过软件演示对这三种操作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祥见书)。3.4.8复制粘贴元器件阵列式元器件粘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菜单命令进行操作,另一种是使用工具栏中的阵列式粘贴按钮来完成,下面通过软件演示依次介绍这两种操作的方法。(祥见书),3.4元器件位置的调整,3.4.9元器件的删除当某个元器件的选择不正确或不需要时可以对元器件进行删除,ProtelDXP中提供三种删除元器件的方法。(1)用鼠标左键单击元器件,则元器件处于选中状态,按Delete快捷键即可将其删除。(2)选中需要删除的元器件,执行EditClear命令,即可将该元器件删除。(3)执行EditDelete命令,光标将变成十字形状,将其移至所需删除元器件的上方,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将其删除。,3.5元器件的排列和对齐,3.5.1元器件左对齐首先选中需要对齐的元器件,执行EditAlign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AlignLeft选项,即可完成元器件的左对齐。3.5.2元器件右对齐首先选中需要对齐的元器件,执行EditAlign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AlignRight选项,即可完成元器件的右对齐。3.5.3元器件按水平中心线对齐首先选中需要对齐的元器件,执行EditAlign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CenterHorizontal选项,即可完成元器件的水平中心线对齐。,3.5元器件的排列和对齐,3.5.4元器件的水平平铺首先选中需要对齐的元器件,执行EditAlign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DistributeHorizontally选项,即可完成元器件的水平平铺。3.5.5元器件的顶端对齐首先选中需要对齐的元器件,执行EditAlign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AlignTop选项,即可完成元器件的顶端对齐。3.5.6元器件的底端对齐首先选中需要对齐的元器件,执行EditAlign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AlignBottom选项,即可完成元器件的底端对齐。,3.5元器件的排列和对齐,3.5.7元器件按垂直中心线对齐首先选中需要对齐的元器件,执行EditAlign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CenterVertical选项,执行该选项,元器件将按垂直中心线对齐。3.5.8元器件垂直分布首先选中需要对齐的元器件,执行EditAlign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DistributeVertically选项,执行该选项,元器件将垂直分布。3.5.9综合布排和对齐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发现,如果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设置,每次只能进行一种操作,若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操作,则需执行菜单命令EditAlignAlign,将弹出如图3-42所示的对话框。,3.5元器件的排列和对齐,该对话框包含HorizontalAlignment(水平排列栏)和VerticalAlignment(垂直排列栏)。该对话框中的内容的简要介绍祥见书。,3.6放置电源与接地元器件,在绘制电路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电源与接地,利用ProtelDXP中提供的电源与接地工具栏,可以方便地放置电源与接地元器件。执行ViewPowerObjects(电源项目)命令,即可打开和关闭电源与接地工具栏,如图3-47所示。,PowerObjects工具栏共包含12个按钮,下面介绍各个工具按钮的作用。(祥见书),3.7放置节点和连接线路,3.7.1放置节点放置节点的方法详见书。3.7.2连接线路连接线路的方法详见书。,3.8更新元器件流水号,电路原理图设计完成后,设计者有时可能要对元器件进行重新编号,即设置元器件的流水号,设置元器件的流水号主要在“Annotate”对话框实现。执行ToolsAnnotate命令,将弹出如图3-54所示的对话框。,对方框的介绍和元器件流水号的设置过程祥见书上介绍。,3.9保存文件,当电路原理图绘制完毕后,一定要进行保存,以便以后进行修改和编辑。通常执行FileSave命令,可按原文件名进行保存,同时覆盖先前的文件。若不想覆盖先前文件可采用换名保存的方法,执行FileSaveAs命令,选择文件类型并输入文件名进可保存。(各种文件类型的说明祥见书),3.10软件演示综合范例,目标:利用本章所学的知识,绘制出如图3-64所示的振荡器电路图。(软件演示),3.11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设计电路原理图的流程和元器件的加载与调整。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装载元器件库、放置元器件、编辑元器件、元器件位置的调整、元器件的排列和对齐、放置电源与接地元器件、放置节点和连接线路、更新元器件流水号和保存文件。元器件的调整包括对象的选取与取消、元器件的移动、元器件的旋转、元器件的复制、元器件的阵列式粘贴及元器件的排列与对齐等。在绘制电路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电源与接地,利用ProtelDXP中提供的电源与接地工具栏,可以方便地放置电源与接地元器件。执行ViewPowerObjects(电源项目)命令,即可打开和关闭电源与接地工具栏。电路原理图设计完成后,设计者有时可能要对元器件进行重新编号,即设置元器件的流水号,设置元器件的流水号主要在“Annotate”对话框实现,执行ToolsAnnotate命令,即可打开“Annotate”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